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市長黃錦波:聽聞中國遭遇洪災,留下遺書奔赴抗洪第一線

2021-01-10 騰訊網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這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無數炎黃子孫對祖國的深深摯愛之情,無論他們身在哪裡,心中都有著一顆中國心,只有中國有難,他們就能立刻挺身而出,奔赴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就像美國首位華裔市長黃錦波, 20多年間,他往返於中國與美國100多次,致力於推動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他雖為美國籍,卻始終心繫中國,1998年聽聞中國遭遇洪水災害,他給家人留下一封遺書後,立即奔赴了抗洪第一線。

從貧苦孩子到醫學博士

黃錦波,1941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在廣東臺山,由於其父親是美國籍,他一出生便自然成為了美國公民,雖然當年的美國和香港都比大陸富裕很多,但是黃錦波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卻是在極度貧困中度過的。

因為在他5歲那年,隨著父親的過世,一家人便失去了經濟支柱,陷入了困頓的生活當中。

儘管家庭經濟拮据,但是母親還是讓黃錦波一直堅持讀書,18歲時,黃錦波從香港黃仁中學畢業,而此時的香港,正迎來電影業的蓬勃發展時期,黃錦波也曾考慮過是否要去做一名演員,一方面是自己喜歡,另外也能解決家人的生計問題。但深思過後,他還是決定前往美國繼續學習

1961年,黃錦波帶著200美元的盤纏、一個人從香港前往美國,他先在美國的一家中餐館打工,同時複習考試,準備報考醫科大學。2年後,黃錦波考取了猶他州鹽湖城的藥劑學院,1971年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

幾年的時間,黃錦波就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和高尚的醫德,成為著名的婦產科和兒科方面的醫學專家

除了與幾個合伙人一起開診所外,黃錦波還做房地產生意和玩股票,這些資金的積累都讓他逐漸在美國上流社會擁有了一席之地。

從醫生到市長

黃錦波在美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能與社會上的各界人士有所交往,但是當時的華人在美國的政治地位都很低,一向不甘人後的他想踏入美國政壇,為華人爭口氣。

1978年,正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喜瑞都市改選議員,黃錦波隨即抓住了這次機會,與另外11位背景深厚的美國土著候選人展開激烈的競爭。

最後,這位37歲、只在這座城市生活了7年的華人,憑藉著雄辯的口才和個人魅力,一舉戰勝了那些老資格候選人,而成功當選為市議員

1984年,黃錦波又成功競選上了希瑞都市的市長,他的當選改變了美籍華人從政的歷史,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市長

黃錦波不僅是一位好醫生,也是一位好市長,在他當政期間,希瑞都市的稅收大幅增加失業率降低就業機會增多,而且希瑞都市也從一個以畜牧業發展為主的小城市而一躍成為一個美麗、富裕的大城市,上世紀90年代該市居民人均收入排在美國同級別城市的第二位。

美國市長心繫中國

黃錦波經常對外界說,雖然他一出生就具有了美國國籍,但他的根依然在中國中國好比是他的生母,而美國只是養母

而他與生母之間的緊密聯繫是從1984年開始的。這一年,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而在政界、商界都有名望的黃錦波則被選為奧運會火炬手,他也是首位華人火炬手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的亮相,也引起了中國有關部門和媒體的高度關注。次年,全國政協通過中國駐美大使館聯繫上了黃錦波,邀請他參加當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1985年農曆大年三十,黃錦波以一首《龍的傳人》與十億中國人,還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聯繫在一起,心心相印。

春晚、歌曲,不僅讓黃錦波回到了生母的懷抱,還讓他與媒體結下了不解之緣。1988年,黃錦波在美國投資建立了中美電視臺,用英語向美國的觀眾介紹中國,旨在讓美國人了解最真實的中國和中國人。該臺播出的節目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其影響力也日益擴大,黃錦波也因此被邀請前往臺灣做客。

黃錦波先後9次到達臺灣,他始終抱著為兩岸早日統一儘自己力量的一顆中國心,他也通過中美電視臺傳達自己的心聲,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了解,統一是所有中國人包括全世界華人的共同心願

不僅如此,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抗洪救災中,黃錦波更是心繫中國,為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91年,我國南方部分省份遭遇了洪澇災害,黃錦波在美國積極組織當地的華人華僑為國內捐款捐物,並親自將捐款和藥品送往災區,之後他還留下為災民義診。在那裡,他已經忘卻了身為美國市長,而在中國災區只把自己當成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

1998年長江流域爆發了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當洪峰逼近湖北監利時,黃錦波心急如焚,他立即寫下一封遺書留給家人,再一次回到了生母的懷抱,與同族兄弟姐妹一起奔赴抗洪第一線

此時,湖北省新州縣軍民村已被洪水侵蝕數日,村民們開始生病,60多戶村民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醫生的來臨。

有一天,村民們突然發現遠處漂來一艘船,當船靠近時,人們看見船上有紅十字標誌,那船上肯定是醫生了,村民們欣喜若狂,再定睛一看,原來是一艘用輪胎和鐵鍋做成的小船,而船上坐的醫生正是黃錦波

