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院線邏輯,你不用想網大背後的觀眾喜歡什麼樣的題材,而是你如何吸引到最多的人群。《黃泉》一切邏輯都是基於一個非常院線傳統的操作模式展開的,因為院線最好的電影都是合家歡型的,適合男女老少觀看的,能有一點讓人感動、搞笑的部分,好萊塢都是這樣,對不對?它是一個特別傳統的套路。」
作者 | 查沁君
編輯 | 申學舟
第一次見到小吉祥天是在平遙。
十月中旬的平遙剛經歷一場秋雨,驟降的溫度卻絲毫沒有降低小城的熱度。網絡電影作為平遙國際電影展的一個論壇版塊,被置於這樣一個藝術空間被中外行業者所探討,小吉祥天作為《靈魂擺渡·黃泉》(下稱《黃泉》)編劇受邀參與論壇。
在網絡電影《黃泉》誕生之前,他較少在熒幕前露面,但《靈魂擺渡》系列網劇卻在行業內影響廣泛。他的履歷表上獨獨只有一部作品,卻被奉為「神編劇」。
論壇結束後,在平遙的一間驛站裡,小吉祥天裹著被子就著咖啡和《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sansheng)記者講述了《黃泉》的誕生過程。
籌備拍攝《黃泉》是在2017年,作為網劇《靈魂擺渡》的首部番外網大而誕生。寫劇本只用了七天,文言文和白話交疊,小吉祥天描繪出一個玄幻、喜劇包裝下的愛情故事。為了進入純愛狀態,他穿了半個月的粉色衣服,笑稱「頗有些未成曲調先有情的韻味」。
談到包括《黃泉》在內的「靈擺」系列故事,小吉祥天強調的一個詞是「信仰」。不是神力或虛擬偶像的信仰,而是對自己所寫故事和內容的相信,這是作為創作者對作品和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只有自己被所寫事物打動,別人才有可能被你打動。
以下是小吉祥天與《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sansheng)的部分對話整理:
故事和人物是互相成就的
三聲:「靈擺」裡面的故事取自於中國古老的一些傳說,如《黃泉》裡的孟婆等,所以你為此有做一些功課去了解這些故事嗎?
小吉祥天:我不需要做功課,這些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你要做的部分是怎麼解構,怎麼從新的角度去講述古老的傳說,其實這跟IP是一個邏輯。觀眾對孟婆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定印象,這其實是基於創作的一個商業化考量。他是孟婆還是誰,其實無所謂,關鍵是你怎麼刻畫這個人,如何給這個人確立一段關係,他是新鮮的、可喜的,是能打動人的。
三聲:這個故事你最想傳遞的一個核心是什麼?
小吉祥天:我更喜歡那種流傳得廣一點、久一點的故事,從人類文明起源,世上真正能留下來的東西其實很少,當你對一個優秀的故事進行包裝時,它會一代一代地往下流傳。
就像你看鑽石這種東西,當年在維多利亞時期,紫水晶都是非常昂貴的。雖然現在紫水晶很便宜,鑽石也並不少見,但是它能流傳下來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營銷故事。它跟人的期待、人性這些全部都綁在一起了,所以鑽石永遠在那個位置可以一直地流傳下去。
三聲:我之前跟一個製作人在聊的時候,他說他在選IP做的時候,會更看重裡面的人物。就人物和故事這兩個面向而言,有時候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受眾記住更深的是這個人物,但是故事他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已經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了,你認同嗎?
小吉祥天:我不同意,故事和人物哪個更重要?我覺得是因為他沒做到好。當你做到好的時候,故事和人物其實是互相成立的,你不能說我有一個人設是很優秀的,但故事卻一團糟,那麼這個人設是突兀的,儘管一眼看去是好的,但是你追不下去的。通常來說是這樣,當然如果人設OK的話,再加一個好故事,(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三聲:關於《黃泉》中的孟婆,你是怎麼想著要給她加一段愛情戲?
