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新大使拉娜·馬克斯,在美國政壇毫無辨識度,但在時尚圈卻是重量級的存在:她設計的同名手包是名流們的最愛之一。這些人包括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裡,著名影星凱特·溫斯萊特和歌后麥當娜等。
然而,從商界轉戰政界,前方並非坦途。眾所周知,美國和南非的關係近年不睦。這位新大使在南非,能像賣包包一樣推銷川普的政策嗎?在美媒看來,大概只有川普自己信心滿滿。
名媛出身的設計師
憑手包坐穩了江湖
在美國時尚界,拉娜·馬克斯是個憑藉一隻手包就能穩坐江湖地位的「大牌」。
「我一手拿著手包,一手拿著耳環。」2007年,因在電影《女王》中飾演伊莉莎白二世而斬獲奧斯卡獎的英國女演員海倫·米倫走上奧斯卡頒獎臺,一句開場白成了對拉娜·馬克斯手包最好的宣傳。當時媒體刊登的大照片上,米倫手裡那隻價值25萬美元的鱷魚皮鑲鑽手包顯得異常炫目。拉娜·馬克斯手包的特點是材料珍貴,經常使用鱷魚皮、鴕鳥皮等珍貴皮料;配色鮮豔大膽,可以定製上百種細分色彩;價格昂貴,大部分起價在2萬到3萬美元之間,最貴的能達到40萬美元一個。
不過,馬克斯並不是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她出生於南非開普省港市東倫敦地區,父親是建築師,母親是企業家和藝術家,大部分時間她過著舒適的名媛生活。年輕時熱愛網球和芭蕾,曾在法網公開賽上嶄露頭角,也獲得教授芭蕾的資質。這樣的經歷使馬克斯深諳上流社會的品味和喜好。
根據馬克斯在社交網站「臉書」上的描述,這份手包的事業有一個淵源:上世紀八十年代,馬克斯夫婦曾受邀參加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生日宴會。正在美國佛羅裡達休假的馬克斯走遍了當地所有高級品牌店,卻沒有找到可以搭配自己紅色禮服的手包。
瞄準了美國高端時尚市場的空白,她移居美國創業,並以自己名字創立一個手包品牌。1988年,馬克斯的專賣店在紐約和棕櫚灘開業,第一款代表作是亮粉紅色鱷魚皮午餐手包。1996年又在曼哈頓的麥迪遜大道開設了紐約旗艦店,後來在比弗利山莊羅迪歐大道一座大樓裡落戶。如今,馬克斯把店開到了全球多地,營收不菲。
曾經名流圈的常客
瞄準華盛頓政治圈
美國領事館9月27日表示,奢侈手包設計師、時尚大師拉娜·馬克斯被正式任命為美國駐南非大使。總統川普早在去年便提出這一提名,日前終獲參議院的確認。分析稱,馬克斯和她的名人關係最終為她贏得了駐南非新大使這個職位。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馬克斯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圈內人、具有20多年友誼的好友。媒體深挖之後,還發現馬克斯是川普公司旗下海湖莊園的會員,她女兒的婚禮也是在那裡舉辦的。這場有300人的婚禮據說包括一場煙火表演,兩次雞尾酒招待會和六種不同色調的六層婚禮蛋糕和一個冰雕。
這並非毫無先例。按照媒體的說法,川普從他莊園的常客中選出了兩位大使:除了美國駐南非大使手提包設計師拉娜·馬克斯之外,還有美國駐多米尼加共和國大使羅賓·伯恩斯坦,後者是海湖莊園的長期會員。
在名流圈好友裡,馬克斯還有一個惹人注目的身份:她是英國已故黛安娜王妃的密友之一。1996年,她與黛安娜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後來據說與戴妃私交甚篤。2007年,在戴妃因車禍去世十年之後,這位密友還首次站了出來為戴妃「闢謠」。於是,英國《星期日郵報》2007年刊登專訪,馬克斯在位於佛羅裡達州棕櫚灘的辦公室裡回憶了所謂黛安娜的一段自述。按馬克斯的轉述,查爾斯不忠令戴妃傷心欲絕,致使兩人最終離婚,但查爾斯才是她的真愛。黛安娜離婚後,沒有與其他男人結婚的打算。「黛安娜與某個人關係親密,甚至表示願意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生活,並不表示她將嫁給他。」馬克斯還很肯定地駁斥了戴妃出事時懷有身孕的說法。
而關於爆料的動機,馬克斯說戴妃原本計劃在1997年8月最後一周和她到義大利米蘭度假,但因為馬克斯的父親去世臨時取消計劃。沒想到就在那個周末,那起車禍就發生了。因此,取消度假的自責和懊惱一直困擾著馬克斯。
在馬克斯的圈子裡,川普和戴妃只是個縮影。重要的是,藉由這些人脈關係,她打造了一個成功的奢侈品王國,如今又瞄向華盛頓政治圈。
經驗不足不是劣勢?
