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臺灣「九合一」選舉今晚揭盅!藍綠搶盤攸關2020大選

2021-02-08 香港商報

經過一年的你爭我鬥,「九合一」選舉今晚9點前將全部揭曉,花落誰家備受矚目。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引發的「韓流」席捲全臺,所到之處均是人山人海。那麼,韓國瑜能否讓民進黨執政二三十年的高雄綠地變藍天?這是評價藍綠成敗的一大關鍵。


韓國瑜選前之夜造勢晚會湧入超過15萬人。中央社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鍾智維報導:被視為2020年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2014年打敗的國民黨能否打個漂亮翻身仗?執政兩年就引發民怒大潮的民進黨又能守住幾個縣市?整體投票率、藍綠執政版圖的重新洗盤等,不僅是民意的最佳體現,更攸關2020年大選,是這次選舉的重要觀察點。


經過一年的你爭我鬥,「九合一」選舉今晚9點前將全部揭曉,花落誰家備受矚目。首當其衝的是意外成為這次選舉重點的高雄市,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引發的「韓流」席捲全臺,所到之處均是人山人海。那麼,韓國瑜能否讓民進黨執政二三十年的高雄綠地變藍天?這是評價藍綠成敗的一大關鍵。目前來看,韓國瑜雖然人氣遠超陳其邁,但高雄向來是深綠老穴,2014年選舉,楊秋興(45萬票)輸給陳菊(99.33萬票)整整54萬票,韓國瑜的挑戰可想而知。如果韓國瑜真能創造奇蹟,開創高雄新的時代,代表連深綠選民都厭惡民進黨,也代表國民黨跨過濁水溪,藍綠政治版圖將重新洗牌。如果韓國瑜落敗,得票數值得關注,如果還是像楊秋興一樣大敗,證明高雄民意並未明顯轉變,如果得票相近,國民黨4年後還有一搏。


臺北市此次不是選舉中心,但也難改其政治象徵地位。尤其是民進黨此次不再禮讓柯文哲,泛綠選票是否明顯分流,一個是攸關國民黨丁守中的得票,另外一個是民進黨內部對柯文哲的看法的真實體現。目前來看,柯文哲有一定的優勢,如果繼續高票當選,證明民進黨在臺北市耕耘失敗,4年之後柯P退位,國民黨若能推出強棒,收回失地機率很大。


韓國瑜


當然,包括高雄、臺北在內的「六都」,集中了全臺近7成人口,向來也是觀察臺灣政治走向的關鍵。2014年,國民黨僅拿下新北市,還是意外的小勝,民進黨則囊括「4都」。此次在民進黨大失民心的情況下,國民黨能否如預期實現「六都執政過半」,可能是一大看點。如果國民黨達成預定目標,2020年的大選又增添了一份希望。如果依舊只保住新北市,國民黨就算大敗,2020年的重返執政難度更大。


而擴至全臺22縣市來看,政治版圖如何重整,是藍綠地方勢力的體現。國民黨表態要拿下過半縣市,民進黨則要力保13執政縣市不失。目前來看,民進黨在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有優勢,國民黨在南投縣、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則領先,高雄市、彰化縣選情呈現「五五開」。國民黨若能趁著民進黨執政慘澹,拿下過半縣市,就為2020年大選打下堅實基礎。


另外,整體投票率是此次選舉的一大看點。民進黨執政無能,無視民生,惹怒民意。選民要用選票教訓民進黨,投票率就是反民進黨民意的最好體現。同時,從各地投票率也看觀察藍綠的基本盤變化,尤其是與2014年對比可看出中間選民的傾向。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整體投票率可望比2014年提升不少,民進黨在深綠票倉能守住多少基本盤值得關注。


23日,是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天。從早晨到當晚十時之前,全臺約20000名候選人與相關黨派抓緊最後時間展開「掃街拜票」、舉辦盛大的「選前之夜」造勢活動,向選民作最後動員。


尤其是選前最後一夜的晚會造勢,各方人馬各出奇招。其中,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造勢晚會湧入15萬人,韓表示,「我天不怕地不怕,連老婆也不怕,我怕的是做市長被笑」。韓國瑜演講結束後三鞠躬感謝,未料妻子李佳芬親筆寫信「你在我心目中是真正的英雄」,讓韓國瑜忍不住動容,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夫妻牽手和寵物柴犬合體,淚灑舞臺。對手陳其邁在鳳山進行選前大造勢,而主辦單位宣稱現場突破20萬人,陳同樣淚灑舞臺。


