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虹社區醫院 康復創奇蹟

2020-12-24 南京晨報網

不僅要讓癱陷在輪椅上的身體「站」起來,還要讓生命有尊嚴地「站」起來。日前,南京秦淮區秦虹社區醫院康復中心100平方米的訓練大廳正式啟用,開始為轄區居民提供康復服務。儘管起步晚,但是隨著人員、設備、場地的逐步配備到位,中心的康復需求開始出現了井噴。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和默默的奉獻,陸續創造了多起康復奇蹟。

腦出血,21天康復走著出院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沒有人會相信,腦出血居然能創造這樣的康復奇蹟。半年前,秦虹社區的李先生(化名)突發腦出血,被緊急送到某三甲醫院治療。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後,出院後,老人來到了秦虹社區醫院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鍊。

「老人是坐著輪椅來的,左側肢體活動不利,無法提物,腿也拎不起來,只能平躺著。」康復醫學科副主任徐萍介紹,檢查發現,老人的肌力只有1級,正常人是5級。這意味著,老人的康復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頻、低頻、脈衝電治療,針灸……一系列康復手段開始上馬,同時配合康復師的手法康復,慢慢地,奇蹟出現了。第12天時,老人能從床上靠坐狀態自行轉移到椅子上,開始步行訓練。三個星期後,老人出院時,自己走著出院了。此時,肌張力達到了4級,距離完全康復只有一步之遙。

回家後,康復師繼續隨訪指導康復,傳授爬樓梯、拋接球等康復訓練,訓練身體的平衡力、穩定性和協調性。半年後,中心再次隨訪,老人開心地告訴醫生,自己能彈鋼琴了。

徐萍介紹,這位老人之所以能創造康復奇蹟,在於發病後及時治療,同時康復的及時,從不間斷,醫生和家人以及患者本人的不拋棄、不放棄,最終老人不僅站了起來,還回歸了家庭,回歸了社會。

補短板,做強康復服務百姓

昨天,記者來到秦虹社區醫院康復中心時,在裝修一新的康復訓練大廳,醫生正在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醫院院長王原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社區醫院的服務能力,補齊短板,滿足社區居民的康復需求,中心決定進一步做大做強康復,為周邊百姓提供高水平的康復服務。在此前40米康復訓練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檔升級,新建改造的100平方米的康復大廳已經開放,併購置了40多萬的康復設備,配備了5名醫生、3名康復師和7個護士,擁有床位22張,具備了為轄區患者提供康復服務的能力。

記者看到,新的康復訓練大廳功能區分非常細緻,分為作業區、言語康復區、吞咽康復區、物理康復區、中醫康復區等多個康復場所,每一個康復區都配備一名康復師,力求實現精細康復。為了進一步提高康復水平,中心專門從三甲醫院引入一名碩士研究生,同時加強與同級醫院交流,並加入了第一醫院康復集團,提升康復水平和服務。

據了解,隨著康復設備和人員的到位,目前來秦虹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骨折術後康復,疼痛患者康復,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的康復,80%是中風後遺症康復。每個月,都有20人在這裡康復出院。王原介紹,下一步,中心還將引入0-3歲兒童康復,比如厭食症、腦癱、腹瀉、多動症等,並加入中醫康復元素,比如中醫穴位敷貼、手法按摩、艾灸等,進一步豐富康復的內容和內涵,滿足不同類型的康復需求。

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由於神經細胞死亡後不可再生,因此,康復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徐萍介紹,如果患有腦出血,那麼病情穩定後一周就要開始進行康復治療了;如果是中風的患者,發病後48-72小時就要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對於像外傷引起的偏癱等患者,手術後要馬上進行神經修復的康復治療。

