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關注|鬥門巾幗顯擔當,戰鬥「疫」線有力量

2020-12-28 廣東珠海婦聯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鬥門區婦聯積極發動廣大婦女

充分發揮自身在社會和

家庭中的獨特作用

積極投身疫情阻擊戰

以行動抗「疫」

以溫情接力

構成了鬥門區防疫戰線上的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戰疫45天,詮釋巾幗擔當

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在鬥門區衛生健康局總能看到一個颯爽英姿、來去如風的身影,她就是鬥門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徐曉麗。

「情況緊急!中午12點局機關全體人員開疫情防控會議!通知各醫院院長、書記參會。」1月23日早上7時10分,徐曉麗在工作群發出這樣一條信息,隨後的45天裡,她一直堅守崗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保障鬥門40萬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落實上級部署和安排刻不容緩!」她的腦海裡不斷浮現這幾句話。

巾幗不讓鬚眉,在她的帶領下,鬥門區衛生系統9個省、市巾幗文明崗立足崗位、全力以赴,用責任和擔當,匯集戰疫力量,有效遏制鬥門區疫情蔓延擴散,充分展現了巾幗擔當。

鏗鏘玫瑰,築牢家園防線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家門口的防禦圈是戰疫第一線,築牢家園防線才能更好地守護千家萬戶。

「你好,我是虹橋社區的工作人員,想問下你和家人有沒有近期從重點疫區回來的情況?」「阿婆,你好,我給你送口罩來了,出門記得帶口罩,疫情期間要照顧好自己啊。」這是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白蕉鎮虹橋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蘇玉珍的日常。

鬥門區各級婦聯組織上下聯動、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全區1716名村(社區)婦聯主席、執委、代表的作用,積極推動社區網格化工作,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出入口值守、困難群眾慰問、心理疏導等工作,落地落細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措施,用「娘家人」春風化雨般的溫暖築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愛心匯聚,巾幗企業勇擔當

女企業家是巾幗群體的中堅力量,也是熱心熱情、英姿颯爽的「公益急先鋒」。疫情發生以來,鬥門區女企業家和巾幗創業示範基地也遭受疫情的衝擊,但她們依然挺身而出,困難時刻彰顯巾幗愛心,勇擔社會責任。

鬥門區女企業家協會會長梁瑞芳攜手旭日陶瓷有限公司第一時間向武漢和珠海定向捐贈202萬元;協會副會長陳莉、麗日帳篷有限公司捐贈10萬元。

了解到一線女醫務人員急需「考拉褲」等女性用品,珠海匯華博雅鄉村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獲得廣東省百名「最美鄉村女能手」榮譽的劉雪萍千方百計籌集到1000包愛心「考拉褲」,火速送到一線女性醫務工作者手上。

同時,鬥門區各企業充分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為一線醫護人員及困難弱勢群體送上一份關愛:浪濤水產公司捐贈1600斤愛心魚,盛裕養殖場捐贈100箱愛心蛋,「十億人」火龍果基地捐贈200斤愛心蔬菜和水果......源源不斷的愛心凝聚到婦聯,以此為連結輻射全區群眾。

「娘家」有愛,保障「疫」線後方

鬥門區總工會、鬥門團區委、鬥門區婦聯充分發揮特殊時期群團作用,與區衛健局聯合開展「情暖一線」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家庭公益活動,為鬥門區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家庭提供五項暖心服務。

2月21日,鬥門區婦聯等四個部門聯合為鬥門區援鄂醫務人員、醫學觀察區和集中管理區工作的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庭贈送防疫用品、生活用品和「一封信」。

此外,鬥門區婦聯積極配合省、市婦聯,做好「你家的菜我來送」關愛活動,為鬥門區援鄂醫務人員家庭提供連續8周每周2次的「暖心菜」配送服務;依託12338熱線及婚調委,由專業志願者為有需要的職工群眾和家庭提供諮詢服務;聯合家庭教育機構,為一線醫護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衛生健康、心理輔導、語言藝術、美術手工等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線上課程。

加強防控,助力復工復產

「小蜜蜂巾幗志願服務隊」是「創享e家·城鄉互助」婦女雙創項目培育的其中一個農村婦女互助小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她們聞訊而來,組成疫情防控戰場上的「巾幗志願服務隊」。

李桂玉作為隊長帶領「小蜜蜂巾幗志願服務隊」在白蕉鎮小託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協助做好防疫宣傳、外來人員及車輛登記和測溫工作,為一線工作人員送上親自製作的艾餅、芋頭糕等愛心食物。

鬥門巾幗志願者們變身宣傳員、代購員、鄉村廚娘、公益達人,清潔、消毒、入戶調查、為居家隔離家庭送去愛心菜、暖心話,她們說:「我們做不了上陣救人的大事,就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貢獻自己的力量。」

心理援助,關注特殊群體

為幫助公眾消除消極情緒,積極應對疫情,鬥門區婚調委自2月1日開始,開通了5213838疫情心理援助熱線,面向全區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截至2月29日,鬥門區婚調委「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已接聽來電26個。在群眾的諮詢來電中,大部分是關於對疫情發展的未知、停工對個人收入的影響等現實問題引發的焦慮、壓抑、過度緊張等心理問題求助,所有求助者均得到有效幫助。

