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東邪西毒》中的時間,就讀懂了人生的寂

2021-01-10 夜貓看電影

1994年,王家衛以金庸小說為藍本創作了武俠巨片《東邪西毒》。該片歷時一年,耗資數千萬,雖然票房慘敗,卻幾乎囊括該年港臺本土電影所有大獎。

01《東邪西毒》是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嚒?

《東邪西毒》似乎攫取了金庸小說中虛構人物的精粹——取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物的個性特徵及部分經歷,雜糅其它幾部金庸小說中的人物:以行事毒辣、與嫂子私通生子的西毒歐陽鋒和行事不圉於常理、失去至愛的東邪黃藥師為故事的主角;將《天龍八部》中痴戀的王語嫣與一心復國的慕容複合二為一,變出一個人格分裂、為愛受傷的人物慕容嫣/燕。同時,又將她作為在《神鵰俠侶》中僅見其「神」的獨孤求敗的前身;將為食而自剁一指的九指神丐洪七的斷指,變為為義而失,但又在情節設置上與一個雞蛋相照應;又將《射鵰》《神鵰》中南帝一燈大師與瑛姑、老頑童周伯通之間的背叛與嫉妒的故事改頭換面,成為盲劍客與妻子桃花、黃藥師之間的恩恩怨怨;而那個執著的牽驢少女,宛然就是《神鵰俠侶》中要報受辱之仇的白衣小龍女……

然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真正有據可查的,與金庸小說相關的只有:東邪、西毒與洪七三個人物的名字。

《東邪西毒》與金庸小說相差十萬八千裡,卻也在片頭赫然打上「金庸原著」四個大字。據說當年王家衛感興趣的只是東邪與西毒兩個人物,但是與金庸接洽下來發現買東邪、西毒兩個人物所需的版權費用和買《射鵰英雄傳》一樣,因此買回《射鵰》的版權。

金庸在談到自己小說的電影改編時,頗具大家風範地說「改動小說是拍電影的先決工作,但是改到什麼程度,沒有一個標準。當然也有過分發揮想像力的,像《東方不敗》把男的改成女的,這就是很具體的大改變。一般我都不去幹涉再創作者,因為實質上他只是借用人物和故事去創造發揮。觀眾自己會判斷的,由他們去尋找電影製作的風格,觀眾應該是批評電影本身,而不是研究它符不符合小說,我覺得不必過分限制。」

02《東邪西毒》講的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仿佛是對金庸背離傳統歷史演繹小說中的循環歷史觀的反駁,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大量地運用農曆表達時間,在敘事上也有意識地首尾相連以形成一種敘事上的迴環。而該片的英文名即Ashes of time(時間的灰燼)仿佛也在明示《東邪西毒》要講的不過又是一個關於時間和人的故事。

開篇西毒自敘「很多年之後我有個名字叫做西毒」,便奠定了整個電影敘事的過去時前提。然而王家衛在電影獨白中仍然運用「今年」、「去年」與「翌年」等時間詞加以標註,在「過去完成進行時態」中,時間的碎片化使記憶得以在過去的每一個「當下」中自由穿梭。「今年五皇臨太歲……初六日,驚蟄。每年都會有一個朋友來看我,今年,他給我帶來了一份手信」;「去年立春後,我一直沒有買賣,整個月只有一個人來找我」;「翌年,我來到盲劍客的鄉下」「立春之後就到了驚蜇,每年這個時候,有位朋友來看我。但是他今年沒有來。沒多久,我收到一封白駝山的來信,我大嫂在兩年前的秋天,因為一場大病去世了」。即:

A「去年」——慕容嫣/燕找殺手(相對於B的前一年);大嫂病死(相對於C的兩年前)

