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也要「擦亮眼」,孕檢才能少花冤枉錢,這四項檢查沒必要做

2020-12-26 糖果的媽媽

孕媽媽想要寶寶健康出生,孕前檢查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不過孕媽媽也不要盲目孕檢,有些項目沒什麼作用,而且還浪費錢。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29歲備孕二胎寶媽被坑,醫生開的檢查又貴又沒用

箐箐大寶已經2歲半了,29歲的她想趕在生育的「黃金年齡」,再抓緊生個二胎。

生大寶的時候,一直在市裡的婦嬰醫院檢查。去年搬家了,覺得去婦嬰醫院太遠,就近找了個醫院做的孕檢。

檢查的時候醫生加了一項葉酸代謝基因的檢查,費用小四百,同樣是孕前檢查,比之前在婦嬰的多花了不少錢。

後來身邊的朋友說,箐箐這種情況,是適齡生育年齡,而且生大寶的時候都很健康,這個後加的葉酸代謝檢查根本就多餘,有些坑錢。

箐箐事後想想,也覺得朋友說的有道理,確實是一個沒必要又浪費錢的檢查,沒想到自己都要生二胎了,竟然在檢查項目上花冤枉錢。

孕檢的時候,這四項不是必要的檢查項

1)葉酸代謝能力基因檢測

這個聽起來挺「高大上」的,會有少數女性會存在葉酸代謝障礙的問題,導致葉酸的吸收率低,從而導致胎兒的神經管畸形,還會出現因為缺乏葉酸導致的貧血。

正常備孕媽媽,通常都會在孕前3個月開始吃葉酸,備孕和孕早期每天攝入400微克葉酸,就可以保證胎寶成長發育的需求了。

如果備孕媽媽有葉酸代謝障礙,只要在孕期加倍服用葉酸就可以了。但這類人群數量很少。

所以對於箐箐這類,已經生過健康寶寶的寶媽來說,檢查完全是多餘的,如果有個健康生育史的寶媽,這個檢查就沒有必要做了。

2)營養分析

這類檢查通常是針對有明顯營養不良的寶媽,這項檢查也是聽起來比較高大上,但其實檢查的項目有些「雞肋」。

主要是了解孕媽媽前一天吃了什麼,攝入量多少,放在電腦中分析一下,告訴你一天的飲食中還欠缺哪類營養。

如果是孕檢的時候,醫生給你開了這類檢查,準媽媽還是要慎重考慮的,而且這個檢查的準確度有待商榷,而且跟孕媽有很大關係。

這三個問題影響檢查結果:

不記得昨天吃什麼了 每天都要吃飯,準媽媽很容易將吃什麼記混淆,有的時候吃份紫菜包飯,你能記清裡面都放了什麼嗎?

無法精準估算攝入量 吃飯是的普遍計量單位就是「一碗」「一盤」「一小盆」,這種很模糊的計算,及時的估算出來,可能跟孕媽媽的實際攝入有很大誤差,那麼檢查結果也可想而知的不準。

計算一天的太過籠統,缺乏代表性 孕期飲食是講究營養均衡,但不能每天都達到所有種類的營養都攝入,畢竟食量有限。是需要長時間的調理,從長期的時間軸上達到一種均衡。

而且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孕媽媽前一天吃的就是自己容易吸收的食物,或者都是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這樣檢查出的結果,也沒辦法做為一個準確的參考標準。

3)骨密度檢測

孕期需要大量的鈣,骨密度檢查主要是用來篩查,孕婦是否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如果骨密度為-2.5以上,就說明確實存在骨質疏鬆問題。

不過孕期補鈣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事情,糖媽身邊的朋友,懷孕的時候都會成箱成箱的往家裡搬牛奶。得知朋友懷孕的,也會給朋友送牛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孕媽媽每天需要攝入1000mg的鈣,如果不足,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孕媽媽一般每天都會喝400ml以上的牛奶,還有其他可以補鈣的食物,就足以供應孕期自身和胎寶對於鈣的需求了。

孕媽媽只要在孕期多注意,就不用擔心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所以骨密度檢測也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檢查,並不是必要的檢查。

4)微量元素檢查

因為現實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的營養上也多加注意,在營養方面越來越豐富,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2013年是國家衛計委發文:非診斷治療需要,各醫療機構不得對兒童展開微量元素檢查,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

