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戰役為何能打10年之久?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是啥

2020-12-23 天下將令

說到著名的老山戰役,就不得不提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自衛反擊,也就是1979年打響的,其直接結果為把越南方面逼入河內地區,然而就在越南方面準備號召全體國民進行全民皆兵的作戰之時,中國政府宣布了撤軍。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戰爭的後期,在對越反擊戰結束之後,越南軍隊並不服氣,相繼派出部分以營和連為單位的士兵,在我國雲南、廣西一帶比較偏僻的老山、者陰山一帶修築了大量的軍事工事。企圖和我軍拼個兩敗俱傷,在中越兩國在老山、者陰山、法卡山等進行對峙的時候,因為越南方面對這兩個山地的執著,兩國圍繞這兩個山地打了10多年的小規模戰役,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兩山輪戰。

戰爭可以是多個戰役或者單個戰役,也可以是一次戰鬥。然而在歷史上有一場特別的戰役,在雙方軍事實力懸殊較大的情況下,老山戰役持續了10年之久,局部戰爭多表現為拉鋸戰,把戰役打成了消耗戰,令人疑惑。事實上,戰爭的時長受到了較多因素的影響,首先基於雙方的軍事實力以及綜合國力,戰爭對金錢的消耗極大,時刻考驗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再者,交戰的時長與兩國的政治戰略意圖脫不了關係。

越軍從1979年開始就在老山主峰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用以修建眾多的工事,戰壕以及暗堡。在老山陣地中早就是坑道縱橫、地雷密布,並且形成了一個可攻可守的防禦系統,使得老山地區在當時成為了越南最重要的邊境駐守基地。戰爭前期中國一直處於劣勢地位,為此還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但是在我軍的戰術調整下,中國士兵的戰鬥力不斷增強,並且為了永遠處理掉當前的越南問題和消耗蘇聯所提供的資源,中國解放軍放緩了戰鬥速率,這對於我軍而言,不但有助於積累戰爭經驗還可以加快我軍整體軍隊的建設。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老山戰場上,展現了頑強不屈的精神,能夠臨危受命,以自我犧牲換來國民安康的奉獻精神,和勇敢無畏、無私的犧牲精神。這些跟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傳承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所出一脈的。發揚老山精神,肯定會讓許多人想起那段充滿愛國激情的崢嶸歲月,這也一定能推動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振奮民族精神、淨化社會風氣。也是對參戰將士們的懷念和鼓舞,這是我們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劑強心針。