B「今年」——黃藥師帶來醉生夢死酒;少女為弟報仇求助;盲劍客殺馬賊失敗身亡;洪七出場

C「翌年」——西毒到盲劍客家鄉看「桃花」;收到白駝山來信(兩年前A大嫂病死);離開沙漠回到白駝山

王家衛有意地將敘事的順序變更為今年—去年—「今年」—翌年—去年(以「翌年」為當下的兩年前)。在「去年」和「翌年」之間,用「今年」發生的黃藥師的失憶與盲劍客的死以及洪七的出場等一系列事件的鋪開回到了「今年」。又在悄然中將敘事的「當下」移至翌年(第二年),這樣就構成了過去、現在與將來循環往復的敘事模式。而舊曆則充當了影片中時間流逝的標誌,如開篇黃藥師於「初六日,驚蟄」拜訪西毒,黃藥師與慕容嫣/燕第一次見面的「初四,立春,東風解凍」,以及歐陽鋒燒掉野店,回白駝山時的「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03時間的灰燼,不過是人生的寂

多達七次的舊曆運用,使得《東邪西毒》的時間表達方式似乎是王家衛迄今為止的九部電影中最為獨特的一部。然而,舊曆的使用並不等於對傳統循環時間觀的認同。透過影片如影如幻的影像表達剩下的不過是兩種時間——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矛盾。

王家衛在開篇「很多年以後我有個名字叫做西毒」消解掉客觀化的「當下」後,又在循環中不斷地建構每一個「當下」——自我的當下。當客觀時間遭遇平面化、符號化後便成為主觀時間的表達工具之一,「醉生夢死」的美酒只不過是一個關於記憶與遺忘的玩笑。

《東邪西毒》的敘事段落圍繞西毒在每一個「過客」身上的情感投射和記憶找尋展開:東邪帶來的「醉生夢死酒」為西毒提供了一次選擇的機會——飲與不飲的選擇意味的是遺忘還是記憶的抉擇?在時間遊歷中選擇就意味著悖論,選擇了記憶的西毒因銘記而必須承擔「自我」的負重,選擇了遺忘的東邪則因忘卻而喪失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在慕容嫣與慕容燕交替的敘述中,對話的是兩個感情受傷的人——西毒與慕容嫣/燕。慕容嫣要殺掉「哥哥」的想法,未必不是西毒曾經的衝動;對執著的牽驢少女所發出的感嘆「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在別人看來,是浪費時間,她卻覺得很重要。」「她」的所指更包括嫁給自己大哥的戀人。因此,在他得到少女的懇求時的西毒會顯現出一種報復的快感。盲劍客在感情上的逃避與最終的死亡,無疑為西毒提供了又一種可能的選擇。

圍繞洪七的四次記時:為「利」殺馬賊的「十五日,有風,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 ,有血光,忌遠行,宜誦經解災」;「初十日,立秋,晴,涼風至,宜出行,會友,忌新船下水」;為「義」殺太尉府刀客的「十五,有雨,土黃用時,曲星,宜沐浴,忌遠行,衝龍煞北」以及洪七攜帶老婆一起闖蕩江湖時的「那一天是十五,黃曆上寫著:失星當值,大利北方」。

時間符號的密集體現了記憶的精準,西毒記起的不光是自己對曾經有這樣的機會的放棄,更回想起了自己當年的追求與祈望。不動聲色之中的悲哀更動人心扉。顯然《東邪西毒》中自我主觀化的時間,使得感性的邏輯順序得以被建構。農曆記時不過是形式,客觀時間在本質上被架空為符號,流動於主觀時間中苦澀的記憶才是敘事的重點。所以,所謂的時間之塵,不過是人生之寂罷了!

