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牛爸爸

2021-02-16 人民作家

江蘇|陳華光

 

我家在蘇南農村,一家人靠種田打糧過日子。我父母那個年代是個農耕年代,是個多子女的年代。

父母生我們兄弟姐妹八個人,我是長子,加上父母共十個人。為了養活一大家子,父母只能精耕細作,精打細算。作為當家人的父親,更是要使盡力氣,起早帶黑地幹活。

他有牛一樣的力氣,象牛一樣的苦累,村裡人叫他"大牯牛",我叫他"牛爸爸"。

我爸爸兄弟五人(我爸亦為長子),爺爺兄弟也是五人,一輩輩一次次分家後,到我父親,家裡分得二畝田,只得租田種。

土改時,被評為貧農,按人口分得了田地,還與其他三戶貧農分得一頭牛(一戶一條腿),生產勞動勁頭十足。

為了讓一家子吃飽飯,爸爸使足了勁,想足點子,要讓田地多產高產。他說:"要靠人力加畜力增加地力"。

我家人多田多,一頭牛四戶輪著用,延誤季節,牛也累得吃不消。於是,爸爸從外公家買回了一頭半大的小牛,打算著養大了一家專用。

爸爸精心飼養著小牛,餵牠夾了黃豆的草料;爸爸常讓我去放牛,伴著小牛吃青草,騎在牠背上玩,象兄弟一樣親。

一天,我剛從本村小學放學回家,只見小牛頭上的繩套沒了,牛鼻被鑽孔上了鐵圈"牛橛子",系了繩索,牛也被閹割滴著血。我撫摸著牛頭,心痛死了。小牛從此非常溫順,聽使喚。

一年後牠長成大牯牛了,一對牛角長得很長很張揚,十分牛氣,體又大又圓,我在牠面前倒成了小孩。

以前我騎牠要爸爸抱我送上牛背,現在我只要拍拍牛背,牠就順從地低下頭,讓我用腳踩了牛角,牠一抬頭就把我送上牛背,十分默契親和,就像父親抱我上牛背一樣。

我騎在牠背上,看到一對牛角和一對牛耳很大小兩個"八八"字,我想給這牛起個名字,就叫牠"牛八八"。

"牛八八"牠學會了各種農活,從今後我爸爸有了得力幫手,我家就全靠牠了。接著我爸就把四家合用的一條牛腿轉讓出去,用售得的錢還了買小牛的欠款。

為了增加土地肥力,爸爸第一措施就是打理"草塘泥"。在我家一塊剛收割完早薦大麥的田角處,面對田埂堆築起二條各約一丈的新土埂,圍成一個備用草塘,築埂的土就在塘中取,順便也加深加大塘的容量。

接下來,我爸爸就從家裡把牛囤圈、豬囤圈、羊囤圈的垃圾肥料,一擔擔挑到田邊倒進築堆好的草塘裡,再灌滿一塘水。

然後,我爸牽著牛一起下塘,用兩隻人腳四隻牛腳來回踏踩,轉圈踏踩,我在塘邊還不時把各種豆杆、青雜草和水草一把把往塘裡拋撒。

人和牛都未帶農具傢夥,沒有任何負重,只是像走路一樣,但每隻腳沉陷在齊膝蓋的草塘泥中,每次腳踩下、拔出都十分費勁,踩踏不久人與牛都氣喘籲籲、累得不行了。

經過人和牛踩踏絞拌的草塘泥初步做成了,再經過十天半月漚制發酵,草塘泥的泥水面上發出一連串氣泡,飄出五顏六色的油花,用火柴都能把這些氣泡油花點著。

等到幹塘後,就可以把這草塘泥一擔擔挖出挑到田裡。爸爸負責挖泥挑泥,我隨後再將一堆堆草塘泥用釘耙把它撒開。這是上好的有機肥啊!