在同樣可能變天的臺中市長選舉,民進黨參選人林佳龍選前之夜晚會,不僅請來蔡英文站臺,還有中區老字號幸發亭蜜豆冰的新一代經營人陳薇竹現身助講,見證中區的再生。國民黨參選人盧秀燕的勝選晚會,則吸引超過3萬名民眾到場支持。盧二次演說以感性「告白」,一定會負責守護臺中。


據悉,臺灣地方選舉將於24日早上8時開始投票,下午4時截止,其中有關公職人員的選舉票預計當天晚上9時前開完,11時可知道所有結果。


23日是臺灣「九合一」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天,多位在香港經商或工作的臺灣居民表示,對於這次選舉,在港臺灣人士反應遠比過往熱烈,近幾日已開始絡繹返臺,準備參與24日的投票。據估計,這次約有3、4成在港臺灣鄉親有意返臺投票。由於人數眾多且時間集中,以至該時段飛往臺灣的機票非常搶手,甚至出現「一票難求」。


一位在臺灣駐港機構工作的人士表示,大家都十分珍惜手中一票,要為自己的未來作選擇,因此這一次她也會利用自己下班休假的時間返臺投票。而身邊不少在港好友,也都表示會返臺投票。


臺灣青年返鄉投票。中央社


已在香港定居生活20多年、現任香港臺灣工商協會會長邱文潛表示,近日越來越多在港臺灣人士表示,有意返臺投票。據他粗略估計,可能有約3、4成在港定居或工作的臺灣鄉親這次會返臺投票,反應遠比上次選舉熱絡。


邱文潛還表示,據他了解,現時在港定居生活的臺商或鄉親,大多都認同「兩岸一家親」,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共創雙贏。至於民進黨蔡英文上臺,不但內政、經濟搞不好,連「九二共識」都不承認,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在港臺商對此大多都不認同,希望這種狀況會有所改變。


另外,島內各地也出現返鄉投票人潮。臺灣高鐵公司昨日表示,今天下午3時後的列車已經無座位販賣。臺鐵部分,昨晚6時後的南下班次幾乎全部客滿;今日中午前南下自強號座位也幾乎賣光,莒光號仍有零星座位。


不少民眾也選擇搭乘客運返鄉投票,臺北轉運站和市府轉運站等候搭車的民眾大排長龍,繞出門外排隊幾圈。


臺灣今日將同時舉行「九合一」地方選舉與「公投」投票,有律師昨日指出,10項「公投」案中,除了「以核養綠」有法律效力外,其餘9項都沒有法律效力,等同花費15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帑做一場大型民調。


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指出,這次「公投」總共有10案,預算15億元。從法律角度分析,一旦結果揭曉,只有「以核養綠」一案,也就是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有法律上的效力,通過後,這項法律條文就會被廢除。但是其他的提案當局做或不做,頂多只有政治責任,沒有法律責任。


他表示,24日的各項「公投」,其實就是一場大型的民意調查。經過辛苦的聯署、辯論與投票後,最後得出的結果僅是供當局參考之用。所以選民可審慎考慮手中的選票,告訴當局你的想法,但是不必過度擔憂,因為這一切就只是費用高達15億元的民意調查而已。

