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會認為一部電影的好壞取決於導演,而電視劇的優劣看編劇。按照這種說法,電視劇更加注重臺詞內容,而電影的形式比如表現手法、鏡頭語言等等是要大過於劇本內容,導演讓作品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和質感是更為重要。
當然這個評判標準不準確也不完整,不過小林在觀影時是持這種看法的。下面要聊的這部電影就是屬於「劇情不太行,三觀也不正,但畫面很美」的限制級愛情電影。
▲片名:《紅》(Red / Shape of Red)
▲上映日期: 2020-2-21(日本)
▼導演:三島有紀子
▼主演:夏帆 / 妻夫木聰 / 柄本佑 / 間宮祥太朗 / 片岡禮子 / 酒向芳 / 山本鬱子 / 淺野和之 / 餘貴美子
《紅》這部影片改編自2018年的直木獎得主島本理生的同名官能小說(即成人情慾小說),由此可知電影的尺度了(R15級),而三島有紀子也是擅長拍此類題材的新銳女性導演。從卡司陣容來看,妻夫木聰和柄本佑包括配角片岡禮子都曾經為藝術獻身,不過想要「大飽眼福」的觀眾可能會略有遺憾了,該片並沒有《火口的兩人》那樣驚世駭俗的場面,而是透過原著和導演這兩位女性的視角描繪出了細膩唯美的愛情畫面。實際上從電影的第一幕就奠定了這場婚外戀浪漫又悽美的基調。
影片一開始,在大雪紛飛的夜路旁,一個女人站在公用電話亭裡含淚通話,一個男人緩緩點燃了一根煙靠在車外等候,風雪捲起了不知哪裡來的一塊紅布。
只從這一幕我們就能讀出許多信息,這個女人已婚(左手戴著戒指),而且這個男人絕不會是這個女人的老公,否則這樣的大雪天他完全可以坐在車內等候。
男人的面容憔悴但眼神篤定又深情,而女人的眼神表現出了對電話那頭的人的決絕。另外紅布的意象也緊扣片名。即將上演的似乎又會是一出俗套悲劇,但如此攝影和氛圍,還有仿佛能溺亡在他的眼睛裡的妻木夫聰,誰會捨得不看下去?
說實話這一幕小林來回看了三遍,不過有一次是為了確認時間順序。《紅》這部電影採用了雙線並敘(或者插敘)的平行剪輯手法,而第一幕的這條線其實是時間線上的最後一個段落,即男女主角雪夜私奔,並且這第一幕還不是這條線最開始的一幕。之所以這條線會剪得比較碎,可能跟三島導演著重在這條線上展現她的電影美學有關,包括紅色意象在這條線上的運用,紅色的可樂罐、紅布、男主角吐出的鮮血、隧道裡紅色的燈光等等。
至於另一條主線倒是按照時間順序講下來的,不過就像前面說的,劇情並不新穎,可越是老套的故事或許就越有發揮的空間,這也是日本電影的特點之一,追求細微極致。
女主角村主塔子(夏帆 飾)是一個全職主婦,她的日常圍繞著六歲的女兒和「媽寶男」商社精英丈夫村主真(間宮祥太朗 飾),生活雖然富足但非常空虛,夫妻生活也毫無激情可言。在一次陪同丈夫出席的社交聚會上,塔子與闊別十年的前男友鞍田秋彥(妻夫木聰 飾)重逢了。
劇中這一段處理得相當唯美,通過削弱環境音來表達塔子恍惚看到鞍田時內心的波動,而二話不說把塔子按在牆上就熱吻的鞍田真霸總深情,美術布景品味也很高。
命運般的重逢讓塔子想要重新做回自己,雖然丈夫不認為塔子需要工作,但她還是來到了鞍田所在的建築設計公司擔任空間設計師。塔子還跟同事小鷹(柄本佑 飾)熟稔起來,小鷹雖然是個情場浪子,不過性格不錯,在兩人一起打棒球夜遊的晚上,塔子釋放了多年來受制於母親和妻子身份的自己。(不過這次沒有你們期待的柄本佑的船戲哦)
感覺到小鷹要對塔子出手讓鞍田妒火中燒,鞍田利用出差的機會,和塔子的關係迅速有了肉體上的升溫。其實十年前塔子就在鞍田創立的事務所當過助手,那時鞍田剛結婚不久,也難怪兩人的關係會無疾而終。不過四年前因為一場疾病,鞍田把公司關了也離了婚。現在有了職務上的便利,兩人的感情得到了升華,塔子也盡情享受著工作帶給她的自由和快樂。
然而好景不長,塔子因為工作耽誤了對女兒的照顧,女兒甚至因此從高處墜落受傷,丈夫真藉此指責塔子沒有盡到母親的本分,他希望塔子能夠辭職給他生個二胎兒子。塔子只好無奈地跟鞍田提出分手。
但是在一次跟小鷹出差外地時因為大雪封路,塔子無法兌現晚上回家照顧女兒的承諾,可丈夫真卻又以大男子主義的理由讓她立即返家,在進退兩難之際,鞍田卻開車出現了。原來鞍田已經舊病復發將不久於人世,就在這個永無盡頭的雪夜裡,塔子做出了自己在家庭和愛情兩難中的抉擇。
其實塔子會發展成婚外戀早有預兆。塔子是一個待人溫柔和懂得忍耐的人,她對丈夫言聽計從。「媽寶男」丈夫雖然掙錢多,但他在家更聽媽媽的話,晚飯塔子給他留了漢堡肉他說不餓,媽媽一說有魚吃他卻馬上乖乖坐好說真香。而在床上丈夫也只把塔子當做工具人,外出應酬也只是誇塔子的衣服好看、有品位,沒有把塔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女人來看待,只是一個為了照顧孩子、丈夫和婆婆的存在。
雖然丈夫真最後在電話裡挽留塔子說真心喜歡她,但經歷過這些事後塔子意識到在這個家庭環境裡她是不會幸福的,這一點,深愛著塔子的鞍田肯定是看出來了,連同事小鷹都說塔子對家庭沒有依戀感。
塔子的媽媽(餘貴美子 飾)雖然在片中的戲份不多,但她有一句話卻道破了本片的核心價值觀:「人這一輩子應該深愛一回。」作為母親她希望女兒發自內心的幸福,而不是裝作自己幸福,或者是活在別人眼中的幸福。
或許在有了家庭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多數人不會同意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觀點,他們會認為拋家棄子去追求愛情是不道德的行為,三觀不正。
或許片中這樣的逃避方式過於極端,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兩碼事,在東亞地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婚姻模式下,女性的自由受到剝削甚至壓迫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需要發聲。就如同日劇《坡道上的家》、韓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一樣,反映出部分亞洲女性的婚姻困境,這也是《紅》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之一。我們無法苛求讓一部電影解決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問題,但它能夠成為讓女人覺醒、讓男人反思的一個途徑。
最後小林建議不要以「三觀不正」作為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或者最重要的標準,我們還可以結合美感、質感等美學層面,畢竟電影是門藝術,能夠享受美是人類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下次文字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