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劉德華有首名叫《黑蝙蝠中隊》的歌:「秋風無情,吹落葉飄滿地。流水無心,像東去的漣漪。請別再哭泣,那傷心的歌曲。當楓葉再紅,我會回來看你。這樣說,那樣說,這故事到底怎樣說……」
誰也不會想到這首歌會與遼東半島的莊河有什麼聯繫。可50多年前在莊河明陽(今屬大連花園口經濟區)的德令村發生了一件在中國軍事歷史、莊河歷史上均有記載的大事,這就是1961年11月6日18時55分一架臺灣P-2V-7U型電子偵察機被我空軍、陸軍高射炮兵擊落,從開探照燈到被擊落僅僅不到30秒鐘時間,機長葉霖、領航員尹金鼎等13人斃命。據當年在現場目睹掩埋屍體的宋寶祥(當時是打落敵機所在屯子的生產隊長)說,屍體有燒焦、掉腿斷胳膊的,還有一個人穿著紅襪子,所以人們一直傳說13個人中有個女的,實際上並無女性。我想,按中國民俗,一定有一個人正值本命年吧,本命年要穿紅色衣物。這13具屍體由部隊戰士負責掩埋,並豎了13塊水泥牌子,寫上了他們的名字,便於日後其家屬認領。隨著歲月的更迭,這些墓碑已經沒有了印記,這塊土地種著莊稼。50多年從春到秋一年年播種收割,而地下的死者也沉默了50多年,也許只有地上的莊稼知道他們的悲傷。
這一段歷史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高炮部隊的驕做。當年飛機被打落,羅瑞卿總參謀長親自趕來慰問官兵。當初還爭論過到底是哪個炮營給了這架飛機最致命的一擊,事實上是當年駐紮在明陽鎮的一O一師打下的。飛機之前已受到其他地方的炮火打擊,最後被當時駐紮在明陽鎮北高營的炮兵擊落。這也是臺灣P-2V-7U型電子偵察機滋擾大陸領空幾年以來首次被擊落。
歲月流轉,已過去50多年,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輪迴。本來兩岸人民血脈相承,骨肉相連,可在50多年前,臺灣的「黑編蝠中隊」服務於「西方公司」,為美國刺探、偵察、搜集大陸的軍事情報,可想當年擊落「黑蝙蝠」是多麼大快人心的事。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後,美國認為臺灣氣數已盡,但仍利用國民黨刺探大陸情報,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也想藉此從美國方面獲取一些好感。50多年後回顧歷史,筆者的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這其中的故事令人心痛。當時被擊落的飛機上的13個機組人員無一人生還,他們都很年輕,有的有妻兒,有的未成家,他們都是空軍精英。他們也是炎黃子孫,是同宗同脈的華夏兒女,可他們錯了,錯是那個時代造成的。
這次空難中死去的尹金鼎屬於臺灣空官十九期,畢業後前往美國受訓,1945年在回國船上聽到了抗戰勝利的消息。他當年也是一腔熱血抗日的,早年曾參加過徐蚌會戰。1958年,他參與過「八二三」炮戰。「黑蝙蝠中隊」成立後,統籌執行秘密任務的衣復恩正是空官十九期大隊長。這架P-2V-7U型電子偵察機被擊落後,臺灣方面一直對飛行員的家人說他們失蹤了,持續發放月俸,令這些人的親人一直以為他們有生還的機會。直到1992年,尹金鼎的兒子尹之任到大陸治談公事,這個謊言才被戳破。尹之任從臺灣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工作,1992年代表美國公司到大陸來治談公事。在與大陸代表飛往西安時,在機場隨便買了本雜誌,上機後翻閱,看到一篇介紹大陸輝煌戰史的文章,講到解放軍如何擊落臺灣軍機,意外發現死亡名單上有他父親的名字,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早已罹難了。尹之任一時說不出話,淚流滿面。30多年來,他和家人一直期盼某一天父親忽然出現在家門前,可父親早已死去,他們竟然一無所知,臺灣的官方多麼無情啊!當年「黑蝙蝠」空軍眷屬的居住地有個稱號叫「寡婦村」,因為這些空軍從事的是秘密任務,他們罹難了,家屬連公開哭泣的機會都沒有。臺灣作家龍應臺曾說:「『黑蝙蝠』是臺灣社會邊緣中的邊緣。」當年「黑蝙蝠」為了換取美元,成為冷戰時期臺灣死傷最慘重的部隊之一。然而冷戰結束後,由於這段歷史連接著「反攻大陸」的記憶,臺灣當局至今仍諱莫如深,140餘名軍人付出的生命就如一陣風般被忘記,不留痕跡,有誰還記得那些墜落在中華大地上的「黑蝙蝠」呢?
