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哈哈,這個搞得不怎麼愉快的話題,我又要說了。有朋友說我寫的文章「寫實主義」,這是客氣的。有不客氣的,說我充滿「弄堂氣」。弄堂氣是什麼?就是不登大雅之堂嘛。要怎麼才登大雅之堂呢?我想可能有兩種,一種是中英文混用,多加理工科詞彙,把自己的文章搞成一篇EMBA的教材,好像在向讀者暗示自己讀過EMBA(是不是自己讀的再說)。還有一種是儘量多用排比句,再從古詩古文裡抄錄些詞語,什麼「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之類。這樣寫文章有意思嗎?可能很多人覺得有意思,但我覺得沒意思。我又不用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指標,我只想講兩句人話,僅此而已。今天想到這兩句閒話,緣於我的好友作家@王莫之 提醒我:今天是上海一代歌后周璇一百周年誕辰,她是1920年8月1日出生的。關於周璇,各種文章寫得很多了,我不想重複。記得去年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專門寫周璇歌曲中,除了「風花雪月」外的另一面:「人間煙火」。我把那篇文章改了改,舊文重發。主要是聽歌,聽聽這位只活了37歲的「金嗓子」歌裡唱的真實的生活,上海人的生活。先聽這首:五芳齋。
五芳齋
詞曲:黎錦暉
演唱:周璇 嚴華 嚴斐
(一)有黃河鯉魚、青浦芥菜、四川白木耳、福建青海帶、北平溜丸子氽湯、那南京燒鴨子來得快。那麼廣東叉燒、湖南辣椒, 合攏起來炒一炒;辣得很好!雲南火腿、山西皮蛋,合攏起來拌一拌,下酒又送飯;口磨豆腐湯,又嫩又清爽,又燙又香。(好!就來這幾樣!) 廣東叉燒、湖南辣椒,兩樣合攏起來炒一炒。雲南火腿、山西皮蛋,兩樣合攏起來拌一拌;口磨豆腐湯,,要嫩要清爽,,外帶加皮四兩。
(二)有五加皮酒、青梅白幹, 全是好酒,大家都愛喝。請大家注意,那擇酒如同擇朋友;稍一不留神,壞事傷身,擇酒如同擇朋友。說得很好!好酒助興,壞酒傷身,冷酒又傷神,不飲又傷心;今朝飲酒,不醉不休,再來一杯!(且慢,飲酒不要快!)廣東叉燒、湖南辣椒,兩樣合攏起來炒一炒;雲南火腿、山西皮蛋,兩樣合攏起來拌一拌;口磨豆腐湯,又嫩又清爽,一齊全都辦好了。
周璇
1920.8.1-1957.9.22
周璇曾是上海歌壇影壇超級巨星,後來紅顏薄命英年早逝,很多年沒有人提起她。但她的光芒終究難以掩蓋。八十年代有部電視劇《璇子》,後來藉助港臺影視歌壇的力捧,周璇作品的價值重新被人們認識。王家衛的經典影片《花樣年華》用了周璇歌曲作為片名,全片瀰漫著老上海風情。費玉清、蔡琴等人演繹的歌曲中,翻唱自周璇歌曲的不在少數。因為周璇的這一波走紅是「出口轉內銷「,所以「周璇」的名字成了老上海的某種象徵,自然也帶有港臺人對上海的刻板印象:不夜城的夜鶯,風花雪月、歌舞昇平。果真如此嗎?周璇的歌曲有風花雪月、歌舞昇平的內容,但不盡然。她有大量作品唱的是人間煙火,很接地氣,甚至有點「俗」。1953年,周璇在電影《彩虹曲》中唱了兩首很有意思的歌曲:《掃地歌》和《廚房歌》,每天早上打掃庭院,然後買菜燒飯,這是尋常人家最普通的生活,在周璇美妙的歌喉唱來,十分親切,又十分詼諧。《掃地歌》的音頻沒有找到,只有一首《廚房歌》供欣賞。
廚房歌
陶秦詞,厲遲曲
電影《彩虹曲》插曲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雌雞在刀下慘叫,把刀的人兒不哭也不笑。卟卟卟卟卟卟卟卟,魚蝦在刀下亂跳,把刀的人兒不哭也不笑。鹹加鹽、辣加椒,好的餵人,不好的餵貓。一遍兩遍仔細挑,要讓人們吃得好。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雌雞在刀下慘叫,把刀的人兒不哭也不笑。卟卟卟卟卟卟卟卟,魚蝦在刀下亂跳,把刀的人兒不哭也不笑。吱吱吱吱吱吱吱吱,油在鍋子裡聲張,鍋邊的人兒不聲也不響。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鏟子在鍋邊叮噹。鍋邊的人兒不聲也不響,酸加醋、甜加糖,精的做菜、肥胖的做湯,大塊牛肉大塊羊,燒菜的不知菜味香。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油在鍋子裡聲張,鍋邊的人兒不聲也不響。叮叮叮叮叮叮叮叮,鏟子在鍋邊叮噹,鍋邊的人兒不聲也不響。
「金嗓子」周璇
周璇早期還唱過《慄子大王》,歌暫時找不到,歌詞中有一部分是這麼寫的:「甜又香,糖炒慄子甜又香,慄子大王在良鄉……香味繞迴腸,賽過了人參湯,燕窩味道比不上。五分錢嘗一嘗,最經濟,現錢交易絕不賒帳……」。《五芳齋》、《廚房歌》和《慄子大王》唱的是「吃喝」,周璇還有一首唱「拉撒」的歌:《討厭的早晨》。
討厭的早晨
李雋青詞,李七牛曲
電影《鸞鳳和鳴》插曲
糞車我們的報曉雞,多少聲音都跟著它起。前門叫賣糖、後門叫買米,哭聲震天是二房東小弟弟,雙腳亂跳是三層樓小東西。只有賣報呼聲,比較有書卷氣。煤球煙薰得眼昏迷,這是廚房裡的開鑼戲。舊被面飄揚像國旗,這是曬臺上的開幕禮。自從那年頭兒到年底,天天早晨都打不破這例。這樣生活,我過得真有點兒膩。
