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長測評:生亦何艱,死亦何懼——城市限制推薦《往生鎮》

2020-11-17 伍迪賤隊
生亦何艱,死亦何懼

類型:恐怖,推理,還原

人數:6人

元素:恐怖,變革,燒腦殼

難度:5星

時長:4.5~6小時

推薦度:8分(優質)

特別事項:體量大,搜證多

故事梗概

鎮中有河,名為忘川河

實為「忘川」…

鎮中有橋,名為佴河橋

實為「奈何」…

小鎮中心處,有一破廟。

破廟中立有一座衣櫃,卻說是連通人間與地獄的裂縫。

據說,進入衣櫃之人,則會化身人皮惡鬼,擴大心中惡念,再無法脫離鎮中結界…

身處漩渦的村民們面面相覷,緘口不言。

而一無所知的孩童們,還唱著往生的歌謠。

往生往生,何處是生?

有人說,那些年來莫名奇妙失蹤的人,總會在某些時候回來…

他們其實並沒有離開,而是一直徘徊著,等著某個孤獨的日暮時分。

這年的盛夏,各懷心事的七位青年乘車來到了滇貴川交界的山區旅行。

然而旅行剛一開始,便危險重重.....

人物介紹

超級指數

神經病指數:滿分10分,我給7分

看我評測的諸位都曉得,我的這個神經病指數存在於多個維度和空間,簡單說就是並不是以不可思議怪相,怪力亂神來評價,甚至是BUG頻出,來傷害我們的推理情感。但是往生鎮並不是說故事問題和推理屬性的「深井冰」,而是~~~在於能不能坐得住板凳,能不能挨的住持續性燒腦,能不能想得通線索的含義,能不能明辨出哪些線索有意義,哪些又沒有意義。折磨你近乎癲狂~~6小時的時間,全程不能有任何思路暫停,所以,「深井冰」啊!很怕錯過一絲絲,一點點。

臆想症指數:滿分10分,我給9分

我們的臆想症指數測試的範圍也不小,腦洞具體能開多大,臆想的範圍有多大呢!「想都不敢想,哪有這個胡氣(福氣)」,體量大,範圍廣,時間長,寬度寬。這就是《往生鎮》給我們底線。準備接受了嗎?那麼請你開始你的表演,想的少了算你輸!

利尿指數: 滿分10分,我給8分

可能三、四個小時我們都能堅持,這是一般本子的長度,但是《往生鎮》結合了恐怖推理的調調,讓你並沒有覺得輕鬆,緊張情緒,一波一波襲來,忍不住就想上廁所了已經。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再小酌一杯奶茶,吃點水果,妥了,準備上廁所吧,它指不定就在廁所裡等著你呢~~~~

健腦指數:滿分10分,我給7分

「生亦何懼,死亦何艱。」《往生鎮》確實相反的,你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看似生,亦是死。看似死,亦是生。生生死死,起起落落,悲悲切切,卻不知我們都是塵埃。這看似惘惑,鎖中鎖的迷局中,等你來破,等你來生還或者是...死落....

益趣指數:滿分10分,我給8分

成就感是我對《往生鎮》的評價,不翻車的好劇本不是好DM,DM全程的角色在於看著你著急,看著你被虐待,看著你絞盡腦汁,看著你輪迴,看著你往生。他又做不了什麼,他似乎又能做什麼,當你經歷了,想出了,得出了後,那就是劇本殺的終極魅力。成就感,無比爆棚,故事性百轉千回,可他們真的是劇中人?還是現在的你呢.....

結束熱聊指數:滿分10分,我給10分

聊啊聊,聊到了外婆橋~~~,每個人都會被誤導,每個人又都會破繭重生,每個人都難以置信的看著彼此,看著自己經歷過的六個小時,無數個疑問復盤後尚待彼此解釋,可這又何嘗不是生活,最終你得到了結果,那又怎樣,生活可有真的對與錯,劇本又哪有標準解答。彼此的交流成為我們劇中人的新社交,新生活,新的開始.....

