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漫畫中的爭鬥總是最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各種爭鬥的邏輯基礎便是矛盾衝突,仇恨,往往是被經常用到的導火索。在各種「生存與毀滅」的暗黑氛圍中,你有哪些難忘的復仇故事呢?
❖ 本期話題參與人:
Q1
漫(動)畫裡有哪些比較沉重的復仇故事和角色讓你難忘?
▼
安李:印象比較深的是《大都會》裡人造人的復仇故事,以為自己是人類的蒂瑪被人類男孩收留,在逃亡的過程中目睹了各種被殘害的機器人後,得知自己是父親發明來控制世界的人造人,難以接受的他坐上了王座,集齊所有機器人的仇恨力量想毀滅人類,由此失去了人類的情感,最後身體也殞滅了。還有《反逆的魯路修》裡,魯路修一心想為母親報仇和給妹妹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走上了推翻帝國的復仇之路,卻不由自主地陷入重重陰謀中,在得到王者之力Geass的同時也墮入善意與惡意的夾縫,失去了一個個自己所珍惜的人。還有在《潘朵拉之罪》裡,為了報復欺凌自己的同學們,女主接受了惡魔的慫恿,在殺光全班的同時也變成了恐怖的人形惡魔。另外就是《獵人》裡的酷拉皮卡,因世人迷戀用火紅之眼做收藏品而全族被屠殺,為了找回族人眼球和滅了幻影旅團,不惜與鎖鏈籤下致命約束。
李瘋子:印象最深大概是《地獄少女》柚姬最後打算利用自己地獄少女的力量強行幹涉並且流放真山梓的故事。真山梓的父親被酒鬼毆打成植物人,但是因為酒鬼背景比較深事情被壓下去。真山梓索求說法未果,最終選擇通過地獄通信流放警長的女兒秋惠(柚姬好友)來報復,於是柚姬便要流放真山梓。這個故事其實是真山梓要復仇,但是柚姬為了朋友反過來復仇,算是一個連鎖。其實《地獄少女》整個都是在講復仇,畢竟怨恨和復仇只是差一個執行過程。另外就是《高達00》裡的洛克昂,幸福的家庭遭遇恐怖襲擊全部消失,他加入了天人組織後再度遇上了當年製造恐怖襲擊的敵人,在自己機子已經完全失去戰力的情況下發動了一次自殺式狙擊。但是他沒有復仇成功,自己卻死了……仇恨延續下去,直到他的弟弟成功為他報仇。另外在我的認知當中,當一件事情上升到了種族存續時,都能被冠以復仇之名。你死我活,不過如此,比如《進擊的巨人》。
《高達00》裡洛克昂之死
2ph:最難忘果然還是《進擊的巨人》裡艾倫的復仇吧,因為最開始印象給人太深刻,媽媽被巨人吃掉以及艾倫的撕吼真的很讓人難忘。另外一個《Kill La Kill》裡面的纏流子,結合畫風的原因,整體而言前期的氛圍還是很凝重的,父親被殺掉,家傳的一把剪刀的一半被奪走,流子拿著另一片剪刀一直在尋找仇人。畢竟加入了信物這個因素,讓人覺得復仇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另外是魯路修,不過比較不同的是他最後做的事情已經背離了初衷,而不是像一般的熱血動畫一樣,把某個人或者某個有仇的群體打敗。
西西弗斯:說起復仇,首先想到的是《91DAYS》,個人覺得日系ACG近年來在復仇的套路上越走越歪,諸如「復仇復了半天發現仇人是你親爹」、「復仇復了半天仇人成了基友」之類的套路越來越多,配合日系ACG傳統的正邪模糊風格,讓《91DAYS》這種正兒八經講一個復仇故事的作品反倒越來越少。故事裡復仇原因相當王道,阿維裡奧全家被作為黑手黨的尼祿滅了門,僥倖逃脫的阿維裡奧隱忍多年,然後靠一封記錄了當年滅門兇手名單的信一點點反擊復仇。「出來混要講誠信,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91DAYS》
男性大大咧咧遇上復仇戲碼尚且黑化,更別說感情細膩敏感的女性了,比如
《軍火女王》中的蘇菲雅·威瑪,特種兵出身,在一次作戰任務中全小隊的人被某大國的武裝力量全滅,她死裡逃生被蔻蔻收為後宮,後與仇人相遇。話說單純一個人復仇已經不算什麼了,在二次元動輒就要種族復仇,艾倫·耶格爾就是典型,年幼被巨人吃了母親,於是要對巨人「全部驅逐、一個不留」。《鋼煉》中的斯卡也是把復仇放在嘴邊。
拖拉二夢:《浪客劍心》志志雄,曾經是維新派的殺手,卻在執行完任務後被自家隊伍擊斃焚屍,但這傢伙沒死,於是變成大boss開始報復老本家了。《JOJO的奇妙冒險》裡,最開始就是復仇路線,喬納森·喬斯達和迪奧的對立是最大的支撐,比較大氣的還想到《劍風傳奇》裡格斯和格裡菲斯的深沉大恨。另外《黑執事》裡,夏爾為了替被仇人殺害的父母和被貴族當祭品折磨的自己復仇,召喚出了惡魔塞巴斯蒂安,還不惜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塞巴斯蒂安與他籤訂契約。《絕園的暴風雨》裡面也是,不破真廣為了給慘死的父母與妹妹復仇,與魔法使公主鎖部葉風合作。另外還有《死神》裡的市丸銀、《槍心劍刃》裡的邦也比較印象深刻……噢對了還有《仇鳥刺唐·黃雀傳》啊哈哈!
