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搶奪資源 民進黨二次執政「吃相」全都露

2020-12-22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媒體大亨林昆海曾於2001年以無黨籍身份競選過高雄「立委」,當時雖落選,但後來與民進黨內友好人士形成「海派」,政治影響力越來越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隸屬英系的「立委」蘇震清日前捲入SOGO收賄案,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也為此狼狽辭職,讓國民黨撿到槍炮轟:「民進黨內部鬥爭情況激烈,英系更是首當其衝。」更直指蔡英文才剛連任,民進黨就已經進入「後蔡時代」的鬥爭中,原本只是派系平衡人選的蔡英文,現在更是無力掌控;就連前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也公開點名黨內的「媒體派系」問題。

民進黨全代會閉幕後四天,七月二十三日,前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就在媒體上放炮痛批:「當年那個在街頭衝撞,充滿理念的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直言當初民進黨讓政治力退出媒體,現在黨內卻存在「媒體派系」問題,應檢討背後的政媒關係。

「黨內很多人不喜歡海派的原因,是認為不該讓媒體幹預政治。」另一位資深「綠委」分析,民進黨從創黨以來,就堅持民主的理念,海派不僅參與政治,還展現強勢的態度,認為「大家都應該聽我的」,多少會引起黨內其他同志的反感;這次海派在民進黨全代會中,就是因為底下有人不服氣,認為每個人頭上一片天,幹嘛老是要聽命於人,才導致部分黨代表跑票。

該名「綠委」並指出,海派的根據地在高雄市,當地也是菊系的主場;菊系是「團隊」,團隊是因任務或理念結合,並且會培養自己的人馬;海派則屬於「聯盟」,聯盟若要壯大勢力,勢必要拉攏外面的人。目前海派在高雄地區傳出正大規模接觸「非泛新潮流系」的人,或許這也加深了其他派系的戒心。

「民進黨過去呼籲黨政軍退出媒體,到最後竟變成被媒體控制。」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則抨擊,海派由原本的謝系成員如「立委」管碧玲、趙天麟、王定宇及莊瑞雄等人組成,某個程度上來說,是藉由媒體勢力集結起來的新派系,媒體大亨掌控派系後,民進黨勢必以部分執政資源與媒體利益交換。

遊盈隆也指出,整體而言,民進黨二次完全執政,卻缺乏新的歷史任務,同時也早已失去理想性,黨內派系紛紛搶奪行政資源,吃相難看、醜態百出,也不足為奇。

顏色偏綠的臺灣三立集團創辦人林昆海(海董)透過友人轉述說:一直以來其實就沒有「海派」這個派系的存在。海董為人好客熱情與人廣結善緣,又熱愛四處品嘗鄉野美食,故以許多朋友都會相約海董一起聚會吃飯,沒有固定成員,各民進黨派系的朋友都會偶爾一起參與。聚會時有人開玩笑說這桌是海派,於是便被誤解成為一個派系。其實,只是一群朋友偶爾聚會一起四處品嘗鄉野小吃的初衷。

