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天堂裡過得如何,花季少女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24 達菲讀書

三年前的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為無法忍受憂鬱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留下了一部至今仍引起巨大關注與爭論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篇小說,也是林奕含所忍受的真實生活的一段泣血控訴。

原來年少時她始終受到補習老師的個人性侵,無論是心理與生理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數次嘗試自殺。

而在她離世後,林奕含的父母則披露,書中被補習教師李國華侵犯的花季少女房思琪,正是林奕含本人的真實故事。

她用最最生動的語言,最詳細的描述,重複了那一段自己被惡魔摧毀的青春,字字輕靈,卻像是用血寫就。

林奕含去世之後,她個人的悲慘遭遇受到了人們的同情。在臺灣,群情激奮的人們聲稱要為林奕含揪出兇手。而在大陸,房思琪的故事也引起了人們對於青少年性侵事件的關注與反思。

一份國際上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性侵害事件中實施性侵害的,85%以上是熟人

就0~12歲未成年人遭遇的性侵害而言,實施性侵害的,56%是家庭成員,5%是鄰居,而陌生人僅佔17%。

而在性侵發生之後,為什麼大多數青少年沒有第一時間地去尋求法律武器的保護。

原來中國人的性觀念仍被強烈的社會道德觀念牢牢的束縛著,中國父母對於青少年性教育知識的教育等於零。孩子雖然獲取性知識的方式五花八門,但大多數都偏離了原本軌道。而在性侵發生之後,不僅不去追求犯罪之人的違法行為,反而背上心理包袱,保持沉默應對

那麼,三年過去了,現在的情況又是怎樣哪?

2020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第一季度決定起訴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數。

4151人。與 2019 年第一季度相比,這一數據上升了2.2%

而這僅僅是願意付諸於法律武器的,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沉默應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曾對全國5800名中小學生作過一個調查,結果表明,性侵害案件的隱案率是1:7。

這個意思是如果有一起案件被立案調查,背後還有7起案件時不了為了的。

我國獨特的社會環境會造成受害者的緘默,女孩自身的隱瞞,加上整個社會對於受害者的偏見,造成了現在青少年性侵案件的立案難、取證難。

那麼還需要多少個3年,我們才能看到法律對於李國華的嚴懲,才能看到鮑毓明被全社會人的唾棄,還需要多少個房思琪和李星星,才能讓人們意識到此類案件需要迫切解決的嚴峻。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積極地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減少青少年性侵案件的發生哪?

(一)堵住青少年性侵的法律漏洞,讓性侵者受到更嚴重的法律懲罰,包括死刑、化學閹割,減少犯罪機率、增加犯罪成本。

(二)加強青少年的性知識教育,讓性不再汙名化,讓女性增強自我意識,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違法性行為,較少可能的傷害的機率。

(三)增加多種維權方式,全社會多方面的幫助受害者消除心理障礙,讓受害者不再受到歧視或再次傷害,重新融入正常社會。

這個社會有個奇特的現象,總是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或者人消失之後,才去關注這個問題。這社會還有個奇怪的規律,總是要被逼迫的無可奈何,才會意識到非改不可。