Q2
角色們為復仇都付出怎樣的代價?你覺得什麼樣的復仇結局最慘?
▼
西西弗斯:《91DAYS》的價值觀很正派,把黑手黨的兇殘、狠辣、唯利是圖刻畫得很到位,並不會因為主角的原因而給黑手黨套上聖母光環,不像某宇宙神作一樣強行把黑手黨標榜成好人。復仇成了男主活下去的唯一理由,為了復仇男主日漸墮落甚至不惜親手殺掉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最後成為一具除復仇外不知生存意義的行屍走肉,而故事的結局男主也註定不得善終,沒有人得到救贖,看似復仇成功卻也親手製造了仇恨的漩渦最後被吞噬。「我費盡心機手刃了仇人,然而生活並沒有因為復仇的成功而變得美好,得了,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吃點喝點我也上路了。」悲慘,大抵如此。
拖拉二夢:個人覺得復仇到最後發現仇恨不存在是最慘最虐的……比如《火影》裡的佐助,為了對鼬的仇恨多拼!但是最後,哪有什麼仇?全是愛……太虐了/(ㄒoㄒ)/~~。
安李:為了復仇被仇恨蒙蔽雙眼,難以走出束縛,最終將自己生命也交付出去了。我覺得像《鐵之旋律》裡的主人公那樣,被執念所束縛,失去曾經正直的品格,逐漸淪為殺人機器,是最慘的。自己也變成了自己想殺的、曾經所討厭和憎恨的那種人,如果他不殺人,就會因為痛恨自己而自殺。因為《鐵之旋律》,也就有了後來的《Damons復仇鬼》。
《Damons復仇鬼》
2ph:復仇一般都要遇到很多困難,因為要走上大多類似殺人償命這種道路,所以必然會產生自己價值觀的改變與顛覆,或者淺顯一點是周圍朋友和親人的離去,隨著這種離去而伴隨的主人公的所謂黑化,在復仇成功之後已經變得不成人形了。我所認為的復仇結局最慘的是《進擊的巨人》,類似一種諷刺,艾倫想要殺光巨人,但是最後為了殺巨人自己也變成了巨人。
李瘋子:最慘的印象中有兩個。一個就是《地獄少女》裡閻魔愛因為自己被活埋爆發了靈力,最後在深夜復活,將活埋自己的人全部燒光。她不覺得自己錯,因此人面蜘蛛給了她最大的懲罰,封閉掉她的感情,無法下地獄也無法解脫,在現世從事將人送往地獄的工作。這份工作的時間跨越大得讓人感到恐怖,面對世界那麼多的負面情緒重複著單調的工作,然而閻魔愛還是承受了下來。這大概是我覺得最殘酷的懲罰了。
另一個是《高達》系列裡的兩大陣營吉翁和聯邦。在《機動戰士高達UC 獨角獸》裡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辛尼曼抓著巴納吉的頭說:「會發生這種事就是因為戰爭的錯」。貫徹整個《高達》系列始終的主題除了戰爭似乎就是復仇了,吉翁向殖民衛星投放G3毒氣,提坦斯效仿,標榜正義的兩方實際上是為了自我的利益不斷徵伐,他們鼓動的手段總是「是XXX害得我們妻離子散」,然而自始至終,他們手中仍然握著武器準備下一場屠殺,都以復仇作為自我催眠的良藥,合理化屠殺的概念。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得上「結局」,因為也不知道在這個世界觀之下,是否這樣的復仇會有一個結束。或許,沒有結局,不斷連鎖下去的復仇,才能被稱為「慘」。
辛尼曼與巴納吉的爭執
Q3
你覺得在不同類型漫畫中復仇故事的體現方式有什麼區別?
