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方面,李易峰可能要在四大流量裡拔得頭籌了

2021-01-18 娛樂磚家的後院

騰訊視頻9.3分、知乎評分9.1分、豆瓣評分8.1分、目前播放量16.6億,這就是李易峰的新作,《隱秘而偉大》。

與四年前同樣是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麻雀》豆瓣6.7分、糟糕的劇情和李易峰面癱的演技相比,這次的《隱秘》幾乎無論是演技還是劇情方面都得到了幾乎一邊倒的誇讚,四年後李易峰的演技與流量身份也不再是大家批評的焦點,變成了劇集的一員。

《動物世界》是李易峰從演戲玩票的流量向演員轉變的重要作品,在這之後李易峰一共出演了四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開拍時間),除了早就定下的,在《動物世界》殺青後一個月就去拍攝的《我在北京等你》和為了報恩的《鏡雙城》之外,《號手就位》和這部《隱秘》都看出了李易峰團隊在往影視方面紮根的決心以及挑剔。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種挑剔是正確的,如今的李易峰也幾乎洗乾淨了自己的流量鮮肉標籤,於影視劇方面在四大流量裡拔得頭籌了,而在這策馬揚鞭之後,楊洋、鹿晗、吳亦凡又與李易峰之間,差了多少個好劇本?

分歧的發展方向:

鹿晗歸國之後,幾乎憑藉著一己之力開創了國內的流量鮮肉時代。

鹿晗自帶的龐大粉絲體量以及隨之產生的流量極大的衝擊了當時的娛樂圈,並且徹底的改變了娛樂圈的遊戲規則,把原先的地位資歷分配資源越多向流量至上迅速推進,流量在手,就等於各種資源的無限度傾斜。

而娛樂圈內包括影視劇、時尚資源、廣告代言等多個分支都因為這種傾斜無形中形成了另一種玩法,即搶佔流量,流量的所產生海量粉絲成為其商業利益轉化為金錢的主力軍,一種新的遊戲規則漸漸產生並逐漸夯實。

流量們在粉絲的簇擁下衝破了娛樂圈各行業的界限,將其狠狠打碎,影視劇、主持、時尚走秀均收入囊中,一朝沖天、天下在手。流量們創造了沒有明顯界限的娛樂圈,卻也為以後的人人喊打埋下了伏筆。

不知何時起,演藝圈的老戲骨們開始抨擊流量鮮肉,在因軋戲而摳圖、不念臺詞對口型、面癱臉不看劇本的輪番指責中,鮮肉們終於得到了壓制,但已破的行業界限卻再難合攏,鮮肉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而沒了王牌的他們也只能在還需要他們流量的行業間「流竄」。

被壓制就只能轉型,這是必然結果,而四大流量的選擇方面也各自不同。

李易峰率先轉型,減少曝光度以平息對鮮肉流量的敵意,然後精挑劇本好好拍戲,聰明的與鮮肉劃清界限,綜藝也只接了籃球一個方向兩檔綜藝。

吳亦凡則紮根綜藝,並且選擇了說唱和時尚兩個領域,分別是做了三季的《新說唱》和《潮流合作人》《潮玩人類在哪裡》,影視劇方面則在玩票的參演了幾部電影之後,只拍了一部電視劇《青簪行》。

楊洋也在積極轉型、減少曝光、紮根影視,但楊洋並沒有一部如李易峰的《動物》一樣足夠明顯的改變公眾印象和質量上乘的作品,有些病急亂投醫。

鹿晗在公布戀情之後有相當長的一段空窗期,之後的《上海堡壘》非但沒有東山再起,反而徹底結束了流量鮮肉的黃金時代。然而流量鼻祖就是流量鼻祖,即使如此,鹿晗依舊有著足夠的流量,用《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轉型。

娛樂圈本就是由各行業拼接到一起的,流量們用流量打開了各自的界限,為所欲為,如今的被迫轉型明面上看是強權的直接空降,實際上是在流量們創造新的規則時,原來的規則也在破碎中迅速重組,作為買方市場的觀眾提出了抗議。

