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 年 | 發 | 聲 |
孩子們傾吐的樹洞
每期對話一個孩子
他們是教育的主體
卻是教育議題的缺席者所以「少年發聲」,邀請少年發聲
文/ 陳瑜
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 創始人
「少年發聲」的第5位發聲者,是一個9歲的小男孩仔仔。
他媽媽加了我的微信,約我和他聊聊,說近來孩子脾氣很大,還經常打弟弟,弟弟小他3歲。
起頭我聽不清仔仔的話,媽媽解釋說,這半年,孩子講話含混不清,原先不這樣。
我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會不會是「退行」?孩子啟動這樣的防禦機制,讓自己變得更像弟弟,潛意識裡希望獲得爸爸媽媽的寵愛?
媽媽被仔仔支走後,我和他的交流變得非常順暢,甚至可以說令我驚喜。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此豐富,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有一個想法,想把媽媽手機搶過來,在媽媽的微信群裡面打字:不要小看小孩子!
他想尋求改變,包括跟弟弟的關係、跟媽媽的關係,所以在我們兩個小時對話的尾聲,他把媽媽叫回來,讓我把他跟我講的內容總結下,給媽媽提提意見,然後又問媽媽:「你有什麼想法?」
我在電話這頭,暗暗笑,仔仔把我「用」得真好,創作了一種新的溝通模式。
「我感覺下次可以讓弟弟也一起(聊)。」結束前,仔仔提了一個建議。我真的好喜歡他,如果是面對面的採訪,一定要摸摸他的頭。
如果你家裡不只一個孩子,那麼,仔仔的「少年發聲」興許會給你很多觸動……
少年發聲 No.5
我想把6歲的弟弟一腳踢飛
當媽媽對他溫柔的時候……
但我不忍心
仔仔/三年級/杭州/男生
1
陳瑜:你通常什麼時候,會比較容易發脾氣?
仔仔:學習的時候,我就是很急,把草稿本一把推到旁邊去。媽媽說我態度不好,拍我一下,我已經很不耐煩了,這下就爆發了。
我做作業,有時候有點走神,爸爸媽媽進來提醒,我也很反感。
我在幹一件事情的時候,媽媽讓我去幹另一件事情。她會提前跟我說,「我不是來掃你的興哦」,但我還是會覺得很煩。
還有爺爺奶奶讓我去夾我還沒有夾的菜,我也會感到很煩。我都已經9歲了,已經有主見了。
陳瑜:生氣的時候,除了吵架,嘗試過用其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嗎?
仔仔:如果我聽他們的話,我的怒火就會一直含在心裡,然後找個方式洩掉:有時候就找個地方自己安靜一下,有時候就去揍一下弟弟。
2
陳瑜:弟弟平時做什麼事情,會讓你感到很生氣?
仔仔:就比如他偷偷溜到我床上去,在我不在的時候,拿我東西。我之前跟他說好,要碰我東西的話,要我在,要跟我說的。
陳瑜:為什麼一定要跟你說呢?
仔仔:因為他會把我東西弄壞,有一次他拿我東西跟其他小朋友玩,然後就不見了。
還有,他拿了我的東西,不還給我,我要他還,他就跑到爸爸媽媽那邊,說那是他的東西。
陳瑜:碰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會怎麼說?
仔仔:有時候他們會認同是我的東西,有時候他們會認為是我搶弟弟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會打弟弟,直接把東西奪回來。
陳瑜:那爸爸媽媽反過來又要罵你咯?
仔仔:對啊。
陳瑜:你再怎麼辦呢?
仔仔:如果很生氣的話,就會自己跑回房間,把門鎖上,一個人,讓自己冷靜下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不需要別人安慰的。
陳瑜:會哭嗎?
仔仔:有時候。
陳瑜:除了物品使用問題,還有什麼事情,弟弟做了,會讓你感到特別不爽?
仔仔:我寫作業,媽媽批評我,弟弟過來問問題,媽媽側過身跟弟弟好好說,很溫柔的。
我本來已經很生氣了,他惹我更生氣。我就覺得他特別欠揍,把氣出在弟弟身上,想上去把他一腳踹飛。
還有的時候,弟弟一定要我跟他一起玩,我不想玩,就不理他,他找同伴堵截我,我覺得很無奈。
如果只有弟弟一個人的話,我就想讓弟弟來追我,幻想弟弟摔進草叢,撞到牆上,哇哇哇大哭,然後我就一個人開溜,很開心。
3
陳瑜:你跟弟弟有很多不開心,如果總的來看,你覺得自己跟弟弟的關係怎麼樣?
仔仔:我覺得是好的。弟弟有時候被人欺負,找我來幫忙,要我去揍他們,我就去揍,手被咬了,弟弟就過來安慰我。有時候弟弟也會幫我做事。
我弟弟比較開朗,看到大人在踢足球,他也想踢,就去跟別人好好說,別人就接納他了。
我看著他,覺得他在場上沒有多少用嘛,就把他叫過來說,「缺你一個,多你一個,都是一樣的嘛」,弟弟還是會說,「沒關係,我不管他們,反正我玩得開心」。我就很欣賞他這種品質。
陳瑜:你會不會有點羨慕?
