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座沿著長江而建的城市,就像它對外宣傳的口號那樣:「武漢,每天不一樣」。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是因為,在武漢這座城市裡面,不僅有著許多人氣和知名度都非常高的旅遊景點,比如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漢口江灘、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等等。並且,還有一些相對而言,比較小眾,但是免費好玩,適合拍照打卡的地方。
其中,在武漢的鬧市區,隱藏著一片紅房子。由於它被周圍高樓林立的寫字樓,以及密集的小區和居民樓所覆蓋。所以,蠻多遊客都特別容易忽視這個地方。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復古的亭臺樓閣,還有它周圍的紅似火的楓葉美景,就是它的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一部分。
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武漢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武漢珞珈山街的那些事。首先,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片具有歷史滄桑感和年代感的老式紅房子,既是它的核心主體建築之一,也是它的重要的歷史人文景觀的一部分。
其次,武漢珞珈山街位於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附近。而黎黃陂路和江漢路一樣,都是武漢為數不多的百年老街。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黎黃陂路又叫夷瑪路,後來因為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武漢黃陂人,人稱黎黃陂,所以此路又於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黎黃陂路是武漢著名的「慢生活」街區,是漢口神採與氣質的延續。由於黎黃陂路以前屬於租界區,因此在這裡散落和分布著許多不同風格的,具有西式審美的老建築。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位於武漢黎黃陂路的老式的紅房子,則是屬於那裡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式審美的老建築。
也正是因為它周圍有著許多充滿西式風格和審美的老建築,才使得這片為數不多的中式紅房子,格外的顯眼。因此,珞珈山路既是武漢黎黃陂路附近的一條非常有文藝氣息的街道,但同時這裡也非常的市井,以及在這周圍都是紅色磚頭的老房子,並且還有許多特色小店。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鑲嵌著「立陶宛畫室」的藍色房子,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在那棟藍色房子周圍,還有一些具有歷史滄桑感和歲月感的歷史人文景點。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紅色的老房子,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它還是中共中央長江局舊址。這裡不僅是武漢歷史發展的見證人之一,同時也承載和記錄著一些與武漢這座城市發展有關的那些背後的歷史故事。
最後,由於武漢黎黃陂路附近的珞珈山街,和武漢大學的珞珈山比較接近。可能對於武漢大學珞珈山比較熟悉的遊客來講,很有可能會把它們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對於工作和生活在武漢以及周邊城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想要趁著周末或者其它空閒時間,外出遊玩,欣賞和感受一下與武漢這座城市有關的那些歷史文化的話。還是說,對於這片隱藏在武漢黎黃陂路附近的,具有歷史滄桑感和歲月感的老式紅房子情有獨鐘的話。位於武漢的珞珈山街,都是一個不錯的,並且值得去逛逛的地方。如果,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後有時間了,再出發。帶著她(他),或者親朋好友一起,好好的擁抱和感受一下,武漢珞珈山街所帶給大家的這些不一樣的視覺盛宴和感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