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色「文藝派」字即可訂閱,訂後,即可查看所有的精美文章!
文藝派——能量一大派!
地 址:奉賢海馬路5702-5722號(壹號營地)
電 話:13321823868
歡迎投稿,郵箱:1095494694@qq.com
瓊·芳登(Joan Fontaine),1917年11月21日生於日本東京,英國裔美國演員。 瓊·芳登的姐姐同是演員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她擅於扮演嚴謹、羞澀、多疑的女性角色,她從影三十年內,大多都是塑造這一類形象。1940年憑《蝴蝶夢》首次獲奧斯卡提名。1941年憑藉在《深閨疑雲》中的精湛演技獲得了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瓊·芳登(JoanFontaine),原名瓊·比沃爾·哈維蘭德,1917年10月22日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一名專利律師,考慮到芳登和姐姐身體不好,父親將兩人送往加州南部生活,以期改善姐妹二人的身體狀況。瓊父母的關係並不好,後來離了婚。瓊的媽媽曾經夢想當演員,婚姻成了她實現自己夢想的障礙,於是把希望寄托在兩個女兒身上。姐姐奧利夫婭積極開拓舞臺表演空間,瓊回到東京,在美洲學校學習。完成學業後,瓊於1934年回到加州,加入聖何塞的一個劇組,她開始以瓊·伯菲爾德的藝名走上舞臺。在1935年她的第一部影片《女士不多》中,她以此藝名出演了一個小角色。覺得不理想後又去洛杉磯試運氣,在米高梅試鏡,幾乎沒有受到關注。1937年在《你不能打敗愛情》中得到一個戲份較多的角色,同年又在《特色街道》中扮演角色。其中尚值得一提的是與弗瑞德·艾斯泰爾合演的《受傷的閨女》和與小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合演的《古廟戰茄聲》。後來2年間,瓊得到了更多好角色,但她對此並不滿足。
瓊・芳登本名瓊・德波伏娃・德哈維蘭(Joan de Beauvoir de Havilland),1917年在東京出生,她有一個大她一歲的姐姐奧莉薇婭・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奧莉薇婭也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明星,出演過《亂世佳人》,並曾兩獲奧斯卡影后。她倆是歷史上唯一一對都獲此殊榮的姐妹。
芳登兩歲時,父母分居,母親帶著姐妹倆搬到美國。16歲時,芳登回到日本和父親生活,僅一年後又回到美國,因為她要追隨姐姐的腳步,想成為一名演員。此時,奧莉薇婭在好萊塢已經小有名氣,母親不讓芳登使用「德哈維蘭」這個姓氏,她只好用繼父喬治・芳登的姓氏,起了「瓊・芳登」這個藝名。
芳登在1935年籤約雷電華公司(RKO)後,一直未能引起注意。轉折發生在1939年,一次晚宴上,她被安排坐在著名電影製片人大衛・O・塞爾茲尼克的旁邊,兩人聊起了當時的暢銷小說《蝴蝶夢》,塞爾茲尼克邀她參加同名影片試鏡。擊敗上百個試鏡選手後,芳登得到了這一角色,並以此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在1940年初期,芳登主要憑藉兩部希區柯克電影進入了個人演藝生涯的全盛期――「蝴蝶夢」(Rebecca,1940)和《恆久的寧芙》,使芳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1941年,憑藉希區柯克的《深閨疑雲》中出色的表演,瓊·芳登再次獲奧斯卡提名,並最終如願捧走了小金人。瓊稱得上一個多產女星,平均每年拍一部影片,但她對劇本會有所選擇。她於1942年所拍的《高於一切》得到廣泛好評。1943年,瓊憑藉《TheConstantNymph》一片再次獲奧斯卡提名,成為名聲遠遠越過姐姐的好萊塢女星。她接著又拍了更多優秀影片。1949年她暫時息影一年,第二年重返影壇,一年內拍了2部片子:《秋戀》和《BorntoBeBad》。1951年問世的《親愛的你怎能》票房收入慘澹,成為瓊·芳登事業的分水嶺,此後她的電影事業江河日下。於是,她開始改變事業方向,轉向參與一些電視節目和劇院節目的表演,還逐漸成為百老匯舞臺劇演員,在《40克拉》和《冬天裡的獅子》等戲劇中露面。瓊最後一次在大銀幕上獻藝是1966年參加《女巫》一片的拍攝,最後一次出現在鏡頭前是1994年參加電視劇《好國王溫斯萊斯》的拍攝。如今的瓊·芳登,仍時不時出現在舞臺上,有時候也參加巡迴演講,閒暇時間寫寫東西。1980年她客串出演肥皂劇《Ryan’s Hope》獲得艾美獎提名,1978年她出版個人自傳《No Bed of Roses》,詳細記錄了她與姐姐奧利維婭·德哈維蘭的鬥爭。
