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個錢學森,拒絕美國天價薪資待遇,毅然回國做貢獻

2020-11-18 騰訊網

唐時王昌齡在國家危難時寫下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令人熱血沸騰;宋時文天祥也曾留下膾炙人口的《過零丁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多少人熱淚盈眶。

從先秦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現如今耳熟能詳的「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愛國」一直是中華兒女心中亙古不變的主題,而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是每一個人兒時的夢想,更是中華兒女永恆的追求。

在我國科學界領軍人物施一公看來,祖國才是一個人最終的歸宿,愛國也是最樸素的情感,為祖國做貢獻不需要任何理由,他的歸來,不僅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更是他對祖國深深地熱愛的體現。

年少有為

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的愛國科學家數不勝數,身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老先生便是其中一位。1955年錢學森老先生毅然放棄美國優厚的薪資待遇,在國家的幫助下,憑藉驚人的毅力和愛國之情衝破了美國政府的層層阻撓,回到了當時貧瘠又落後,教育發展極不均衡,科學研究停滯不前的中國,致力於中國的飛彈和核武器研發事業,為祖國的前進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錢老先生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榜樣,他的事跡直到今日仍振奮人心,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國生物科學界的翹楚人物,被稱為「錢學森第二」的施一公。

1967年,在家中排行第四的施一公在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出生。他的父母為他取名「施一公」,希望他長大成人後可以成為棟梁之才,一心為公。

1984年施一公在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中畢業,高中時施一公學習成績便名列前茅,他也因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河南省第一名而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就讀。

高中時就練習3000米專項長跑,身體素質特別好的施一公,到了清華大學,更加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特別是在體育方面,更是創下全校競走項目記錄。

1989年施一公因各科成績都特別優異,三年便結束了大學課程,獲得了學士學位,而他在上學期間創下的競走記錄也直到1994年,在他大學畢業五年後才被打破。

在清華大學畢業的他並沒有停下求知的腳步,而是選擇出國留學,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1995年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施一公在美國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博士後項目課題。而在1997年,正在進行博士後課題研究的施一公便已經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

而在隨後的十年中,施一公更是在普林斯頓大學提供的項目啟動資金的支持下和專門為他準備的的科研實驗室中刻苦鑽研,展示出了驚人的才華,施一公每年都會在權威雜誌上發表數篇論文,成為美國公認的行業大佬,而他本人也是逐漸從普林斯頓大學的助理教授變為分子生物學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再成為講席教授,已然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教學和研究的領軍和骨幹人物。

毅然回國

在施一公用一次又一次的驕人的研究成果,用成績令業界震驚時,美國各大生物科技公司紛紛向他拋來了橄欖枝,而此時已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的四十歲的施一公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海內外華人既意外又敬佩的決定——放棄廣闊的事業發展空間以及領先的科學環境和年薪高達百萬美金的職位,毅然回到科學技術環境與美國有一定差距的中國,並致力於中國生物物理學和教育的研究與發展。

歸國後的施一公被母校——清華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且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一職。

回到祖國投身教育的施一公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在科研中不忘教育人心,早在回國時,施一公便給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寫過信,他在信中提到,希望能夠促進普林斯頓、耶魯、哈佛三所出政治人才的名校與清華大學之間的交流互動,希望美國未來可能出現的領導人才能夠真正的體驗一下中國式生活,真正的了解中國。

施一公在他的回國就職時的演講中,也說道,現如今的中國與美國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的科教體制與發展方向側重點與美國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有很多的不足和值得借鑑的地方,中國的科研界和教育界正在為著縮小差距而不斷努力,他也會始終與國同心,為清華的建設與發展,為祖國科學教育體制機制的進步而不斷努力。

他一方面籌辦自己建立的研究性質大學——西湖大學,成為了西湖大學第一任校長;另一方面施一公也從2008年到2019年,不斷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如上發表自己的學術論文,展示自己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並且包攬下各大國際獎項,事業也在2013年達到一個小巔峰。而在以後的日子裡,施一公仍將用著自己的方式,繼續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獻力。

