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上一期內容:
穿越兩次世界大戰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1)起源
上期說到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的四種主要型號,從本期開始,將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的實戰表現。
目錄
(一)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的起源
(二)優秀的汽車底盤——銀色幻影(Silver Ghost)
(三)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的四種主要型號
(四)歐洲戰場
(五)加裡波利戰役
(六)營救塔拉號倖存者
(七)阿拉伯的勞倫斯
(八)愛爾蘭獨立戰爭
(九)徵戰印度
(十)邁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十一)與非洲軍團作戰
(十二)落幕
(十三)現存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
第四節 歐洲戰場
新的海軍部炮塔型裝甲汽車投入前線,但在1915年2月以前,他們沒有機會參加實戰,戰爭辦公室有點不情願的承擔了對西線皇家海軍航空兵裝甲汽車中隊的管理責任,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將部隊召回英國本土進行重組,他們被併入機槍兵團的一個特殊部門。
每個輕型裝甲汽車排裝備4輛裝甲汽車,他們被附屬於騎兵中隊,1915年3月下旬,重組完畢的第2裝甲汽車中隊抵達法蘭德斯,指揮官是威斯敏斯特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
在前線,裝甲汽車時常陷入彈坑中動彈不得
威斯敏斯特公爵進行了一些試驗,裝甲汽車拖曳一門改裝後47毫米3磅炮,以增強裝甲汽車中隊的火力。
1917年4月,阿拉斯戰役,迷彩塗裝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拖曳一門47毫米3磅炮,圖片來自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
1916年,英國人試圖在索姆河使用勞斯萊斯裝甲汽車,但除了一張在9月拍攝于吉列蒙(Guillemont)附近的傷員檢查站附近的照片外,沒有留下其他的戰鬥記錄。
1916年9月,索姆河,勞斯萊斯裝甲汽車,拍攝于吉列蒙(Guillemont)附近的傷員檢查站
9月3日到6日,吉列蒙(Guillemont)戰役進行了4天,10天後,英國Tank將首次投入實戰。
阿拉斯戰役始於1917年春季,西線德國人向興登堡防線撤退,這就是《1917》電影中描述的德國人悄無聲息的完成的那一次撤退行動,而英國尖兵在德國人身後搜索前進,試圖保持接觸(插一句,飛荇豬很喜歡《1917》這部電影,還沒看過的小夥伴推薦哦~)。
1917年4月,阿拉斯戰役,淤陷在彈坑中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散熱器前方的鋼製切割刀可以撕開鐵絲網,圖片來自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
參加阿拉斯戰役的是RNACD 第7、8、9三個裝甲汽車中隊
阿拉斯戰役中英國坦克部隊是主角,但在阿拉斯以東的阿拉斯-康布雷公路上,很多身著迷彩塗裝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積極參與了進攻行動。1917年3月26日,勞斯萊斯裝甲汽車佔領了佩隆(Peronne)以東德軍佔領的魯瓦塞勒(Roisel) 村。
1917年10月,第7、8、9三個裝甲汽車中隊撤離前線,返回英國本土,他們因此錯失了參加康布雷戰役的機會。1918年,英國裝甲汽車中隊重返西線,但這次他們裝備的不是勞斯萊斯裝甲汽車。
他們在全世界尋找戰爭