看到尹之任流淚,同機接待他的大陸友人關切地詢問,尹之任便把父親當年死於空難的事情說了出來。沒想到這位航天部下屬公司的副總許星耀說:「我父親就是當年擊落這架飛機的高炮隊隊長。」這種巧合令人驚訝,上一代是「仇家」,下一代卻面對面談合作,雙方都驚窘得說不出話來,只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1998年,尹金鼎的妻子楊昭蓀在當時擔任中國空軍高官的親戚協助之下,找到了丈夫罹難的地點,並且到現場祭拜。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接待了楊昭蓀女土,村民孫貴昌把當年飛機墜落後的殘骸製成的盆送給楊昭蓀。楊昭蓀還在失事地點挖了一罐泥土留存紀念。
後來臺灣新竹市於1998年11月22日設立了「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尹金鼎中校遺孀楊昭蓀女士捐獻了從大陸帶回的用飛機殘骸做的盆和那罐在失事地取的泥土,這兩件物品將作為永久館藏。楊昭蓀傷感地說:「這個盆見證了13位空軍官兵的壯烈犧牲,也是唯一留下的歷史物證。回歸塵土,入土為安,俱往矣,對與錯就留待歷史評價。」歷史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當年那場激烈的炮火,讓參與者以及飛機墜落村落裡的如今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們記憶猶新。我專程問了當年參與指揮這場戰鬥的幾位空軍首長,他們說當年我軍已掌握臺灣P-2V-7U型電子偵察機要進入我沿海地區的情報。1961年11月4日,這架飛機降落在韓國群山機場,但其最終目標是來大陸刺探情報。我空軍和高炮部隊在大連至鴨綠江口都設下了埋伏,只待甕中捉鱉。11月6日晚,飛機低空飛行,一進入大陸就被雷達發現。1個雷達捕捉,4個雷達跟蹤,而後萬炮齊發。飛機被擊落後,參與戰鬥的人發現了飛行員的遺物、日記,還記得上面寫有「常走夜路必有鬼」的句子,這說明他們已做好隨時赴死的準備。
50多年過去,回首蒼茫歲月,筆者覺得他們太不值得,為美國人賣命,拋下自己的親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歷史翻過了沉重的一頁,但正義與非正義是不會變的。他們為什麼要聽命於美國人,來刺探大陸的軍事情報?臺灣永遠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血脈相連,這樣做是兄弟之間的相互殘殺。兩岸的統一是必然的,50多年前那一場戰事經過歲月的沉澱成為了歷史,這些埋在異鄉土地上的臺灣飛行員如果泉下有知,他們是否會後悔?他們的親人經受多年煎熬,等待他們回去,而他們卻埋骨異鄉,成了遊魂。這一切是時代的悲劇,是國民黨執政者的不義造成的。
當年被大陸擊落的「黑蝙蝠中隊」隊員,有的遺骨已迎回臺灣,只剩下被擊落在山東棲霞的孫以晨機組和莊河明陽的葉霖機組。當年這些年輕的飛行員是傍晚出去飛行的,不知早上能不能回來。死在山東的飛行員葛光遼的兒子葛寧佳說,他母親陸慧玲守寡40年,身心備受煎熬。父親失蹤後,他母親40年沒有關過燈睡覺。這是一個人為造成的悲劇。
據當年在空軍服役的老同志回憶,當年普蘭店到莊河所有駐軍的山頭都埋伏了高射炮,當P-2V-7U型電子偵察機距空軍探照燈四O一團八二一燈站4公裡時,站長果斷開燈,開燈就照中了這架飛機。八一一等10個燈站迅速接光照中,飛機暴露,高射炮立即開火,萬炮齊發,打紅了半邊天。僅僅30秒飛機就被打落。那場戰事是中國高炮部隊空軍部隊戰史上鮮紅的一筆。
