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春晚央視邀請香港歌手張明敏登臺演出後,每年的央視春晚總會出現港澳臺歌手的身影。1989年的春晚,央視邀請到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在1989年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招牌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大江南北。
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出道於1979年,素有「臺灣民歌王」之稱,出道33年,在1989年的央視春晚上,他憑藉《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紅透大江南北。潘安邦唱腔深情婉轉,扣人心弦,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
潘安邦是最早一批校園民謠的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臺灣民歌運動時代最傑出的民歌手之一。作為民歌時代白馬王子形的偶像歌手,潘安邦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書卷氣的獨特氣質,書卷氣的氣質,也為潘安邦帶來俊秀的外形,以及細膩和柔雅的唱腔。在整個民歌時代,在一片人文情懷的氛圍中,潘安邦和同為「海山唱片」的蔡琴,以及目前仍活躍在第一線的「小哥」費玉清,也是其中極為難得的以演唱細膩與精緻著稱的歌手。而他的歌聲,至今聽起來,都讓人覺得古典味道十足,極具優雅的回味感。
潘安邦真正的音樂生涯並不算長。1979年至1985年的「海山唱片」時代,堪稱是他事業最輝煌的一個階段,不僅奠定了他民歌時代歌者的地位,也推出了像《外婆的澎湖灣》這樣經典的作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潘安邦還分別和「風格機構構」、「歐帝威」和「天下唱片」等公司籤約,而他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也在東南亞地區廣為流傳。九十年代,潘安邦為了家庭而激流勇退,直到2002年才復出並先與「喜瑪拉雅」、後與「福茂唱片」籤約發行個人專輯。
《外婆的澎湖灣》的作者是葉佳修,也是早年臺灣現代民歌運動的中堅力量,後來同樣是被張明敏唱紅而為國內歌迷所知的《鄉間的小路》和《爸爸的草鞋》,就都是由葉佳修創作的作品。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身為民歌唱作人的葉佳修和民歌手潘安邦,在「海山唱片」的牽線上相識。而葉佳修在聞名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後,也立刻萌發了為其創作作品的動機,並根據這段真實的經歷,寫下了《外婆的澎湖灣》這首作品,而這也是葉佳修第一次為其他歌手寫歌。
2013年2月3日,潘安邦因病過世,享年52歲。他的去世引發了圈內好友、網友如潮的悼念,聽著他的歌曲長大的網友紛紛表示,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成絕響,再也去不到外婆的澎湖灣了。傳奇的臺灣現代民歌時代,也因此又少了一位重要的歌者。
「晚風輕指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如今,潘安邦和他的外婆,終於可以在天堂重絮祖孫親情,而澎湖岸邊的沙灘,雖然再也難覓當年他們留下的兩對半腳印,但一首《外婆的澎湖灣》卻永遠的流傳下來,飄散在海峽兩岸,飄散在全天下的祖孫中間,也成為一代又一代國人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