相關焦點

  • 王家衛《東邪西毒》∣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
    《東邪西毒》,我16歲的時候完全看不懂,23歲時依然看不懂,28歲時還是很懵懂......被直接剁碎的故事,隱秘而晦澀的獨白。光、影、樹、鳥籠、沙漠、禿山、海水,不斷變換的空鏡,怎麼找也找不到傳統中「東邪西毒」的樣子,完完全全地打破了我對電影的認知。
  • 年少不懂詞中意,讀懂已是傷心人-《東邪西毒》
    想到電影臺詞第一個就是《東邪西毒》。如果你也想來討論經典電影,歡迎給我留言。----------------------------------正文:說起電影史的經典電影,大概沒有一部是像《東邪西毒》這樣,每一句臺詞單獨看,都如悠悠墜落的石子,擊蕩出人心底的漣漪
  • 東邪西毒終極版影評:時間的灰燒不完
    升級:油畫重彩與山川意境  如果是十五年前的《東邪西毒》是一幅山川意境長遠的畫卷。那末此次經由過程藍光技巧還原畫質,馬友友脫手輕新配樂的《東邪西毒最終版》,便如同是藉助油墨重彩去塗滿光影的升級斑斕。  老版本的《東邪西毒》被王家衛自比為雅片。與可樂般的《重慶叢林》截然不異的是片中彌散的濃濃的孤獨感。
  • 東邪西毒終極版:時間的灰燒不完
    升級:油畫重彩與山水意境如果是十五年前的《東邪西毒》是一幅山水意境深遠的畫卷。那麼這次經過藍光技術修復畫質,馬友友出手重新配樂的《東邪西毒終極版》,便猶如是藉助油墨重彩去塗滿光影的升級斑斕。 老版本的《東邪西毒》被王家衛自比為鴉片。與可樂般的《重慶森林》截然相反的是片中彌散的濃濃的孤獨感。當然,這種感覺有人喜歡有人恨。
  • 周末薦影|「東邪西毒」在時間的灰燼裡醉生夢死!
    >很多的網友都評論他因為一句話,愛上了這一部電影當一個人沒有辦法再去擁有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知道了這個臺詞,就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文藝青年必看的「東邪西毒>每個人的面孔都是憂鬱的那裡充滿了殺手與妓女,劍客與匪徒有痴情者也有負心人這種無以復加的東方美感應該只有王家衛可以拍的出而從目前來看這部東邪西毒中的惆悵與灑脫感
  • 淺析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之回憶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這部電影說是改編自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但除了人物和姓名之外,這部電影和原著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很多人說看不懂這部電影到底要講的是什麼?觀看《東邪西毒》最困難的、最迷人的地方即在於,如何把片段的情節重組為完整的故事。非線性敘事在《重慶森林》亦有出色表現,然而《東邪西毒》絕對是王家衛最「破碎」的一部電影;因此,讓我們先搞清楚這裡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 從《東邪西毒》到《大話西遊》
    1993年底,《東邪西毒》再次耗盡投資一籌莫展之時,劉鎮偉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重新構思拍攝了一部喜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基本上就是《東邪西毒》的原班人馬,很多劇情橋段都是演員們的即興創作,沒想到在賀歲檔上映之後票房大賣,賺得是盆滿缽滿。
  • 《東邪西毒》:莫回頭
    可以說,王家衛是用對待文化遺產一樣的態度去拍攝那些打戲。更為重要的是,葉問對宮二、宮二對馬三,這兩場打戲完完全全地與人物弧線和敘事張力結合在一起。1992年12月,王家衛帶著一幫香港明星來到陝西榆林,開拍《東邪西毒》。由於影片進度緩慢,預算不斷超支,澤東公司決定以低成本套拍一部喜劇電影——《東成西就》(影片僅僅用了27天便拍攝完成)。
  • 張國榮《東邪西毒》看懂已是不惑年
    導語:《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的眾多晦澀難懂的電影中的其中一部。影片演員陣容強大,拍攝的風景迷人,題材又取自金庸。一部看似眾星雲集武俠大片卻只是一個王氏愛情。它到底是武俠片,還是文藝片?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世界。
