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程暉
「離島免稅政策歷經七次調整,助推離島免稅業務迅猛發展,從2012年到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預計增長13倍,海南離島免稅在全國免稅行業的市場地位也從2012年的佔比19.7%增長到57.6%。」中國旅遊集團海南區域總部總經理兼中國免稅品集團副總經理王軒在「發改書吧思享匯」交流活動中談到。
據海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離島免稅累計購物1631萬人次,免稅銷售額538億元。自今年7月1日起,海南實施離島免稅新政,截至10月31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銷售金額120.1億元,同比增長兩倍多,其中,化妝品銷售量、銷售額居首位。未來隨著離島免稅店數量和面積的增加,離島免稅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
「離島免稅業務現已成為海南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的名片。」王軒談到。
首先體現在業績屢創新高。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借鑑國際經驗,在我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政策創新。自2011年4月開始試行至今,運行情況良好,消費者購物體驗大幅改善,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不僅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同時也促進了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建設。如三亞免稅店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店,接待人數連續5年超越海南各大5A級景區。
其次,填補海南高端購物空白,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後,遊客消費構成發生明顯變化,遊客在三亞購物花費比重近30%,而政策實施前的2008年~2011年,該比例在12%左右。同時,引導、促進國人海外消費回流,推動海南旅遊總收入穩步增長。2012~2019年政策實施八年間,海南省接待過夜遊客人數快速增長,複合增長率達11%,海南省旅遊總收入由2012年的379.1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057.8億元。三亞免稅店開業後,海棠灣景區日均接待遊客由4500人次增長至5萬人次,酒店入住率由45%增長至66%。新政實施後,海棠灣區酒店平均入住率升至80%~90%,甚至出現「一房難求」的現象,達行業峰頂。
「離島免稅業務健康發展的關鍵是規模化。」王軒進一步分析說,「免稅品主要以奢侈品等一線品牌為主,產業鏈上遊的品牌方對免稅業務具有很強的話語權。對免稅運營商而言,規模化是至關重要的。如若失去規模化優勢,將不利於免稅品的採購和零售定價,其結果是免稅店失掉許多潛在的顧客,國家利益受損,外商從中漁利。」
那麼,如何從政策層面持續推動離島免稅業務的發展?王軒回答了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的提問。他說,一是一定要限制經營者主體的數量,經營的主體越多,消費者越拿不到好的零售價,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第二,目前海南離島免稅發展趨勢很好,建議在國家能夠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增加提貨模式(郵寄、即購即提),改善消費者的體驗。第三,建議簡化檢驗檢疫手續,加快流通速度。第四,建議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推動國產品牌進入免稅品銷售。「當初韓國免稅店就是強制銷售25%~30%的本國產品,帶動該國的產業發展,我國也有很多像華為這樣的民族品牌,如果能把他們也視同國外進口商品享受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這將有利於國內的品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