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鳴音樂去年製作出品的中日民族器樂即興演奏專輯《荒城之月》,
在榮獲全球節奏/CIUT89.1FM九月排行榜前三名、
全美第18屆獨立音樂獎世界傳統音樂專輯評審團提名後,
又於日前全球音樂獎世界音樂銀獎!
環球音樂世界音樂銀獎
全美第18屆獨立音樂獎世界傳統音樂專輯評審團提名
全球節奏/CIUT89.1FM九月排行榜前三名
葉雲川 音樂製作人,美國格萊美協會會員,創立中國聲譽卓著的音樂品牌「瑞鳴音樂」,並任製作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創作導師,中國金唱片獎最佳音樂人特別獎獲得者。從事音樂創作、製作多年,獲海內外重要音樂媒體高度評價,部分作品被海外唱片公司收錄出版,所製作的音樂作品在高端音樂市場得到較大認同,並遠銷海外,成績斐然。擔任製作人的唱片及音樂作品曾多次獲「美國獨立音樂大獎」「中國金唱片獎」「中華優秀出版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等一百五十餘個獎項,作品多次入選「CD聖經」等海內外專業評比。因多年與國際音樂製作及出版行業的密切合作經歷,音樂創作理念及製作手段具有國際化的開闊視角。音樂創作思路堅持獨特創新,風格多樣,追求品質,積極進取,注重作品文化性藝術性,在行業中具有鮮明特點。傾力於挖掘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與音樂的結合,擅長用世界音樂語言及方式表現中國音樂。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民族音樂有著深厚的感情,並立志成為中國民族音樂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傳遞者。瑞鳴音樂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V9OnN79h7jR9mlWZfrlXw
瑞鳴音樂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nmusicworld/瑞鳴音樂eBay:
https://www.ebay.com/usr/enmusicworld_trksid=p2047675.l2559音樂總監/古箏:毛 丫
東京音樂大學古箏演奏專業研究生導師,著名古箏藝術家,中日箏樂比較研究專家,中國古箏界首位博士,聯合國合唱團(紐約總部)常任特約演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中國箏琴海外學會理事長。
198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後,經附中保送大學。2001年取得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演奏專業學士學位。同年改編創作了雙箏・中阮・鼓三重奏《綠觴》,應邀錄製出版個人獨奏專輯《百花引》。2002年考入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碩士課程,致力於中日兩國箏樂文化比較研究。2007年作為日本政府國費留學生取得同大學博士學位,同時作為古箏領域首位博士得到中國教育部認定,並留任於東京藝術大學。2011年研發了以日本箏製作工藝為主體的古箏。2014年個人研究課題被選定為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專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完成了「雙 S 嶽山雙排碼移住轉調箏」的研製。2017年3月以《老北京胡同》為題,創立了「器樂音樂劇・TheMusical for Instruments」。現以東京、紐約為主要工作基地,以古箏職業演奏家及研究學者的雙重身份,活躍於國際舞臺與學術研究兩界。
個人主頁:
https://www.maoya-guzheng-music.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aoya.guzheng/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kzmrp3G81QATqlEvfIwtA?view_as=subscriber
二胡:楊雪
中國當代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弓弦舞」二胡重奏組藝術總監,法國榮譽市民勳章獲得者。近年來備受矚目的中國民族器樂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受到了多個音樂節的邀請,其足跡遍布歐、美、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獨奏家的身份與多個樂團合作。
阮:邸琳