時尚圈與綜藝圈本就是包羅萬象,娛樂性為主,但影視劇圈還是有門檻的,「本土」的反擊與新流量的崛起使得老流量們不得不轉型。

四大流量們雖然如今看似影視劇、綜藝都在做,但選擇性已早沒有原來那般自由,他們面臨的是上至行業、中至新流量、下至觀眾的三重擠壓,所以綜藝方面只做一個品牌,這樣能給自己貼上新的標籤,又不至於引起流量反噬。

艱難的影視劇之路:

去年的《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上,李成儒、史航、馬薇薇、張紀中四人以演員行業需不需要門檻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個觀點是演員需要門檻,因為門檻低了就會讓輕易進來的人為所欲為。另一個觀點則是跨行業者可以帶著另一個行業的感觸與經歷來演戲,這是加成。

這兩個觀點其實是平等的,因為各自都有很成功的例子,但落到實際上時,卻並沒有那麼好走。

四大流量之前演的都是流量劇,在流量們還沒被抵制的時候,那時拍攝流量劇是對流量的原始積累,《微微一笑很傾城》之於楊洋、《古劍奇譚》之於李易峰,他們倆都是在流量劇爆款後產生的現象級流量,從而加入到流量行列,與鹿晗、吳亦凡這樣的直接跨入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所以從如今四人發現方向也能看出,李易峰與楊洋因為是影視劇出身,所以更偏向於繼續走這條路,相反鹿晗與吳亦凡則選擇了娛樂性更高的綜藝,影視劇更像是玩票。

影視圈可謂是受到流量衝擊最深的行業,而且又正逢電視臺劇集購買模式以及盈利模式的轉變,這就導致了後面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電視臺購買劇集原來是打包收費,錢給的多少取決於製作班底、演員的咖位,那時的劇主流集數都在三十集上下,以質量為恆定目標。可後來購買方式轉變,變成按集數收費,各電視臺的「業績評定」也是與收視率相關,這裡面可操縱的就太多了。

同等單集時長,集數越多的賣方賣的越多,買方收穫的收視率就越多,這種模式可操控範圍較大,眾所周知,一旦讓人吃得多了,再減少就幾乎不可能了。

而在電視臺模式轉變的同時,網絡平臺也隨之轉變。

網絡平臺上播出的影視劇在各方面都沒有電視臺的限制多,這也就意味著網劇可製作更多題材、更大尺度,而且網劇比電視臺劇集更注重流量效應,期間由此產生的廣告、代言產品的購買以及付費觀看都是相當大的一筆收入。

可東風來得快、去的也快。

去年到今年為止,流量在影視劇方面的熱度持續走低,而潮水退去方知誰是裸泳。與前幾年動輒幾百億的觀看次數相比,如今的劇就算再熱、再爆,也遠遠達不到這個數值。

《隱秘》已經播放接近尾聲,如今才17億出頭,就連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大爆的《慶餘年》到目前為止全網播放量也僅僅是85.8億,與17年《擇天記》的303億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即使是楊冪的超強號召力,最近的電視劇也最高不過150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影視劇圈子競爭力強的電視劇正在增多,導致流量不會集中到一部劇或一個人身上,另一方面就是觀眾審美的回升。

前文提到過,楊洋與李易峰很早就涉及影視劇圈子,所以他們會更偏向於走演員的路,然而楊洋在《微微一笑》的巔峰之後,就再難創造當年輝煌,而轉型之後也始終沒有一部既有關注度又有質量的作品出現,從而導致其流量的分散。

前幾年四大流量還處於巔峰,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新的流量出現,前人想到的後人也想得到,他們在進軍影視的道路上很大程度的分散了四大流量的資源與流量。

而對於李易峰這種想轉型的前流量來說,量不是重點,重點是質,但好劇本就那麼多,怎麼搶?

陳飛宇依靠父親陳凱歌的力量演了《將夜》,流量、質量兼備;張若昀憑藉《慶餘年》成功躋身頂流,後面的《雪中悍刀行》和《慶餘年2》都是原班人馬製作,至少可以保證幾年內的穩定流量。

這種情況下就能看得出李易峰從《動物》之後的艱難與明智了,只要有質量很高的劇傍身,並且隔段時間出一部,就能在保持流量的情況下保證口碑,流量與質量都有,只要不出現大錯,李易峰算是穩了。

流量的未來之路:

從鹿晗《擇天記》303億播放量的2017年到現在,也不過三年,可這三年間又發生了多少事,出現了多少新人?

