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從一無所長的家庭主婦,最後蛻變成職場精英。很多人將其歸功於賀涵的付出。
賀涵的功勞的確有目共睹,但數次回看該片後我們不難發現,在羅子君數次職業生涯轉折點時,卻是另一位高人在背後起著神助攻的作用。
這位高人戲份雖不多,但每次出場都給予了羅子君極大的幫助。她正是鄔君梅飾演的,羅子君直屬上司,劇中人稱吳大娘。
羅子君三段職業轉折期,吳大娘都曾挺身而出,可以說她才是羅子君真正的貴人。
1.第一階段:羅子君初入職場時
直屬上司是職業生涯中的一筆重要財富。
職場中,跟對領導,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在羅子君剛進入蘇曼殊公司時,很有幸就加入了吳大娘團隊。吳大娘也直接說明了她用人規則:「你是誰的關係戶,我不管。但若你事情做的不好,我一定會管的。」
可見吳大娘作為中層管理者,並不隨波濁流,有著自己的一套用人原則。那就是以執行力和能力說話。
吳大娘用人原則1:以能力說話
職場中,遇到一位好的上司,可遇不可求。吳大娘作為上司以身作則,不以勢力及裙帶關係用人,那麼她的下屬也必不會貪圖捷徑,而是選擇踏踏實實做事。
可以說,加入吳大娘團隊的這次機會,開啟了羅子君事業的上坡路。
2.第二階段:羅子君遭遇職業危機時
直屬上司的意見,往往直接影響大老闆的決策。
當賀涵遇到職業瓶頸時,羅子君老闆怕有牽連,於是打算開除羅子君。這個時候,也是吳大娘挺身而出,極力保住羅子君的工作。
吳大娘明確自己的立場,說她當初之所用羅子君,並不是因為她是誰的關係戶,所以今天不管她的靠山出了什麼問題,都不會改變她繼續任用羅子君的決定。
吳大娘用人原則2:不以關係踢人
常言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但是羅子君非常幸運,她遇到了一位不以勢取人的上司。她這次能安然無恙地繼續留在「魚池」,離不開吳大娘的極力保護。
也正是這次保住了工作,為她後續幫助賀涵擺脫職業危機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3. 第三階段:羅子君下崗時
羅子君成功搜到證據,幫助賀涵擺脫了危機,但也得罪了她的老闆蘇曼殊,終究還是沒逃過裁員。
失業後經過一番周折,羅子君進入了更高端的辰星集團工作。要知道那時候賀涵正是辰星的一把手,很多人以為羅子君之所以能成功跳槽,是賀涵在其中搭橋引線。
其實不然,助她一臂之力的不是賀涵,正是曾經的上司吳大娘。
吳大娘給羅子君張羅工作
原來在羅子君待業期間,吳大娘到處向獵頭朋友打聽,看看有沒有更適合羅子君的工作。
那為什麼吳大娘不建議羅子君自己去找工作呢?
因為吳大娘認為,羅子君自己找的工作,無非還是同級別的調查公司,不會有太大提升空間。她建議羅子君去更高端的辰星工作,畢竟下遊的市場調查公司,終究不如上遊的諮詢公司。而且羅子君若真能去辰星工作,她的身份也從乙方變成甲方,這對羅子君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羅子君最終在吳大娘的鼓勵和勸導下,才決定正式進入辰星公司工作。至此,羅子君的職業經理,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
如果說賀涵是將羅子君送到職場大門口的那個人。那吳大娘才是帶著羅子君一路攀爬歷練的師父,是羅子君真正的貴人。
羅子君在職場的逆襲,與吳大娘這位貴人的提攜、幫助、指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看似完全靠運氣逆襲的羅子君,其實她深諳職場生存之道,她懂得借上司的力提攜自己。
那工作中,如何讓借上司的力提攜自己呢?
答案就是要學會向上管理。
對,上司也是人,也需要管理。那具體如何管理呢?
