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
轉眼年關已到,大批的農民工都開始了"返鄉潮",往日冷清的農村也開始熱鬧了起來。每年在臨近過年的時候,氣溫都是格外的低,這幾天筆者家鄉溫度還算不錯,但是下周就開始降溫了。雖然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但是在農村裡還是要忙著幹地裡的農活,也就興起了一個怪現象。
那就是"睡衣潮",不管是出門幹活還是購物,總能看到來來往往的農民穿著睡衣出門,各種紅紅綠綠的睡衣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但是在專家的眼裡就變了味道,專家覺得這樣穿睡衣出門有傷風雅,這也是引發了大家對於此事的討論。
當然專家的說法站在他的立場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農民卻不以為然,因為大家始終覺得自己舒適暖和是最重要的。誠然,我們都知道,在農村相對來說會比城市冷上不少,因為有水窪的地方都上了冰凍,住在農村的朋友就知道,那種寒冷是刺骨的,所以冬天穿這種手工的棉花襖就成了大家的習慣。
至於會興起這種現象還有下面的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穿睡衣相對來說也是節約的一種體現,現在的農村很多地方都通上了天然氣,但是農民朋友會覺得成本太高,很多時候都會捨不得用,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那麼在家中的時候能夠穿上這種睡衣也是非常的暖和,我們都知道冬天換衣服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所以這就導致村民們出門的時候就索性穿著睡衣。
第二個就是大家並沒有覺得這種行為有什麼不妥,事實也正是這樣,這種睡衣雖然被定義為了"家居服",但是它最終要的特點還是保暖。如果能夠幫助自己在外面行走的時候禦寒,為什麼不穿呢?再說了這種衣服也就是衣服的製作和顏色有點顯眼,成為有傷風雅實在是言之過頭了,要說有什麼實質上的問題,也是設計上的,跟農民在什麼穿真的沒什麼關係。
第三個就是即使大家外出幹活也穿它的原因是耐髒,這也是這種睡衣的優點所在,農村的條件始終與城裡還是有差距的。很多地方都是泥土,而且很多的家庭並沒有洗衣機,所以大家也是十分的願意穿這種睡衣,就為了圖個方便,因為冬天的衣服是真的難幹。
筆者也是覺得,農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穿著決定,沒有什麼問題,不用刻意的去在乎別人的眼光,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對於"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這一話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