這名友人轉述說,湧言會是由一群對臺灣民主政治發展、未來政策具有熱忱付出信念的青壯世代一起聚合共創的公共政策平臺,旨在為臺灣這片土地培養未來的民主種子,無論是湧言會的籌設或是運作,及至黨職選舉過程海董從未參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民進黨二度執政 黨政軍深入媒體
    過去民進黨極力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認為媒體應維持公正客觀,不容政治力介入,豈料二度執政之後,完全忘卻當年理想,不但舉起媒體監督的大刀整肅異己;更以公費編列預算,興闢網絡國際平臺,一年預算高達10億元新臺幣,等同大開民主倒車。
  • 民進黨「吃相難看」 臺灣民眾氣炸了(日月談)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要讓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成真」話音未落,其親信早已紛紛淪陷。據島內媒體報導,「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近來就被控和侄子、民進黨「立委」蘇震清疑似操控公營事業牟取私利。
  • 蔡英文「執政」下的民進黨難逃「全面腐化」鐵律
    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說,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中評社資料照片)      今年七月民進黨全代會上,蔡英文的這一段話,本來是警語,卻註定成了反諷式的笑話。她說:「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我們務必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用行動來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
  • 臺報:高雄市議員批民進黨吃相難看且兩套標準
    臺報:高雄市議員批民進黨吃相難看且兩套標準 2019年06月11日 09: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6月1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市政府雖已改朝換代,但執政民進黨卻執意插手土開公司董事長任用權限。
  • 吃相難看——藍營批民進黨高官「近親繁殖」
    朱澤民(左一)及朱妻劉佩真(右一)  顧立雄(左二)及顧妻王美花(右二)一開始被民代要求上臺備詢,顧立雄刻意與妻子王美花保持距離,先上臺的朱澤民也與妻子劉佩真一左一右避開並肩備詢的尷尬場面。朱澤民與顧立雄的配偶都擔任要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民進黨「在野」時以顯微鏡看國民黨,如今「執政」就為所欲為,其他官員與民眾怎麼看?馬英九上任時,馬夫人周美青即請辭兆豐金職務,是為迴避;即便如此馬大姐馬以南還一再被污衊替生技公司護航,差點成為綠營鎖定攻防的祭品。
  • 知識貼:民進黨的派系
    1980年3月,高雄美麗島事件於警備總部軍法處開庭,被告張俊宏(左一後戴眼鏡者)、黃信介(左二手持外套者)、陳菊(左三裙裝)、姚嘉文(中白襯衫)、施明德(右三蓄鬍者)、呂秀蓮(右二裙裝)與林弘宣(右一)於法庭接受審判情景。民進黨早期的很多主要領導人,都和「美麗島事件」有關係。
  • 民進黨是怎樣拉攏青年學生的?
    (一)為民進黨輸送大量青年骨幹與政治新血民進黨大力培訓青年群體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吸收了一批親綠學生,並遴選出一批具有潛力的政治新人。從政黨發展的角度來說,通過這些活動網羅的青年人才,無論是黨中央出面培訓的人才,還是各派系獨立培養的人才,都將是民進黨未來一段時間延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 民進黨黨部主委血腥戰,考驗蔡英文能力!
    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 蘇嘉宏:民進黨在南部二都的布局態勢
    二、新潮流的六都席次保衛戰 民進黨內的新潮流系是蔡英文執政以後派官最多的,若從六都市長席次增減來思考民進黨的派系布局,目前臺北市和新北市不是民進黨籍執政,民進黨下一次換屆應該都會推出候選人,派系屬性難定;剩下的四都,桃園市、臺南市、高雄市目前都是新潮流系執政,只有臺中市是非新潮流系執政,遊系或非新系都歸屬到林佳龍旗下
  • 前民進黨主席警告:蔡英文的派系別亂講話
    民進黨全代會剛落幕,權力核心也完成改組,但前主席卓榮泰與前秘書長羅文嘉數度被影射在中執委及中評委改選幫忙「新蘇連」固票,立委洪聲翰及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手上的票也被歸為
