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據海外網報導,上臺滿一年的安倍迎來了期末考試。回顧這一年,安倍的執政答卷就是在家裡大把印鈔,在外繞著地球跑,對周邊揮舞拳頭大聲鼓譟。
上臺滿一年的安倍迎來了期末考試。就像退學之後又復讀的孩子,安倍在經歷了一次黯然離場之後,貌似已經有了應付考試的法寶:在經濟考卷上畫了「三箭」,在安保試卷上也玩弄類似的花招,外交的答卷答得最滿,把整個地球儀都畫在了上面。如果每一科以滿分5分計算,安倍能得多少分?
在經濟學的考試中,安倍給出的答案是印鈔。
經濟是日本執政測驗中最讓人煩惱的一項,安倍之前的幾任首相,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經濟沒有搞好而提前下臺。
安倍在下臺的幾年間,早已想好了對策。第二次上臺伊始就在重要媒體上刊登長文闡述了「安倍經濟學」的主張:包括消除通縮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性改革。
黑田東彥被任命為日本央行行長後,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量化加質化寬鬆」政策,目的是儘早實現通脹目標。日本央行承諾,未來兩年將日本國債的持有規模擴大一倍。
在右翼學者八木秀次看來,安倍是可以得到4分以上的,因為日元貶值使出口產業情況轉好,股價上漲使企業和投資家也獲得利益。
但在其他沒有黨派利益羈絆的分析者看來,日本央行的新戰略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重振日本經濟,但考慮到日本的人口結構,以及目前經濟結構中家庭消費的比重不高,日本經濟要獲得重生路還很遙遠—就連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也如是說。
除了經濟領域,八木秀次稱「安倍在外交方面也非常順利」,這不啻於睜眼說瞎話。
的確,安倍在外交上堪稱「勞模」,從去年年末上臺執政以來,安倍每個月都會出訪,若加上「走廊外交」、「偶遇外交」,安倍可謂與100多個國家領導人進行了會談,再加上最近與東協的會議,安倍一年來真是馬不停蹄圍著地球儀在跑。
在安保大考中,安倍射出了所謂的「安保三箭」:新《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以及首份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把中國明確列為「應對目標」。
但效果如何?安倍竭盡全力試圖喚起各國對「中國威脅」的認可,從「自由繁榮之弧」到「地球儀外交」,聽起來何等氣吞山河,自以為能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但在年終盤點時,他肯定會失望,不僅反華的圈子沒有建立起來,各國對日本的疑慮反而增加。
就連《朝日新聞》也在社論中明言,「把國家主義作為國策而進行推進,是將日本社會導入苦難的錯誤做法。想回歸到戰前日本的那些政治家們的言行,已經招致了國際社會的警惕和批判,日本外交的立場由此變得低劣起來。」
概而言之,安倍的執政答卷就是在家裡大把印鈔,在外繞著地球跑,對周邊揮舞拳頭大聲鼓譟。若論成績,可能印鈔有些效果,但長期影響也是頗受質疑;其他兩項,估計各給1分也算抬舉。安倍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恐怕又難逃「退學」的結局。
(楊子巖,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來源:新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