皇家海軍裝甲車分隊(RNACD—— Royal Naval Armoured Car Division )的 6 個裝甲汽車中隊都配備了勞斯萊斯(每個中隊 12 輛)和 3 輛蘭切斯特。他們的指揮官是一群酷愛冒險的政客,威斯敏斯特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奧利弗·洛克·朗普森(Oliver Locker-Lampson)議員,約西亞·韋奇伍德 (Josiah Wedgwood)議員。
1915年4月,第1中隊抵達西南非洲。第2中隊先是在法國,然後在1916年初前往埃及。RNACD第3、4中隊於1915年3~4月到達埃及,但他們各派出一個排參加加裡波利戰役。
第五節 加裡波利戰役
加裡波利戰役始於一個戰略構想,如果協約國可以控制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那麼就有可能通過海路向俄羅斯運送急需的戰爭物資——糧食、武器、彈藥,以援救難以為繼的俄羅斯帝國,增加德國和奧匈帝國東線的壓力。
為此,英國及其盟友希望以武力壓服日趨沒落的土耳其帝國,開放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通航權,但是,在德國的支持下,雙方為爭奪海峽兩岸的控制權,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曠日持久的搏殺。
加裡波利戰役中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
英國派出第3、4裝甲汽車中隊各自派出一個排,共8輛勞斯萊斯裝甲汽車登陸加裡波利半島,第4中隊的指揮官詹姆斯·布斯比中尉在安扎克指揮戰鬥時陣亡。
1915 年 6 月 4 日,第三克裡希亞戰役,投入了第3、4裝甲汽車中隊的全部8輛勞斯萊斯裝甲汽車,英國人在裝甲汽車前方安裝切割刀以破壞土耳其防線上的鐵絲網。
但是這次進攻十分糟糕,土耳其人的反擊火力猛烈,子彈擊中了裝甲車不防彈的輪胎,車輪損壞,一輛裝甲汽車滑出加固的道路,一輛炮塔損毀,還有一輛徹底翻車了。
有人評論說不該讓裝甲汽車去執行坦克才能執行的進攻任務。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裝甲汽車這種武器更適合在敵方無設防堅固陣地的地區執行偵察作戰任務,但是,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眼光來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人有這種理念,畢竟他們才剛剛發明這種武器,缺乏實戰考驗。
一個月後,英國人將裝甲汽車的車身改裝到倫敦的 Killen-Strait 履帶式拖拉機上,與這次失敗的進攻有關。
Killen-Strait 履帶式拖拉機
改裝的半人馬——Killen-Strait 履帶式裝甲車
特尼多斯(Tenedos)中隊的指揮官薩姆森(Samson)認為,如果一開始就更積極地使用裝甲汽車,可能會取得更多積極的成果。
下面我將講述一個成功的例子~
第六節 營救塔拉號倖存者
1915年11月5日,德國潛水艇SM U-35在地中海擊沉了皇家海軍武裝運輸船塔拉號(HMS Tara),塔拉號原名SS Hibernia,1914年他被海軍徵用並改裝為武裝輪船,船長愛德華·巴特勒·坦納(Edward Butler Tanner)指揮著104名船員。
在被魚雷擊中右舷後僅僅8分鐘,塔拉號就沉沒了,12名機艙人員隨艦身亡,但坦納船長、皇家海軍上尉Gwatkin-Williams和大約90名船員乘坐救生艇向索盧姆港划去,船上的寵物狗帕迪(Paddy),也在倖存者之中。
但是德國潛水艇U-35浮出水面追了上來,他的登船組將塔拉號船員俘獲,救生艇被拖往土耳其控制的利比亞港口巴爾迪亞。囚犯被移交給土耳其人。
兩天後,德國潛水艇又擊沉了索盧姆(Sollum)港口的另一艘船,並對港口進行炮擊。英國人措手不及,在德國潛艇襲擊中,索盧姆港的電話線路被切斷,當消息傳到英軍總部時,埃及亞歷山大港被迫將索盧姆(Sollum)港、西迪·比拉尼(Sidi Birrani)等地駐軍撤往梅爾薩·馬特魯(Mersa Matruh)。