相關焦點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11月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據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
  • 韓詠紅:九合一選舉: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作者:韓詠紅明天就是臺灣九合一選舉
  • 「九合一」選舉親民黨為何相對沉寂?
    作者 富權    在今次「九合一」選舉中,曾經叱吒風雲的親民黨,相對沉寂;就連老是要刷存在感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鮮有「浦頭」,較少進行為子弟兵縣市議員候選人站臺的動作。按道理,倘宋楚瑜在2020「大選」中仍然不願缺席的話,就應在被視為「2020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中,傾盡全力,以積累人氣。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距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月,國民黨、民進黨、「白色力量」等勢力圍繞選舉激烈角逐,選情日益激烈。大眾傳媒一致認為,此次選舉是民進黨執政的期中考、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能否止跌回升的關鍵之戰,選舉結果牽動臺灣政局走向。
  • 「九合一」熱點觀察(三):臺灣「九合一」選舉十大新現象與新特點
    作者 梁仁  李海燕(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    臺灣地區將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所謂「九合一」選舉。與以往選舉相比,這次「九合一」選舉尤其是包括直轄市在在內的縣市長及縣市議員選舉,呈現出諸多新現象、新特點,也反映出臺灣社會政治的新變化。   (一)多項公投與多項選舉同時進行,選票之多、變數之大前所未有,增加了選舉的複雜性與多變性。預計「九合一」與公投選舉人數為980萬人,其中「九合一」選舉年齡為20歲,公投年齡則為18歲。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昨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
  • 2020年臺灣「大選」格局漸趨成型
    9月17日,郭臺銘和柯文哲相繼宣布放棄連署參加臺灣2020年「大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可能重回藍綠對決局面。試圖凝聚不滿藍綠選民、號召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因頭面人物的各懷算計、藍綠兩大板塊夾擊而在2020「大選」中整合失敗,但郭臺銘、柯文哲所獲得較多支持的中間選民和青年選民仍是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力量,並可能影響同期進行的第10屆「立委」選舉。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九合一」選舉11月29日開始投票。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何為「九合一」■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 觀戰 「九合一選舉」看臺灣未來走勢
    「九合一選舉」,似乎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的關注。以前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九合一選舉」是怎麼回事。而這一次之所以成為關注的焦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進黨上臺以來的臺獨公開化,導致了兩岸關係的緊張。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一次的「九合一選舉」更像是一個政治鬧劇,簡直與歡樂喜劇有一拚。 臺灣省「九合一選舉」,就是地方官選舉,雖然形式上與美國的中期選舉不同,但功用卻有些相似。
  • 2022,又是藍綠對決?
    2021到來,距離2022縣市長選舉又近了,藍綠各有盤算,國民黨想力拼北臺灣連線,除了雙北,也冀望在基隆桃園新竹有所斬獲;民進黨則是想奪回彰化雲林嘉義失土,最好還能收復臺中。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有人說,臺灣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一點沒誇張。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 臺灣2020選舉結果: 蔡英文獲連任,韓國瑜敗北…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法機構選舉11日投開票,蔡英文一路領先,當選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   臺灣2020選舉下午4時結束投票,開票作業隨即展開,蔡英文一路領先,並在16:45率先突破100萬票,此後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差距逐漸拉大,晚間8:43左右,韓國瑜在落後蔡英文二百多萬票的情況下,由李佳芬、韓冰陪同上臺發表敗選感言,感謝選民支持,並希望選完後,能見到一個團結的臺灣。
  • 【解局】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昨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開票 最大看點是這個
    與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同時投票的還有10個「公投案」。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23日的最後催票階段,整個臺灣「瘋選舉」,藍綠陣營都祭出最後的重磅活動。
  • 李秘:《臺灣民眾黨的社會基礎:基於2020年選舉得票的研究》
    臺灣民眾黨的社會基礎:基於2020年選舉得票的研究臺灣民眾黨在2020年臺灣「大選」中獲得了158萬張選票。選舉數據分析顯示,民眾黨的支持者在「總統」選舉中大多選擇了蔡英文,而沒有選擇韓國瑜。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柯文哲乘勢而起,在該年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以「超越藍綠」、「推到高牆」為號召,成功當選臺北市長,並在2018年市獲得連任。柯文哲兩次參選所帶動和依託的「白色力量」成為臺灣「第三勢力」的重要代表。柯文哲為了維持和壯大其政治能量,於2019年8月6日組建成立臺灣民眾黨。
  • 港媒:臺灣2020大選是決定未來五至十年臺海和平安全的十字路口
    但島內主流輿論均認為,郭、柯雖不選,仍將在2020選舉中扮演一定角色,依然有影響甚至左右選情的實力。由此可見,雖然2020選舉藍綠對決、韓蔡對決的主線已經逐漸浮現,但藍綠以外各股政治勢力的競爭與合作、第三勢力和中間選民的選擇,都會讓此次選舉成為2000年以來最為複雜詭譎的一次。
  • 臺灣「九合一」翻天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25日揭曉。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
  • 視點原創| 從「公投綁大選」看臺灣民主的異化
    導讀:由於修正後的「公民投票法」大幅降低投票門檻,臺灣各黨派紛紛推出「公投案」,與即將到來的「九合一」選舉進行綁定,為謀求政治利益和贏取民眾選票服務。打著「全民民主」招牌的「公投綁大選」淪為各黨派的催票工具,折射出在黨爭、民粹、「臺獨」中走向異化的臺灣民主。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 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海外網11月2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