李現、易烊千璽、肖戰、王一博、張若昀、蔡徐坤、楊超越...這些人都是現象級別的流量,他們之中除了後面兩個,李現、易烊千璽、肖戰、王一博、張若昀、蔡徐坤都至少走了五年以上娛樂圈之路。

鹿晗、吳亦凡、楊洋、李易峰的四大流量時代經歷了瘋狂到冷靜,這期間行業規則改變、觀眾審美改變、粉絲性質改變,而李現、易烊千璽、肖戰、王一博、張若昀、蔡徐坤、楊超越他們在崛起之後就直接接手了經歷過諸多改變後如今終於穩定的娛樂圈。

蔡徐坤是音樂、綜藝都在做,而且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讓曾經無比瘋狂的粉絲穩定、冷靜下來;楊超越專注綜藝,綜藝效果極佳,影視劇方面雖然沒有太大動靜,但至少沒有被群嘲狂噴。

李現、易烊千璽、肖戰、王一博、張若昀,除了出身TF BOYS的易烊千璽之外,其餘幾人都是由一部現象級作品從小數量的粉絲知道一躍成為頂流。

這些新晉頂流有了老流量們的前車之鑑,選擇也更慎重,除了這一年都處在多事之秋的肖戰之外,剩下的人要麼不到新作鮮有出現,要麼就是只選擇一個方向的綜藝,將其作為自己的標籤。

諸多流量的出現導致如今已經不會出現原來的一家獨大,況且,新人要出頭,老人們也不甘寂寞。

近幾年以來,老戲骨們開始紛紛在新時代、新規則下紛紛出現,被觀眾成為「寶藏」,這裡面有自稱老年TF BOYS的雷佳音、李光潔、郭京飛,「 三分譏笑 三分薄涼 四分漫不經心」的劉敏濤、「孫漂亮」孫紅雷、霸道總裁林申、職業富豪王耀慶等等。

新時代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規則的觀眾用新眼光發掘出了這些老演員們新的一面,他們半推半就的走上新時代的舞臺,隨之產生的流量也不可小覷。

而走到今日,娛樂圈已經基本穩定,基本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會再出現流量鮮肉這樣的「動蕩」。

而當流量時代成型並且趨於穩定,一種新的娛樂圈形態出現,流量的未來之路應該怎麼走將會是這些處於娛樂圈頂層的明星們首要考慮的問題,畢竟,誰也不想放著錢不賺不是?

但從影視劇圈發展來看,李易峰無疑是四大流量的頂層這不是什麼惡意對比,而是擺在這裡的事實,畢竟《隱秘》的8.1分和幾乎全員好口碑放在那裡,粉絲與非粉絲的口徑一致已經說明的一些問題。

不是只有李易峰一個人在轉型,可以流量之身轉型主流影視劇並且還取得如此成功卻也不多,李易峰絕對可以引以為傲,這也給後面的流量們展示了一種前進方式,畢竟,這都是前輩的血淚經驗。