打理好草塘後,爸爸就給牛套上牛軛拉犁耕田了。爸爸一手扶著犁把手,一手揮鞭趕牛,一趟趟一犁犁把田土翻復過來,形成了一條條新土壠,帶出了蚯蚓昆蟲,引來了不少覓食的飛鳥。

田耕好後,給田裡灌滿水,爸再給牛套上牛軛,把拉犁改成拉耙,人站在兩塊帶劃刀的木板耙挺上,牛一趟趟拉著,不停地起著破土、滅薦、平整作用。

最後,爸爸又給牛套上牛軛,拉上裝有百葉軋輥的耖耙(此時兩耙挺不帶劃刀,軋輥裝在兩把挺中間),牛拉著走,人也站在兩耙挺上,帶動百葉軋輥轉動,軋輥上的百葉一個個插入土中,起著碎土、平整、起漿作用。

有時爸也讓我站到耙挺上,牛拉著走得很快,我不感到害怕反而覺著很得意,牛能解人意啊。正如當代大詩人臧克家的詩《老黃牛》所寫:"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經過反反覆覆耕、耙、耖,田土由大塊變小塊,由硬變軟,由高低不均變成水平如鏡,鋪就成平展展的大地紙張,可讓農家插秧能人親手描繪一行行綠色、一片片禾秧。

爸爸和村裡互助組的農家能手們相互幫助,緊張地拔秧、挑秧、拋秧、插秧,把一塊塊一片片整好的水田都插遍了秧苗,把夏收時一片黃色的農田染成了滿眼的綠色。

稻禾長大封行後,爸爸還有媽媽和我要下田彎腰,冒著高溫酷暑在水稻田裡薅草,用烏頭(一種用有把手竹杆連著裝有鐵釘枷耙的農具)在一行行稻禾中來回推拉耘耥,大汗淋漓,十分勞累辛苦。

此時的「牛八八」也不得閒著,牠要不停地拉著龍骨水車給水稻田戽水灌溉。龍骨水車有多人扶著橫木桿用雙腳踩的,也有牛垃的。

牛垃的龍骨水車是由豎軸支撐的裝有木齒輪的大圓盤(牛車),帶動裝有木齒輪橫軸的龍骨水車旋轉,不停地戽水到小水渠,再分灌到各家的水田裡。

一頭牛拉水車可抵上好幾個勞力踩水車,而且牛幾呼可以不休息。

這種牛拉龍骨水車,是元未明初由蕭山農民單俊良發明製作的,他利用木齒輪大轉盤帶動木齒輪小轉軸這一槓桿原理,很省勁見實效,受到明太祖嘉許,並下詔書在南方推廣。

在牛車處,還蓋有亭棚,夏天牛和人在裡面曬不到太陽。在水稻生長拔節分孽的時期,加上夏季高溫,需水量特別大,牛車在不停地轉動,帶動水車戽水灌溉稻田。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就安排我趕牛拉車。他給"牛八八"套了牛軛,讓我坐在牛車大轉盤上,乘著蔭涼,一邊趕牛,一邊給牛車水車的轉軸上潤滑油。

我十分輕鬆,但牛十分辛苦。我揚鞭喊著:"牛八八,快走,別偷懶!"

 「喂,你喊誰爸爸?」 我一看是同村同年的小學同學小胖子來了。他一來就挨著我坐到牛車的大轉盤上。

我回說我喊我家的牛啊,我讓他看牛的一對牛角一對牛耳是不是象兩個八八字,所以喊我家牛叫「牛八八」。他一看說果真是,但又說聽著你喊的是「牛爸爸」。

我說不錯,喊牛爸爸也可以。媽媽是生你奶你燒飯給你吃的人,爸爸是種田打糧給全家人吃飽飯的人。我家種田打糧的靠我爸爸,還要靠我家這頭牛,我爸靠牠耕田、耙田、拉牛車、踩草塘泥,沒有牠幫忙,我爸爸力氣再大也是不行的,所以"牛八八就好似勝似我的爸爸"。

小胖子連連說對對,難怪我家爸媽常念道,"家裡有頭牛,耕田不用愁,肩負千斤擔,汗水慶豐收。"

