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包」裡套路深 搶票軟體能用嗎
春節一天天臨近,陳青青卻一直沒買到回家的高鐵車票。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搶票App,並在無意間還購買了搶票「加速包」。在焦急等待兩天後,這款App終於為她搶購到了一張時間合適的高鐵票。
但在繼續購買返程車票的時候,陳青青卻沒能在12306官網的個人帳戶中查詢到這張車票。這讓她納悶了:自己通過搶票軟體買到的車票是不是真的呢?
與陳青青一樣,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都可能為了一張車票而緊張,面對12306官網、App平臺上「無票」的提醒字樣,搶票軟體承載著他們新的希望。但是,陳青青所遇到的這個問題一時間卻找不到準確的答案。
在給鐵路客運服務熱線打電話諮詢後,陳青青收到的答覆是:不推薦用戶使用搶票軟體,通過其他網站辦理客票業務出現的問題,12306將不予受理。放心不下的她,最近抽時間去了趟火車站,並且順利將紙質車票取出來了。
這個結果讓她更加疑惑了:到底該信誰的話呢?她很想知道,目前市面上十多種搶票軟體都是如何幫助用戶搶票的?花錢購買的「加速包」「VIP搶票」對搶購火車票有直接幫助嗎?
驗票難、退票難,搶票軟體惹爭議
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的數據,今年為期40天的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巨量而集中的客票需求,導致今年春運的火車票依然比較難買。
各種搶票軟體由此擠上手機屏幕,「求加速」的搶票小程序也時不時在微信群聊中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可以用來搶購火車票的App超過十多款,包括攜程、飛豬、同程等在線旅遊平臺,也包括智行火車票、高鐵管家、鐵友火車票等專門的搶票App,以及12306Bypass等由開發者自行開發、運營的搶票軟體。而且,這些搶票軟體普遍具有自動識別驗證碼、自動搶票、餘票監控、預約提醒等功能,有的搶票軟體還會要求獲取免密支付、提前付款的用戶授權。
萬淑豔就是眾多搶票軟體用戶中的一員。最近,她在攜程旅行平臺為哥哥預約了搶票訂單,十多個小時後,該平臺果然搶購到了一張2月1日廣州到郴州的火車臥鋪車票。不過,遠在國外的哥哥有點懷疑非12306系統的車票信息,催著她去驗證這張車票的真實性。她登錄12306官網後發現,在「未出行訂單」中找不到這張票。
在朋友的建議下,萬淑豔又試著從12306官網為哥哥再訂購一張同一天從廣州出發的火車票,但系統提示「因行程衝突,無法下單」。根據這個結果,她確認了上述臥鋪車票的真實性。不過,縈繞在她心頭的疑惑還未解開:車票已經訂購成功,為何12306平臺跟攜程搶票平臺的訂單信息不能同步呢?
在她看來,使用攜程這類搶票軟體訂購火車票的過程,與訂購機票是類似的。「以前用攜程買飛機票,攜程通知購買成功後,我可以到航空公司查詢到我的機票訂單,火車票能不能也實現這個功能呢?畢竟大家最信任的還是12306。」
難以驗證車票真實性,只是不少用戶反映的搶票軟體存在的問題之一,另一位用戶慄群芳還經歷了更奇怪的一幕。
2018年9月,慄群芳通過攜程旅行網訂購了兩張火車票,之後因故需要退票。但她發現,在攜程平臺上同時申請退票,且顯示已成功的兩張車票,在12306平臺上卻顯示只有一張車票退票成功。
9月27日,她在攜程上申請了退票,之後收到了「退票成功」的提示信息。「但那時候也沒想那麼多,平時也沒有再到12306網站確認的習慣。」直到幾天後,她發現自己只收到了一筆退款,再到12306平臺查詢,才發現自己還有一張車票沒有退票成功。
為此,慄群芳分別撥打了攜程和12306的客服電話反映情況,12306的客服表示,會及時處理她的退票申請。10天後,她才等來另一張車票的退款。在她看來,平時搶票軟體都還挺好用的,可如果票源緊張就「時靈時不靈了」。
「加速包」背後,隱藏著捆綁搭售的「套路」
慄群芳想吐槽搶票軟體的問題還不只是退票難。
這個冬天,她提前半個多月就在攜程旅行平臺上預定了搶票服務,希望能搶購到1月13日回家的高鐵票。在系統提示下,她將搶票小程序轉發給許多好友「求加速」,每多一位好友點擊進入該小程序,她的帳戶內便會增加若干個「加速包」。
在12位朋友的「助攻」下,她的搶票等級已經變成了「高速搶票」。可是,等了一個多星期,眼見回家的日期越來越近,搶票軟體仍然沒有幫她搶購到合適的高鐵車票。無奈之下,她只好選擇尚有餘票的普通車次。她很疑惑,這些「加速包」真的能幫自己更快搶到車票嗎?