1. 要管理上司之前,先管理好自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獲得上司認可,必須先修煉內功。
只有自己達到千裡馬條件,才能吸引伯樂的注意!具體我們可以從下方三點來落實。
a.低調做人
職場中,不乏一些人靠著關係進入公司,這也無可厚非。但有些人以為在公司有後臺,就趾高氣揚,覺得自己拿到了鐵飯碗。
殊不知,鐵飯碗的時代早已不存在。
職場不是靜態的發展,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變化。劇中的羅子君,雖然是通過賀涵關係進入蘇曼殊公司,但是她依然放低姿態,比其他同事更努力工作。
因此在職場中,放低姿態,遵守蘑菇定律才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
b. 高調做事
如果你想讓領導拉你一把,前提是你得伸出手。
如果你整天雙手插兜裡,無所事事,那怎麼讓領導幫助你呢?羅子君也正是自己吃苦好學,才贏得吳大娘賞識。羅子君深知自己的競爭力不如公司年輕的同事們,所以她只有通過努力工作讓自己在公司立足。
因此在職場中,高調做事,才是最靠譜的生存之道。
c. 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公司付你薪水,就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
在上司眼裡:三流員工無視問題,二流員工上報問題,只有解決問題的員工才是一流員工。大多數企業領導層,是心甘情願被一流與員工管理的。
在老闆眼裡,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衡量員工優秀的基本準則。
2.保持和上司步調一致
前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說:
「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就是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
可見真正厲害的員工,他們都深諳一個道理,那就是要保持自己與上司的步調保持一致。這是與上司共事的前提條件。那如何做到步調一致呢?
a. 服從命令
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
意思就是說想要讓領導喜歡,就要做到與領導願望一致,同心同德。
上司才是決策者,儘管有時候他的決定與你的想法有出入,但你也要按上司的意思去執行。
b. 同甘之前,需先共苦
職場中要想和領導同甘,必須要先經歷共苦。
羅子君進入吳大娘團隊的第二天,就被要求與吳大娘一起出差。當時羅子君猶豫了一下,因為第二天是她兒子的生日。但考慮到機會難得,她立馬改口說沒問題,個人私事可以安排好。
工作,不能摻雜太多私人事情
其實吳大娘在任用羅子君之前,她已經換了好幾波下屬。那些下屬都因為吳大娘的要求太苛刻,承受不住而選擇辭職。但羅子君她能做到共苦,所以才能得到吳大娘的偏愛。
c.幫上司分憂
所謂職業發展歷程,就是幫領導分憂的過程。
能夠為領導分憂,是優秀員工的必備素質。分憂需要我們站在老闆的角度,利用老闆型思維解決問題。
只有幫上司分憂,才能更好地體現員工的價值和意義。
3.挖掘上司背後的人脈資源
人脈是職場生涯的重要財富,越身居高位的人越擁有優質的資源。
很多下屬和上司共事,僅僅止步於公司內部交流,殊不知上司背後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
根據無處不在的二八定律,20%的人脈,能給你帶來80%的價值。吳大娘就屬於那20%的優質人脈圈。
在《別獨自用餐·85%的成功來自高效社交》一書中,作者基思·法拉奇就層提出成功的人能越來越成功,就是她們善於利用人脈,能接觸到上層的社交圈。
自次羅子君從辰星離職後,吳大娘提議她們離開上海,一起去深圳發展,因為那邊目前有個跨國公司的項目。羅子君很爽快的答應了,她知道這雖然充滿挑戰,但也是個絕佳的機會。
至此,在吳大娘的提攜下,羅子君的職業生涯,翻開了一個新篇章。
吳大娘在深圳的資源
我認為高質量的合作關係,應該就同吳大娘和羅子君這樣。上司和員工之間能同進退,相互成就彼此,從而實現共贏。
職場中,為什麼那多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呢?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吸引伯樂的注意,從而得不到伯樂的提攜,那麼不妨試試上述三種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