▼
西西弗斯:在傳統少年漫畫中,復仇只是一個幌子,故事並不會過多描寫復仇的手段,復仇大多是角色激勵自己的目標。少女漫畫中,復仇是給男主增加逼格的屬性,長得帥、又溫柔、又有復仇的憂鬱,這種男性對小女孩是終極致命的武器。青年漫畫復仇多是真的復仇,畢竟相比小孩子,青年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加成熟,對劇情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青年漫畫會更偏重複仇的過程而非理由。
拖拉二夢:青年漫一般感覺會更血腥暴力陰暗點,理由可能也更現實比如為了錢權,而且基本上復仇之路一條路走到黑,但是少年漫就常常會出現轉折,連「仇恨」本身的存在基礎都可能發生動搖。大抵是因為「年少無知」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犯錯也容易被讀者原諒。而少女漫畫仇恨來得相對沒那麼沉重血腥,範圍縮小,有可能就是心理受到傷害嚴重,比如《累》。
安李:我覺得少年漫畫更多的是為了復仇而復仇,因為例如像《Limit界限》《復仇教室》那樣受到欺凌而報復的,或者看不慣社會醜惡,或者單純看對方不爽,然後就想復仇,追求的是相對表面的感官刺激;而青年漫畫注重刻畫復仇的意義,以及背後所承擔的種種,像《無限之住人》裡的男主成為不死之身後為女主報殺父之仇,但女主被敵人矇騙了雙眼,只剩下仇恨之心,男主告訴她要傳承父輩的劍法,而不是為了報仇而報仇。手塚治虫的《下雨小僧》中男主利用小僧報復欺負他的小男生們,復仇完便把約定忘記了,小僧一直在原地等了他40年,等到最後記起來時,他的朋友已經要消失了,說明復仇背後有更重要的東西要去堅守。少女類的會相對細膩描繪復仇的情感,少年類的則是強調行為和手段上的刻畫。
《復仇教室》
李瘋子:僅以我看過的而言,少年漫畫裡復仇或是一個努力的過程,或是最終目標,刻畫會更加熱血,畢竟看著主角一步步崛起也是讀者的快感之一。比如《口袋妖怪DP》裡的傻東西被宿敵真嗣注重種族值和數據的言論刺激到,但是無論怎樣都無法擊敗真嗣卻被不斷按在地上摩擦時,我相信當時所有PM粉的心裡都會默念一句:反正宿敵決戰你肯定都會跪。雖然是老套的劇本,但是大家都樂意見到。一個強得只能仰望的敵人→主角被打敗(挑釁)→不斷努力→反摩擦掉宿敵。這往往也是子供向和少年漫、青年漫裡最常用的劇情脈絡。
少女漫畫相對細膩。以《地獄少女》為例,怨恨是很抽象的東西,衡量起來非常困難,但是《地獄少女》把這個概念作了一個限制,「你是否恨到想把一個人流放到地獄?」縱觀全部涉及到的怨恨事件,小到討厭一個不斷忽悠自己媽媽的銷售員,大到閻魔愛這樣被活埋,每個人出現的場合和所帶的個人感情都不同。例如自家的狗被惡鄰毒死,狗主人選擇了地獄通信來解決。換做是我大概會報警然後調個監控啥的,但是也許換做某些把狗當做家人的人,的確可能這樣做。這就是其每個路人刻畫的細膩所在,你覺得不合理不合情,僅僅是因為你的性格、生活方式和擁有的前提都不一致。換句話說,設身處地,你有可能做出這種行為的。這是最讓人害怕、震撼到的。不過《地獄少女》裡逃避現世報的殺人代價,另一個代價就是下地獄,也算是得不償失。這還真是要問一句:你願不願意和你討厭的人相愛相殺,一起地獄遊了?