那麼孕婦的微量元素檢查,也變的可有可無了,而且在常規的產檢中並沒有這一項,所以孕檢的時候遇到這項檢查,是可以拒絕的。

糖果愛嘮叨

孕期檢查要認真對待,每一項都關係到寶媽和胎兒的健康,希望每個孕婦都能夠平安度過孕期,生下健康的寶寶。

糖果互動:你在孕檢的時候被坑過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孕期該做幾次產檢?這6次必要檢查孕媽要知道
    這讓小夏一家備受打擊,尤如晴天霹靂。小夏和婆婆都特別後悔,不該用以前的舊觀念對待產檢這件事。現在不但害了孩子,還害了整個家庭。作為孕婦一枚,產檢很重要,孕期一定要定時產檢。孕媽懷孕要做幾次產檢,這個還真沒有統計過,但這幾次必要的檢查不能漏。
  • 知道了內檢細節後,丈夫反應自私又無知,孕晚期內檢注意3方面
    內檢是每個孕媽媽都要做的一項檢查,在孕媽媽圈子裡流傳的最廣的一句話就是:產房無尊嚴。有很多孕媽媽自己都會覺得羞恥度爆表,尤其是遇到了男醫生的時候。這些臨產期內檢的細節讓孕媽媽和家屬抓狂1.清洗外陰部在進行檢查之前,醫生會先通過一系列程序對孕媽媽的外陰部進行清潔,直到達到可以檢查的標準。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細菌通過檢查過程進入孕媽媽身體內,對孕媽媽產生影響和不便。
  • 內檢「又疼又尷尬」?但孕媽們也要主動做,內檢的好處比你想得多
    女性懷孕之後,為了確保腹中胎兒的健康,孕媽就要進行很多項檢查,然而這些檢查並沒有那麼輕鬆簡單。很多孕媽都聽說過內檢,並且對於內檢的相關說法感到恐懼。為什麼一提到,大多數孕媽們就聞風喪膽呢?自從小江懷孕之後,村裡的寶媽們就成為了她的諮詢對象。
  • 通過試管助孕的孕媽媽對於分娩會有哪些常見問題呢
    1、什麼是內檢呢? 內檢是為了觀察子宮口開了幾指,確認胎兒下降到什麼位置而做的檢查。因為有些孕婦見紅或者開始陣痛就去醫院了,但是其實還沒真的要生產,醫生就會讓你住院觀察,確認宮口張開程度,來判斷什麼時候才會生產。需要注意的是有任何不適或者疼痛都要跟醫生說清楚,不能強忍著,這樣才能讓醫生更好地判斷分娩進度。 2、孕媽媽擔心會破水,是否是否有必要時刻墊著衛生巾呢?
  • 孕檢多次沒問題,孩子出生卻多了一根手指,醫生:不關醫院的事!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孕檢是女性生育前所面臨的一項重要流程,經過孕檢的女性,才能判斷胎兒的正常情況。現實生活中,出現過很多畸形胎兒、「胎死腹中」的事件,但是因為提前做了孕檢,對於不能正常生活的畸形胎兒,媽媽們可以選擇去留。
  • 內檢遇男醫生不是最尷尬的,做陰超才生無可戀,孕媽們難忘的場面
    內檢遇男醫生不是最尷尬的,做陰超才生無可戀有的孕媽媽們在做心電圖檢查的時候,面對男醫生露出胸部都會不好意思,感覺有異性在非常彆扭。要說心電圖其實真算不上什麼尷尬的,孕婦的所有產檢項目中內檢和陰超才是讓孕媽媽們屬實難忘的場面。
  • 孕28周後建議每兩周做一次孕檢,不是胎兒發育不好,是他太嗨!
    熬過了孕早期妊娠反應的諸多不適,準媽媽終於能稍稍鬆口氣了。進入孕中期,每次產檢都一次通過,寶寶發育良好,這讓有些孕媽媽不禁開始質疑,「每個月都產檢是不是真有必要呢?安心等著收貨不就好了!」別太放鬆,胎兒雖然發育越來越成熟,但還有一個月你要特別留意。為了寶寶能健康順利降生,現在還沒到穩坐釣魚臺的時候!孕7月容易發生早產孕28周左右,胎兒體型已接近足月寶寶。
  • 90後男醫生做內檢,丈夫大鬧醫院,孕媽產檢時的尷尬誰能理解
    男醫生做內檢,丈夫大鬧醫院,孕媽尷尬的不想產檢小丁是一個90後孕媽,第一次懷孕自然是非常的緊張,前面幾次產檢都比較順利,丈夫非常的在乎小丁,在產檢的時候都是丈夫陪著小丁去。之前小丁的檢查都很順利,也沒怎麼遇見男醫生,但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一次產檢,讓小丁尷尬的不想再產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在做內檢的時候是一個男醫生,小丁做完檢查出來就和丈夫說了,沒想到丈夫立刻氣得暴跳如雷,而且還責怪小丁傻,大鬧醫院說醫院不正規,這種檢查怎麼能讓男醫生做呢?而且對方還是一個90後醫生,難以接受。
  • NT檢查,孕媽媽一定要懂的第一次排畸!
    很多孕媽媽在孕12周左右的時候,到醫院做產檢,醫生會告訴你該查NT了。那麼,什麼是NT檢查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揭開「NT」神秘的蒙面紗!