就是這樣一艘自製的鐵鍋船,黃錦波每天劃著它,在洪水裡穿行為村民治病,真真切切地體現了一個海外遊子的赤誠之心。

黃錦波不僅為災民義診,還參加軍民文藝表演,因此他在華人圈裡也有了另外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歌星市長」

這就是美國市長黃錦波,一個救死扶傷的醫學博士,一個馳騁於美國政壇的華人,一個運籌帷幄的實業家,一個會唱歌的醫生市長,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他還是一個炎黃子孫,擁有一顆誠摯的愛國之情和赤子之心,在中國遭遇洪災時,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留下遺書直奔抗洪第一線。

相關焦點

  • 聽說中國遇洪災,美國1位市長留下遺書,來到中國參與抗洪第一線
    他是歷史上首位當選美國市長的華裔,他也是最早被中國億萬觀眾所接受的華裔,他還是首位作為奧運火炬手的華人。美國是他的養母,而中國則是他的生母。在中國遭遇水災,危難之際,他毫不猶豫地投入祖國的懷抱。 1941年,黃錦波在香港出生,廣東臺山他的祖籍。
  • 聽到中國正遭遇洪災,美國市長寫下了封遺書,直接奔赴抗洪前線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中國有了5000年的歷史文化。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更多的後人想要成為英雄。在中國1998年遭受特大洪災的時候,一位美國的市長只留下了一份遺書,便來到了抗洪前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燒餅歌22 蔣介石警衛長、美國首位華裔巿長來奠基,發生了什麼?
    嘉賓裡面,還有一位美國首位華裔市長,他的名字叫黃錦波,他是我們連山最有聲望的強哥介紹認識的。黃錦波博士,祖籍廣東臺山,生於香港,美國首位華裔市長,醫學博士;美國中美電視臺董事長;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名譽會長。1983年,他成功競選出任美國加州喜瑞都市市長,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市長。並多次連任,改變了美國華人從政的歷史。
  • 美國蒙哥馬利前華裔市長轉行教育業 盼華社多元化
    美國蒙哥馬利前華裔市長轉行教育業 盼華社多元化
  • 火箭軍飛彈發射先鋒連:鄱陽湖上抗洪先鋒
    「飛彈發射先鋒連」作為火箭軍第一支出動擔負抗洪搶險的任務部隊,分別赴鄱陽縣古縣渡鎮和油敦街鎮兩地擔負加固堤壩、群眾疏散等任務,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鄱陽縣古北鎮多處低洼地段被大量淤泥、垃圾堆積堵塞,為了幫助群眾儘快恢復生產生活,這兩天,火箭軍飛彈發射先鋒連組織官兵奔赴現場,執行後續清淤任務,展開災後重建。
  • 戰高溫鬥酷暑 抗洪救災建家園 災後重建:高橋河堤上的「主題黨日」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7月24日,暴雨驟停,驕陽似火。一場特別的「抗洪救災建家園」支部主題黨日在大冶市金牛鎮高橋河堤上召開,大冶法院30多名黨員一腳泥、一身汗,齊聚黨旗下莊嚴宣誓。
  • 小學生奔赴大堤裝沙袋:精神可嘉但不應提倡
    作者:陳廣江  「小學生周末自發奔赴環湖大堤裝沙袋!抗洪,算我一份!這,就是中國少年!加油!」近日,一則「合肥多名小學生周末自發奔赴大堤裝沙袋」的視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25歲大馬華裔女當選美國最年輕市長
    這是來自大馬吉打州的尤煜琳,於9年前在畢業紀念冊的留言,而今天,她終於做到,今年才25歲,就當上了美國加州東谷市(Eastvale)的市長,成為了最年輕,而且也是華裔的女市長。中五畢業才移居美國的尤煜琳,她的這項成就,讓她的母校,吉華國民型中學因此揚名國際。
  • 美舊金山罷免華裔市長李孟賢運動遭華裔嗆聲
    資料圖:4月1日,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副主任譚天星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美國舊金山市市長李孟賢一行。李孟賢市長一行是應中國外交學會的邀請來華訪問的。中新社發 張勤 攝   美國舊金山一些非裔及西裔社區人士15日集會表示,將尋求選民支持罷免華裔市長李孟賢,以華裔社區為主的反對人士則到場嗆聲,力保舊金山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市長。  當天,由2015年舊金山市長參選人及今年舊金山市第11區市議員參選人弗朗西斯科·赫雷拉等組成的罷免市長委員會,10多名成員在市政府大廈前集會。
  • 韓國首爾市長遺書公布,生前最後監控曝光
    韓國首爾市政府10日公開了市長樸元淳的親筆遺書。韓媒:警方在其官邸發現遺書 遺書內容曝光韓國SBS電視臺9日晚間表示,警方在樸元淳的官邸發現了他留下的遺書。樸元淳的女兒此前報案時也稱,父親曾留下了類似遺言的話。
  • 四川廣安遭遇特大洪水襲擊 亞洲第一寬瀑更壯觀(圖)