2ph:區別還是很大的,比如在一般的熱血作品裡,復仇就要一點點成長。例如《火影》這種,說白了就是像遊戲裡打怪升級打boss那樣,這種是很多觀眾喜歡看到的,一點點變強很勵志,動作戲也很精彩,少年為大多數這方面的受眾。還有的沒有指明復仇對象,需要主角自己去尋找,這種就要結合鬥智鬥勇和推理了。比如像《名偵探柯南》,也是某種意義的復仇。有所不同的是,他所要復仇的本來只是給他下藥的兩個人,但是後面上升到了整個黑衣組織。這種也是這個類型的特點,在尋找仇人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找到更多東西,探索未知領域。不過還有另一個方向就是得知復仇目標後改變自己的想法,比如《Kill La Kill》裡面的纏流子。一步步去尋找,自己也要有所成長,不會再拘泥於單純的復仇。故事從復仇與被復仇者兩人之間的故事上升到更大的世界觀,復仇也許只是整個事件的引子。還有一種就是比較傳統像《91days》,就是要復仇!復仇對象都告訴你了,這個就考驗劇情,圍繞著如何復仇這點一定要精彩,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鬥智鬥勇,就跟《基督山伯爵》差不多。
《基督山伯爵》
Q4
你怎麼看待「報復社會」這種「復仇」?能接受他們被「洗白」嗎?
▼
安李:我覺得像《死亡筆記》那樣,夜神月一開始就把自己建立在一個道德制高點上,想用筆記改變腐朽的世界,以為通過殺死大量犯人形成的恐慌,就可以製造出一個良性的社會,但他貫徹的只是個人的正義,想讓世界遵循他的法則,最後連反對的聲音也無法容忍,阻撓他的不管有無犯罪一併都被殺死了。而他死後世界也恢復腐朽的原樣,證明這種報復社會的行為並沒太大意義。所以也不太能接受他們被洗白,社會的規則並不能由一人決定。
李瘋子:個人覺得,凌駕於道德和法律之上的「復仇」,無論是否出現轉機,所謂的洗白都有些無力。涉及到報復社會這種層次的反派角色,例如《OVERLORD》裡的圓神克萊門汀,這種角色明顯有很強的反社會人格,殺人如麻毫不手軟,且把殺人當做一種娛樂,這種即便作者要加一個身世和人生經歷方面的洗白都很蒼白無力。因為無論如何,你已經違反了道德和法律,除非出現一個更大的前提「你殺的人都是該死的」,劇情大反轉給克萊門汀一個合理的鋪墊,然而顯然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OVERLORD》裡的克萊門汀
2ph:報復社會我覺得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復仇,因為整個故事劇情不行的話很容易失敗。報復社會並沒有一個明確目標,說白了更多只是尋求自己的價值,或者想要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如果說到這個想起《PSYCHO-PASS》裡面的慎島聖護。慎島聖護是因為自己作為純白體質不能被檢查出色相,以為自己脫離了大眾,因此想要毀滅這個社會秩序,看到人真正的喜怒哀樂、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最後他還是被男主給殺了,但是我認為他某種意義上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洗白這方面的話,還是看劇情。如果是正常向價值觀的碰撞,洗白沒什麼問題,比如上面提到的聖護。但是有些報復社會的角色,所想的完全是個人意義上的滿足和愉悅比較自私,這樣子還洗白我覺得有點強行,事實上我認為不是都需要洗白的,有些就是塑造一個純粹的反派,也很有魅力。
拖拉二夢: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也必有可恨之處,報復社會這種,雖然其本人肯定有過很悲慘的原因導致了這種扭曲心靈,但想要靠洗白抵消罪惡還是難以接受,實在要洗白也行,但是先必須來個正義的審判。
西西弗斯: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報復社會這種行為本身是不可原諒的。但恕我直言,二次元能不能洗白主要看臉,魯路修這種妹控毀滅世界的行為怎麼看都是恐怖分子,但最終不還是洗得白白的?
《反逆的魯路修》
Q5
有沒有一些輕鬆喜劇式或荒誕的「復仇」故事?
