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前一天,孫茜在發微博,
我們的「小品女王」終於退休了。在此之前,她就在多個場合表示,馬上到年齡了,自己要退休,這次實現了。
可以好好的過個七夕。
關於退休,她早就這個打算。
2018年,宋丹丹和兒子巴圖參加《嚮往的生活》,飯後閒聊時,她吐露,有一陣子工作中的負能量太多,加上自己的胃病復發,年紀也大了,退休的想法就萌發出來了。
後來,在《王牌對王牌》,兒子巴圖為她做了一個翻糖蛋糕,上面是她這一生的代表作。兒子說:六十歲,生理心理都到了退休的年齡,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很幸運以後得時光我能陪著你。
以前的宋丹丹身上會有很多的符號,「魏淑芬」「白雲」、「和平女俠」……而此後她的身份只是宋丹丹。她想要把90%的時間用在家人身上,10%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作品。
2020年春節,她搭檔張國立等人表演開場歌舞。在臺下接受採訪時,她說:「今年就是跟觀眾說一聲再見。」
有點傷感。在沒有她的那些春節裡,真的是每個春節都在盼能有她的節目。
儘管她的節目能讓大家開懷大笑,但還是與她的理想越來越遠了。
宋丹丹能當上演員,說是幸運,不如說是天意。
1981年,宋丹丹20歲,兩次高考落榜。
她的髮小給她拿來一份《北京日報》,「北京人藝招演員,你去試試吧。」
她就和發小一起過去,報名費兩塊五,自己只有五毛,發小二話不說幫她給了她兩塊,這才報上了名。
初試時,老師讓她跳段舞蹈,她不會就跳了一段廣播體操。詩歌朗誦也不會,就在報紙上讀了一段新聞。
考完,還得趕緊回家,因為是偷偷穿二姐的高跟鞋來的,怕被發現。
就這樣稀裡糊塗地幾天後得到了複試的通知。
複試時,她要表演的是母親病危,給父親打電話。她「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自己也不知道當時怎麼就納悶容易流出淚,接著她說:「爸,我媽病了,住院了你快來,你快來吧。來的時候給我帶……帶兩瓶酸奶!」
這「兩瓶酸奶」讓所有在場的老師哄堂大笑。就這樣通過了複試。最後終於進入北京人藝訓練班。
在訓練班學習了2年,宋丹丹成了北京人藝的話劇演員。
上學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是很笨的女孩,歷史、地理不會,物理化學聽不懂,但到了人藝,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因為自己是最放的開的,平時上學時愛看文學書,愛亂寫東西,全都成全了這時的自己。
成為演員後的宋丹丹有一個夢想,就是拿到奧斯卡金獎,那是對自己至高的榮譽,獲獎感言都在心裡演習了好幾遍。
初出茅廬的她,跑過龍套,也演過一些無足輕重的角色。
她的曙光來的特別快。1984年,她憑著在話劇《紅白喜事》中的靈芝一角,獲得了文化部觀摩演出一等獎和北京政府表彰優秀演員獎。
被趙寶剛導演稱:「這個小孩兒,是個表演天才。」
接下來,就各種獎拿到手軟,但這其中沒有奧斯卡。
儘管拿了很多獎,但那時知曉她的人並不多。
1989年,春晚由於不夠時長,臨時又加了一個節目就是《懶漢相親》。「俺叫魏淑芬,女,29歲,至今未婚。」這句充滿山東口音的開場白成了經典臺詞,也打開了她的知名度,她一炮走紅,家喻戶曉。
此後的她,搭檔過黃宏,趙本山,在小品裡扮醜、扮老太太,「小品女王」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
直到1992年,她錄製完春晚回到家,兩歲的兒子巴圖正發高燒。她抱著兒子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值班醫生見是她,直接就笑了。不是為兒子看病,而是問她演老太太的豁牙是怎麼弄的?
宋丹丹想罵人,但兒子還在發燒,她需要醫生,於是,耐下性子回答:是塗上的顏色。
這次之後,宋丹丹連續6年沒有上過春晚。
宋丹丹有個人生目標,就是「手裡端著茶水,兜裡揣著牙籤走進排練廳的老藝術家。」
每個紅利背後都有需要付出的代價。
小品帶給她的名氣,即便是自己在演話劇中悲情可憐的人時,人們看見她還是想笑。
這不是她想要的,它就像一把枷鎖,牢牢地夾住了她。她開始迷茫了,討厭別人看見她就笑,更受不了別人叫她笑星。
這些離她的人生目標越來越遠。
事業不順,感情也不太順。她經歷了前夫出軌,經歷過事業低谷期。從35歲到48歲,創作欲最強的這段時間裡,幾乎沒有人找她拍戲,代表作也只有一部《家有兒女》。
2008年,演完小品《火炬手》之後,她在採訪時說:「就算拿槍指著我的頭我都不會去演小品了。」至此,她全心投入到電視劇,電影,話劇作品中。
06
2005年,宋丹丹和現任丈夫趙玉吉的結婚紀念日上,她在家裡搭上舞臺,為自己舉辦了一場奧斯卡頒獎典禮。
向大家講述自己的那個奧斯卡夢想,回顧自己從進入人藝到在娛樂圈打拼的這些時光。最後自嘲:「像我這樣媚俗了大半輩子的老女演員,註定是成不了藝術家了。」
現在,她終於到了「觀風景不再弄潮的年紀了,」「對任何不喜歡的,都可以說:再見,不遠送!」
她終於和自己和解了,也不再執著於奧斯卡。
宋丹丹,退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