如果這本書裡的故事,能夠推動社會對青少年性侵的重視,甚至推動法律的儘快完善,我想,這一切才會值得,我想,這也是林奕含在天堂裡願意看到的。

相關焦點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在「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微博熱搜下,每天都有無數的評論留言。三年了,人們還清晰地記得她的美麗與悲傷。2017年4月27日,才華橫溢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縊身亡。她如花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26歲。若不是年少那段痛苦的經歷,林奕含怎會陷入精神抑鬱以致放棄生命?這人間雖美,但仍有惡魔在暗處遊蕩。有責任心的父母,會早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林奕含年少時持續受到補習老師的性侵,身心始終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數次嘗試自殺,在她離世後,她的父母也披露,書中被補習教師李國華侵犯的花季少女房思琪,正是林奕含本人的鏡像。她用最精心雕琢的句式,最生動考究的修辭,書寫了一段被惡魔摧毀的青春,字字靈動,卻字字泣血。林奕含(1991—2017),臺灣作家。夢想是一面寫小說,一面像大江健三郎所說的:從書呆子變成讀書人,再從讀書人變成知識分子。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還有多少人沒有聽說過?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還有多少人沒有聽說過? 」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 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
  • 《房思琪的失戀樂園》:花季少女慘遭蹂躪凋亡,如何避免慘劇重演
    ——莎士比亞《暴風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當代作家林奕含2017年2月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講述了花季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多次求救無門,最終不堪折磨精神失常的故事。小說來源於作者少年的親身經歷,林奕含每天寫八個小時,寫到痛苦不堪,淚流滿面。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房思琪」?
    這是林奕含生前發給好友美美的最後一條簡訊。而今天是林奕含離開的第三年。三年前,林奕含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講述的是美麗的文學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在一次採訪中,林奕含這樣說:我的精神科醫師在認識我幾年之後,他對我說:「你是經過越戰的人」。然後又過了幾年,他對我說:「你是經過集中營的人」。後來他又對我說:「你是經過了核爆的人。」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房思琪的悲劇卻還在繼續
    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的第三年。我們仍然記得她在自殺前寫給好友的那段文字:「 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麼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 林奕含去世3周年:無數的房思琪瘋了,無數的李國華還好好活著!
    林奕含父母和親友留下了永遠的痛,也給世界留下了那部引人深思的《房思琪的樂園》,這本小說講的是少女房思琪愛上誘jian犯的故事。 林奕含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曾遭到補xi老師陳星的x侵,更可怕的是在老師的誤導下,她以為這就是「愛情」,16歲開始就經常出入精神科。 後來,實在敵不過鬱郁症的折磨,林奕含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 林奕含去世三年後:好友發文訴思念,房思琪式悲劇與叩問均未止息
    三年來,陸續有「房思琪們」站出發聲,講述自己的過往經歷。另一方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不斷出現,叩問從未止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林奕含離世後,家屬曾談及她寫書的目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逝世三周年」上了大陸熱搜卻被臺灣遺忘!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高達5.5億閱讀,18.5萬討論,#林奕含去世三周年# 在今天早些時候登上大陸微博時事熱搜第一。書中的女主角,思琪、曉奇、怡婷等人,都是她一人的親身遭遇,但是為了保護父母和家庭隱私,林奕含才選擇通過小說中的不同角色,隱晦地分開描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林奕含從高中就患有抑鬱症,大學的時候也因為抑鬱症幾度休學。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們卻說那是我的錯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4月28日,「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話題登上熱搜,把這個本該擁有美好人生的臺灣女作家再次帶到我們眼前。其實,林奕含在自殺前幾天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雖然語氣輕柔,但是話語間壓抑著痛苦。作為林奕含的唯一一部完整著作(也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寫了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名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終發瘋的故事。
  • 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去世三周年:鮑毓明、李國華們,能被放過嗎?
    01 她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一本書一直都不敢看,臺灣作家林奕含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中講述了13歲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性侵,此後長達數年的悲慘故事,最終房思琪崩潰發瘋,而李國華依舊平靜地生活。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請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李國華」
    4月27日是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日子,我必須得寫點什麼,我要用我的文字提醒大家這個世界上,或許就在我們身邊,仍然還會存在著一些「李國華」在作惡。我們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李國華」。「林奕含去世三周年」,請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李國華」。02《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很多人都不敢看,因為覺得那些文字太痛了,無法看下去。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下一個「房思琪」,我們又該如何去挽救?
    這位作家是林奕含,她因不堪長久以來抑鬱症的折磨而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在抑鬱症的背後,則是她從幼年起長達數年遭受老師性侵留下的嚴重心理創傷。由於受困於疾病,林奕含選擇用文學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裡,她寫下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借用自己的親身故事,來說出自己的痛苦。
  • 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失樂園
    我不知該如何形容我看到這個回答時的心情。此處略去無數憤怒,如孔老師剖析標本這般冷靜謹慎。孔老師認為一例少女被性侵的案例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是輿論炒作的結果,他認為輿論之所以會青睞這樣的案例,是因為美女標籤,是因為性的神秘,而這樣的聲音是不客觀的,因為這樣的案例畢竟只是個案,畢竟又不是人人都被性侵過。為什麼人們,尤其是男性會如此忽略一個小女孩的痛苦?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依然還有女孩被惡魔拉進地獄……
    這本小說我沒有讀完,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媽媽,看著13歲的房思琪遭遇的一切,感覺太壓抑、太痛苦了……連一個讀者都能感受到悲慘,親身經歷過的林奕含,又該是多麼痛苦和絕望。今天,是林奕含去世3周年。受傷害的人已經離開,但惡魔依然還在人間!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
    林奕含去世的第三年,希望記得她的人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少,而是有更多的人讀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紀念她的人會越來越多。
  • 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 本文字數10,359)林奕含事件回顧前陣子(2020年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紀念日,所以藉此機會跟大家介紹這個事件。我自己對這事件特別有感,因為類似事件一直在世界各地發生,儘管細節不盡相同。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李星星案還沒有解決,惡魔仍然在人間!
    受困於疾病,文學成為林奕含唯一的與自己心靈對話的唯一渠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她依照自己的親身經歷,懷著極大的痛苦和書寫欲望寫下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用極為細膩的工筆講述了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故事。我曾看過一個臺灣三立新聞的談話節目,某黨立委林俊憲很激憤地說「他(陳國星)就是一個變態!」
  • 被禽獸性侵的林奕含,離開三周年了
    在這本書裡,講述了一個叫房思琪的13歲女孩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飽受恐懼和折磨,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可是,這真的只是故事嗎?2017年4月27日,26歲的林奕含在家中上吊自殺。林奕含自殺之後,很多人會把她和她的那本書聯繫起來,因為這本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用各種方式去閱讀這本書,有感慨她的遭遇,有咒罵老師的無恥,也有很多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就是曾經的「房思琪」。很多人會把林奕含和房思琪混在一起,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
  • 林奕含去世一周年|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她度過的人生,也是林奕含在少女時代為自己規劃的人生。林奕含在日記中常常提起,高中所在的資優班,三分之二的同學就讀醫學系。生病的日子,她想著同學們的生活:「大一聖誕舞會、大四畢業典禮、大五進醫院實習、大七授袍典禮……再簡單的事情,我也很想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