專家提醒,康復治療越早越好,而之所以強調早,原因在於,受損的神經細胞是可以修復的,通過康復鍛鍊、藥物營養等多種方式,將受損的神經細胞恢復功能,喚醒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進行工作,從而改善生活質量,甚至恢復健康。「像李先生一樣經過我們治療重新站起來的,只要及早介入康復,以後會越來越多。」徐萍說。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秦虹街道楓丹白露社區開展「愛國衛生月」清潔家園活動
    中國江蘇網4月23日南京訊 今年4月是全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南京市開展了主題「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的「大掃除」活動,秦淮區秦虹街道楓丹白露社區黨委積極響應,在社區中積極發動黨員群眾,倡議開展「水韻楓丹,美麗家園」活動。
  • 大醫院就診,社區醫院康復!餘杭一院醫共體星橋分院康復病區啟用
    餘杭星橋街道的李阿姨陪著陶奶奶在餘杭一院醫共體星橋分院康復科治療後直言,「在餘杭第一醫院治療後,到星橋中心繼續住院康復治療,我們照顧她方便了,而且總院、分院康復項目一樣,治療有保障,我們也更安心」。12月19日,隨著餘杭一院醫共體星橋分院康復病區正式啟用。今後,周邊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餘杭一院乃至浙大二院同質化的康復治療服務。
  • 南京秦虹街道:美麗清水塘 幸福扇骨裡
    如今,隨著秦虹街道扇骨裡鄰裡生活中心的正式開業,清水塘智慧片區城市微更新成效漸顯。 「棚戶區」變「風景線」,最美鄰裡生活中心應運而生 「四五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棚戶區。如今的社區鄰裡生活中心,讓我們的生活幸福得像花兒一樣!」在扇骨裡社區居住了30多年的沙啟濬喜笑顏開,他親眼見證了這裡的舊貌換新顏。
  • 六盤水安心康復醫院:發揮民企優勢 投身抗疫一線
    六盤水安心康復醫院是一家由水城縣招商引資、經六盤水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註冊的全市首家二級康復專科醫院,全院有職工 96 人。該院是六盤水市城鄉居民,城鎮職工醫保定點醫院,市殘聯定點醫院。安心康復醫院醫院以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服務為特色,開設有兒童康復科、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中老年康復科、內科、外科、骨科、中醫科及相關診療配套科室,有 16 層螺旋 CT、DR、肌電圖、彩色 B 超、骨密度檢測儀、肺功能儀及國內先進的康復設施設備 135 臺套,為小兒腦癱、截癱、偏癱、骨與關節病、頸肩腰腿疼痛、術後患者等病人提供優質綜合康復醫療服務
  • 廣東崇愛康復醫院成為康復醫學專科聯盟成員
    據廣東崇愛康復醫院黨支部書記李永勝介紹,珠江康復專科聯盟是珠江專科醫療聯盟的重點聯盟專科,也是珠江醫院的優勢專科。此次廣東崇愛康復醫院與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合作,必將推動廣東崇愛康復醫院的醫聯體建設進入3.0時代。
  • 南京中華門-秦虹片區規劃出爐,打造越城天地等9大區域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秦淮區的中華門-秦虹片區是南京老城南的主要生活區,未來這裡要變成什麼樣?12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獲悉,中華門秦虹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出爐,中華門—秦虹片區將變身歷史風貌特色街區和優美人居的文化特色社區,打造越城天地商貿旅遊、大報恩寺佛教文化組團等9大區域。中華門-秦虹片區變身文化特色社區中華門—秦虹編制單元位於秦淮區西南片,南北長約12公裡, 屬於中心片綜合分區—主城南分區 。
  • 住建部秦虹:房地產增速將逐年下降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11日說,2014年的房地產市場將分化非常明顯,房地產增速也很難再保持兩位數以上,未來中國的消費增長將會改變很多中小城市的區位價值,房地產應該抓住這一市場的結構性機會。秦虹是在和訊財經中國年會地產金融創新峰會上作如上表述的。她說:「過去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趨勢性的機會,房地產銷售連年增長。
  • 愛情這味藥,讓偏癱丈夫奇蹟康復
    青海新聞網訊為了身患疾病的丈夫奔波勞累,為了孩子的學業不辭辛苦,為了這個家,城中區總寨鎮新城社區居民秀麗必須撐著。秀麗說,夫妻本是一條心,現在丈夫病了,她必須照顧丈夫,這是義務和責任。出院回家後,秀麗為了丈夫可以早日康復,每天5點鐘便喊丈夫起床,陪他說話,給他講一些笑話趣聞,或借來報刊給他閱讀。「我想和他多說說話,因為我怕他睡著就再也醒不過來了。」秀麗抹著淚說。
  • 南京秦淮秦虹街道44個小區11月前完成垃圾分類設施建設
    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史辰 記者 張可)9月23日秦淮區秦虹街道舉行「2020年大力提升垃圾設施(房亭)推進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目前秦虹街道已經完成11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設施建設。
  • 斥資10億 中國太平首家康復醫院在滬投入試運行