在美國就已經功成名就的施一公,遵從了他內心的聲音——回國,用自己的學識為自己的祖國的蓬勃發展豐滿羽翼。顯然,現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海外華人歸國的典範和榜樣。這種濃厚的愛國精神不但從古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也早已深深地烙進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中。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似從前,中國的實力在國際社會中已然不可小覷,但這背後離不開的也正是這些兢兢業業,一心為國的科學家們的奉獻與努力。時代在變,身處與這個最好的時代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永懷愛國之心,然後向前看。

相關焦點

  • 第二個「錢學森」:在美國待遇優厚,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當時美國為了阻止他回國,曾許諾給他許多好處,沒想到錢學森不為所動,無奈之下美國還採取了強硬手段,但都沒能留住錢學森。最終克服了重重苦難,錢學森還是順利回到了國內。 無獨有偶,另一位科學家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他放棄了美國的優渥條件,毅然回國做建設,被稱為"第二個錢學森",他的名字叫做施一公,同樣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推動了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 錢學森為何會拒絕美國優渥的條件毅然回國?原因竟是這個女人
    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的錢學森,早期在美國學習先進知識,獲得了很高的成就,回國前,美國為了挽留他提出了非常優渥的條件,但是錢學森果斷拒絕並回到了祖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錢學森拒絕掉優渥的條件回到當時條件艱苦的祖國?讓錢學森做出這種決定的竟是這個女人。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時月薪僅335.8元,當時是什麼水平?
    而在當時眾多海外求學的學子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叫做錢學森。提到錢學森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作為被寫進課本裡的人物,錢學森是我國兩彈一星的主要奠基人。其在飛彈製造領域和航空領域屬於世界級的專家。因為錢學森在學術領域的傑出貢獻,他早在40年代就擁有了美國最高級別的安全通行證,可以隨意出入五角大樓。在他35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員的終身教授榮譽。
  • 65年前,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毅然回國,如今他的兒女境況如何?
    江南地區的錢氏家族,是非常有名的大家族,都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錢穆,錢學森,錢三強更是錢氏家族的突出代表。1961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與錢學森有分不開的關係。那麼錢學森還為我國的科技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錢學森的子女又過得怎麼樣呢?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美多次邀請錢學森都被拒絕
    1955年從美國返回到中國之後,他就為中國作者貢獻,以家為輕,以科學為重,淡泊名利,一路上披荊斬棘,積極的開創著中國的航天事業,推進了歷史的發展。錢學森的人生跨越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長河,在美國學成歸來,但是為什麼回國之後再也沒有去過美國呢?美國曾經多次邀請錢學森過去都被拒絕了,其中的緣由也是引起了大家的爭議。
  • 錢學森辭去高薪工作,毅然回國工資不是很多,他的功績名垂千古!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錢學森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祖國懷抱,為我國的火箭和飛彈技術做出卓越貢獻,在現在看來,他做出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但當時美國的阻撓是非常強烈的,不僅承諾給他高薪工作,還用軟禁的方式留住他,只因為美國軍方說他一個人可以抵過美國五個師,當時美國開出的高薪條件可不是說說的,每年他至少可以拿到20萬美元。
  • 錢學森回國後為什麼再沒去過美國?美曾多次邀請錢學森,均被拒絕
    當時回國的人很多,不少人的回國都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是在所有人裡,最坎坷的肯定就是錢學森了。 說起錢學森這個人,大概不會有人不知道吧,像兩彈元勳,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等,另外還有很多榮譽稱號,全是他多年來被國家和人民冠上的,在錢學森的科研生涯中,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和佩服。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錢學森當時到底花了多大力氣承受了多大苦難才安全返回國內。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時月薪為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究竟有多高?
    錢學森懷著強烈的報國信念出國留學,經歷重重艱難困阻最終回到了祖國,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回來,幫助中國成功將飛彈、原子彈送上了天。而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他並不愛財,他滿腔的愛國主義充分地詮釋了「科學沒有國界,而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這麼一句話,他曾講到「如果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民族做了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外國榮譽頭銜!我姓錢,但我並不愛錢。」
  • 為了返回祖國 錢學森究竟捨棄了什麼?看看他在美國的待遇就明白了