當年「黑蝙蝠」電子偵察機反覆騷擾大陸沿海,這和當初美國在臺灣成立「西方公司」有關。成立這家特殊的「公司」,最初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授意。抗美援朝期間,美國就非常關注中國大陸的軍事情報。然而如果由美國空軍自己出面,在中國大陸上空進行偵察,就等於公然侵犯中國領空,何況這種深人中國大陸的空中偵察是非常危險的,美國不願意讓自己的飛行員冒險。美國中央情報局於是看中了臺灣,計劃由臺灣飛行員駕駛美制偵察機潛入中國大陸上空進行偵察活動。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空軍進入大陸上空,不存在國與國之間的侵犯領空問題。再說,當時海峽兩岸處於尖銳的軍事對立狀態,臺灣當局理所當然會跟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
1953年6月,「西方公司」落腳臺灣新竹基地,總部設在新竹市東大路與北大路交叉口102號神成橋畔一幢灰白色洋房內。
「西方公司」成立後,下屬兩個飛行中隊,即第34低空偵察機中隊與第35高空偵察機中隊。這兩個中隊晝伏夜出,而且為了便於夜間出行,偵察機的機身都被漆成黑色,這樣一來,第35中隊就有了一個代號——「黑貓中隊」。「黑貓中隊」正式成立於1961年2月1日,對外稱「空軍第35中隊」,它直接隸屬於臺灣當局空軍總司令部,實際由曾任蔣介石專機機長、臺灣空軍情報署署長的衣復恩全權指揮。蔣經國對這支部隊也十分關注,經常到中隊駐處視察。
第34中隊在臺灣新竹設立基地,由於軍服徽章上的圖案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又是專門選定在沒有月光的夜晚執行任務,因此第34中隊代號「黑蝙蝠中隊」。中隊隊員全部經過美方培訓,習慣用英文術語。能進入「黑蝙蝠中隊」意味著技術、思想、體格全部是最出色的。中隊的每一次任務都由「西方公司」直接下達,包括進口點、出口點、情報重點。除了進行低空電子偵察之外,「黑蝙蝠中隊」還負責空投文告、傳單、米袋、收音機等物品,有時還要空投陸軍傘兵偵察兵。
1961年11月6日,臺灣「黑蝙蝠中隊」以葉霖為機長、尹金鼎為領航員的P-2V-7U型電子偵察機在今天的大連花園口經濟區德令村永寧屯墜落。當時飛機墜地,機頭與機身分成兩段,機頭與機身相距250米。據當地目睹現場的宋寶祥、張開一兩位老人說,飛機墜落的爆炸聲傳出去很遠,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機體的碎片崩得到處都是,飛行員的屍體也是四分五裂。當時有一具比較完好的屍體,之所以確認是領航員尹金鼎,是對比照片知道的。在他身上發現了機組人員名單。這13名飛行員為葉霖(機長)、尹金鼎(領航員)、蔡文韜、南屏、嶽昌孝、張桂圃、朱振三、陳昌文、李惠、陳昌惠、梁偉鵬、程度、周迺鵬。至今他們仍被埋葬於大連花園口經濟區德令村永寧屯的一片莊稼地裡。
迎回他們的遺骨是遲早的事,海峽兩岸統一也是遲早的事。
今天提筆書寫這段歷史,我的內心有驕傲,但也有幾分傷感。驕傲是因為人民軍隊的智慧、勇猛,傷感是因為這些臺灣飛行員做了損害自己祖國利益的事並失去了生命,他們也讓親人無比傷悲。他們當年年輕的妻子如今都已白髮蒼蒼,他們當年年幼的子女如今也到了五六十歲的暮年。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期盼兩岸統一,永遠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
重訪了當年的知情者、見證人,筆者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盡的了解。望著連墓碑都沒有的埋骨地,在10月碧藍的晴空下,內心百感交集。筆者反覆在心裡說,臺灣飛行員你們不值,他們同是華夏兒女,他們血脈同宗,為什麼要捲入這樣一場戰事?我想他們也一定希望祖國繁榮昌盛、海峽兩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