糞車是我們的報曉雞
在「討厭的早晨」中,歌詞開宗明義就說到了「糞車」,上海大街小巷每天「拎出來」的喊聲,起碼叫到九十年代。有些老城區至今仍在使用馬桶。前門賣糖、後門買米,哭聲震天、雙腳亂跳,還有飄揚如萬國旗的舊被面,完全是弄堂生活的真實反映。作詞的李雋青是土生土長上海人,所以知道上海人生活的疾苦,所以在歌詞最後一段說出了弄堂人的心聲:「這樣生活,我過得真有點兒膩」。
周璇贈龔秋霞存照
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吃喝拉撒,周璇還有眾多反映市井生活的歌曲,如上海人都喜歡的打麻將,她和笑星韓蘭根合作演唱過一首《麻將經》,以「韓大哥」和「隔壁周姑娘」的第一人稱演唱,活活唱出兩個玩麻將的年輕人,打牌時微妙的心理活動。《麻將經》的詞曲作者嚴華曾與周璇結婚(嚴華和嚴斐兄妹也是之前那首《五芳齋》的合唱者),從歌詞來看,必是「老麻將」無疑了。
麻將經
詞曲:嚴華
周璇、韓蘭根演唱
閒來無事真煩惱,撮撮那麻將解心焦。沒撮那麻將先說好,平和斷么一般高。三元四喜十三么,槓上開梅花海底撈。隔壁的周姑娘生得好,韓大哥心裡亂七八糟。明鬥那七索鬥二餅,莊家的一色一個人包。周姑娘推牌忙開口,猴兒你七索為何不鬥?四七索平和跟著走,周姑娘嘴裡罵個不休。
周璇和嚴華的結婚照
民國時代上海的街頭巷尾,賣貨的貨郎不少。那個年代並沒有城管,擺個攤、賣個貨,一般這些事歸「白相人爺叔」管。周璇有兩首有意思的作品:《賣燒餅》和《賣雜貨》,唱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場景。但為周璇寫歌的人,絕不是就事論事談燒餅和雜貨,他們在描寫世情世風的同時,也有人情世故在裡面。
賣燒餅
吉士詞曲
窮苦的朋友飢餓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出汗的朋友出力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那香的甜的餅,賣那療飢治餓的餅。吃了我的燒餅,耐飢耐餓長精神,工作更起勁。
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你也吃餅他也吃餅,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有錢的朋友坐車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用腦的朋友用心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那香的甜的餅,賣那賽過珍饈的餅。吃了我的燒餅,省錢省力作正用,強身更齊心。
《賣燒餅》詞曲吉士
即著名作曲家、畫家嚴折西
(1909-1993)
圖片來自公眾號「外灘以西」
賣雜貨
黎錦光詞曲
飄洋過海賣呀雜貨,漂亮的姑娘呵,風波浪裡危險多。你是荷花剛喲出水,呀喲多爾喲,狂蜂浪蝶太兇惡。賞花人無、採花人太多,一失足成千古恨咯。
飄洋過海賣呀雜貨,漂亮的姑娘呵,風波浪裡痛苦多。你是仙女剛喲下凡,呀喲多爾喲,人情世故難揣摩。買貨人無、看貨人太多,一不留神苦更多。
飄洋過海賣呀雜貨,漂亮的姑娘呵,風波浪裡愁悶多。你是青春年呀少女,呀喲多爾喲,少年青春意志薄。真情人無、假心人太多,一失足愁更多。
飄洋過海賣呀雜貨,年輕的姑娘呵,同舟共濟快樂多。你是飄洋來賣雜貨,呀喲多爾喲,我是過海來賣生果。生果雜貨合併買賣多,合力同心快樂更多。
在這首《賣雜貨》中,創作者黎錦光把複雜的社會寫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對少女初來上海的警告,更是通過歌詞直白地進行了表達。可惜歌只是歌,荷花出水、仙女下凡的周璇,在十裡洋場終究「少年青春意志薄」,她的感情生活是悲劇,晚年更是罹患精神疾病,只活了37歲就英年早逝了。
晚年,飽受生活折磨的周璇
說是晚年,不過37歲而已
陋巷之春
陳式(陳蝶衣)詞,侯湘(李厚襄)曲
電影《歌女之歌》插曲
人間有天堂,天堂在陋巷。春光無偏私,布滿了溫暖網。樹上有小鳥,小鳥在歌唱,唱出讚美詩,讚美這春浩蕩。
鄰家有少女,當窗曬衣裳。喜氣上眉梢,不久要做新娘。春色在陋巷,春天的花朵處處香。我們要鼓掌,歡迎這好春光。
「人間有天堂,天堂在陋巷」,這樣的歌詞,現在沒人寫得出來了。當然「唱出讚美詩、讚美這春浩蕩」的,還是有很多人的。周璇像一顆流星,留下眾多美妙的歌曲,供後人欣賞。除了被無數後來歌手們一再翻唱、一再消費的風花雪月、歌舞昇平,她還唱過很多反映上海人真實生活的歌。希望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作品也能被更多人知道,還原一個更真實、更「上海」,也更有藝術品味的周璇。
謹以此文紀念永遠的「金嗓子」周璇百年誕辰。
原標題:《她的歌裡滿是上海的人間煙火:紀念永遠的「金嗓子」周璇百年誕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