  • 《東邪西毒》:喝再多「醉生夢死」,也忘不了心中那朵唯一的桃花
    但我總覺得不搞懂《東邪西毒》的時間線,它的美會從我的眼中生生流走,進入身體的,將只是一杯劣質的酒,剌嗓子卻不灼心,饑渴而不痛快。相信很多人對《東邪西毒》的第一感受都是情節跳躍,乃至不知所云。我也是看完第三遍,才明白幾個角色經歷了什麼。
  • 《東邪西毒》:喝再多「醉生夢死」,也忘不了心中那朵唯一的桃花
    為了讓像我一樣的「時間癖」不再糾結,我把時間線大致梳理如下:影片開頭,歐陽鋒自言自語,是當前時間兩年前的冬天,西毒大嫂病逝,委託黃藥師把名為「醉生夢死」的酒轉交給歐陽鋒一年前的立春,慕容嫣(慕容燕)精神分裂,找歐陽鋒殺黃藥師
  • 讀懂《周易》乾卦,就讀懂了人生
    代表著人生、或人的事業發展的六個階段,即潛、現、惕、躍、飛,亢。乾卦由天道而至人道,讀懂了乾卦就讀懂了人生,也就讀懂了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初九處於乾卦六爻當中,壓在最底下的一爻。因為處在最下方,所以還是處於一種潛伏的狀態。儘管是龍,有龍的內質,但由於所處的位置,所以需要把自己藏起來,等待時機。
  • 《東邪西毒》裡,我們似懂非懂的臺詞你還記得嗎
    跟著電影《東邪西毒》的背景音樂走起!你還記得電影《東邪西毒》裡的似懂非懂的臺詞嗎?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拿1994年意識流口味超重的《東邪西毒》的臺詞作今天的電影臺詞分享,不單是因為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員夠大咖,更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臺詞夠「意味深長」,哈哈,你懂的,就是看不太懂,但堅信自己看得懂。
  • 《東邪西毒》:驚蟄日,在時間灰燼裡醉生夢死
    01向來後知後覺,再看《東邪西毒》的時候有些恍恍惚惚。也許,網站進行了剪輯。總之,我知道這電影很好——就是,始終沒有辦法體會到當中的愛恨情仇。今天還要勉強寫文,因為今天是驚蟄。前幾年,一到驚蟄就想到那兩條多情的蛇。
  • 最好不要看懂《東邪西毒》
    但其中最另類的改編,還屬王家衛版的電影《東邪西毒》(1994)。如今回想起這部《東邪西毒》,我又看了兩遍,發覺這部電影的珍貴之處是在於講遍了所有人的人生,而「你總會找到你自己」。在人物的選擇上,王家衛借用了小說中的人物原型:歐陽鋒、黃藥師、洪七,也就是小說中五大絕世高手之三的「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
  • FILM CLUB|東邪西毒
    本周末,電影社聯手粵語社,為大家帶來1994年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
  • 揭開《東邪西毒》疑惑之謎
    《東邪西毒》《東邪西毒》是非常難看懂和理解的影視作品,如果說只看過一遍而以,很抱歉,你一定沒看懂裡面到底講了啥。《東邪西毒》是一部1994年出品的香港武俠電影,改編自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等主演
  • 看《東邪西毒》,體會人生百味
    1994年9月17日,在陝西榆林拍攝的武俠電影《東邪西毒》在中國香港上映。這部片子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採妮等人聯合主演。說是武俠片,片中並沒有多少武打鏡頭;說是愛情片,它又不像愛情片,因為劇中的臺詞反倒更像是在訴說人生,而且這部電影必須要從頭看到尾,如果你看了一半沒能堅持看到最後,就會有一種這到底講的是什麼鬼的想法。
  • #張國榮電影展映#《英雄本色》I II 《東邪西毒》
    周六(4.1) 周日(4.2) 西區火災樓二樓報告廳 《英雄本色》第一部、第二部;        周一(4.3) 東區環資樓報告廳 《東邪西毒
  • 幕後 | 不一樣的武俠電影——《東邪西毒》
    那這部在所有金庸影視劇作品裡,風格最獨特的《東邪西毒》,它的背後又曾發生過哪些特別的故事呢? 《東邪西毒》最早的意念,是源於劉鎮偉,當時身處內地酒店的劉鎮偉,跟一位侍應聊起《射鵰英雄傳》,「如果我拍東邪西毒的年輕版,你想不想看?」侍應的熱切反應引起了劉導演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