▼
李瘋子:《灌籃高手》裡的流川楓和櫻木花道吧,流川楓不傳球的理由是:你們都是菜雞,傳了進不了。全國大賽裡打山王最後傳球給櫻木,算是櫻木復仇成功了。還有就是《Angel Beats!》裡最鬧騰的日向和由衣這對笨蛋夫妻了,賣蠢賣傻的二號角色。第一觀感就是日向和由衣這對活寶怎麼都湊不到一塊,但是看到日向表白頓時覺得由衣前面被各種吐槽、體術襲擊都有了回報。下輩子在一起多欺負一下日向,也算是一個溫柔的復仇吧。
拖拉二夢:《在下坂本有何貴幹》裡面8823、瀨良童鞋對坂本童鞋太搶風頭施行的「復仇」啊(B都讓你一個人裝了啊喂!)。
2ph:這個類型就是偏日常了吧,類似於「你這次考試考得比我高下次我要考得比你高」那種。這種「復仇」其實比較偏娛樂性,像《政宗君的復仇》就是講述主角小時候比較胖,被女主嘲笑「豬腳」,長大後變帥回來「報復」。
《政宗君的復仇》
安李:想到高橋留美子老師的《復仇人形》裡,講述連載不利的漫畫家得到一具塗黑玩偶眼睛就可以進行詛咒的人偶,因為嫉妒助手前程比自己好,就決定下詛咒報復,沒想到塗的時候用了白色修正液,反而使得助手一路高升的荒誕故事。而老師的另一部作品《亂馬1/2》裡也講述了邪惡師父八寶被不堪其擾的徒弟們活埋後重出天日復仇的搞笑故事。
西西弗斯:《喜羊羊與灰太狼》啊!「我還會回來的!!!」這是多麼堅定的復仇宣告!另外,《四月是你的謊言》中相座武士和井川繪見也立誓對有馬公生復仇,但這種復仇是要在鋼琴比賽中一雪前恥。最後推薦一下《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女主經常用一些無釐頭小玩笑捉弄男主,男主一次次中招並想方設法復仇要捉弄回去,最後反而更加被捉弄,溫馨可愛的日常小品。
《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
Q6
你覺得沉重和喜劇式的「復仇」,有哪些區別和共同點?
▼
安李: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復仇的動機和理由,但喜劇式的復仇只是通過這一噱頭來講搞笑故事,而沉重的復仇是重點刻畫人性的壓抑、社會矛盾等故事內核,像《鐵之旋律》裡一個美國退伍士兵說的,他與越南士兵都是為了堅守各自的正義而鬥爭,但最後他失去了雙腿,而對方失去了生命,復仇的最後追求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最簡單來說,喜劇式復仇會帶給人快樂,而沉重的復仇給觀者帶來了壓抑和對於人性、社會的思考。
李瘋子:沉重式的復仇給讀者的第一觀感體驗一般不會太愉快,總是涉及到戰爭,便當,以及一些負能量的鋪墊和描述。所想表達的東西會內斂在故事的過程,在矛盾最大化出現激烈衝突時一口氣爆發。比如《高達UC》系列中的屠殺,復仇原因很簡單,「敵對陣營曾經殺過我的朋友親人」之類的,大環境推動下,將自己的屠殺找個理由合理化,或許其中有理性的人,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戰鬥,但是手染鮮血時,其實都一樣。這種復仇不會產生任何結果,甚至會成為一個無解的死循環。因為仇恨不會因為爭鬥的升級而變小,只會越發大。當戰爭變得越來越殘酷,那麼無論是誰都會因為失去而變得偏執,逐漸失去理性。這顯然不會帶來一個和平的結局,「和平不能依靠武力維繫,唯有理解才能實現」。
西西弗斯:無論是喜劇還是沉重的復仇,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執念,「XX君!我一定會回來找你的!」。也就是說復仇者一直在關注著復仇對象。而根據神大人的名言「在關注的前提下,喜歡和討厭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因此所謂的復仇,其實就是愛啊!相愛相殺,如是而已。拋開《91days》真正的復仇片,不少作品中出現的「復仇」,其實只是要以對方為目標最後打敗對方而已,怎麼想,復仇還挺燃的。
《火影忍者》仇恨鼬的佐助
2ph:共同點就是主角應該都會有所成長,並且學到某些除去復仇之外的東西,心理方面也蠻像,都是憋著一股勁要去努力做什麼。主要還是區別上多一點,復仇原因和結果方面區別都比較明顯,沉重的復仇就是要死人流血的,喜劇的復仇更類似於打打鬧鬧惡作劇,沉重的復仇結果會產生更多可能,而喜劇式的復仇結果比較單一,反正happy嘛~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嚴肅向的復仇會有一個很好的氛圍,讓觀眾產生很強的代入感。喜劇的話鑑於本來大家就是抱著去看搞笑方面的,自然不會在這個方向重點關注,這也是日常漫畫普遍的特點。
Q7
有沒有讓你咬牙切齒拉「仇」的漫畫角色?你想怎麼「復仇」?