小吉祥天: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正常的邏輯,你們覺得孟婆不能有愛情嗎?《史書》裡沒有提過孟婆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我覺得她就是《黃泉》裡的樣子,基本上只要是我寫的內容,我都會相信它,你必須相信它,而且我最擅長的一點就是讓大家也很容易相信它,因為我自己特別確信。
三聲:剛剛我們也聊到,其實平臺方有給你提供一些數據,數據顯示網大可能受歡迎的類型是玄幻動作這種,但是你還是執意創造出一個以愛情為核心的故事,所以比起數據,你更相信個人的創作直覺?
小吉祥天:這要細聊,其實它裡面有玄幻元素,也有愛情、動作、喜劇元素,這些其實全都放進去了。只不過在內核上(《黃泉》)是一個愛情故事,我們儘量去建立更廣泛層面的觀眾審美,但是所謂的女性圈層,就是說那些能讓女性感動的內容,其實有挺多男的看了也感動,但是男的不會抹著眼淚說我哭了,只有女孩子會在網上分享這些感動。
具備製作思維的編劇
三聲:這個項目最初是怎麼談下來,從網劇到網大的轉變?
小吉祥天:我覺得挺有趣的,因為其實在網劇《靈魂擺渡》的三季裡,我那條故事線基本上已經寫完了,當時想做一個關於網大的新嘗試,因為老郭(導演郭靖宇)跟楊總(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也聊了聊,他們從分帳這邊聊得蠻開心的,老郭覺得可以一試。後來也沒太細聊,他們覺得可以做,那我們就趕緊做。
三聲:《黃泉》裡面我看到的好像只有一個場景?因為資金當時成本控制得很緊嗎?
小吉祥天:對,就這樣的一個屋子,那屋是在一個棚裡,還是我們上一個戲拍完了剩的屋。因為當時預計《黃泉》能到差不多3000萬的票房,包括平臺這邊也有這樣的期許,我們的壓力還是挺大的。《鬥戰勝佛》在網大這塊其實是一個巨大的IP,只要你帶著孫悟空都能獲得比較好的收益,但是我沒有辦法做這個。
所以其實包括整個平臺也是在嘗試做新的東西,你雖然會有調查,但是你不可能那麼有自信的。
三聲:有對標的一個作品嗎?
小吉祥天:其實有對標。你所謂的對標是這樣的,我特別反感的一點是,有一些人總說網大的觀眾跟別的觀眾是不一樣的,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我覺得我做網大的時候,就跟做院線一樣。
之前有一些記者問我說,《黃泉》為什麼能突破之前「靈擺」系列網劇的圈層,我覺得核心是我還是把它當院線這種邏輯去做。
所謂的院線邏輯,你不用想網大背後的觀眾喜歡什麼樣的題材,而是你如何吸引到最多的人群,因為院線的標杆永遠是面對全體觀眾的,它能吸引越多的人群越好。
所以《黃泉》最終的整個影片呈現模式也是首次嘗試,還是希望它商業上能成功,口碑不要太壞,它的一切邏輯都是基於一個非常院線傳統的操作模式展開的,院線最好的電影都是合家歡型的,適合男女老少觀看的,能有一點讓人感動的、搞笑的部分,好萊塢都是這樣,對不對?它是一個特別傳統的套路。
三聲:你當時就已經想好,我這次要打破圈子,要更多地去拓展女性受眾這一塊?
小吉祥天:我覺得是必須的,當時我心裡沒有那麼有譜,但是我覺得訴求上一定是這樣的。因為當時愛奇藝那邊和我聊網大這塊的受眾市場,他給出的明確數據是網大目前70%都是男性受眾,然後我就說我要打(開)女性受眾(市場)。他們當時也是有一點愣,但其實這就是一個市場前期的判斷,因為當男性(市場)達到飽和時,女性一定是處於一個藍海狀態,之前網大幾乎沒有女性題材。
三聲: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年了,你總結一下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成功,回顧一下得失?
小吉祥天:首先我不覺得它特別成功,因為愛奇藝真的只圈了三成。第一你不能跟其他網大去比,這個不是橫向比較的,但我覺得對於之前的網大前輩們可能確實不太公平,比如說我們這些演員他就找不到。
網大在我看來其實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的演員有時候真的不是那麼好,可能很好東西,演員表達不出來。還有問題就是說,你找他們這些演員中的任何一個,他們短期內恐怕都不會接網大。
三聲:你覺得剩下七成沒有圈到的原因是什麼?
