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只要看過《使徒行者》的人,一定不想錯過他的續集。
類似的電視劇,拍續集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續集還未播出,就有一大批粉絲存在,但是壞處也是很明顯的。
比如,換了演員,靈魂角色不在,便會流失部分觀眾;比如,換了導演,拍出來的效果不如第一部,觀眾也會失望離去。
但現實的情況是,續集一般會換演員,也可能會換導演,劇情也可能會不如第一部。那為什麼大家還會去看呢,我想,可能是為了某種情懷。
《使徒行者 2》播出後,我看完了全集。
這部電視劇,是《使徒行者 1》的前傳,所以沒有阿丁,沒有爆薛,似乎也說得通。只要苗僑偉,卓 sir 還在,那麼靈魂人物便在。
《使徒行者 2》就像一個小白女主的逆襲之路,從一個小白臥底,一路在卓 sir 、天堂和樂少的陪伴下,成為一個成熟的臥底。
其實第二部的驚險刺激,並沒有第一部強烈,但是,每個人都有探索自己內心的路,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換言之,也算是另一種成長。
全局的淚點,很多人都覺得,是樂少準備走上為哥哥的復仇之路時,與阿梅的分離,最後的紙條上寫著「對不起,我愛你」。跟女主一樣,看到紙條上的字那一瞬間便哭了。
以及大結局時,他們想像樂少還活著,依舊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在看過《使徒行者 1》的人心裡,《使徒行者 2》肯定沒有那麼完美,只不過覺得還是可以接受吧。
本以為《使徒行者 3》有林峰的回歸,應該會更加精彩,但是這第三部,一直很耐心地看到十幾集,終於,不想再追了。
因為感覺這不是《使徒行者》,而是披著《使徒行者》外衣的言情劇。
其一,這部劇有湊起來的嫌疑。以往的第一第二部,劇情一直發展,細節有不同,但是整部劇是串聯在一起的。
而第三部不是連貫的,一個案子和另一個案子,其實沒沒有很大的關聯,先是破獲一個器官的犯罪集團,這個結束,再到一個社團坐館的爭鬥。
那麼這樣的劇情,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沒有故事講而拼湊出來的故事。
其二,談情說愛的元素大大增加。
有人也許會說,第一部和第二部裡面也有談情說愛的橋段,為什麼第三部就不行?我覺得這並不一樣。前兩部,是在完成任務,在行動中,慢慢積累的感情。
這其中講的是臥底的經歷和冒險,而在這背後,愛情悄悄來到,以至於,這樣的愛情顯得更加壯美,更加真摯。
而第三部不是這樣,是單純的言情。一個黑社會大佬,一個美女臥底,兩個人呆在一起,互相訴說,然後就喜歡上了。
這部電視劇加入了大量這樣的橋段,生怕別人看不出來。
最後看著看著,覺得似乎沒有追下去的必要,便停了。
所以,雖然林峰回歸,但是這部劇並不是一個人決定的。奔著林峰去看,最後發現,演的全是別人的故事。奔著使徒行者去看,發現這並不是真正的使徒行者,因而看的人只能越來越少。
還有人說,港劇的港味變得越來越淡,在於內地演員的加入。
個人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主要的原因,因為社會在發展,這本來就是一種趨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導演這部劇的人,是否想,或者是否能拍出原汁原味的港片。
換言之,一部劇有多收歡迎,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出他的好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