整個上世紀四十年代都是芳登的黃金期,她主演了《長恨歌》《簡・愛》《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經典影片,其中《長恨歌》也讓她第三次獲奧斯卡提名。五十年代以後,她的電影事業開始下滑,轉戰舞臺和電視。1954年,她與安東尼・博金斯排演了百老匯舞臺劇《茶與同情》,受到好評。1982年,她還受邀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事業得意的芳登,愛情似乎是受了「影后魔咒」的影響而無法圓滿。22歲那年,芳登和大她15歲的英國演員布萊恩·艾亨訂婚,就在舉行婚禮的前一天,對方通知她說不結婚了,這讓芳登徹底陷入低谷。儘管次日兩人還是舉行了婚禮,但婚後布萊恩對她極其粗暴,迫使芳登咬牙與之分手。
離過一次婚的芳登此後的情路也坎坷不斷,她病重期間曾受到雷電華製片廠廠長威廉·多齊爾的關心,感動之下與之結婚。孰料在蜜月期間卻收到匿名電話,告發她的新婚丈夫犯過重婚罪,儘管兩人還是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並生下女兒博拉,同時領養了秘魯女孩瑪麗塔,但還是以分手告終。離婚後,多齊爾甚至還僱傭私人偵探,收買芳登的傭人,以便抓到她「通姦」的證據,這又一次傷了芳登的心。
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未讓芳登放棄愛情,不久之後她又有了兩次同樣無疾而終的婚史,律師兼作家艾爾弗雷德·賴特、作家兼製片人科內爾·揚都與她踏上過紅毯,最後一段婚姻甚至維持了八年,但她最後還是孑然一身。面對愛神的捉弄,芳登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作為一個女人,我覺得我要是男人的話,生活的道路就會坦蕩得多。」
也許以男人的方式處理事情很順心,所以芳登一直強調,自己骨子裡是個男人,而她的生活方式印證了這句話。芳登是個優秀的飛行員,她還擁有精湛的高爾夫技藝,40歲的時候鍾情於騎馬,酷愛旅遊,喜歡四處跑,愛好寫作,將自傳寫得豐沛精緻。
芳登與姐姐――同為好萊塢明星的奧莉薇婭・德哈維蘭常年不和,這也一直是電影史學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芳登與奧莉薇婭一輩子關係都不好。據芳登1978年出版的自傳《並非十全十美》敘述,奧莉薇婭從小就受母親偏愛、對她很不好。而在奧莉薇婭看來,芳登則是一個靠裝病來博取他人注意的人,並且一直想超越她。
姐妹倆的競爭在1942年達到高潮,她倆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芳登獲獎後拒絕了道賀的姐姐,讓後者十分尷尬和氣憤。幾年後,奧莉薇婭憑《風流種子》獲獎後,也以相同的方法羞辱了芳登。
1975年,母親因癌症去世,芳登沒有參加葬禮,事後她指責姐姐沒有通知,奧莉薇婭則說自己通知了,是芳登說自己太忙不願參加。不管真相怎樣,這對姐妹從此再也不說話。
1978年,芳登接受《好萊塢報導者》採訪時曾說:「我先結的婚、我先贏得奧斯卡,如果我再比她先死,奧莉薇婭一定會氣得臉色鐵青,因為我徹底打敗了她。」她如願以償。
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12月15日,以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御用女演員而聞名於世的好萊塢黃金時代影星瓊·芳登與世長辭。她的助理蘇珊·費弗女士對外證實了這一消息,並透露這位老牌女影星由於自然因素,在位於加州卡梅爾的家中安詳去世,享年96歲。
而瓊-芳登的姐姐奧利維婭·德·哈維蘭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妹妹去世之後,只回應了一句「Quitter」(意為「輕易停止的人,懶人,無志氣的人,懦夫」),給糾結一世的這對姐妹花一個冰冷的蓋棺定論。
不過即便如此,瓊芳登姐妹也被外媒普遍認為是凱薩琳-赫本逝世後,好萊塢1930年代和1940年代最後的兩位頂尖女演員。瓊・芳登是為數不多的活到了當下的好萊塢黃金時代明星。
自英美電影問世以來,恐怕再也沒有哪位女演員能比瓊·芳登更擅於扮演拘謹、羞澀、多疑的女性角色。瓊·芳登從影三十年內,基本上都是塑造這一類形象,但她以出神人化的演技把自己和角色完全融為一體,故好萊塢星群奪目的強光始終掩蓋不了瓊·芳登靜靜地閃放著的獨特的光輝。
2013年12月15日,黃金年代女星瓊·芳登與世長辭。這位在大銀幕上總是一派溫婉脆弱的「女強人」,在走過生命的96個年頭之後,終究熄滅了「蝴蝶夢」。她是曾經傾倒眾生的絕代名伶,希區柯克極度寵愛的御用,奧斯卡小金人的擁有者,將簡·愛演繹出了尊嚴與靈魂的女人,能精確詮釋茨威格名著精神內核的天才演員,與親姐姐有著刻骨仇怨的倔強妹妹……無數標籤貼在瓊·芳登身上,煉就了她傳奇的一生。
生活是需要自己創造的,創意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情,而這些美好的過程塑造了真實的人生。「為文化而來,為藝術而生!」這是「文藝派」(Tidal Style)想做的事。
以上文字圖片部分轉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