小吉祥天:我還真的不知道,可能還是做的不夠好。但是我真的覺得《黃泉》,不管是從劇作質量還是各方面的質量,如果拿它去跟院線比,當然也不好這麼比,我的意思就是說你真的比一個特別優秀的能長久流傳下去的東西,它還是有距離的,不光是投資上的問題,刨開投資問題還能更好,我覺得什麼時候能圈到五層的觀眾,這是下一個目標。
三聲:你會為了在下一步的時候為了圈這五層做一些什麼樣的努力,或者說你從上一步你會借鑑到一些什麼東西?
小吉祥天:我其實也覺得有點不好弄,起碼傳統營銷我覺得對網大沒多大用,但是《黃泉》當時在站外的導流,包括自發的討論度什麼都已經非常強了。包括平臺給的推薦位,也是你(作品)越好他給你越好的推廣位,也是非常給力的,所以我也有點困惑,這個我確實也不是特別明確,為什麼它只圈到了三層?
這個事我也很鬱悶,所以我覺得是不是有這個可能,《黃泉》大部分傳播上的營銷度、討論度沒有傳送到真正的實體上去,就是大部分在看網大的人不一定在他們的範圍之內,我覺得有可能是這樣。還有一點,當時有一波抖音倒流過來的,而我們當時都快過分帳期了,所以你沒有辦法預期它後續營銷的時間長度。
三聲:網大編劇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
小吉祥天:我有聽說過是這樣,其實有編劇朋友但不是那麼熟,因為我基本上還本身是傳統行業裡面,但之前我有朋友接過網大的活,要求半個月拿出一個劇本,然後首先錢也不多,第二它不打名,你想他都不打名了,他不會對這個東西負責任的,(質量)也一定不會太好的。
三聲:是不是因為你的話語權比較大?放到其他編劇,可能這個故事到了資方之後,投資強行加角色,不管跟這個故事有沒有關聯,他的鏡頭不能少。
小吉祥天:我這兒肯定不行,我這兒連男女主演都是我定,我們公司也有經紀部,我就說不用,你那不合適我就要用我選的,我覺得荷花很重要,對不對?你換一個人是不會有她這個效果的,所以這是一個行業問題我沒辦法,其實拿我去說別的編劇也不太好。
三聲:所以孟婆的飾演者也是你定的?
小吉祥天:演孟婆那個姑娘,大概兩年前她在「靈擺」網劇裡面客串了一個角色,那時候就是我面試的她,我當時就覺得這姑娘其實戲很好,雖然還沒紅,但是她身上有好多可挖的點,我喜歡看。
其實很大部分的演員他是被戲挑的,尤其是在紅之前,他們身上都帶有很多比較強烈的個人化的東西,不一定是我看到的,但是我看到的一定是很準確的一個你能給到他的特質,他能完整的把這特質傳達出來,並能打動大多數觀眾。
三聲:她身上的特質,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小吉祥天:她非常的單純,她很乾淨,在圈子裡,演員這種身上很少見。孟婆這個角色,其實換一個人也不一定不能演,因為這個角色本身她的戲其實不難演,但是你要達到讓觀眾可憐她心疼她的程度是非常困難的,這跟臉跟氣質都有關係。你要去敏銳的察覺到一個演員身上好的地方,他能夠傳達出來的東西,然後你把你的內容跟他去結合起來。
三聲:你從2014年就做網劇,然後這幾年發展,你一直在跟網生內容打交道,自己最深的一個感受是什麼?
小吉祥天:網大我其實真的不是從頭跟著發展過來的,我也就是從去年才開始合作,我對它的未來還是挺看好的。電影工業發展100年了,其實一百多年它已經很成熟了,就你知道它大體上會是什麼樣子,但是網大這塊你是不清楚的,因為網際網路發展速度又太快了,所以它會有好多驚喜給你,你到一條新路上開車的,你完全不知道你下一次是遇到一個紅綠燈,還是遇到一個草原,還是遇到一個花園還是什麼的,就是你會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我覺得特別有趣。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