360「搶票王」產品負責人王倩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加速包」又被稱為「搶票助力」,用戶集贊或者購買「加速包」的確可以獲得優先得票的權益,其原理是:搶票軟體會自動將用戶提交的訂單加入搶票隊列,獲得「加速包」多的用戶會獲得同一車次的優先刷票權重,且會分配多鏈路、多IP的機器自動進行刷票。
王倩還表示,隨著技術提升,用戶通過搶票軟體進行搶票的成功率也隨之提升,從360搶票王7代的數據來看,高峰期的搶票成功率已經高達75%,其優勢在於可以自動識別驗證碼,簡化流程,同時不停刷新購票信息,提高查票頻率。
不過,在「加速包」的背後,還隱藏著一些搶票軟體捆綁銷售、隱蔽收費的「套路」。
陳青青就遇上了這類「套路」。最近,她通過智行火車票App預定了從廣州直達湖北孝感的高鐵車票。在付款之後,她發現自己可能遭遇了捆綁搭售——車票價格507.5元,但她為此實際花費557.5元。仔細研究帳單後,陳青青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在無意間還購買了該平臺價值50元、相當於75個「加速包」的「VIP搶票」服務。
她留意到,在該App上確實有一些關於購買「加速包」和「VIP搶票」的文字提示,但文字很小,顏色也很淺,很不易察覺到,而「開始VIP搶票」的選項則用大字號、深色塊突出顯示,特別顯眼;此外,該App的頁面上還顯示,該車次「低速搶票」的成功率為11.4%,「VIP搶票」的成功率為35.3%。
「本來搶不到票就很心急,看到這樣的提示肯定會優先選擇『VIP搶票』,一般誰會注意這些細節問題啊。」雖然已經付款,但陳青青無法認可這樣隱蔽收費的「套路」。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搶票軟體以隱蔽方式搭售「VIP搶票」服務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
朱巍表示,對於農民工等人群而言,搶票軟體的使用本就是一種不公平,而且有的搶票軟體還會通過搭售、推送廣告等形式引導用戶進一步消費,這可能會擾亂正常的搶票秩序,也給「票販子」留下可乘之機。
謹防隱私洩露風險
在使用搶票軟體的時候,用戶隱私洩露的風險是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由於搶票需要用戶授權登錄12306帳號,第三方搶票軟體普遍可以輕易獲取身份證號、手機號等隱私信息,但是對於這些敏感信息,大部分搶票軟體並未做好保護工作。
2018年12月28日,有人在網上出售60萬個12306帳號,涉及410餘萬名旅客的個人信息,包含旅客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登錄帳號、登錄密碼等。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敏感的旅客隱私信息售價只要20美元,賣家還免費公開部分帳號供買家驗證。
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之後發布的聲明中指出,此次旅客信息洩露事件與其12306平臺無關,是用戶通過第三方搶票平臺訂票後發生的。
之後警方調查發現,網上兜售12306用戶信息的犯罪嫌疑人為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員工陳某。據供述,其前期從網上非法購買了60多萬條用戶註冊信息,再利用這些信息通過網絡訂票平臺,非法獲取鐵路乘客信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許多搶票軟體都需要獲取用戶在12306官網的登錄權限,但對於如何保存、使用用戶的敏感信息,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在朱巍看來,通過搶票軟體購買車票時,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已經在搶票軟體、代理商、12306等多個環節經手,如何保存、使用這些個人信息是這一過程中的痛點。從目前情況來看,搶票軟體通過何種渠道掌握用戶個人信息,將會如何使用個人信息等重要問題,都還不明確。
「這很危險。」朱巍直言,搶票軟體作為網絡平臺,提供搶票服務、獲得商業利益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主體責任,需要把好隱私信息的第一道關。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也指出,要加強對搶票軟體保護用戶個人隱私信息的監管,這需要市場監管、交通運輸、鐵路、公安、網信、工信等多部門一同行動,努力消除監管盲區。
1月25日,中央網信辦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委聯合啟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今年1月到12月,多部委將組織專業機構,評估包括交通票務在內的近千款App,評估內容既包括隱私政策,也包括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情況。
在這次專項治理中,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和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將編制「大眾化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及必要信息規範」和「App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評估要點」。這意味著,今後將對App的基本功能和必要信息進行統一規範,不再只由運營者說了算。
劉俊海還表示,搶票軟體出現一系列爭議和問題,根源還在於12306系統的技術能力和客戶體驗還有待提升。「如果官方平臺辦好了,就沒有人用搶票軟體了。」在他看來,中國鐵路總公司等相關部門還需要在提升鐵路硬體實力的同時,進一步改善軟體服務能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 實習生 司雯雯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搶票軟體能用嗎?驗票難退票難 「加速包」裡套路深
責任編輯:冷芳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