    四川廣安遭遇特大洪水襲擊 亞洲第一寬瀑更壯觀(圖) 2014-09-14 16:49: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北京紅色聯合投資股份首期投資10億打造的中國廣安紅色影視城——湟龍古城、「亞洲第一寬瀑」湟龍峽大瀑布景區龍溪河水位猛漲,造成景區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 首爾市長遺書曝光:「對不起所有人」
    ,公開已故韓國首爾市長樸元淳親筆留下的遺書。18年前曾寫過「遺書」希望葬禮低調舉行隨著樸元淳的身亡,他在10多年前寫下的遺書內容也被韓國媒體公開。據《中央日報》報導,據了解,這份遺書用大篇幅表達了對家人尤其是對妻子的感激,並被收錄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自傳類書籍中。
  • 八五三:抗洪精神永放光芒!
    「廣大黨員幹部們,八五三正在遭遇建場以來最大的洪災,災情就是命令,我們要眾志成城,奮起抗洪,保衛家園。」任世軍在第六管理區第九作業站有漫堤危險的蛤蟆通河堤壩上,對千名黨員幹部堅定地說。分公司把防汛抗洪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第一時間啟動防汛一級響應。各級黨委提前謀劃、科學調度,充分發揮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作用。
  • 江西小夥從廣東驅車返鄉抗洪為家鄉父老送去500臺淨水器
    譚志的家鄉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流芳鄉,是今年洪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很多村民的房屋都被洪水淹沒。得知這一消息後,在廣東打工的譚志便和單位領導商量,能否回到家鄉參與抗洪搶險。「因為只有保住圩堤,才能保住我們的家園。」於是,他從深圳龍崗出發,和公司董事長一起開車14個小時,趕回家鄉參與抗洪搶險。
  • 競選總統失利之後,美國華裔候選人楊安澤將參選紐約市長
    參選過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的華裔候選人楊安澤,被曝將參選紐約市長。據路透社12月24日報導,紐約市競選財務委員會透露,美籍華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已提交文件,準備以民主黨人身份參選明年的紐約市市長選舉。
  • 安徽工商聯繫統積極投身抗洪救災
    近期,安徽南部及皖南山區等多處遭遇特大暴雨,多個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為幫助災區群眾戰勝洪災,度過難關,做好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工作,安徽省工商聯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市級直管縣工商聯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迅速發動系統力量,動員機關黨員、幹部職工發揮模範作用,號召會員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積極奉獻愛心,投身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災區工商聯要根據黨委政府統一部署,積極參加一線的抗洪搶險戰鬥,迅速組織生產自救,努力把洪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 即將角逐2018年州長席位的羅德島州華裔市長馮偉傑攜妻出席華裔選民見面會
    當天,近百名選民到場參加並表示,希望馮偉傑當選,屆時將創造首位華裔共和黨州長的歷史。29日下午,馮偉傑攜妻子Barbara在位於羅德島West Warwick一家中餐館與華裔選民見面,近百名華裔選民冒雨前來參加。馮偉傑稱,全家於1969年從中國香港移民到美國羅德島。
  • 首爾市長70字遺書曝光!難逃韓國政治圈「魔咒」?
    已故首爾市長樸元淳遺書被公開。來源:韓國JTBC電視臺報導截圖70字遺書曝光,向所有人致歉當地時間10日上午,樸元淳的遺書被公開,從僅約70字的內容來看,除了致歉、感謝、告別,再也看不出其他信息。警方發現樸元淳的遺體時,距離他留下遺書離開家,已過去10餘小時。「父親留下了類似於遺言的話後離開家,手機也關機了」。當地時間9日下午,樸元淳的女兒報警稱,父親失蹤了。警方隨後出動2個中隊、無人機、警犬等尋找他的下落。根據調查,樸元淳于當天上午10點多,離開位於首爾市鍾路區的市長官邸。
  • 抗洪搶險火箭軍來了!
    他們拿得了槍,發得了飛彈,也扛得起沙袋,抗洪搶險,火箭軍來了!洪水不走,我們不退!這些瞬間讓人流淚,讓人熱血沸騰!!!「那年的一場大水 知道了你是誰 洪災又一次來臨 更懂得你是為了誰 又見到了你 還是十八九的年歲 一樣的迷彩和同樣的帽徽……」7月10日19時20分許,火箭軍某部接重大險情報告:鄱陽西河東聯五萬畝大堤出現泡泉,一旦潰堤,殃及五萬畝農田,十五萬人民群眾。
  • 吳亦凡保安趕「抗洪戰士」?保安今日回應:向工作人員道歉
    前日新聞中這樣寫道:吳亦凡為了和災區人民共同渡過難關特意來到了抗洪第一線做公益。畫面中顯示抗洪戰士背對著吳亦凡團隊,看起來應該是在疏散人群,而吳亦凡經過時身旁的保鏢一抬手就把抗洪戰士推到旁邊,而且動作看起來有些粗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