突然天空烏雲密布,眼看就要要下雨了。像前幾天一樣,每天都要打著響雷下一陣暴雨,這對水稻生長特別好。

這時,我大妹妹提著滿滿一籃青草,慌慌張張地向牛車亭棚跑來避雨,接著一群村裡的小孩也都一齊奔跑過來。

下雨了,我把牛停歇下來,卸下牛軛,讓大妹妹給牠餵她割來的青草,並招呼小朋友圍坐在牛車的大轉盤上。雨越下越大,閃電響雷讓大家驚呼不已。

忽然,小胖子領頭吟誦一首順口溜,大家一齊跟著:

"一天一個暴,稻禾洗個澡,牛兒松松套,農人笑彎了腰。一天一個暴,甘露作肥料,炸雷震天響,禾稻茁壯拔節高。一天一個暴,牛賣力人辛勞,天欲幫忙酬勤勞,只盼秋收得回報。"

小夥伴們在雷雨聲中,把順口溜吟誦了一遍又一遍,熱鬧了好一陣子。吟誦完了,待雨停天晴,大家各自回家了。

當年確實是個豐收年,秋季水稻高產,加上夏季收成也不錯,真是人不虧地,地不負人呵。這靠的就是人力和畜力,人力加畜力可以增地力,增肥力,再加上天幫忙,可以增產增收,吃飽肚子,養活全家了。 

上述就是我這個農家孩子小時候所熟知的農耕生活,所感悟的農耕文化,所難以忘懷的田園牧歌,所難以絕響的兒伴童謠。但是,所有這些現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已成了80歲老者的記憶和敘述,再往後就沒有人,沒有人再提起了。

農民逐漸湧向城市,老少留守,青壯年進城打工,家庭被分裂了;

耕牛很少有了,有的是菜牛,人與耕牛相依相伴、相依為命的親密友好不再有了;

原有的犁耙耖等舊式農具不用了,成了陳列舘裡的展品,而大體量的牛車因難以存放不見了;

農村種田的老把式幾乎絕代,幾千年積累形成的農藝農技失傳了。

有得必有失。

農耕年代雖然憑人力畜力增地力,人和牛很辛苦,但免去了由機械、化肥、農藥生產使用所造成的碳排放和對環境的汙染;

雖然農家飼養六畜、積造家肥又髒又臭,但有機肥能使田地永久保持肥力,保持農產品美口味高品質,免除了使用無機肥而造成的土埌不斷酸鹼板積、農產品品質下降的不良狀況;

雖然農耕年代農民過的是慢生活慢節奏,半年辛苦半年閒,但農民是土地的主宰鄉村的主人,與土地打成一片,歸屬鄉村,歸屬自然,免去了快節奏高效率帶來的人逐步被機器、被機器人所取代,使人與土地鄉村隔離,而無鄉愁、無人文的無奈景地。

如何留住農耕年代的美好記憶,留住田園牧歌鄉愁,展示農耕文化的美麗畫卷,我看那只有建一個"農耕文化復活主題公園"了吧?

裡面有農人、耕牛和各式農具,有真實農活操作過程場景,參觀者不僅可以看,還可親自操作,親身體驗。

這個主題公園,還要展現農耕文化守正繼承、現代科技文明創新開拓,相互交融結合的成果願景,從中引起無窮盡的對比、思索、感悟……

如果由此能引發人們對農耕文化的留戀情節、對農村的思念鄉愁,思考得出今非昔比、今不如昔的各自結論,如再能從熱愛土地、回歸自然的角度進一步深思,提出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兩者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新的發展方式途徑,那就不虛此文,不負初心了。

(2020年11月2日,寫於南京)