  • 民進黨「政治鬼才」對蔡英文發出警告
    民進黨自己人炮口朝內已不是一回兩回了,對此,蔡英文恐怕習慣了當作沒聽見↓↓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回憶過去一年執掌黨務的經歷,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近日接受專訪時不僅抱怨「民進黨已成世俗化政黨」,還感慨地說,「民進黨已不是我所熟悉的政黨」,有些處理事情的界線超過他的理解,「我認為這遲早會出事
  • 全臺大跳電挑起派系鬥爭?民進黨撕臉皮大戲已開演
    臺「經濟部長」李世光(右四)、臺「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右一)及臺電董事長朱文成(左四)昨晚為全臺大跳電鞠躬道歉。據臺媒報導,蔡英文眼見民進黨內派系角力白熱化,頭痛之餘也對未來「閣揆」布局出現新思考。報導稱,「新系」陳菊接替現任「閣揆」林全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目前「正國會」龍頭遊錫堃已成為下屆閣揆熱門人選。  8月15日,島內無預警大停電,操作錯誤的中油被視為罪魁禍首,中油董事長陳金德下臺的呼聲震天響。然而,陳金德卻在事發當下接受媒體專訪時,說出「這種派系鬥爭我看多了」之語。
  • 港臺腔:民進黨貪腐開啟「吃到飽」模式
    資料圖:蔡英文 (圖/臺灣風傳媒)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要讓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成真」話音未落,其親信早已紛紛淪陷。即便陳明文高鐵300萬案、蘇震清掏空上市公司案,一度進入民進黨「廉政會」,最後都以「尚難成案」「不予成案」收場。如此放水的「廉政會」,可有半分公信力?如今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再也沒有力量足以制衡,全面霸道已成常態,甚至都不屑於維持顏面。「中選會主委」、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事、「監察院長」原應超越黨派保持中立,卻悉數被政治色彩濃厚的綠營人士接掌,為公器私用大開方便之門。
  • 民進黨青訓工作狀況及政治影響分析
    (二)招募對象以青年學生為主,培訓師資包括黨內大佬、派系要員與親綠學者由於大專院校學生文化水平較高,且政治理念尚未定型,民進黨從一成立便將青年人才挖掘吸收的主要觸角伸向臺灣大專院校。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後,在民進黨持續施壓下,國民黨的黨政軍系統逐步退出學校。但是民進黨在2000年取得執政權後,迅速填補國民黨撤出校園留下的空白。
  • 鍾小平:民進黨對國民黨招降納叛從「本土藍」開始
    去年退出國民黨的無黨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分析,這是民進黨的手法,在執政後利用政府資源和相近的意識形態拉攏本土藍軍。綠要對國民黨招降納叛,一定從本土藍開始,因為本土藍的光譜跟民進黨比較近。鍾小平,57歲,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曾經加入新黨,2002年後重新加入國民黨。現任臺北市中正、萬華區議員,2019年7月9日退出國民黨,也遭國民黨開除黨籍。
  • 民進黨執政兩年,經歷了些什麼?
    民進黨經歷了什麼? 大湄公河區域、二代愛國華人僑胞為無為俠客行、渭河垂釣者:共同感書 ChivalrousRobinhood Chivalrous.CRC.最後的結果是,導致臺灣大學至今沒有校長,不僅引發知識分子群的疏離感,更導致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的憤怒。 二、背棄承諾,經濟每況日下。蔡省長上臺後,在島內強行通過「一例一休」和「砍假七天」,遭到島內勞工團體的強烈抗議。
  • 「罷韓」連署剛過,民進黨已盡顯禿鷹本色
    兩年多前失去高雄政權的民進黨,表面上看來施政一切以「防疫優先」,實則磨刀霍霍,瞄準高雄的罷免和補選之戰,甚至布局到二○二六以後,要搶食權力大餅,可謂盡顯禿鷹本色。  「罷韓團體」號稱是「民間人士」發起,其實是以親綠乃至前陳菊市府團隊成員為主體。對於是否要以政黨立場介入「罷韓」,近日民進黨兩位高雄市黨部主委參選人說法迥異。
  • 【澤視界】地方派系勢力在臺灣選舉中的作用
    日本統治時期,面對根深蒂固的地方勢力也只能沿用清朝統治者「以臺制臺」的平衡戰略,以行政資源來使地方力量彼此牽制。1945年光復臺灣後,作為統治者的國民黨本身就是個派系林立的政黨,其繼續默許了這些地方力量的存在,並讓各派系之間互相監督與牽制,而這些力量也逐漸與國民黨內的派系開始形成密切的合作關係和利用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