相關焦點

  • 明明我軍更強,為何還讓老山戰役打了10年?原來各有各的目的
    中國的近現代史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戰爭的歷史了!抗日戰爭中,中國和日本對抗了14年,對戰爭來說,時間算得上比較長的了,但好在終究是我們趕走了侵略者。可是沒想到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是有過一些戰後,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在此戰中最著名的老山戰役,也讓很多人不理解。
  • 韓戰才打了3年,規模不大的老山戰役為何打了近10年?
    抗美援朝對於國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開始奔赴朝鮮戰場作戰,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國共出動了130餘萬兵力,經過近3年的艱苦戰鬥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同時也讓新中國在國際上站穩了腳跟。
  • 對越反擊戰只打了一個月,為什麼老山戰役卻打了10年?
    眾所周知, 在中國建國初期, 因為越南的侵略野心, 殘忍殺害中國邊境人民, 致使中國不得不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爭。 這場戰爭僅僅持續了一個月, 中國軍隊就大獲全勝, 宣布撤軍。
  • 戰爭規模不如朝鮮戰場,為何老山戰役卻打了近10年
    老山系列之戰,是中越自衛反擊戰的後續之戰,其戰爭的殘酷血腥內幕,鮮為人知。老山戰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許世友、楊得志指揮的系列戰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復戰,經過近10年的血戰,解放軍收復老山、者陰山。
  • 中越最後一戰老山戰役,打了快10年,最後老山要塞屬於誰?
    ▲九一八日本佔領東北山省  英雄趙佔英  趙佔英1963年出生於雲南,1984年趙佔英在對越南戰爭中遭到了越南部隊的炮擊,在戰爭中犧牲。這是我國與越南的戰爭,雖然對越自衛反擊僅僅一個月就結束了,但是  這個戰爭在羅家坪、法卡山、扣林山等等多個地區都有發生,戰爭的時間長達10年之餘。其中趙佔英參加的老山戰爭最出名,持續了9年。
  • 中越戰爭,參戰雙方各自損失了多少人?這裡的數據較為真實
    中越戰爭,參戰雙方各自損失了多少人?這裡的數據較為真實提起「中越戰爭」,相信大家了解的並不多,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和越南打得一場大型惡仗。當時為了打贏這場仗,我國共派遣了將近30萬解放軍入越作戰。
  • 我國為何在兩山輪戰上打了10年之久,主要原因是啥?
    越南在實現南北統一以後,想的不是要靜下心來發展自己的國家,而是借著有蘇聯撐腰,野心日益膨脹,開始覬覦中國的領土,在越南對抗美國的時候,中國還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和物資支持越南作戰,想不到在戰爭勝利以後越南反咬一口,轉過頭來入侵中國。為了抵禦越南的入侵,中國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 1984年對越老山作戰,戰後中越雙方在邊界劃分問題上的不同心態
    1984年對越老山作戰,戰後中越雙方在邊界劃分問題上的不同心態  上世紀70年代末,南疆邊陲硝煙四起,此前由于越軍單方面的挑釁,中方無奈奮起還擊,這才拉開了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序幕。這場戰鬥速戰速決,僅過了28天就取得了預期的作戰目的,痛擊了囂張的越軍,然而未曾想越軍並未就此罷手,而是繼續在邊境襲擾,此後雙方就進行了長達十年左右的對峙。
  • 對越作戰老兵,參加過老山戰役
    對越作戰老兵,參加過老山戰役一部軍事題材的電影能不能叫好又叫座,全在於背後團隊是否專業。就拿《大決戰》來說,單單顧問就是豪華陣容,張震,楊國宇、蘇靜等開國將軍。可想而知,《大決戰》的製作水準有多高。此後十年間,臧雷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與戰爭結下不解之緣,在南疆前線就打了七年仗。
  • 兩山輪戰為什麼要打10年?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其實不然,對越反擊戰結束之後,越軍不服氣,相繼派出部分營連級單位,在我國雲南、廣西一帶比較偏僻的老山、者陰山、一帶修築了大量工事。 企圖與我軍再一次拼個你死我活,這場局部戰役,被稱之為「兩山輪戰」。這是繼對越反擊戰之後的,又一次小規模的局部戰役。這場局部戰爭,是我國近現代除去抗日戰爭之後,打的時間最久的一場戰爭,一共持續近10年時間。
  • 年對越老山作戰真相揭開中越邊境劃界之謎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後的中越作戰,主要發生在中越邊境『騎線點』上,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都是這樣。所謂"騎線點"就是指邊境上的界山,通常國境線沿山脊延伸,國境線上的制高點即是『騎線點』。按國際慣例『騎線點』一般互不派兵,1979年中越戰爭後,我軍各參戰部隊紛紛返回營區,中越邊境線上的部分重要『騎線點』被越軍佔領。
  • 中越戰爭之謎:老山7·12血戰,越軍真實傷亡是多少?
    1984年4月2日凌晨,沉睡中的老山、者陰山靜悄悄的。忽然間,隨著兩顆信號彈騰空而起,我邊防部隊集結的數千門各式火炮同時開火,數十萬發炮彈帶著中國人的憤怒猛烈地傾瀉在老山、者陰山的越軍陣地上。 炮火打得氣壯山河,越軍陣地完全被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火力準備整整持續了26天!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世界戰史上打得最漂亮的一場殲滅戰是哪一場?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
  • 抗美援朝打了5次戰役,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不打?被他攔住
    抗美援朝打了5次戰役,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不打?被他攔住1950年,也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個年頭。這一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志願軍奔赴朝鮮,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激烈較量。當時,志願軍同聯合國軍共進行了五次戰役,基本成功鎖定抗美援朝的戰局。
  • 他在老山戰役中犧牲,母親20年後含淚到墳前:媽媽來晚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國近代史上出於保衛領土完整而發動的反擊戰,同時也是歷時最短的戰役,整場戰役僅持續了二十八天就達成了勝利。但是此後,無論是出於教訓越南還是戰略上給蘇聯製造麻煩的目的,後續又在兩山地區和越南進行了長達十年的中越對抗,期間更是有不少的解放軍戰士犧牲,為我國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一次電視節目中,我們可以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扶著一塊烈士墓碑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說著:媽媽來晚了。
  • 中越戰爭20年後,雙方籤署邊界條約,法卡山是否都劃給了越南?
    1979年2月,由于越軍不斷在我國邊境地區挑釁,我邊防部隊屢屢勸告無果的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捍衛邊境領土作戰,是為對越自衛還擊戰。 3月,作戰僅28天左右以後,我邊防部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越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 老山戰役勝利,主攻副團長卻被問罪,是貪生怕死,還是蒙冤的英雄
    老山,一個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地方。它位於雲南省文山州麻慄坡縣,是一座與越南交界的險要山脈。以老山主峰為中心,向東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條大山梁,成鼎足之勢,易守難攻。在越南,老山還有另一個名字—1509高地。
  • 老山戰場也曾出現「風語者」,上海兵用方言傳令,越軍根本聽不懂
    後來,這種「風語者」傳遞戰鬥信息的方式,在老山戰役也曾出現過,使用此戰術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硬骨頭」六連。1984年,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前往老山對越作戰。越軍為了對付我軍,在「138號」高地(小尖山)以及周邊布置了大量火力點,威脅極大,隸屬1師1團2營的6連被委任完成此次攻堅任務。
  • 深度分析:著名的老山插旗照片,究竟是不是真的?
    很多人堅信,這是一幅拍攝於1984年4月28日老山戰役陣地的戰地攝影,而且是攻佔老山主峰的插旗照。 單從攝影藝術上說,這確實是一幅優秀之作。很多網站在轉發的時候,還會加上一些文字說明,比如:戰士面向祖國,軍旗飄揚的方向也指向祖國;插旗的戰士完成插旗任務後就壯烈犧牲;戰士犧牲後還緊握旗杆,救護隊員用盡力氣也掰不開。
  • 1984年,40師師長的他,指揮了老山、八裡河東山作戰,一戰揚名!
    後任120團8連排長,半年後到參訓隊學習,後任作訓股少尉見習參謀、40師作訓科參謀、作訓科長(副團),120團代團長、團長、40師師長、14集團軍副軍長,1995年任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雲南邊境排雷總指揮 。參加了1979—1989年的中越邊境戰爭,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40師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