(原創作者:老虎 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追求真相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圖片侵刪)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大賞榜單開啟,肖戰無愧頂流之名,2項相關大獎拔得頭籌
    先說今年的人氣女性角色,得益於《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熱播,迪麗熱巴扮演的白鳳九成為了大家pick最多的女性角色,目前以55萬票的成績拔得頭籌,新頂流和舊頂流的比拼顯然肖戰更勝一籌,但李易峰的粉絲也更加成熟。
  • 在所有怦然心動裡,唯你拔得頭籌——成毅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成毅沒有劇裡面帥,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喜歡成毅的人來說,他特別好。我喜歡他演的司鳳,更喜歡他。因為我喜歡過很多明星,基本上長得帥長得好看的一直都喜歡。但是卻不會為了他們下載抖音,下載微博,並且每天在微博上給他打榜,也不會說想要看他們演的電視劇去買會員、超前點播。
  • 流量洗牌失敗,李易峰30+還能靠顏值出圈,四大流量有何魅力?
    近幾年李易峰的影視劇作品確實是少了些,播出的《我在北京等你》沒什麼水花,備受期待的《隱秘而偉大》也遲遲沒定檔,在電視上露臉少了自然會讓吃瓜群眾有種李易峰掉出流量梯隊,越來越糊的感覺,甚至有人惋惜起了四大流量,覺得他們的發展大不如前。
  • 以後不可能再有「四大流量」了
    只是新流量們真的可以取代李易峰、鹿晗、吳亦凡、楊洋這「四大流量」的位置嗎?真的可以像他們那樣手握大導合作、高奢代言、熱門綜藝等各種各樣的高端資源?《理娛客》第二季第四期,我們邀請到了「四大流量」之一的李易峰,我們真的很想通過他,去真正了解這個「流量時代」的全貌,以及它的未來走向。四大流量的黃金時代很多人記憶裡,李易峰是在2014年爆紅的,但實際上,他是翻紅。
  • 文藝·溫馨·精選動漫女頭:在所有怦然心動裡,他仍拔得頭籌
    文藝·溫馨·精選動漫女頭:在所有怦然心動裡,他仍拔得頭籌
  • 從四大流量轉型成實力派,李易峰:王者歸來
    作為最早的四大流量之一,如今30+的他更加成熟穩重,更加從容不迫,拽而不狂,拽而有禮。李易峰蟄伏7年後,通過百裡屠蘇一角達到事業巔峰,一躍成為娛樂圈頂流,和鹿晗、吳亦凡、楊洋並稱為「四大流量」。 他看似是一夜爆火,其實是厚積薄發。
  • 四大流量:李易峰鹿晗吳亦凡楊洋,「前浪」不要再睡了
    但曾經的「四大流量」竟無人入圍,這不免讓人思考。他們到底是怎麼了? 眾所周知,「四大流量」指的是是李易峰、鹿晗、吳亦凡、是當之無愧的流量時代的元老。 2014年,李易峰憑《古劍奇譚》中的「百裡屠蘇」大火,從此「小鮮肉」「流量」等詞應運而生。
  • 一道選擇題,楊洋、鹿晗等四大流量,哪一個轉型成功了?
    閒暇無事,大家不妨來討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四大流量小生當中,誰轉型成功了?正如上圖所看到的,所謂的四大流量小生,是指業內普遍認為李易峰的《古劍奇譚》時期是流量時代開啟的先河,而李易峰就是那個開創一夜爆紅流量先例的人。
  • 李易峰楊洋再拍偶像劇,鹿晗吳亦凡轉型難,四大流量誰能最先突破
    「四大流量」指的是當年內地娛樂圈最火的四個男明星——李易峰、楊洋、鹿晗、吳亦凡。如果和楊冪、趙麗穎這些流量花比起來,四大流量沒有一個有扛劇能力,不過,粉絲人數卻比流量花要更多四大流量第一人自然是指李易峰,他算是內地娛樂圈第一個男流量,在2014年因《古劍奇譚》的熱播而爆紅;楊洋是2016年因《微微一笑很傾城》爆紅;鹿晗和吳亦凡則因為是韓國頂級男團EXO的成員,回國也自帶流量,即使沒有作品,也紅極一時。不過,幾人之後的發展,卻實在是有點尷尬。
  • 娛樂圈流量波濤起伏,蔡徐坤洗白,四大頂流現狀,曾經流量復甦
    曾經老一輩流量,有的默默的被遺忘消失,有的開始轉型尋求突破,而有的故伎重施希望可以重新回到流量最頂峰的時候,那麼就如今娛樂圈的發展我們能看到什麼呢?蔡徐坤眾所周知微博的熱搜是眾多資源體現的一個方面,但是我們想一想就可以發現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我們如今還可以看到「蔡徐坤點評」的熱搜還掛在上面,這就是其中流量發展的一個勢頭了,蔡徐坤在洗白。
  • 內地年終「跨年」之戰,四大衛視誰能拔得頭籌?