仔仔:對,但是我不會這樣,我感覺我是有點內向的那種人,跟弟弟不一樣。
但是他好像也會越來越像我了,有點學我的感覺,他也會有自己的主見了。大人叫他幹啥,他有時候也會跟大人吵起來,最後被打回來,收起心中的怒火,按照大人的做。
以前我也是這樣子的,但現在我會去反抗。
陳瑜:你的反抗有用嗎?
仔仔:沒有用的!但是這樣讓我好多了,我感覺。
當時舒服一點,但之後一樣的,還是會被強迫做那些事情。
陳瑜:他們會強迫你做什麼,讓你特別想反抗?
仔仔:就是寫作業的時候,媽媽會要我根據她的思路做題,說那才是真正的好的思路,我不聽嘛。
陳瑜:嗯,特別理解。有時候,別人說的可能是對的,但是他們指導你的口氣讓你很反感,感覺逼迫你去做,即便是對的,你也不想聽。
仔仔:對對對對對!
4
陳瑜:所以你們兄弟倆關係其實不錯,但是會為了一些事情鬧矛盾,可以這樣理解嗎?
仔仔:可以!
陳瑜:兄弟倆鬧矛盾時,你們會去找爸爸媽媽評理嗎?
仔仔:一般不會。我不會,除非弟弟先去找爸爸媽媽,我就跟過去,給自己說理由。
陳瑜:你為什麼不去告弟弟的狀呢?
仔仔:告狀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古代那些小人,為了自己利益,去騙皇帝,我感覺跟這種情況很相似。我試著讓弟弟把這種壞毛病改掉。
我覺得我都是可以自己處理的,但是弟弟還小,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會幫自己,相信他,好像就是「先到先得」的感覺。
陳瑜:實際情況真的會「先到先得」嗎?
仔仔:大部分情況會這樣的,而且我說的時候,弟弟會插嘴,弟弟說的時候,我是沒有插嘴的。
陳瑜:你覺得爸爸媽媽在對待你們兩個的問題上不太公平嗎?
仔仔:嗯,他們會偏向弟弟,他們更喜歡弟弟一點。
陳瑜:你從哪裡看出來,他們更喜歡弟弟一點?
仔仔:好像小的乖一點。我之前跟我的小夥伴秘密討論過,我們都覺得大人更相信小的、會更幫助他們。
陳瑜:你覺得爸爸媽媽更喜歡弟弟,去跟他們核實過嗎?
仔仔:沒有!反正我覺得有很多當哥哥姐姐的,都有我這種想法的。
陳瑜: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做,才是你認為的公平?才是你認為的不偏心?
仔仔:有時候爸爸媽媽只知道側面(片面)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真正的場面。
陳瑜:我有一個假設,如果弟弟去爸爸媽媽那裡告狀,你也跟著去了,他們聽了你們的說法,但最後不做法官、不下判斷,還是讓你們兩個自己處理,你覺得這個方法好嗎?
仔仔:好!這樣我就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了。一般我想出來的辦法,剛剛執行到一半,弟弟就溜去告狀了。
我跟弟弟說過,如果我不在,我床上的蚊帳是關著的話,你就不可以進,如果是開著的話,你就可以進。這個方法實行了幾天,發現很好。過了幾天,我忘記關蚊帳了,弟弟也沒有到我床上來過了。
但是,偶爾還會有拿我東西的時候。
陳瑜:偶爾有,那就比以前少很多了?
仔仔:對!
陳瑜:你想出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辦法,使得你們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少了。
仔仔:不過有時候我跟弟弟說好了規則,他說,好。實行之後呢,有一天,他違反了規則,我跟他說,「我們不是說好了嗎」,他就會說,「沒有啊,我沒有同意啊」。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陳瑜:哦,弟弟也會出現一些耍賴的情況。
仔仔:嗯,他很會耍賴的,很多小的都很會耍賴的。
陳瑜:哈哈哈,那你覺得媽媽有能力「識破」他嗎?
仔仔:沒有,因為她不知道我們的秘密約定,我們又不是公共(公開)說的。
陳瑜:我聽下來,你希望有一個邊界,有自己的空間和物品,屬於你的部分,你不希望弟弟在不經過你同意的情況下隨便亂碰,這是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仔仔:嗯,是的,是的,是的。
媽媽跟我們強調過,自己的東西要收拾好。有時候弟弟到我床上來,弄得亂七八糟,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她同意的,我就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雜物」,媽媽說,「那我去批評弟弟」,但是根本就沒有批評。
陳瑜:你希望你跟弟弟制定好規則,爸爸媽媽能幫助你們執行規則,如果弟弟違反,能及時指正批評,對嗎?
仔仔:對。
5
陳瑜:媽媽生弟弟的時候,有跟你說嗎?
仔仔:有。那時我3歲,我很喜歡弟弟的,還跟弟弟拍過合影,那時候都很相親相愛的,但後來就會打在一起鬧矛盾。
陳瑜: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兩個孩子裡面的那個小的就好了?
