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擺了許久的電影院,我們都在期待著它能夠重新充滿活力,終於電影院重新開放,我們也看到了電影的慢慢復甦。
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新生代導演文牧野將「年度面孔」頒發給了所有電影人。
「我要頒發的是年度面孔,去年頒給了婁燁導演,去年謝飛、田壯壯和婁燁導演在臺上擁抱的時候,我非常感動。今年的年度人物是在座的各位,和雖然沒來到現場,也把目光投向這裡的每一個人。在電影院關門、電影停擺的176天裡,是你們默默堅守、默默創作,默默等待。向每一位依舊「在場」的電影行業人員致意!向每一位從未「遠離「的愛電影的你們致意!」身後的大屏幕中播放著電影工作者們的照片,電影展的志願者們也走上臺一同見證!
他表示:2011年我第一次來到FIRST,十年後我再次回到這裡,特別感慨。每年人們都聚集在西寧,它依然那麼純粹、乾淨、有力量,有那麼多電影,有那麼多朋友,有那麼多好酒,但是,還是沒有什麼錢。
因為疫情,在家呆了好幾個月的大家,意識到「電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了。電影院不僅僅是觀影,更多的是體驗,是空間感,是在漫長一天中和喜歡的人慢慢磨掉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去處。我們已經為電影院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
守得雲開見月明,中國電影人的韌勁和行業精神,驅散了頭頂的烏雲,致敬在困境中仍保持初心堅持創作的每位電影人!2020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因為我們一起走過的那麼多困難,終將過去!
很多時候光環和目光都集中在幕前工作者的身上下意識忽略幕後工作者存在這次電影業受重創,他們熬著、忍著、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電影院重新開門,電影業迎來希望,應該要為他們鼓鼓掌。致敬每一位電影人,致敬每一位堅守在這個行業的工作者。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於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
2006年以來,FIRST持續為業界推出極具價值的新銳導演,而這些新鮮面孔亦持續為電影界帶來驚喜,不同的地區和城市,不同的文化語境,不同的影像探索,令我們感受到電影的銳度與力量、稚嫩與鮮活;這種多樣化的創作意志,有力的補充著電影創作生態中關鍵部位的缺席。同時作為電影文化的交流平臺,倡導青年電影文化介入當代生活,是世界電影流域內一處泊岸碼頭,在當代電影史記憶形成機制中,為世界提供中國青年電影的多義樣本。
2018年7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激起了不小的波瀾。這部被147萬人打出了9.0分的好評的電影,成為了近1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讓更多的實力派演員脫穎而出,也讓我們記住了這樣一位年輕導演文牧野。
《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導演的第一部院線作品,流暢的剪輯,乾脆富有幽默感的鏡頭語言,令人感嘆這不像是出自一位新人導演之手。這部電影的好,已然成為了共識。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但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文牧野將這部電影的社會意義推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