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 梁海祥) 在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的背景下,一季度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對普通家庭收支平衡造成較大影響。為了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國家庭如何規避風險調整資產配置,融360維度展開調查發現,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或將趨於保守和穩健,銀行儲蓄、保險等資產項目將更受歡迎,股票、基金、奢侈品等項目更容易遭到拋售。對於未來的潛在風險,低收入家庭更關註失業、疾病帶來的影響,中等收入家庭更關注現金貶值,高收入家庭更關注不動產貶值和發生金融危機風險。
超六成家庭能支撐半年以上
由於國內疫情發展得到了有效控制,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開始有序恢復。並且,得益於過去幾十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在疫情面前依然展現出強大韌性。調查報告也顯示,儘管疫情帶來一定衝擊,但從整體上來看,當前中國家庭收支平衡狀況良好。其中,27.76%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收支平衡情況非常好,可維持一年以上;34.74%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收支平衡情況良好,可維持半年到一年之間;僅有1.19%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收支可維持一個月以內。
家庭收支平衡狀況能夠保持穩定,是以充足的資金流作為支撐的。調查數據顯示,1/4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可用資金在1萬~5萬元之間;接近兩成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可用資金在5萬~10萬元之間;家庭可用資金在10萬~50萬元之間的受訪者比例接近三成;家庭可用資金在50萬元以上的受訪者比例也達到一成。
此外,疫情期間中國家庭債務負擔基本穩定可控,也為家庭收支平衡貢獻了力量。調查數據顯示,18.8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任何家庭債務負擔;21.14%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債務負擔在可承受範圍內,完全沒有壓力;56.8%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債務帶來一定壓力,但仍在可承受範圍內;僅有3.22%的受訪者表示,家庭債務負擔超出自身可承受範圍。
八成受訪者擬增加儲蓄及保險
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人們重新思考如何增強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這一轉變也體現在家庭資產配置上。調查發現,多數家庭未來的資產配置將趨於保守和穩健,以規避重大風險帶來的衝擊。
調查數據顯示,56.62%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會主動增加銀行儲蓄;27.11%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會增加現金持有量。或許是受到疫情的影響,保險的受歡迎程度僅次於銀行儲蓄,受訪者中有29.41%的人表示未來將主動增加保險投資。
作為避險屬性較強的投資工具,黃金等貴金屬受到不少人的青睞,12.22%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會主動增加貴金屬投資,該比例超過股票和房地產。
從資產投資的復投率來看,銀行儲蓄的復投率同樣是最高的,達到61.38%。也就是說,在受訪者中,有61.38%的人未來會繼續主動增加該項目投資。保險和貨幣基金緊隨其後,相關比例接近半數。相比之下,流動性好、風險較高的股票,則成為中國家庭未來主動減少投資的最主要項目,超過1/4的受訪者表示會主動減少。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