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陽琛 童海華 上海報導
日前,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顧家家居」,603816.SH)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顧江生的通知,顧江生於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顧江生涉嫌內幕交易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顧江生立案調查。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顧江生被立案調查源於顧家家居在2018、2019年兩年間,對於「床墊第一股」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臨門」)的股權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正是顧家家居對外收購的爆發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此一年,顧家家居收購項目共有7個,支出資金超過2億元,使得顧家家居債務壓力陡增。此外,顧江生還在今年8月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顧家家居股價漲幅達66%。截至12月25日收盤,顧家家居收報70.64元,股價下跌4.62%,總市值約447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蒸發21億元。
「併購收割機」百密一疏
上述公告顯示,本次調查事項系對顧江生個人的調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購喜臨門過程中,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喜臨門股票的事項。顧江生將全力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本次調查不會影響其在公司的正常履職,不會對公司現有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告訴記者,上市公司董事長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如果查證屬實,根據新《證券法》第191條規定,證監會可責令其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十萬元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厲健指出,如果涉案內幕交易行為發生在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施行前,根據老《證券法》第202條規定,可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三萬元的,處以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據《證券法》相關規定,內幕交易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內幕交易構成犯罪的,據《刑法》第180條規定,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顧家家居與喜臨門的故事最早發生於2018年10月。彼時,顧家家居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顧江生與李東來、許曇華、許永海、寧波顧家投資、嘉匯通於10月8日籤訂《一致行動人協議書》,各方就收購喜臨門達成一致行動:各方擬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協議轉讓等方式收購喜臨門不超過30%的股權,其中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喜臨門不超過5%的股權。
同年10月14日,基於上述收購意向,顧家家居與喜臨門控股股東紹興華易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股權轉讓意向書》,為6個月。顧家家居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以單價不低於每股15.20 元,總價不低於13.8億元的價格收購喜臨門合計不低於23%的股權。
2019年1月26日,顧家家居及其一致行動人李東來在二級市場上增持喜臨門總股本的4.84%。
然而,事與願違。2019年4月14日,由於《股權轉讓意向書》有效期屆滿,合同雙方仍未籤訂正式的轉讓協議,意向書自動終止。對此,顧家家居方面表示,自《股權轉讓意向書》籤署後,顧家家居與華易投資就合作細節展開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和洽談,但鑑於商洽過程中主客觀條件影響,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並籤署正式的轉讓協議。
儘管放棄了對「床墊第一股」喜臨門的股權收購,但顧家家居仍是公認的「併購收割機」。
記者注意到,2018年可謂是顧家家居的收購爆發年,涉及德國高端品牌Rolf BenzAG&Co.KG與RB Management AG、北京居然之家家居連鎖集團有限公司、納圖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泉州璽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班爾奇家居(上海)有限公司、波卡文家居有限公司、東莞優先家居有限公司等7個項目。
對於公司收併購,顧江生曾對外表示:「第一,不為併購而併購;第二,也不為追求業績增長而併購。公司制定併購三要素:是否與家居行業相關;是否具有併購後運營能力;是否有資金實力。我曾在股東大會上宣誓,整個顧家未來一輩子只幹一件事情,就是怎麼樣把家具事業幹好。」
持續擴張下債務壓力凸顯
顧江生出生於浙江天台的一個「家具世家」。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天台工匠顧池苟就在附近鄉村小有名氣;到了八九十年代,父親顧玉華以木匠特有的敏銳看中了沙發產業,於1996年創辦了杭州海龍家私有限公司,這便是顧家家居的前身,但當時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自產自銷模式。
顧江生畢業於杭州大學體育系,之後被分配到浙江外貿學校擔任體育教師。浙江外貿學校當時地處舟山東路,學校周邊缺少成熟的商業環境,他在學校周邊自建店鋪招商賺到了「第一桶金」,每年能為自己帶來超過20萬元的收入。2000年,年滿27周歲的顧江生辭去學校工作接班父親。
2000年,27歲的顧江生接過了父親的企業,正式推出「顧家」家居品牌,正式推出顧家家居品牌。接手企業三年後,公司年產值便突破1億元。
2012年,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顧家家居開始走上轉型之路,希望變為職業化運作管理的現代化公司。彼時,顧家家居引進了包括青島啤酒前董事長金志國、美的前高管李東來、海信科龍前副總裁劉春新等在內的一批職業經理人。4年後,顧江生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敲鐘」。
「入主」家族企業這16年的一帆風順,也讓顧江生的野心開始膨脹,上市之初便許下豪言壯志:「3年左右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能實現年產值百億元,這是屬於顧家家居的小目標。」
2020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顧家家居營業收入85.4億元,同比增長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10.1%。看似業績不錯,但顧江生激進的收併購打法,也讓顧家家居債務壓力陡增。
Wind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顧家家居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8.63%、52.28%、48.61%和40.94%;流動比率分別為1.68、1.38、1.36和1.34;速動比率分別為1.33、1.05、1.08和1.03。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位列第一大股東的顧家集團和位列第二大股東的TB Home曾多次減持顧家家居股份,套現金額已超57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7月23日至24日,顧家集團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9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2%;TB Home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228.2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8%。9月24日,顧家集團通過協議轉讓減持顧家家居股份32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6%。11月16日,TB Home通過協議轉讓減持顧家家居股份31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1%。
除此以外,8月10日,因顧家集團旗下顧家實業投資(杭州)有限公司商業糾紛,顧江生還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臨邑縣人民法院發布的《限制消費令》稱,臨邑縣人民法院於8月4日立案執行申請人山東德興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申請執行顧家實業股權轉讓糾紛一案,因顧家實業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對此,顧家集團方面回應稱,此事涉及金額約900萬元,顧家實業積極與對方進行溝通協商,不存在有能力履行判決但拒不履行的情形,但因其中存在信息溝通不充分、不及時的問題,雙方均有過失,產生了誤解。顧家實業已於判決生效後積極配合法院處理,雙方達成了和解,限制消費令已經解除。
顧江生的調查將持續多久?公司將如何應對該消息對於股價的震蕩?記者致電致函顧家家居董事會秘書、證券事務代表,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編輯:石英婧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