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呱呱哥在浦江論壇反映說
我的天吶,如果再晚點起來,我會不會被咬到呀,一大早嚇出一身冷汗!這麼大的蜈蚣哦!有點嚇人哦!☞延伸閱讀
人們在室外工作或小兒玩耍時,可被蜈蚣咬傷而致中毒室內潮溼和不清潔,亦會有蜈蚣潛入,造成咬傷中毒事件。
當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時注進毒素越多,中毒症狀也更嚴重。蜈蚣毒液呈酸性,人被蜈蚣咬傷後可引起局部組織破壞及淋巴管炎,毒液也有致敏作用,有時可引起大面積紫癜。
蜈蚣咬傷危重度的評估
蜈蚣咬傷的危重程度應綜合考慮到以下方面因素:①蜈蚣的大小與毒液注入量有關。②局部症狀與全身中毒症狀表現。③過敏反應的表現。
1、中小型蜈蚣咬傷,出現局部疼痛,被咬傷處有白色圓形隆起,其後潮紅,可有水腫,表皮壞死,淋巴結炎,一般在1~3星期內好轉、消失。部分患者未經有效治療,傷後1個月仍有局部腫脹、瘙癢等。
2、大型蜈蚣咬傷 局部灼熱腫脹、劇痛、灼痛難忍。重者可出現局部水泡或壞死,有明顯淋巴管和淋巴結炎。毒素吸收後也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頭暈、眩暈、噁心、嘔吐、發熱等,甚至出現譫妄、抽搐、昏迷。幼兒因體重輕,往往全身症狀重。
3、過敏反應部分患者有類似蜂毒過敏反應,出現過敏症狀,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及致死病例報導。
簡單治療:
(1)用鹽膚木的汁液塗擦傷處;
(2)用黃草紙卷鹽點燃後,從紙卷的另一端將菸灰吹於患處;
(3)用氨水或花露水塗抹傷處;
(4)用雞蛋清或雄雞唾液搽抹傷處;
(5)用蝸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搽抹;
(6)用清涼油搽抹;
(7)用大蒜汁,桑汁拌白鹽搽抹;
(8)用香菸絲搗爛拌茶油搽抹;
(9)用新鮮活蜈蚣搗爛拌茶油抹患處;
(10)用鹼水或蔥頭切片塗在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