    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楊靜)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斥資10億打造的首個醫院項目——上海太平康復醫院正式投入試運營。該院毗鄰太平小鎮?梧桐人家養老社區,將醫療與養老深度結合,形成醫療、健康、養老、護理相結合,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運行閉環。
  • 李惠利醫院康復中心 整體入駐寧慈康復醫院
    本報訊(記者吳向正 劉挺 通訊員高鵬)近日,我市慈善實體寧波寧慈康復醫院傳出好消息: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康復中心寧慈康復醫院醫聯體正式運行,這為廣大有康復醫療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增加了新的希望。
  • 方艙醫院「社區」的熱心片警
    湯三立今年41歲,參加公安工作18年,進方艙之前是黃陂公安分局前川所魯臺社區的社區民警,有著近15年的社區工作豐富經驗,現在是省委黨校方艙醫院安保突擊隊四組的小組長。2月14日主動要求進駐方艙醫院以後,湯三立已經在這裡駐守了13天。「方艙內現在有92名患者,還有來自8家市內醫院的244名醫護人員」。
  • 再創佳績!九如城(宜興)康復醫院全國康復學術會議精彩回顧
    八百餘位康復及物理治療學專家圍繞主題展開學術交流,線上參與人數超 7 萬人。九如城(宜興)康復醫院康復治療部主任廖麟榮博士、質控部主任劉浩博士受邀擔任大會分論壇主席,重症康復治療中心副主任廖曼霞受邀擔任分論壇主持,三位專家均作學術講座及主旨演講。
  • 奇蹟發生!希臘一名102歲新冠病人康復出院
    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希臘一名102歲新冠病人奇蹟康復,11月28日已經從科孚島綜合醫院出院回到療養中心,成為迄今為止希臘年紀最大的新冠康復者。據悉,這名102歲的老奶奶原來居住在約阿尼納一家療養中心。這家療養院在本月初暴發新冠疫情,共有56名老年居民感染新冠病毒。
  • 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奠基 增城首家康復醫療中心誕生
    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全新發展定位,由廣東省醫院協會牽頭主辦,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承辦的「中國康復醫學發展五十人論壇暨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項目論證會」於2020年7月20日在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召開。值此全國上下「一手抓疫情常態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我們迎來了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的正式奠基。
  • 秦虹:未來5年中國房地產業有五大新投資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秦虹:未來5年中國房地產業有五大新投資機會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3日在「2020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上表示,未來5年,中國房地產業在包括都市圈、城市更新等五大領域仍有發展和投資機會
  • 被質疑「醫學奇蹟」?萬茜工作室曬康復訓練視頻回應
    8月17日,萬茜工作室發文回應「假骨折」質疑,表示:「茜姐的康復速度被大家調侃為「醫學奇蹟」,來看看樂觀堅強努力復健的茜姐吧,每天努力一點點,每天康復一點點。」並發布萬茜看醫生做復健的視頻。據悉,此前有爭議表示萬茜骨折康復速度太快,被網友稱「醫學奇蹟」。
  •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發布:社區康復需熟悉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
    在社區康複方面需熟悉康複評定的種類和特點;常用物理療法、作業療法、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方法。在基層醫療衛生實踐方面,要求重點培訓基層常見多發疾病診治、中醫藥健康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常識等。《大綱》強調,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對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時間截至培訓報到當日),適當減免相關培訓內容。
  • 秦虹人家的美食日常,你吃過這樣的南京美食嗎?
    而深藏不露,從早吃到晚的秦虹人把頭埋進碗裡:我就笑笑不說話。畢竟,這是一片傳奇的夜宵聖地。白天的秦虹小區還能內斂如常,夜幕剛一降臨就再也掩蓋不住躁動,立馬活色生香起來。在你與烤肉只相差一撮孜然的熱浪裡,晚上下完班穿著涼拖大褲衩來秦虹,你就比文安裡養鳥的大爺還要更秦虹人。6點到深夜,能與南湖抗衡的秦虹宵夜地圖,由此展開。
  • 《藍皮書》發布,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專業機構助力市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張國華,中國社科院(北京)城鄉規劃研究院院長朱光輝,清華大學學生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強,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會長李文杰,自如營運長梁佔華等參加發布會,自如首席市場官熊贇發布《藍皮書》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