青年阮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阮專業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師從於徐陽教授。曾榮獲:2012年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職業組彈撥類金獎;2010年全國首屆北京阮邀請賽青年專業組金獎。2013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專場音樂會,並出版發行個人專輯《邸韻琳溪·阮音樂會精選》。
尺八:長谷川 將山
師承於藤原道山。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以及本科畢業,現就讀於同大學研究生院。從古典到現代,擅長演奏多種不同的樂曲風格。常應邀參與錄音及新作品首演。日本三曲協會、都山流尺八樂會、都山流道山會會員。
https://twitter.com/shozan_hasegawa
https://www.facebook.com/shozan.hasegawa
https://www.instagram.com/shozan_hasegaw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tH63bSxYNKj3Lv2OHhtDQ
尺八:神令
現代邦樂研究所本科畢業。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院本科及研究生院畢業,現任同大學教育研究助手。在作為尺八古典本曲傳承人的同時積極參與跨界演奏。通過了日本傳統文化振興財團主辦的「第十三屆邦樂技能者試演」。
https://www.facebook.com/ray.jin.7
尺八:佐藤 公基
作為民謠世家的長子,自幼啟蒙於家傳並開始舞臺活動。奈良縣吉野町觀光大使。演奏風格不拘泥於對尺八的固定觀念,在追求「獨自風格」的同時,注重對民謠中所獨具的「內心歌唱性」的表達。
個人主頁
https://www.koukisato.info/
津輕三味線:山口 浩司
四歲初登舞臺,師承於家父山口流津輕三味線掌門人山口孝次,以及青森縣黑石市千葉勝弘。長唄三味線師從東音菊岡裕晃。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碩士。2011年出版發行了和西洋樂器共同錄製的原創獨奏專輯《黑丸》。2018年與爵士鋼琴家木原健太郎組建「去來Corai」並出版專輯。
個人主頁
http://hiroshi.uan.jp/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Musician-Band/%E6%B4%A5%E8%BB%BD%E4%B8%89%E5%
筑前琵琶:藤高 理惠子
作為筑前琵琶演奏家活躍於國內外。在進行古典彈說與現代邦樂兩種類型的演奏活動同時,也傾注於原創作品的創作。現為日本音樂集團(ProMusica Nipponia)團員。
個人主頁
https://fujitakarieko.com
https://www.facebook.com/riekofujitaka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yMDBAfq5RXLgM25VGGVVQ
日本箏:日原 暢子
十三弦箏、二十五弦及地歌三弦演奏家。東京藝術大學邦樂科本科以及同大學研究生院畢業。曾應邀在宮內廳皇居桃華樂堂進行御前演奏。應邀於中央音樂學院彈撥音樂節開幕式上演奏二十五弦箏。多次榮獲各種賽事獎項。
https://m.facebook.com/yokohihara.koto/
太鼓:糸原 昌史
1990年成為大江戶助六太鼓成員之一,96年成為同組專屬主力演奏員。在出演國內外各大音樂會的同時,負責舞臺策劃、導演及作曲。現為大江戶助六流和太鼓藝能發表會「六門會」會主。
個人主頁
http://www.oedosukerokutaiko.com/
FB主頁
https://www.facebook.com/oedosukerokutaiko/?ref=bookmarks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GuvtUnQnxhg84pkEWUPHw/T
篠笛:佐久間 真裡
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邦樂系邦樂囃子(hayashi)專業畢業。後取得同大學研究生院音樂研究系碩士學位。社團法人長唄(nagauta)協會會員。參與眾多國內外重大演出。
中國唐宋文化對日本音樂的影響一個偉大的即興表演節目,把亞洲兩大音樂傳統結合在一起,由當今頂級傳統藝術家組成的夢之隊表演!美國著名音樂評論家Joshua.Cheek 先生對專輯高度評價以音樂講述慷慨蒼涼的歷史故事,和悠遠壯闊的鄉野傳奇。在創立著名獨立音樂品牌Rhymoi music十五年之際,創始人、音樂製作人葉雲川深入中國、日本古典千年傳統,在歷史長河中自由幻想,邀請中國、日本演奏家以高超技藝即興合奏,經久流傳的兩國傳統民謠,於東京1200座位的音樂廳,高品質錄製出這個作品,完成兩種傳統文化以音樂的方式做的深刻交流。