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糰子小布布 說,
上下班的路上是他聽歌最密集的時間,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
適合在路上聽的好聽的歌
可以推薦給他。
這位小布還在最後強調說,
其實自己蠻不喜歡
在聽歌的路上遇到熟人,
因為這樣的話,
他就免不了要暫停音樂,
還要……跟人尬聊。
那今天的兩首歌,
就帶你坐飛機、搭地鐵。
明天又是全新一周的工作日,
你準備好滿滿的元氣了嗎?
坐地鐵回家
詞/曲:蕭賀碩
坐地鐵回家 我們坐地鐵回家
從地面上的陽光 到深邃的地面下
喔坐地鐵回家 也帶我回到記憶的嚮往
城外到城的流浪 城到城外的解放
熱戀情侶交換的眼神 聊天沒停過的高中生
累到睡翻的這位哥哥 提著便當的媽媽惦記著家人
一站一站平凡的旅程
分享我們在同個時空的片刻
耳機摘下來 唱著熟悉報站聲
坐地鐵回家 我們坐地鐵回家
從城市的腳跟旁 到手掌的月光
背著吉他的街頭音樂人 自助旅行無敵的背包客
忍耐著新高跟鞋的女孩兒 武士般的導盲犬保護著主人
懷抱著新生命的嬌客 徵服自行車之旅的祖孫
低調拯救世界的超人
我們一起 我們一起
坐地鐵回家 坐地鐵回家
每個表情下都有故事 和自己的人生
此刻我們坐在一起 坐地鐵回家
第一首歌,來自YoYo岑寧兒《Boarding Soon》,收錄在她2018年發行的專輯《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喜歡聽岑寧兒唱歌,她是真正的singing like saying。前奏一下,頭皮,就鬆了。
輕快考究的編曲,雖然聽起來是個匆忙又慌亂的故事,聽完之後你會發現,心情真的有變好——
3號登機口關了,9號正在final call,63號因為一場大雪延誤了……乘客的腳步起落,敲打出各自的節奏。一場出行路途上的等待,變成了各種聲音的協奏曲,娓娓道來的真實,孤單,卻自在。
岑寧兒的聲音乾淨輕透,渾然天成,只需半秒鐘的時間,你就會被她嗓子眼兒裡散發出來的光和熱所打動。所以即便是她的歌再素再寡淡,你都能嘗出其中滋味。
你想想,在回家的路上,耳機裡流淌著是這樣一股暖暖的溫柔,眼前的嘈雜、熙攘和擁擠,還有什麼是它不能融化的呢?
相比旅行的路上,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最日常的「路上」,應該還是上下班的回家路。第二首歌,完美地還原了其中的一個場景,《坐地鐵回家》,來自蕭賀碩。
這是一首「體感」絕佳的音樂作品。為什麼這麼說呢?你仔細聽前奏,間奏,雖然只是輕輕一抹吉他的墊底,但它把那種在地鐵上搖搖曳曳晃晃悠悠的律動表現得真實又有趣。
這趟地鐵的車廂裡,有背著吉他的音樂人,有自助旅行的背包客,女孩兒忍耐著新買的高跟鞋,導盲犬像武士一樣保護著主人……
這些人陪伴著你的回家路,每天,每一趟車,每一幕,每一個細枝末節,都在講述他們故事裡最新發生的情節起伏。
從來沒有想過,坐地鐵回家會如此快樂。蕭賀碩這首歌絕了。更絕的是,她還巧妙地把地鐵其中一站的報站聲放在了第一段的結尾,怎麼說呢,就感覺這段報站,是長在這裡的一樣。
不過還是要說一句,也不知道蕭賀碩是不是沒有想好後面要怎麼唱,第一段唱詞結束之後,中間留白的伴奏越拖越長。終於等到她唱了,又都是free的哼唱,emmmm……花腔走多了,容易膩,建議在2分50秒之前按下停止,讓這首歌在它最巧妙的華彩處結束。
同樣是唱回家路,盧凱彤有一首歌,叫做《一個人回家》,自帶一種在自我世界裡流浪的冷澀和孤獨。
每天都是獨自坐車回家,總覺得一個人的路,怎麼走也走不完。喃喃自語,不知何去何從。嘖嘖,慘啊。
蕭煌奇的《末班車》也有那麼點兒悲情的色彩,和盧凱彤的細膩不一樣,它是一種直男式的淚眼朦朧。
蕭煌奇的高音很厚很亮,處理這種糾結的傷痛再適合不過,一波又一波,最後把情緒推向制高點,最後:嘭,繃斷了。
大氣的歌自有它的戳人之處,小氣的歌也有它的動人之處。雖然曾軼可從出道至今,背負了不少爭議,但你不得不承認,她在創作這件事上,還是很有靈氣的。
《夜車》,一首輕快又富有彈性的歌。雖然偶爾幾個音符會有下落之勢,也很難聽清唱詞裡的那些咿咿呀呀嗡嗡嗡,但是那種泡泡在眼前飄過又爆掉的可可愛愛,是有的。
黃偉文給陳奕迅寫過一首《單車》,有一種來自兒時路上的親近和小美好。黃偉文非常喜歡單車,讀中學的時候,爸爸曾經用單車載他去過海邊,那是唯一一次,他從爸爸這裡感覺到愛。於是就有了這首歌,現在聽來,依然感動如昔。
陶喆也寫過機場,10:30的飛機,機場依舊擁擠,最後在1:30的回家路上,想起已經逝去的故事和失去的你。
R&B式的輕快,讓這首歌有了一種回憶式的自我調侃,那是一種時過境遷之後,用不想念來掩蓋非常想念的執拗和任性。
路上聽的歌,裝的都是人們的悲苦和喜樂,不管你乘坐的是哪種交通工具,在那段你熟悉又陌生的路途,總有你自己藏匿的情緒,和存起來的故事。是吧?
今日編輯 | 坐地鐵回家的門牙少女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