U-35號艇長洛薩·馮·阿爾納德·德拉佩雷爾(Lothar von Arnauld de la Periere)
U-35號是一戰德國海軍最為成功的潛水艇,擊沉了包括穆裡納(Moorina)和塔拉號在內的224艘船。其船長是洛薩·馮·阿爾納德·德拉佩雷爾(Lothar von Arnauld de la Periere)。他小心翼翼地遵守戰爭規則,並允許船員登上救生艇,並指示他們前往最近的安全港口。
大塞努西,土耳其人在利比亞沙漠中的盟友
1915年12月下旬,塞努西(Senussi)距離梅爾薩·馬特魯只有8英裡,土耳其人將塔拉號和穆裡納號的俘虜移交給盟友塞努西。
在利比亞的沙漠中,兩艘船的船員們艱苦跋涉了3周,抵達一個塞努西沙漠營地比爾·哈金(Bir Hakkim),他們饑渴且營養不良。因為塞努西人漫不經心的對待這些囚犯,他們因病餓陸續死去。
1916 年 3 月對塔拉號(HMS Tara)船員的救援
1916年3月14日,英軍重新佔領了索盧姆(Sollum)港,當天英軍裝甲汽車中隊的一名軍官在俘獲的敵軍車輛上發現了一封法語寫成的信件。這封信是前述塔拉號的倖存者,英國海軍上尉Gwatkin-Williams寫給索魯姆港的土耳其指揮官的。他要求為囚犯們提供更多的食物、藥品和補給。
信上提到了比爾·哈金(Bir Hakkim),寫信的時間是1916年2月1日,威斯敏斯特公爵因此得知了塔拉號戰俘的情報。不幸的是,這個位置沒有在任何地圖上——他們不知道它在哪裡。一名當地阿拉伯男子艾奇邁德(Achmed)曾在30年前隨父親放牧時到達過比爾·哈金,他願意為英國人提供嚮導。
1916年3月17日,威斯敏斯特公爵,營救行動指揮官
於是,威斯敏斯特公爵準備帶領裝甲汽車中隊出發,拯救困在比爾.哈金營地的塔拉號戰俘。索勒姆最高級的軍官佩頓將軍表示同意。
參與救援行動的司機亞瑟·詹金斯(Arthur Jenkins)和他的勞斯萊斯裝甲車,請注意,在利比亞沙漠中行動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是拆除海軍部炮塔型裝甲頂蓋的。
勞斯萊斯裝甲汽車中裝上補給品和水,3月17日從索魯姆出發,營救車隊一共包含43輛車。
深入利比亞沙漠115英裡,經過數次迷路後,當地嚮導奇蹟般的找到了比爾-哈金營地。下午3點,43輛車揚起滾滾濃煙衝向營地,當地的阿拉伯戰士進行了象徵性的抵抗之後四散奔逃。
皇家海軍上尉Gwatkin-Williams被營救時的照片
大約100名囚犯被威斯敏斯特公爵成功營救出來,其中包括寫信的皇家海軍上尉Gwatkin-Williams,他仍舊穿著海軍制服,消瘦了很多。寵物狗帕迪也被成功營救出來。
營救車隊立即撤離,於當晚11點抵達比爾·阿吉薩(Sollum西南18英裡),幸運的是,營救車隊全部43輛車都沒有發生故障。當天總的行程為250英裡。
最終,塔拉號的倖存者被運往索魯姆港,用醫院船運往英國本土。威斯敏斯特公爵這次營救行動傳遍了英國倫敦各大報刊,成為一次傳奇行動。
塔拉號的倖存者返回倫敦後的合影
塔拉號的寵物狗帕迪留在了裝甲汽車中隊,與他們一同戰鬥了4個月,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喪生,它被安葬在梅爾薩·馬特魯。
在西南非洲,惠特爾(Whittall)中尉指揮的第1中隊於1915年7月擊敗了德國人,他們因此可以返回英國本土休整,但派出了納爾德中尉的1個排4輛勞斯萊斯裝甲汽車,去支援東非的作戰。
北波斯部隊的勞斯萊斯裝甲汽車,車頂上是一疊備用輪胎,可以看出輪胎是這種裝甲汽車的必備物資。
1919年,北波斯部隊,裝備了勞斯萊斯裝甲汽車,負責保護裏海的油田設施。但布爾什維克革命者,將北波斯部隊驅逐出境,他們只能艱難的跋涉返回美索不達米亞。
下期繼續~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魚鷹社:新先鋒第189期 勞斯萊斯(Rolls-Royce)裝甲汽車
作者:大衛.弗萊徹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英文維基百科
動圖出自《高達起源》~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關注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