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自從2015年庫裡的橫空出世後,標誌著小球時代的正式開啟。在當時這支以投射為支撐點的球隊並不被外界所絕對看好,因為聯盟一直還是以陣地戰,中鋒在內線落位的打法為主。但這支金州勇士憑藉67勝橫掃聯盟奪得西部第一,並且在總決賽中,面對擁有勒布朗詹姆斯凱裡歐文兩大巨星的騎士奪得總冠軍,一度在外界引起了轟動。
金州勇士隊向外界證明了以投射三分為主,陣容五小的排面,是能夠奪得總冠軍的。然而現在很多觀眾普遍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小球時代的打法僅僅是因為中鋒的凋零,一旦放到過去的時代,會被吊打。甚至有觀眾喜歡說中鋒的兩分百分之百的命中率,三分球呢?諸如此類的觀點,我認為還是對籃球賽場的理解不夠充分,停留在表面。
我們要知道,小球時代,並不代表所有球隊都是一個打法,都是跑轟三分,大球時代,也不是每次都是傳統中鋒落低位的單打。這兩個時代沒有孰強孰弱,玩小球的有強隊弱隊,玩大球的,同樣也有強弱。
小球時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2015年以後很多支球隊都在效仿金州勇士進行轉型,但不難發現,到最後幾乎沒有能達到勇士隊這樣的流暢度和完美度。五小陣容對場上五人的要求非常的高,每個人都要具備靈活快速的腳步來無限換防,並且從3號位到5號位都具備頂防內線和封鎖外線的能力。此外五人都還要兼具不俗的外線投射能力和策應球能力。只要場上五人達到這種地步的全面性,才能讓五小陣容以極高的效率去周轉。
由今年的季後賽我們又可以看出,在很多球隊效仿勇士不利,火箭隊極端五小陣容以失敗告終的情況下。盲目降低高度已經不是主流,目前真正最合理,最終極的五小陣容應該是上賽季湖人的陣容,五個人的身高,對抗都是不低,並且中鋒有安東尼戴維斯這種能裡能外的全能中鋒,整個陣容高度和速度完全不吃虧,這樣的陣容註定會是聯盟後續的發展趨勢。
其實經常看球的朋友可以看出,純粹的傳統中鋒在這個時代已經很難生存了,上賽季整個季後賽裡,霍華德和麥基的登場時間寥寥無幾,尤其在與火箭的較量中,霍華德和麥基只要在場上就會被對方無限懲罰,防守端拉不出來,進攻端被對方無限夾擊,斷球,根本無法在三秒區出手。與賽前想像的,火箭隊中鋒身高不過兩米的情況下,霍華德理應能肆虐內線,事實證明,一旦對方防線立體,靈活快速,傳統中鋒甚至難以在籃下順利完成出手。
最後我想說一句,小球時代的盛行絕對不只是因為中鋒的凋零,一方面因素的確是具有頂級籃下統治力的中鋒不再,但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現在球員全面能力的普遍提高,像哈登,庫裡這樣的雙能衛越來越強悍。無論是哪個領域,時代總是在進步,不可能如有些觀眾所說,籃球越老越厲害,這顯然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