PS:這些數據給的是我作為一個玩家和DM先後給出的,沒有具體調查問卷,數據模型的支持,更是沒有試驗數據的支持,比如:看著那些人發瘋的走出我的店,哪些人跑著去廁所還是躲著小步,慢悠悠地飄過去衛生間,以及眼裡給「CP」放出多少電波。只是我的個人視角。

相關焦點

  •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影評)
    佛說: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佛,一個佛教的可憐的棋子,說這話無可厚非。至尊寶說:生亦何哀,死亦何苦。至尊寶一個山賊卑微的身世,有什麼前途可言?有什麼愛情可言?說得無可奈何。不幸的是,至尊寶碰到妖精。在無邊無際,與世隔絕荒涼貧瘠的大漠,山賊愛上了妖精。愛者,被愛者,相愛者。很單純很痴情,沒有任何企圖。
  • 「生而為人,不必道歉.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清醒與偽裝的生活耗盡了他們的心力,幾經波折的他,已經徹底喪失生的信心。 《人間失格》包括序言,手記一,手記二,手記三和後記三大部分。三篇手記則是葉藏對自己的一生心理和生活的描述。講述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喪失為人的資格和道路。
  • 淨土法門,重在信願.信願若真切,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無信願,縱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
    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亦不能了,喻如極小之沙子,亦必沉於水中,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閣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別種念頭。果能如是,壽未盡則速得痊癒,以專一志誠念佛功德,便能滅除宿世惡業,猶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壽已盡則即能往生,以心無異念,即得與佛感應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閣下若信此話得及,則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俠者的生死觀……
    明教所說喜樂悲愁,皆歸塵土,這是接著小昭歌中的虛空思想的疑問;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是對其的明白回答。明襖教等教均以造物主為光明,信奉永生,視死亡如休息,因此沒有對生死的憂慮;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造物主規定的為善除惡;不能熊熊聖火,焚我殘軀完成人生使命。
  • 生亦何憂,死亦何怖,在《預約死亡》中體味生命意義
    我們這個民族不喜歡議論普通人的死,因為那太平淡了。我們崇尚的是壯烈的死,慘烈的死,貞節的死,苦難的死。我們蔑視平平常常的死,那不是一個英雄該有的死法。我們這個民族是善於忍受疼痛的,我們以堅忍不拔著稱於世。我們的每一位久病的英雄都會說,把好藥留給別人吧,我還能忍。
  •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田橫之死為什麼能影響中國兩千年?
    李清照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詩句讚頌大英雄項羽,而在那紛亂的世道中,田橫又何嘗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呢 《史記·田儋列傳》記載:「田橫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 接到使者還報的劉邦並沒有放棄對田橫的爭取,為了打消田橫的疑慮,劉邦親自找來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並告誡他「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在做完了這一切後,劉邦再次派使者去請田橫。
  •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至今思悟空,痴情總一片.
    用六道輪迴的觀點闡釋錯位,就是一隻豬活到盡頭的時候,心生懺悔:這一生荒廢了許多時光,來生一定努力做一個好豬。沒想到來生它變成了一條蛇。它已經永遠都當不成一個優秀的豬了。有時候我們緬懷過去,其實就是留戀那段時光的美麗,但,過去是不可重溫的,很多懷有重溫夢想的人最終的結果都是失落告終。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菩提之惡花 2015年過了恆久,才拿到一年一本的電影手冊《2015
  • 《黃泉》:心若存愛者,何懼憂與怖
    去其苦澀,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熬成一鍋好湯,人生亦是如此吧。「一滴生淚,二錢老淚,三分苦淚,四杯悔淚,五寸相思淚,六盞病中淚,七尺別離淚,八……」「阿娘,第八味,是何物?」「一滴生淚,二錢老淚,三分苦淚,四杯悔淚,五寸相思淚,六盞病中淚,七尺別離淚,第三十日我終於知道,第八味湯引,原是一個孟婆的傷心淚。」陰卷乃黃泉至寶,掌生死輪迴,唯孟婆出嫁之日,方可請至黃泉。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古代詩詞中的描寫悲傷愁苦的經典句子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本意是說莊子豁達看開生死。後便成為有憂愁最喜歡引用的句子。那麼多的詩人詞人,他們在百年千年前寫下很多渲洩悲觀絕望憂鬱等經典的詩詞。當唐寅(伯虎)在《臨終詩》中吟唱著:「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他也許在表達一種無奈,這是來寬慰自己的吧?孤獨無助,窮困的生活境地,他又能如何呢?
