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2日晚上八點,第一屆春晚正式亮相,此後便成了過年的一個重要形式。這麼多年來,春晚帶給了人們很多歡聲笑語,更是伴隨著許多人長大。看到春晚裡的那些老演員,人們似乎就回到了童年,馮鞏正是這樣一個老演員。他在春晚的時間可謂是非常久了,從1986年到2018年,整整32年。
可以說80後、90後、00後都是看著他的節目長大的,馮鞏這麼些年,也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其創作出來的喜劇效果也是獨有的,是一種與觀眾直接對話溝通的喜劇方式,通過一句俏皮話、一個生動表情、一個滑稽動作,輕鬆就能讓觀眾有參與感、對話感。不過今天我們不說他的作品,而是來說說他的身世,馮鞏的身世可一點也不簡單。
首先是父親這邊,他的父親馮海崗是馮國璋的孫子,馮國璋這個名字大家學歷史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位也是近代史上的一位大人物,為直系軍閥的首領,跟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其位置最高是代理總統,袁世凱去世後黎元洪就任,他便是副總統。黎元洪跟段祺瑞爭執,不久黎元洪下臺,馮國璋便去了北京任代理總統。
後期馮國璋意識到要想到令這塊古老的土地再次強盛,不是一朝一代人能辦到的,所以他將希望放在了兒孫身上。馮鞏的祖父馮家遇是馮國璋的第三個兒子,因父親之願,去德國留學讀了化學冶金專業。回國之後投身實業,偽軍還曾以高官誘惑,馮家遇始終沒有答應。馮海崗是馮家遇的第三個兒子,馮鞏則是他最小的兒子,而馮鞏的母親家族也不簡單。
馮海崗的夫人名叫劉益素,兩人是在輔仁大學相識的,第一次見到她。馮海崗就被這位大小姐的美麗和氣質驚豔了,還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下非她不娶,後來果然如願。劉益素生於1921年,可稱得上是大家閨秀,因為她的家族是清末民國初年京東第一家(也稱汀流河劉家)劉氏家族。
劉家的創始人為劉新亭,從身無分文一點一點做起,最終令劉家富甲一方、顯赫一時。其兒子劉如峨又將商業、權利、土地作為興家立業的三個條件,他的三個兒子分別完成一項。在這樣的積累下,劉家便成瞭望族,在當時頗有名氣。本來興盛的有三個商號,無奈跟奉系張作霖結了怨,商如何鬥得過軍閥?
1920年,劉家其中兩個商號被張作霖封了,只剩合義堂。合義堂發展還不錯,令劉家保持著京東第一家的地位,而劉家的商號再次覆蓋大半個中國。當時有一個北方四大家族的叫法,劉家被列為北方四大家族之首,在關外與吉林牛家並列。根據看過喬家大院的一個劉家後裔描述,劉家的莊園規模和豪華,都遠勝過喬家大院。
從這點可知,當年的劉家有多麼的興盛,更有不少政治家都尋求過劉家的資助。比如說曾國荃、曹錕、張景惠、蔡運升等,張作霖也找劉家借過軍餉,黎元洪給劉家宗祠題過匾。但如同喬家和康百萬,劉家也迎來了沒落的時刻,因為九一八事變後劉家所在的地方也淪陷了。日偽對東北經濟的控制,使得劉家日益衰落,四十年代末徹底不復存在。
劉益素是第六代人,其祖父劉坦跟馮國璋的關係非常好,跟馮海崗結婚也是家裡樂見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