相關焦點

  • 描寫爸爸的作文:我家的幽默老爸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幽默大王,猜猜他是誰?他的外貌是這樣的:魁梧的身材,就像一位威風彬彬的將軍,大大的肚子足以裝下一隻水桶。還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活像兩顆黑葡萄;高挺的鼻梁,他的幽默就是從那張大大的嘴巴所體現出來的。告訴你吧!他就是——我的老爸!  說我老爸幽默可不假,不信?
  • 爸爸,來我家玩吧!
    「爸爸,來我家玩吧!」爸爸,來我家玩吧!「正如Le Corbusier畫的那樣。Parent and child entering the same place from two different doors父親和女兒通過兩個不同的門進入了同一個地方A small one and a big one.
  • 在我家,爸爸帶孩子是這個畫風~
    我估麼有說姥姥姥爺帶的,爺爺奶奶帶的,或是媽媽全職帶的,但很少會有說爸爸帶的。現在流行一個詞兒,「喪偶式育兒」,意思是爸爸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扮演的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現在的社會現象也確實體現了這一點,咱經常能看到媽媽抱著孩子去遊樂場玩,去醫院掛號排隊看病,但很少會看到爸爸的身影。
  • 《我家那閨女》陳翔爆料,蔣夢婕爸爸談女兒與尹正被拍:不是緋聞
    《我家那閨女》陳翔爆料,蔣夢婕爸爸談女兒與尹正被拍:不是緋聞近日,《我家那閨女》第二季歡快開播,在最新一集中,陳翔成為了邀請嘉賓,只見他自若的坐在嘉賓席位上,隨口爆料了尹正和蔣夢婕被拍的事情,在得知蔣夢婕爸爸還不知情這件事的時候,陳翔後知後覺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說道
  • 《我家那閨女》陳翔一句話意外吃瓜蔣夢婕爸爸承認女兒與尹正戀情
    在《我家那閨女》節目上,閨女們的爸爸來到了現場,大張偉乘勢做起了紅娘,詢問爸爸們是否有心儀的男生。畢竟除了我家那閨女還有《我家那小子》在問到蔣夢婕爸爸時,大張偉先說了一下錢楓,蔣爸爸沒有回應。就在大張偉問蔣爸爸是如何看待自己女兒和尹正的緋聞時蔣爸爸立即糾正,這不是緋聞。談戀愛是女兒的權利。所以,這是坐實了自己女兒和尹正的戀情了嗎。蔣爸爸大方承認,自己女兒有跟自己說過關於自己的戀情。
  • 牛爸爸:祖籍山西 一碗牛肉麵一萬元?
    人人都說牛爸爸是一家很怪的店,對此老闆王聰源自己也承認:我們開店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想開一間世界第一的牛肉麵店。紅燒牛肉麵牛爸爸的成名作,以各種不同牛肉分開烹調,在一碗牛肉麵內可以嘗試各式不同牛肉,食客預約必須等待2個月以上,這一紀錄長達2年之久。
  • 我家爸爸是頭大懶豬,可也是孩子唯一的爸爸
    在我家,爸爸的工作不是996,是007!  一年到頭幾乎午休,工作到11、12點甚至凌晨3、4點,都是常事。  咋辦?  生活有沒有?  沒有。  健康要不要?  不要。  日子過不過?  還得過!
  • 《我家的熊孩子》陸星材被照顧:「孔劉像爸爸,李棟旭像媽媽」
    《我家的熊孩子》陸星材被照顧:「孔劉像爸爸,李棟旭像媽媽」綜藝ZJM 2020-03-09T13:00:00+08:00看來這是《鬼怪》的一家三口XDBTOB陸星材做客8日播出的《我家的熊孩子》,宣傳2日發表的首張個人專輯
  • 【預告】牛年要聽豆豆牛的故事!《豆豆牛成長繪本》來咯!
    因為這13本涉及人物出場順序,我去查了一下每本書在日本的出版時間,排序為豆豆牛→螞蟻松鼠小妹→爸爸→粒粒豬→豆豆爺→媽媽→豆豆妹→夏→冬→豆豆奶→春→秋→聖誕節。但每一次豆豆牛遇到麻煩,不管多遠爸爸都會來救他。有一次豆豆牛被烏鴉欺負,爸爸為了追跑到樹上的烏鴉把角撞裂了,但爸爸什麼也沒說,默默地走開了。豆豆牛最喜歡爸爸的背影。媽媽告訴豆豆牛,爸爸小時候也是個哭鼻子大王呢,長大以後,你會比爸爸更大更有力量。
