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爾探索與青島逆襲同路 工業網際網路搭載夢想起飛
「城市愈大,就愈感到孤獨。」身處科技創新驅動時代車輪飛速旋轉的今天,城市的孤獨感愈發強烈。每一座有夢想的城市都希冀探索出一條獨具優勢特色的發展路徑,而青島,眾人皆知,把夢想寄託於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之於青島,不止是國民經濟支柱那麼功利,而是植入了這座城市的精髓。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紡織工業「上青天」,還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五朵金花」,都是以工業為底蘊,品質精良、知名度高的青島製造構成了「品牌之都」的內在肌理。
但坐擁工業門類齊全、製造口碑良好兩大優勢的青島,在這個「只有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的時代,遭遇了GDP規模城市排位接連下降,陷入與無錫、寧波、鄭州、長沙等城市的纏鬥。
與此同時,隨著成本上升,以廉價勞動力製造為驅動的傳統外向型經濟已經日薄西山,近年來,眾多製造巨頭選擇在東南亞甚至非洲建廠。青島也迎來了升級製造水平、布局高端領域的「換擋期」,工業網際網路新風口恰逢其時地敞開。
中國製造巨頭海爾幾乎在同時遭遇了「成長的煩惱」。經過三十年的創新發展,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在全球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每天十幾萬臺海爾產品進入全球市場。海爾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2014年11月在《致創客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追上了曾經奉為經典的榜樣,同時也失去了可資借鑑的標杆。」
海爾最終選擇的是「從一個封閉的科層制組織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創業平臺,從一個有圍牆的花園變為萬千物種自演進的生態系統」。這與後來橫空出世並在當下大行其道的工業網際網路所倡導的個性化、滿足用戶需求等可以實現無障礙並聯,從理念上卻是源自於海爾在2005年啟動的人單合一模式。
海爾人單合一模式風行15年,至今還在不斷迭代,造就了一個從精神和技術上都和工業網際網路高度匹配的海爾。卡奧斯的橫向跨界賦能、日日順的終端場景交互以及盈康一生專注健康領域跨界,都是深諳工業網際網路的精髓,堪稱實踐應用的典範。在青島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名單中,海爾旗下的有屋智能家居、卡奧斯物聯生態、日日順物流均入圍,這是一座城市對一個企業擔當作為的最有利的回應。
站在2020年的時代節點,青島這座有著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夢想的城市和海爾這個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搶先身位布局實踐的企業開始了並肩戰鬥。按照《四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發展規劃:青島提出要整合全市資源,全力支持海爾平臺建設,發揮好海爾平臺作用,整合全球資源,將青島打造成為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如果說信息技術製造成就了深圳,消費網際網路成就了杭州,工業網際網路成就的必是青島。」「將青島打造成為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青島前所未有的將一個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突圍路徑,早年如日中天的電子家電以及今天在中國產業版圖上擁有一席之地的機車汽車等都沒有受到如此高的禮遇。從來沒有一個產業領域有如工業網際網路這樣被賦予如此之重的城市使命。
大產業必須有巨頭級企業代言,信息技術製造成就的深圳擁有華為,消費網際網路成就的杭州擁有阿里巴巴,而在工業網際網路成就的青島的代言則當之無愧是海爾。縱觀當下,消費網際網路早已經成為一片紅海,而信息技術製造憑藉技術壁壘還尚處於一片藍海,工業網際網路因為自帶黑科技屬性,儼然還是一片外來者很難進入的黑海。
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底氣源自海爾,工業網際網路成就青島的同時也將成就海爾的再一次跨越。眾多周知,海爾以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管理變革和技術創新,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實踐。而依靠青島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這一城市戰略,海爾獲得了更多的試驗場景,在賦能城市的過程中,也將擴容其主打的生態品牌體系。
當下,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布局已經進入白熱化,不僅海爾、富士康等製造業起家的企業從製造端時間工業網際網路,而且就連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傳統的消費網際網路甚至社交平臺都在力圖從消費端反向切入布局工業網際網路,在這種背景下,速度和決心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青島以全市之力支持海爾平臺建設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將是城市夢想和企業探索的聯手行動。
製造業是青島品牌城市的根基,青島擁有十分齊全而且高端的工業門類,為工業網際網路提供了豐富的垂直應用試驗場。伴隨工業網際網路而來的,除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還有一座城市佔據產業鏈條位置的重新選擇。「王道」海爾倡導的是搭建平臺,世界萬物為我所用,這種氣魄與工業網際網路的開放屬性無縫連結。海爾已經開始嘗試在食品飲料、橡膠輪胎、軌道交通等領域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向下覆蓋,將助力更多的千億級產業在青島誕生。
老子的《道德經》中寫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一座城市和一個企業的最好搭配就是,你有夢想,我有實幹,共同追逐新夢想。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