    如何在最後一戰上拔得頭籌,迎接2016年的到來,湖南、浙江、江蘇和東方四大衛視紛紛拿出殺手鐧,力求在明星陣容上博取眼球,在舞臺表現上顛覆創新。2015年的跨年演唱會,四大衛視不僅利用自家資源「自產自銷」,還將熱播綜藝、電視劇延伸為「跨年演唱會」主題。
  • 李易峰新劇登上央八!四大「初代流量」轉型PK,他竟是大贏家
    畢竟作為被更替掉的四大「初代流量」之一,李易峰這幾年將精力都放在了「轉型道路」上。比不過一茬一茬冒出來「瓜分」流量的小鮮肉們,李易峰也意識到了,光吃「流量」的紅利是不能長久的,實力才是真章。2015年,就在李易峰成為「頂流」時,楊洋也憑藉《左耳》出圈了。「四大流量」正式形成。
  • 雲南發布職業學校招生政策,昆明華航技工學校拔得頭籌
    (原標題:雲南發布職業學校招生政策,昆明華航技工學校拔得頭籌) 日前
  • 眾明星轉發《央視》博文,肖戰晚20分鐘,依然拔得頭籌
    這是我們骨子裡的那份傳承使然,也是身體裡的滾燙血液鑄就。倒是在轉發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肖戰是晚20分鐘轉發的,卻依然拔得頭籌,在眾多明星之中,佔有斐然地位。其實,我們知道,眾多明星轉發《央視》博文,還是有原因的,一方面,這是明星這個職業特性決定的,需要擔當一定的社會責任,並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傳播正能量,讓更多人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生活,砥礪前行,不畏風霜,關於這一點,很多明星都做得不錯;另一方面,適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從明星自身的角度出發,進行一定程度的慶祝,也是一位普通公民的擔當,畢竟,無論我們從事怎樣的職業,都是先做人後做事,而在娛樂圈亦不例外
  • 李易峰借《隱秘而偉大》翻紅,但「四大流量」緣何人氣不再?
    李易峰借《隱秘而偉大》翻紅,但「四大流量」緣何人氣不再?#隱秘而偉大李易峰#或許,觀眾的記憶也像魚一樣,只有3秒,或者,是7秒――除李易峰憑藉一部正在熱播的《隱秘而偉大》證明了實力,業務水平獲得廣泛認可,重新翻紅外,誰又還記得前幾年前火爆一時的鹿晗、吳亦凡、李易峰和楊洋這「四大流量」呢?幸好,李易峰在《隱秘而偉大》中的努力和驚豔表現,已經給其他三個作出了示範。
  • 2020谷歌年度熱搜遊戲榜單:《Among Us》拔得頭籌
    榜單第一位的《Among Us》算是今年的現象級遊戲之一,並斬獲了最大的搜索量。國家/地區方面,菲律賓拿下了關於本作的搜索量第一名,而隨後的2-5位國家都為拉丁美洲國家:秘魯、厄瓜多、宏都拉斯、玻利維亞。
  • 王一博吳亦凡新劇或「撞檔」播出,誰能拔得頭籌成懸念
    然而最近有業內人士爆料稱,這兩部作品很可能同檔期對打播出,對於兩部都喜歡的人來說,挑選出一部來看真的太難了,而最終誰能拔得頭籌,也成了懸念。在演員配置方面,都是流量較高國民度小花旦的配置,一個是四大流量之一
  • 網綜真人秀井噴,藝人用渾身解數霸佔各路流量,可唯獨少了李易峰
    這一年娛樂圈多「鬧騰」,網綜真人秀井噴,藝人們用渾身解數霸佔各路流量,可唯獨少了他。How dare you 李易峰?可他就是這麼敢!這一次,從「流量峰」到「演員峰」的反轉性邏輯遊戲,他也玩兒得很開心。
  • 《電影評論》年度十佳 《卡洛斯》拔得頭籌
    北美上映部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的《卡洛斯》擊敗大熱門《社交網絡》,位列第一,其餘上榜的還包括羅曼·波蘭斯基的《影子寫手》,年度口碑上佳的小片《冬天的骨頭》等;北美未上映部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得主《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拔得頭籌,讓-呂克·戈達爾執導的新作《電影社會主義》位列第二,韓國導演李滄東的《詩》排名第三。
  • 食戟之靈第五季:善良淳樸的田所惠,料理平平無奇,卻能拔得頭籌
    那麼,這樣子的田所惠為何能在此次選拔賽拔得頭籌呢?請看我下面的分析。其曾經與四宮小次郎決鬥,就是憑著料理考慮到了他人的健康這一方面而打成平手,因此才能不被退學。一個廚師的廚藝風格多少都會被性格所影響,顧客就是上帝,而把這種為了顧客著想的心融入到料理中,其料理的心意被評委所認可,因此田所惠贏得選拔賽的第一名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