「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這個夏天,就這麼過去了。
/
動筆寫的時候,日本剛剛遭受了颱風和地震的肆虐,希望一切都能儘快好起來。
在霓虹一共呆了九天,處處感慨真是一段神奇的自由行
出發當天,幸運的踩著颱風的尾巴抵達日本。之後老天爺仿佛在開玩笑,我們又扛著即將到達的颱風,從日本飛了回來。
慶幸沒有被颱風耽擱行程,但是夾在兩場颱風之間的這一個多禮拜,實在是太熱了….(曬黑到塗防曬都無法拯救)
網上關於經典關西之旅的攻略數不勝數,寫的都很詳細,拖延症如我,就隨便扯一扯了。
關西機場可以直接坐JR到達京都站。來之前我很擔心複雜的日本交通體系,但是到了以後打消了憂慮。機場售票處有中文服務,購票根本不是難事~
這次就呆在了關西,京都-大阪-奈良。行程安排的很散,佛系出遊,走哪算哪~
憑著三把刀的蹩腳英語、現學現用的日語、純熟的手語加手機翻譯,以及日本人民無私熱情的幫助,我倆開心的玩了一路。
出發前借了小葛夫婦的西瓜卡~西瓜卡真的太好使了,不止坐車,便利店啥的都能用。
晚上找了家居酒屋小酌(可能是我口淡),總感覺這家店的烤串鹹了點,結果買單發現身上錢沒帶夠…
當時小哥一臉詫異地看著匣子跑了出去,我不得不操著夾生的英語加日語解釋…他只是回酒店拿錢…真的不是逃單….
小哥聽完轉而詫異地看著我….很好…我知道你沒聽明白….(在此感謝VoiceTra救了我….)
∷京都清水寺
千年歷史是京都人的驕傲,也是他們開門迎客的資本。
據官方統計,京都的寺廟有1681座,神社數量為812座,在芸芸眾廟中,清水寺無疑是那個「定番」般的存在,初來乍到的人,都應該從這裡開始自己的旅程。
由於整修的原因,並沒能看到清水大舞臺,不過光腳走在廟宇之間,近距離觸摸日本文化的底蘊,也是很棒的體驗。
在清水寺求了個籤居然是兇…大概是我臉黑吧。
∷漫步二年坂
如果你是個重度寺廟迷,那麼隨便一個公交車站下來都能偶遇世界遺產的京都,絕對合你的口味。
穿梭在寂靜的石塀小路上,像是走進另一個世界,外面的喧鬧聲完全被隔絕,路兩旁只有剛剛開門的料理店,和兀自澆花的老人。
別忘了去二年坂的星巴克,獨一無二的榻榻米咖啡店,太有意思了~
去八坂塔前等一場日落吧,要是有個和服少女入鏡,豈不美哉?
白天遊人如織的神社,到了晚上,呈現出另一番迷人的模樣。
時值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日本三大祭之一——京都袛園祭,夜幕下的八坂神社褪去了白日裡的暑氣和嘈雜,安靜中浸透著節日的氣氛。
廟宇堂前坐著兩位白衣僧侶,趁著習習涼風,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偶有行人上前攀談,他們也不見外,低聲說著話,似是怕擾了這靜謐的氛圍。
∷八坂神社
倘若你一時看倦了京都的廟宇,那不妨來鴨川走一走,逛一逛熱鬧的京都市中心。
在沿河露臺上坐下,點一杯咖啡,靜靜看著黃昏到夜色降臨,安靜地思考一下人生。
眼花繚亂的大廈、現代化的車站一側,都是你路過的千年古剎。
∷稻荷大社
京都去伏見稻荷大社很方便,JR直達。走過巨大的鳥居入口,邊上是熱鬧的民俗街。
袛園祭期間,伏見稻荷大社有慶典舞蹈,人們早早買了小吃坐在神社廣場的臺階上,熙熙攘攘地等待慶典開場。
走進神社拾級而上,就是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了。
鮮豔的千本鳥居在重重森林裡蔓延,剛開始人很多,越往裡走遊客越是稀少。
走了一段山路想等著看落日(我真是太喜歡看夕陽了…),無奈當天雲層太厚,只好悻悻作罷。(感謝小夥伴實力出鏡~)
下山的路上遇到了一隻黑貓,一副主人的姿態,據說是神社的守護神哦。
∷伏見街景
∷京都嵐山
(院長說下鴨沒拍到什麼,用這張湊數...)
下鴨神社位置比較偏,坐公交去需要下來走一段,本地遊客居多。
門口有一個只限女性進入的神社,而下鴨神社在林蔭小道的盡頭。
下鴨神社的御守很有意思,是蕾絲做的,白色的很好看~
在嵐山層巒疊嶂的竹林中,悄悄地「藏」著幾座有趣的寺廟。
盛夏時節,微風拂面,在鈴蟲寺(華嚴寺)六千鈴蟲的伴奏下,聽一場風趣幽默的落語,喝茶吃果子,著實享受。
想來鈴蟲寺應是特別清淨,只聽得見草間蟲鳴,等進了寺廟才發現想錯了,銀鈴般的蟲鳴聲異常動聽。
鈴蟲寺的經堂內放著一個個松木箱,裡面爬滿了蟲子!看似嚇人,其實根本爬不出這玻璃箱,夏季大約六千隻鈴蟲一起在經堂內歌唱,與院內的蟬鳴交相呼應。
西芳寺又稱「苔寺」,有著「京都世界遺產最難關」之稱,為了保護寺內的青苔,西芳寺從1977年開始就只接受明信片預約了,並且預約只提前開放兩個月。
巧的是,我提前了三個禮拜tb(MAX醬食在日本)預約西芳寺的參拜名額,結果想要的幾天都已經預約滿了,沒想到臨出發前幾天店家告訴我正好有兩個人有事不去,把這兩個名額給我了。堪稱這次旅行最大的驚喜~
西芳寺絕對是京都最值得去的寺廟之一,放眼望去滿眼的青苔,宛若置身於綠野仙蹤,靜謐的庭院內,京都夏日的綠色都融化在這一方土地上。
∷
關於京都的遊記,就簡單地聊到這裡,其實還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地方沒有提到,譬如那家和尚開的酒吧「京都坊主BAR」。
這篇「草率」的文章權當拋磚引玉,願你能親自去到京都,感受這座充滿儀式感的「古老」城市,別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