仔仔:沒有,我不想當小的,因為會被揍的。但按我現在的心情,如果我是小的,也可能去揍那個大的。
我爸爸說,媽媽有點怕我。
陳瑜:為什麼怕你。
仔仔:我不知道,她藏在心裡,我媽媽有點內向,我感覺。
陳瑜:媽媽會不會擔心,因為你是她的孩子,弟弟也是她的孩子,看到你揍弟弟,心裡就會滴血?
仔仔:有可能,就會很矛盾。
爸爸的處理方式,就會叫我們過來,先跟我們講道理,然後我們自己化解矛盾,我覺得爸爸這個方法很好。但是爸爸很忙,一般都不在家。
陳瑜:如果覺得爸爸的處理方式很好,你可以告訴媽媽,讓她借鑑。
仔仔:我有時候是不敢的,因為有時我想跟她說些事情,她根本沒有理我。我說,「你怎麼不聽啊」,她說,「因為我現在不想理你啊,怎麼辦呢?」我也就不想理她了。
陳瑜:你覺得媽媽為什麼不想理你啊?
仔仔:我有些事情做得沒有很好吧,我感覺。
有時候我們吵架後,我有一個想法,想把媽媽手機搶過來,在媽媽的微信群裡面打字:不要小看小孩子!
陳瑜:你覺得媽媽愛你嗎?
仔仔:現在有點變了的感覺,隨我便,沒關係,不管的那種。她注重弟弟,沒有很注重我。
有時候,我也想得到安慰。以前她會非常注重我的學習啥的,現在隨我去、隨我去。
陳瑜:那你到底是想媽媽管,還是不想媽媽管?
仔仔:有時候想,有時候不想。
陳瑜:嗯,有時候媽媽管你,代表媽媽很關注你、很愛你,是這樣一種感覺嗎?
仔仔:嗯,對對對對對。
陳瑜:會有一種想法說,媽媽沒有生弟弟就好了,會嗎?
仔仔:不會!因為如果別人有兄弟姐妹,我就會有點羨慕。現在我感覺我和有一些人是不一樣的,我是有一個弟弟的。
但有時候,也會想弟弟不要出現在我眼前。
我跟弟弟說,我很想揍你。他說,「你來揍啊揍啊」,就是那種很欠揍的感覺。我就說,「我能不能把你打死啊」,他說,「可以啊,那你打吧」。
陳瑜:那你會狠狠打他嗎?
仔仔:不會。反正我也不忍心。但如果是別人真的讓我非常非常仇的感覺,那我就會去真正揍他。
陳瑜:你為什麼不忍心呢?
仔仔:他是我親弟弟啊!沒有他,我就會孤單,會不開心了。
陳瑜:其實你內心裡是很愛弟弟的?
仔仔:嗯。
陳瑜:聽上去,如果你爸爸媽媽在你跟弟弟相處的過程中,更公平一點,你就會更開心一點,你也會對弟弟更好一點。
仔仔:對對對。
陳瑜:這些矛盾,你覺得百分之多少是爸爸媽媽的問題,百分之多少是你的問題?
仔仔:媽媽50%,我50%吧。
陳瑜:媽媽的問題,我剛才聽明白了,你覺得你的問題是什麼?
仔仔:我可能應該徵求下別人的意見吧……因為我就是我,不能非常準確地知道自己錯誤是啥、在哪裡,就像你在一座山裡面,不知道這座山到底長成什麼樣子。
陳瑜:嗯,很有道理。不過有一條,我總歸覺得打人是不對的。
仔仔:大人也會打小孩,以前爸爸媽媽打我很多的,現在少了,因為我會反抗。我有次跟媽媽說過,以後她不要打我了,我也不打弟弟,她說「可以,我同意」,但她不可能時時刻刻做到,有時還是會忍不住打一下的,我也有這種感覺。
陳瑜:如果你的憤怒沒有到爆發點,你也不想著要打人,主要的問題是,不要讓矛盾發展到你控不住自己情緒的地步。
仔仔: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
7
陳瑜:最討厭大人對你說哪三句話,你一聽就煩得要死?
仔仔:都是媽媽說的:1、你愛怎麼樣怎麼樣;2、我現在不想聽你說話;3……還有很多。
陳瑜:為什麼這些話讓你這麼反感?
仔仔:很傷心。
陳瑜:有時候自己在做作業,媽媽陪著弟弟,你心裏面是不是也會覺得,啊呀,其實我也需要媽媽呀。有這個想法嗎?
仔仔:嗯,有的。
陳瑜:怎麼能讓媽媽知道你的需要呢?
仔仔:我不知道,我不會說。
陳瑜:最後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愛你媽媽嗎?
仔仔:我先把媽媽給叫過來。
仔仔對媽媽:媽媽,過來一下。老師說,最後問個問題說,我愛不愛媽媽?
媽媽:你要我過來聽一下,你到底愛不愛我是嗎?
仔仔:我還沒想好。
媽媽(溫柔地):我很傷心啊,你愛不愛我,竟然還要思考一下。
仔仔:愛的!
陳瑜:是因為媽媽傷心了,你才說的,還是你自己心裡說的?
仔仔:是我自己想說的,哈哈。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