  • 死生契闊: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古文評印度電影《死生契闊》: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一生所愛)
    春風又何能解憔悴?徒替柳枝感傷罷了。一個懂愛的人都會知曉,情比金堅的道理。愛情無法佔有,更不能強求!一切的物質,金錢都未能與它並論。泰戈爾哀傷的寫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納蘭淡然地寫道:「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陽。」
  • 相見時難別亦難—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析
    本文作者潘方聖先生與何佔豪先生2019年5月11日在杭州會面。何佔豪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是作者有感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愛情詩之一的意境,而創作的一首優美動人的樂曲。另外,用「啊,相見難,啊,別亦難」的引申句,突出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主題,而且後半段的結構也較為平衡了。4)那種較為深沉的下行音調,特別適合徐小鳳雍貴大方的磁性音色來演唱。以前認為像上述那樣的下行旋律腔格,是「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氣派,但現在用低沉、深情的音色來唱,也別有一番風味。由於這首歌曲的成功,作曲家又藉此擴展成一首氣勢宏偉的二胡協奏曲。
  • 生不合歡,死亦同棺
    『生不合歡 死亦同棺』「哎!別哭了嘛,我幫你把風箏找回來了,你看看,可是你的?」,給她順氣「好啦,都拿回來了,吶,給你」停下給女孩順氣的手,撿起放在一旁的風箏遞給女孩女孩輕輕撇過頭,眼睛紅腫但卻無不真誠的說「謝謝……」聲音有點小,不知道是因為哭太久有些啞或是因為面前的男孩子面上帶著著急的顏色,讓女孩有些心跳加速,害羞所以聲音囁嚅……十年後,男孩科舉高中,御賜鎮北將軍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告訴世人什麼是項羽精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以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勾畫出一幅悲壯的畫面,同時,高度讚揚了項羽。當今人們回看歷史,已知李清照經歷了夫死,物散,再婚,離異。不禁發問:「李清照這首《夏日絕句》是暗諷她丈夫的嗎?」
  •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很早就聽說過,如果你能理解大話中,"他好象一條狗"那麼你才是真正理解了《大話》     也許我還不能完全明白....喜歡大話喜歡那種明明相愛卻又不能死守終生的遺憾和悲哀。
  • 原創【經典解讀】壇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解讀】-1-此段文字記錄了禪宗歷史上極為輝煌的一刻——五祖傳法,六祖印心。慧能在此刻成為了中國禪宗歷史上的六祖,成為了將禪宗推向中國文化史最高峰的祖師。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譯文】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緻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當作」之所「亦為」,一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悽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
  • 《碧血劍》亦正亦邪——夏雪宜
    及至後來何紅藥放火燒他骨,卻才發現他早已在自己骨裡注了劇毒,一遇火燒立成毒煙,與敵人同歸於盡,對這個人,不禁也是又怕又敬。小說中對夏雪宜,完全靠眾人斷斷續續的片段描述,有的是與他結下深仇大恨,有的是與他素不相識卻得他相救,總之,怪人一個,偏偏武功智力都太高太高。也是,被溫家老頭滅門的時候他不過是個孩子,僥倖逃生孤苦無依,卻學得一身本領回來尋仇,這樣的孩子必定是不尋常的。
  • 心若向陽,何懼陰霾
    人生在世,困難坎坷是在所難免的,學會接納自己,接受命運,坦然的面對每一個當下,心若向陽,何懼陰霾。1人生沒有真正的絕境,只要心中懷有信念的種子,終究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今天工作中接到一段新的素材,是說一個盲人女孩如何用聲音改變命運的故事。確實很讓我震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上帝卻偏偏在這個女孩降生之時就註定關上了這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