▼
安李:像《校舍後方埋藏著天使》裡那些欺凌事件的施暴者,還有《亞人》裡對亞人進行抓捕研究的人們,都很讓人痛恨,如果可以進入漫畫裡,肯定是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吧,讓對方承受同等的痛苦。嘛~,其實正確的手段應該是將其繩之以法,但公平正義沒有正確途徑去伸張時,也只能通過這種過激行為回應了。如果不是什麼大的仇恨,用喜劇式的也可以,比如暴打一頓?或者可以讓對方擺出搞笑的姿勢在熱鬧的人群中定住不動讓對方羞愧而死……看對方是什麼性格吧哈哈。
《校舍後方埋藏著天使》
西西弗斯:必須《fate》裡的金閃閃啊!動畫中閃閃和大帝的決戰與小說中在細節上有微妙的差別,如果能穿越過去的話,我會衝著大帝大喊:「你的劍沒被天之鎖纏上,你把劍丟出去就能砍死他!!」
李瘋子:非常拉仇恨的角色大概是《艦隊collection》裡的黑巖WO了……託黑巖WO所賜,我做了鹹魚,如果能去鎮守府,先全軍出擊繳獲一個黑巖WO,然後婚了,不然對不起自己透支的那麼多資源。還有《白色相簿2》裡的春哥,感情面前你倒是乾脆點啊,選擇雪菜還是冬馬?要不就和我一樣做個小春黨,別搞白雪三角出來啊!是我進去就痛扁春哥一頓,一邊抽一邊給他洗腦,小春大法好啊。
2ph:嚴格來說應該沒有,因為要說到復仇一定是他對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但是次元壁是無法影響的嘛。因此我只能說我討厭哪個角色,比如《罪惡王冠》裡面的達利魯·楊,他說了一句「母親的作用就是把孩子生下來」,看到這句話我恨不得直接穿過屏幕給他一耳光。還有《反叛的魯路修》裡面的朱雀,賣國這點……比較反感。其實我相信所謂比較讓人討厭的角色,都是編劇塑造的。大家討厭這個角色,就說明這個角色塑造得蠻成功的,所以有時候想到這裡就自然不會討厭了。
《罪惡王冠》達利魯·楊
2ph:復仇這樣的題材,因為很多情況下的套路都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更複雜的故事,所以我希望看到的還是一個像《91days》一樣純粹的復仇故事吧,不過作為漫畫和動畫類型上來看,復仇作為一個引子確實還是能吸引很多人的。
安李:想說復仇這一行為,有時候並非一個人就能夠做到的,用《反逆的魯路修》裡C.C的話來說,任何人無論他是否願意,均會因為與他人與世界發生的聯繫而被束縛,個人的意圖在世界的意志面前,便只能是隨波逐流的虛幻所在,阻擋在人面前的,是孕育了今天的他的過去,亦是人類之間滋生的仇恨。復仇的瞬間很痛快,過後便會陷進無限的痛苦之中。
《潘朵拉之罪》
李瘋子:其實說起復仇,倒是真的離生活很遠,討厭、厭惡的情緒鼓譟下,人偶爾會覺得很想衝動一把,但是大多數成年人都能理智克制自己的行為。所以也導致了一件事,能不動手,全在BB。所以當遊戲、BBS、貼吧裡某個人不停噴你的時候,他基本也就停留在動不了手且素質低的階段,嘴炮王者不過如此。現實中未真實地活著,在虛擬裡就會找補回來,想體現他是有價值的,是被人關注著的。所以應對這些人很簡單,好好過你的生活,一兩年後,要還能記起這個人,再回頭看看努力後的自己,你就復仇成功了。
復仇的根源來自於受傷,無論是大傷小傷,外傷內傷,當一個角色的受傷得不到補償的時候,心裡就會燃起「復仇」的火苗。漫畫之中的復仇故事跌宕人心,有時又讓人唏噓不已,但是那份沉重,希望永遠只存在漫畫之中。
近期聊天回顧:
28、武器不可貌相,你見過哪些最震驚酷帥的武器?
27、脫口而出!說說那些循環洗腦的口頭禪
26、你看過世界觀最新奇的漫畫是什麼?
25、你喜歡漫畫裡哪些有趣的「家」?
24、你從漫畫中,認識了解了哪些「文化」?
……
微信回復關鍵字「聊天」可以查看所有往期聊天目錄~\(≧▽≦)/~
如果:
1、你有想聽的話題;2、你想推薦誰來討論話題;3、你也想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__^*)
《冨樫義博の正解與誤讀》現貨發售中!
黑白漫文化原創
文章著作權歸黑白漫文化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