  • 《我家徒弟又掛了》算什麼,第一部小說才是最牛的,評分高達10
    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我家徒弟又掛了》算什麼,第一部小說才是最牛的,評分高達10!第四部:《我家徒弟又掛了》作者:尤前精彩片段:「不行!」祝遙皺了皺眉,「師父雖然修為高,但仙界是什麼地方?莫說雷神塔那些出去的仙人,就說外面那些,哪個又是會甘心聽話的主?以前雷神殿掌管雷神塔的時候,還好說。
  • 我家那閨女林允自曝被人跟蹤 對方撂下一句話令林允十分心疼爸爸
    近日,在《我家那閨女》節目裡,林允和好友韓火火在一起聊天時,自曝曾被人跟蹤的往事。林允表示當時自己一度很崩潰,與爸爸還被迫躲進消防通道裡。之後,跟蹤的對方撂下一句話,也是令林允十分心疼爸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詳情曝光,下面就來一起去看看吧!
  • 瀋陽硬核爸爸帶5歲女兒到《我愛我家》做客,還吃了老傅...
    近日,瀋陽一位奶爸用黑科技帶5歲女兒「穿越」到《我愛我家》中的老傅家做客。孩子爸爸賈先生介紹,作為《我愛我家》的資深劇迷,帶女兒一起觀看這部劇時,女兒無意間表示想去劇中串串門,沒有不可能,從事剪輯工作的他經過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了這部「穿越劇」。網友感嘆:熟悉的畫面溫暖窩心,仿佛時空重疊。
  • 爸爸姓「牛」,給5胞胎取的名字太魔性,上戶口民警:真不改了?
    01爸爸姓"牛",給5胞胎取的名字太"隨意",上戶口時民警被逗笑對多數家庭而言,單單給一個孩子取名就夠費腦力了,如果一下子要給四五個孩子取名,那可真是難為父母了,畢竟不是每個爸媽都很擅長取名。這不,牛先生這新手爸爸正為這事發愁。
  • 《火星情報局》許馨文懟秦牛,顯情商高低,秦牛爸爸迷惑行為大賞
    結果正在化妝的秦牛慢慢悠悠地轉過頭來,不急不慢的對許馨文說:「沒有啊,我只有一天,已經穿在裡面了。」在家中,父親堅持每日給他們洗腳,而且更讓人奇怪的是秦牛爸爸給家人洗腳也是有順序的,必須媽媽先洗完才給秦牛洗。
  • 牛年說牛事:誰牛誰知道
    但雙方都說牛是自己家的,牛又不會說話,雙方爭執不下,找村幹部協調不成,只得上了法庭。畢姓原告訴稱:1999年6月27日,我辦事處調解主任告訴我說:昨天趙文興將我家的一頭灰白色黃牛趕走了,並叫我們等辦事處解決,後我們找到趙文興,要求其歸還我家的牛,趙不同意,現向法院起訴,請求公正裁決。
  • 原 創|:《我家那閨女》這幾位閨女帶著爸爸們一起火了!
    繼《我家那小子》之後,湖南衛視推出了它的姊妹檔綜藝《我家那閨女》。《我家那閨女》播出之後,惹來了不少觀眾的熱議。
  • 幽默笑話:伯母,在我家都是我爸爸做飯
    呆萌的他竟然無比機智的回了一句:伯母,在我家都是我爸爸做飯,他說油煙傷皮膚,不讓我媽進廚房,洗碗都是他來弄。2、上二年級的小外甥,學霸,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我問他,平時考試有沒有抄你答案的!他說有很多。我又問,那人家抄的跟你一樣,不也是第一名了嗎?小外甥一臉不 屑 ,才不會,我會故意寫錯幾個,讓他們抄,然後我在偷偷的改過來! 臥槽!!
  • 我家的故事
    我家的故事七(4)班  曹剛「你為什麼不早點跟我們說呢?」
  • 我家的「牛排先生」
    大家都知道有一家名叫「牛排先生」的牛排館,可是萬萬沒想到我家也住著一位「牛排先生」,不信,你瞧——
  • 陳赫背景到底有多牛?舅舅是陳凱歌,媽媽是超級巨星,而爸爸更牛
    但厲害的在後面,陳赫的媽媽是超級巨星,爸爸更牛,陳赫的舅舅是國內知名導演陳凱歌這件事而陳赫的爸爸也不簡單,是一位作曲家,有名的兒歌《數鴨子》就是他爸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