  • 孕媽們別太操心,只要孕檢這3關都過了,胎兒基本就安全了
    ,由於她本來就是一個一點兒小事都會擔心死的人,所以做孕檢的時候也顯得十分焦慮。第一關就是孕前期的b超,所謂孕前期就是在懷孕後的五十天左右,這個時候就可以去做b超的檢查,因為b超可以清晰的看見子宮裡面的胎囊。這主要是去證明一下胎兒是否著床,緩解擔心,因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因為女性的壓力的原因導致假性的懷孕的出現,所以b超就可以進一步的確認是否有懷孕。而它的主要作用又是什麼呢?除了可以看見胎兒正常的著床,還可以排除有沒有發生妊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 關於NT檢查,孕13周前的媽媽一定要看!
    很多孕媽媽在孕12周左右的時候,到醫院做產檢,醫生會告訴你該查NT了。有的孕媽對此並不了解,甚至不知道NT檢查到底做的是什麼,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揭開「NT」神秘的面紗!  什麼是NT檢查?
  • 第一次孕檢男孩,第二次孕檢女孩,寶寶出生後,全家人有點懵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現在懷孕之後想要獲悉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很難的,醫生們都會守口如瓶,不能告知家屬孩子的性別
  • 孕檢B超單上有這4個字,等於拿到「順產通行證」,你過關了嗎?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懷孕的女性大多都要經歷孕檢,從孕早期到孕晚期,孕媽們不是在孕檢,就是在去孕檢的路上。孕檢不僅能夠幫助孕媽及時了解胎兒的情況,助力寶寶的成長。而且也能給孕媽一些保障,醫生也會根據孕媽的孕檢情況,提出一些建議。
  • 早被「叫停」的三個孕檢項目,若醫生套路你去做,大都別有用心
    在孕滿4個月時,醫院給開出了長長的化驗單據。閒聊中,張姐告訴小琴這些化驗,根本沒有必要做。作為過來人的張姐,十分深知這其中的套路,孕期雖然需要通過輔助手段,了解胎兒在腹中的情況,但並非所有的檢查,都有必要安排每位孕婦化驗。
  • 內檢遇到男醫生,數位孕媽的敘述,讓人無法淡定
    文/小紀談育兒 孕期產檢是每個孕媽都要經歷的,但是做產檢的時候很多孕媽都遇到了讓自己勉為其難的事情,就好比內檢,這項產檢受到了很多孕媽媽的排斥。
  • 內檢遇到男醫生?本應緊張不好意思的孕媽,卻很放鬆,原因耐人尋味
    她想拒絕,但好不容易預約上了,而且前面幾位產婦都大大方方地做了檢查,於是就硬著頭皮接受了內檢。 令她沒想到的是,相較於冷漠的女醫生,這位男醫生很幽默地化解了緊張的氣氛,檢查的時候也特別小心,動作輕柔,還一直照顧她的情緒,這讓她很想不到,所以這是她最放鬆的一次產檢。這次內檢讓小美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她不僅對男醫生消除了偏見,性格也開朗了很多。
  • 值得收藏的孕檢完全手冊超聲篇在這裡
    會經歷很多次產前檢查每一次都是寶貝和媽媽一起經歷的重重考驗那麼孕媽媽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檢查?>孕期超聲檢查準媽媽在整個孕期需要做7~11次孕檢如果孕媽媽有其他高危因素如高齡 高血糖 高血壓等情況還需酌情增加產檢的次數
  • 畸形很可怕,孕媽要做好這三點,才能有效預防畸形兒
    畸形兒原因很多孕媽媽都知道畸形兒,但你知道畸形兒是怎麼來的麼?其實,畸形兒形成的原因,常見的有三種。第一種:如果爸爸或媽媽其中一方染色體有異常,那麼孩子的畸形率會高很多,所以爸爸媽媽在備孕前,一定要做好孕前的相關檢查,可以有效地減少胎兒的畸形率。
  • 歡樂時光:老姐做孕檢時,姐夫是檢查醫師,剛進去姐夫就…
    媳婦懷孕了,天天吃好多水果,還說吃水果生的娃娃水靈白淨,晚上我買了一筐大黃梨,心裡琢磨著,這下怎麼也得生個土豪金的娃吧,天生富貴啊! 我爸生我氣摔了我一巴掌,我本想緩和一下氣氛,問他餓不餓,準備給他做點吃的,結果一張口說成了「爸你沒吃飯是吧
  • 為什麼孕婦要做NT檢查?原來用途這麼大,關於NT檢查你有必要弄懂
    文丨C媽學堂 女性一般在懷孕之後,都是要做孕檢的,孕檢的目的就是查看胎兒的發育情況,如果出現了一些異常,那麼就能夠及時的進行幹預或是終止妊娠,以便減少對孕媽媽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