    作為「兩彈一星」的功勳之一 ,當時已然譽滿國際的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在建國之初義無反顧的回歸之舉,為當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中國,帶來了最為重要的科技力量,為我國最終的崛起和騰飛奠定了無可動搖的基礎。
  • 錢學森335元月薪,那在美國有多高?看完數字,讓人肅然起敬
    ——雨果 在中國,無人不知錢學森的光輝事跡,每個人都為其感動,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錢學森拒絕美國的高待遇、拒絕一切誘惑,毅然選擇回到國內,參與國家建設,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 他師從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回國,愛惜人才,破格錄取殲20總設計師
    錢學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而錢學森帶出的學生,實力也是槓槓的!
  • 錢學森為了回國放棄百萬年薪,他侄子獲得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人
    很多愛國人士為了建設祖國,不惜放棄國外更好的環境和優渥待遇,回到祖國,投入自己的一切,努力為祖國做貢獻。這些人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01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錢學森了,他是我國非常有名的科學家,有「中國航天之父」之稱。錢學森不僅科研成就非常高,最令人敬佩的還是他的愛國情懷。
  • 鄧稼先、錢學森和楊振寧誰的貢獻最大?三人各有成就,不好評判!
    如果楊振寧當時回來,可能做不出太特殊的貢獻,可能不會超過錢學森、鄧稼先,只是多了一個科學家而已。而楊老根據自己的情況留在國外就不一樣了,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對我國科技發展的貢獻非常巨大,也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這也是楊老的偉大之處。
  • 錢學森侄子發言令人心寒,直言自己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沒關係
    但如果提到錢學森的大名,相信沒有一個國人不知道,而不被國人熟知的錢永健,其正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是一位科學家,其同樣在科學領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當初錢永健還憑藉「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和華裔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出身中國江南地區的錢永健,其國籍為美國。
  • 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
    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今天能給大家講一講錢學森的學成歸國的故事,錢學森回國,主席問:你有什麼特長?錢學森的回答,讓人心生敬佩。小編感到很榮幸,因為錢學森一直是小編最最敬重的科學家之一。
  •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後:我身上流著中國血,但我是美國科學家
    而其中最為艱難的無疑就是那些搞科技的科學家們了,他們隱姓埋名幾十年,只為中國能夠強大起來。01學成歸來的錢學森為什麼錢學森學成之後毅然選擇回國發展?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壞境的影響,錢學森自小受到其父愛國思想的薰陶,早已擁有了一顆愛國之心。
  •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回國的曲折經歷
    他說:「我寧願回中國老家去,也不願在受人懷疑的情況下繼續留居美國!」金布爾聽後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還說:「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傢伙離開美國!」所以當錢學森一走出他的辦公室,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  毫不知情的錢學森做好了回國的一切準備,辦理好回國手續,買好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搬運公司裝運。
  • 錢學森乘船回國,神秘情報交代:不到祖國境內不能下船
    ,不少學子響應號召毅然回國。但是美國為了挽留人才作出了一系列的舉動,尤其是當時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反共思想高漲。不少留學生因此受到迫害,尤其是對於錢學森這種級別的更是不被允許回國。但是錢學森寧願放棄優越的環境也要突破千難萬險回國,在回國之際他卻收到一封神秘電報,直接促進了他回國的進程,這是怎麼回事?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離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他是被美國人說一個人就能頂五個師的人,他是美國頂著國際壓力也不願放他回中國的人,他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錢老,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稱為「三錢」。在那個還落後的中國,沒有硬武器的中國,在這條沉睡的東方巨龍家裡,迫切需要發展,於是國家重要棟梁之一錢學森應運而生。作為科學巨匠,錢學森把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為新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 他放棄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職位,毅然回國,只願為祖國培養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有詳細的統計數據表明:在此之前,我國有多達5000名科學家定居國外,新中國成立後,有2000多名定居國外的科學家主動回到祖國大陸,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而新中國也因為有了他們,科技、文化等領域都在飛速發展。事實上,在當時的情況下,科學家回國會受到很多來自外界的阻礙,他們的回國之路尤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