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開播這一期的《我家那閨女2》比前幾期更有看點。這一期,我們可以在看到林允和王大陸「甜蜜」互動、蔣夢婕與眾不同的生活體驗;還有宋茜包餃子、教同事跳《屋頂著火》的名場面;最後還有王鷗學滑冰時的搞笑場面。
《我家那閨女2》目前的平臺播放量已經高達2394.2萬,這一期的熱度僅次第一期播放時的播放量。當前以5026.53的實時熱度位列網絡綜藝前三。
一、林允王大陸「甜蜜」互動
這是林允第1次邀請男嘉賓做客節目。這次嘉賓正好是和林允主演電影《一吻定情》的王大陸,通過這期節目,可以看出兩人因那場電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且通過兩人的互動,網友們似乎看出了兩人感情有發展跡象的端倪。
比如兩人約好在頤和園遊玩,王大陸特意早到一小時,坐在冰冷的空氣裡,等待林允的出現。王大陸還特地給林允準備了一個粉紅色耳罩,隨後兩人肩並肩走在一起,十分有情侶的感覺。
王大陸還對路人「大言不慚」地表示林允是他老婆,林允還對王大陸「拳打腳踢」。
之後兩人在頤和園裡堆雪人、打雪仗等甜蜜互動。
觀察室裡的大張偉,和觀眾一樣,嗅到了八卦的味道;反觀林允爸爸確是滿臉的「威嚴」。
兩人遊玩後,一起回到林允的家。王大陸即使看到林允家裡非常凌亂,但臉上仍然帶著笑意,眼中藏著寵溺。
後兩人在家裡用點唱機,唱了電影《一吻定情》裡的插曲,甜蜜度滿分。
另外王大陸還在節目裡,吐槽當初和林允拍吻戲時十分「猙獰」,引得觀察室裡歡聲一片。
相信很多看完這期的觀眾,都覺得林允和王大陸似乎有戀愛的跡象。具體兩人有沒有戀愛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王大陸和林允的友情,一點也不假。
很早之前,林允在微博上便發了和王大陸的合照,並配文「大哥」,隨後王大陸表示自己不當大哥好多年,還反過來稱林允為大姐。這事情是發生在2018年。
仔細看這期的小夥伴,你會發現,王大陸全程都在稱林允是「大姐」。從2018年9月到現在也快兩年了,顯然這兩人並不只是在微博上互動,私下裡也有很多聯繫。話說這兩人的CP感很不錯,再有節目裡的這麼多互動,兩人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大。
二、蔣夢婕生活體驗
蔣夢婕這一期一上來便上了一輛專車,上車後蔣夢婕「莫名其妙」地問了很多專車司機問題,問得專車司機很慌。
比如一天掙多少?一個月會掙多少?平時在哪吃飯?在哪上廁所等?很多細節都有問清楚問題。後來大家才知道蔣夢婕接了一部戲,故而要體驗生活。
蔣夢婕後來註冊了自己的專車,開始了自己的「專車司機」職業。這一期的節目裡,蔣夢婕接到了第1單顧客,兩人在車上聊了很多關於演員的事情,比如演員的體驗生活。
人都說,演員沒有生活體驗,便去扮演一個角色,那是不稱職的。就通俗比喻來說,你看到的美食,和你吃到的美食會完全不一樣,你不知道哪種調料會刺激到你的味蕾。
作為演員來說,看別人演和自己演是兩回事,即使你翻看很多經典電影,模仿過多少電影大咖,學到的始終只是鳳毛麟角。
為何《白鹿原》在豆瓣有8.8分,就是因為演員在開拍前一個月,全去體驗生活了。故而這期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會對演員這個角色有新的改觀,也對蔣夢婕有了新的認識。這次蔣夢婕在《我在北京等你》把兔系閨蜜「賈小朵」扮演得很出色。
三、宋茜包餃子、教同事跳《屋頂著火》
宋茜親自下廚給同事們包餃子,做了一桌好吃的;在吃飯間隙,宋茜同事還跳起了宋茜的《屋頂著火》,不過畫風完全不一樣,她的同事把宋茜的《屋頂著火》跳成了「大猩猩」,讓人爆笑不已。
甚至當所有人還沉浸在「詭異的畫風」裡時,宋茜卻「清醒」地提醒同事哪一步做錯了,可謂十分嚴格了。
宋茜通過這期的《我家那閨女2》,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優點,會唱歌會演戲,會做飯,就連跳起舞也十分認真,灑脫。
可以看得出她平時的生活,就像跳舞的動作一樣,必須「節奏到位」。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在看宋茜的時候,會覺得她很像鄰家優秀的多才多藝的小姐姐。
四、王鷗為跳出舒適圈,挑戰滑冰
最後王鷗部分,雖然都是她在學滑冰,但是卻為我們觀眾輸出了一個很棒的觀點。
適當跳出舒適圈。這個說出來容易,但是卻很難做到。一個人一旦跨到舒適圈的邊緣,便會很快退縮,因為那是沒有太挑戰過的事情,人們永遠會恐懼未知。
王鷗在剛換上滑冰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打退堂鼓;然後到了滑冰場,因為鞋子的不受控制,讓她更加恐懼摔跤帶來的疼痛感,像極了我們剛學滑冰、溜冰的時候。
這對於害怕摔跤的王鷗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王鷗仍然咬牙堅持了,儘管她真的害怕。到後面,當王鷗一點一點能靠自己站穩時,開心得像個孩子,全然忘了當初的恐懼。
這便是剛踏出舒適圈的大門的樣子。
我們另外還看到王鷗已經寫好了2020年的計劃,第一件事就是滑冰,且她已經在行動了,相信她今年的目標能順利完成。
回顧本期,不管是可愛的林允、為角色體驗生活的蔣夢婕、樣樣全能的宋茜、挑戰滑冰的王鷗,她們都在我們展示跳出舒適圈的模樣,正因為她們挑戰了自己所遇到的困難,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可以說《我家那閨女2》這一期是最精彩,最具看點的了。期待下一期能為觀眾輸出更多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