富豪政治引發質疑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特地為馬克斯「美言」,稱她曾就讀於約翰尼斯堡的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和人事管理學院。2001年,作為50位美國執行長之一、唯一的時尚代表——受邀與時任總統小布希會面,參加女性商界領袖論壇。此外,白宮表示,馬克斯出生於南非,會說南非語和科薩語,暗示這是一名「合格」的駐南非大使。另據美媒報導,馬克斯目前還是哈佛大學約翰·甘迺迪政府女性領導力學院的成員。
以上大概就是馬克斯作為政界新星的基本款履歷,可以說,是個政治素人。毫不意外,這位新大使面臨著「政治經驗不足」的批評。
但在富豪出身的川普看來,政治經驗不足完全不是什麼劣勢。川普政府就是個「朋友圈」政府。分析人士指出,川普背後更多的商業聯繫並未在政治的框架內公開透明、一覽無餘。隨著川普入主白宮,他身後的商業網絡如今擁有的是更為私密的、直接的議程植入渠道。《今日美國》調查發現,川普自上任後共任命了至少8名海湖莊園俱樂部會員出任重要的公職,被抨擊模糊了總統公職與自身私人利益的界線。而俱樂部的成員名單並不公開,美國媒體通過採訪、新聞報導等來確定會員。
長期以來,大使職位一直是華盛頓最優秀的政治獎項之一,美國歷屆總統經常把這些職位給予朋友、政治盟友和競選捐款人。據《華盛頓觀察家》的統計,川普迄今為止的駐外大使提名之中,有一半以上是出於這樣的「政治原因」,遠高於傳統的30%比例。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分析指出,出於「政治原因」任命的駐外大使一般會在工作相對輕鬆的國家任職,例如川普提名他的朋友、知名支持者金裡奇的妻子卡莉絲塔·金裡奇擔任美國駐梵蒂岡大使。
以此觀之,川普對馬克斯的任命有一點特別:她要去的南非在美國人看來屬於並不好混的地方。美國駐南非大使自2016年12月前大使加斯帕德離開後一直空缺了兩年之久,其領事館由代辦處負責。2018年8月,川普的一條推文差點將南非和美國引向一場外交爭端:川普在推特上說南非的白人農場主遭到「大規模殺害」,惹怒了南非政府。隨後南非政府回擊稱「我們完全拒絕這種狹隘的看法,這種看法只尋求分裂我國,使我們想起南非的殖民歷史。」
另一方面,馬克斯會接受這一任命,也顯得有點特別,因為在川普圈子裡的商業夥伴除了華爾街富豪,還包括來自製造業、菸草業、餐飲業等行業的大亨們。對於川普的「旋轉門」,許多商界大佬沒有多少興致,畢竟工作內容迥異、收入不可同日而語。而對於駐南非大使這一任命,馬克斯拒絕回答有關她的提名、資格以及她在海湖莊園的會員等問題。相反,她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利用對南非人民和文化的了解為美國服務」。
也許,川普的腦迴路其實很簡單:在自己的朋友圈找一個南非出生的人,然後覺得她能處理好南非的外交事務……恰好發現,這個人選也覺得自己有能力代表美國處理好南非的外交事務……於是,一名新大使就誕生了。別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因為這是美國,還是川普治下的美國。首席記者 吳宇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