傾聽東瀛列島的古樸樂聲,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亙古不息的生命張力……以音樂講述慷慨蒼涼的歷史故事 和悠遠壯闊的鄉野傳奇音樂製作人葉雲川深入千年傳統 在歷史長河中自由幻想中國、日本演奏家以高超技藝即興合奏 經久流傳的兩國傳統民謠尺八 古箏 二胡 三味線、太鼓 傾情演繹 動人肺腑 極具張力日本資深錄音師小島幸雄匠心精湛 於東京1200座音樂廳同期錄製中國錄音大師李大康功力超凡 混音再現古典藝術韻味悠長美術設計更採用古典繪畫美學及書法元素,立體呈現傳統東方美學紅燭的焰光,點亮深沉的夜色。觥籌交錯的喧囂,展開歡愉的繪卷。通透鏗鏘的琵琶,在人影綽綽的屏風後鳴響。空靈悠長的尺八,在搖曳的素雅紗帳中飄蕩。飽滿灑脫的鼓聲,響徹雕欄玉砌的樓閣,在迢遙而氤氳的時空深處,激揚歷史的浪濤。千年時光轉瞬即逝,唯有那抑揚頓挫的胡琴,徘徊在幽寂的圓月下,為一座荒涼傾頹的城池,傾訴繁華褪盡的滄桑。1400年前的中國唐朝長安,威名遠震,四海朝拜。政治、經濟昌榮的盛景,促生了豐茂多姿的音樂文化。金碧堂皇的宮闕裡,恢弘的樂舞技驚四座,曼妙的笙歌繞梁不絕。這壯闊絢爛的景象,令遠道而來的日本遣唐使團為之震撼,並使他們在此後的二百年間,以洶湧巨浪中飄搖沉浮的木船,載去了眾多起源於華夏大地的樂器與音律,讓盛唐的音樂文化,在東瀛之國落地生根。高聳的天守之上,對酒當歌的英豪,傾聽著承襲自大明宮的樂聲,寫下雄渾悲愴的詩句。空寂寥落的禪院裡,修行者踏著飄散的落櫻,吹奏那渡海而來的清雅曲調。湍急而明澈的河川旁,牧牛的少年,在異國樂器的伴奏下,傳唱著不知名的歌謠。音樂製作人葉雲川,幼時大量閱讀中國古代文學,由此產生了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2018年,他曾憑藉專輯《明月映敦煌》那華美的樂音,帶人重新審視唐朝與敦煌的厚重歷史。如今,他再度懷著對中國古代音樂繁榮盛景的深情懷念,前往作為唐文化最重要承繼者之一的日本,為那座湮滅在時光深處的長安城,找尋現世尚存的幾縷古樸音韻。此次召集中日優秀青年演奏家,於東京都神奈川縣一座能夠容納1200名觀眾的音樂廳,以中華國樂與日本邦樂的即興合奏,演繹經典民謠。尺八、琵琶、三味線、太鼓等特色樂器,皆於唐代東渡滄海傳入日本,體現了日本自古而今對中華國樂傳統的保存、承繼和發揚。由旅日音樂家毛丫演奏的古箏、北京演奏家楊雪的二胡等中國樂器,與尺八演奏家長谷川將山、太鼓演奏家糸原昌史的日本樂器之間,展開了精彩紛呈的音樂對話,令綿延千年的兩國文化交流歷程重現眼前。此張專輯,被音樂製作人葉雲川譽為十五年來最具戲劇性和張力的作品。他十三歲時曾以吉他彈奏過,並為之深深動容的日本名曲《荒城之月》,成為了整張專輯的靈魂。樂曲兼具枯山水般充滿哲思的空寂意境,以及仿佛火山噴髮式的情感起伏,帶著慷慨蒼涼的歷史情愁,展開如同黑澤明史詩電影般恢弘壯闊的歷史幻想。《最上川舟歌》、《拉網小調》等日本傳統民謠,以優美舒緩的旋律,帶人領略東瀛列島的清新景色。《黃楊扁擔》、《落水天》等中國小調的加入,則為專輯古樸幽遠的氛圍,增添了幾分蓬勃的鄉野生活趣致,令人回味無窮。日本資深錄音師小島幸雄匠心精湛,運用頂級模擬系統捕捉音樂每個細節,中國錄音大師李大康功力超凡,混音再現古代中國古典藝術韻味悠長。此刻,請跟隨音樂,懷著赤誠的心願,穿越千年歷史幻想,跨越那一座交融文化與情感的橋梁,在東渡千年的盛唐餘音中,追溯故土音樂流傳的淵源脈絡,領會古代中國兼收並蓄的精神氣韻。在遼闊的蒼穹下,在空寂的風中,仰望那一輪恆久不變的圓月,回顧滄桑人世間的榮枯盛衰,悲歡離合。以此跌宕樂聲,喚醒一個繁華若夢的音樂盛世。Side A:
01.櫻花
さくら Sakura 6:52(尺八、古箏、太鼓、二胡、中阮)
02.津輕上河原節
津軽じょんから節 Tsugaru Jyongara Bushi 3:53(津輕三味線、尺八、太鼓)
03.西樹梅林·棗騮馬
The Purplish red Horse 5:55(二胡、古箏、尺八、中阮)
04.拉網小調
ソーラン節 Solan Bushi 3:10(津輕三味線、尺八、太鼓)
05.落水天
Rainy Day 3:43(中阮、二胡、尺八)
06.太鼓
太鼓の即興 Improvised Taiko 2:27(太鼓)
Side B:
瑞鳴音樂
十五年堅持用心做音樂
我們一直在路上
……
文中音樂黃楊扁擔來自瑞鳴音樂獲獎專輯《荒城之月》。中國重慶民謠即興 即興尺八演奏者:長谷川將山 在重慶的渝中南地區,山民曾將堅實柔韌的黃楊木做成扁擔,用於挑載重物。當他們在田埂或山道行走時,肩頭沉重的擔子便會極具音樂韻律地上下搖擺,這首膾炙人口的民謠正是得名於此。樸實純正的古箏,婉轉抒情的二胡,明亮悠揚的尺八,踏著輕巧起落的鼓點,即興奏起家喻戶曉的經典旋律,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中,演繹土家族男女之間火熱奔放的愛戀情懷。
《荒城之月》
源自大唐盛世的古樸音韻
傳統民謠超越時空的歷史幻想
歡迎關注瑞鳴音樂官方微信號:rhymoi2017
分享你的音樂故事
Q:我們有哪些產品
A:CD、DSD、HQ、藍光CD、黑膠、黑膠機……
Q:我們在哪裡?
A:試聽獨家合作·網易雲音樂
Q:如何購買瑞鳴唱片
A:微店、官網、網易嚴選、網易雲音樂、京東
Q:合作、投稿?
A:rhymoi166@163.com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瑞鳴《荒城之月》CD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