鬥門區婚調委的5213838電話熱線,不僅提供疫情心理疏導,還提供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密切關注婦女兒童特殊群體的需求,做好協調服務工作。

硬核宣傳,變身流動電臺

鬥門區婦聯充分發揮基層婦聯的力量,鼓勵各村居婦聯以接地氣的方式,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創新宣傳工作。疫情期間,鬥門區婦聯聯合夏村婦聯、蓮江村婦聯用五山話錄製了一段防疫宣傳語音,硬核接地氣的宣傳,效果立竿見影,深入村民的心。

14秒五山話超硬核廣播

春節以來,鬥門區婦聯積極倡導「廣場舞停下來、大喇叭響起來」,廣場舞大媽變身疫情防控宣傳員,鬥門區婦聯迅速將全區姐妹創作錄製的音頻複製並推廣到鬥門各鄉村進行傳播,讓移動音箱變身為「流動電臺」。

疍家姐妹用鹹水歌唱出的防疫知識「主題歌」

多種鬥門方言共同演繹一句話

除此之外,鬥門區婦聯發揮聯繫婦女群眾的優勢,發動廣大婦女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協助,做好排查、守崗、測體溫、發傳單,貢獻巾幗半邊天力量。

新堂村結合該村人口多的情況,創新設計了電子疫情申報系統,村民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就可把疫情線索、居家需求等向村委會報送。

村婦聯迅速組織巾幗志願者把二維碼張貼在家家戶戶門口,這樣既可減輕村居防疫工作量,也將降低人群接觸的機會還可提高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

戰疫一線有能量

鬥門巾幗顯擔當

讓我們滿懷真摯的

向抗疫一線的姐妹們致敬

向所有奮戰一線的你們致敬

來源:鬥門女聲、珠海特區報

相關焦點

  • 這群「90後」青年,是鬥門最美的青春力量!
    這群「90後」青年,是鬥門最美的青春力量!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用熱血書寫擔當彰顯青春的蓬勃朝氣匯聚戰「疫」期間最溫暖的力量  龐強主動提出一個人承擔發熱門診就診患者的診治工作,白天12小時坐診、夜晚12小時候診,她在春節假期連續作戰一周,醫院在通過調配增加醫護人員,人手充分後,她依然堅守崗位,站在醫院防控最前線戰鬥。龐強,人如其名,要強的她沒有一絲怨言,至始至終都耐心地為病人診療服務,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大家也都親切稱她為「強哥」。
  • 【地評線】江右時評:全球戰「疫」的「中國力量」彰顯「大國擔當」
    在這場全球疫情保衛戰中,我們看到,中國積極捐助防疫物資、派出專家團隊支援、分享戰「疫」經驗......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向世界伸出援手,為奪取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不斷傳遞著「中國力量」,再一次彰顯了「大國擔當」,為世界防疫築起了一道堅強防線。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國擔當」的前提。
  • 瓦崗「疫」線:最美的青春勇擔當
    關鍵時候得頂天立地」;有一種約定,叫「俺媳婦說了,疫情不結束就別回來」;有一種90後,叫「只要有需要,我必衝鋒在前」;有一種青春,叫「『疫』線綻放最美的青春」……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裡,確山縣瓦崗鎮有這麼一群80後、90後的青年,他們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場,學著前輩的樣子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現著青春擔當,散發著青春的光芒,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書寫無悔的青春詩行,他們用責任擔當為
  • 疫線女神:「她力量」撐起抗疫前線半邊天
    疫情發生後,廣東醫科大學兩所附屬醫院的女醫護主動請纓,挺身而出,以「她力量」之貢獻、「她智慧」之非凡,在戰「疫」一線揮灑汗水,用擔當、堅強、樂觀撐起了戰「疫」的「半邊天」。支援湖北期間,她們與病毒賽跑,與疫魔抗擊,用「她力量」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銅牆鐵壁。
  • 【全民戰「疫」】抗「疫」路上的家力量,我們在「疫」起
    因為她的丈夫兼同事——徐永輝,幾天前已抵達湖北支援。出發前,由於時間倉促,她沒有好好為他整理行裝,帶的衣物也不夠厚。她擔心,他在前線照顧不好自己,但她卻不敢輕易打電話,怕影響他工作和休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上,父子倆戰地雖不在一處,但是他們戰「疫」的心卻緊緊相連。黃彩彬,龍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主動擔當起值晚班(晚十早八)的重任。
  • 巾幗不讓鬚眉,花地抗「疫」感恩有「她力量」!
    ,在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便日以繼夜的堅守在崗,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轄區廣大婦女群眾力量,立足本職,實幹擔當,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鬥爭中,深入一線、率先垂範,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 「疫」線顯擔當 青春最強音
    丹灶鎮內一批青年社工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以奮進的姿態吹響抗擊疫情的戰鬥號。「85後」、「90後」的青年社工們用青春力量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以最頑強的意志,最實際的行動,詮釋了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譜寫了一首動聽的青春讚歌。
  • 志願精神傳遍楓林,青春力量在「疫」線閃光
    志願精神傳遍楓林,青春力量在「疫」線閃光 2020-03-01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體合繪戰「疫」同心圓 人民網召開人民戰「疫」文化的力量線上...
    直抵人心的宣傳畫,傳遞了溫暖的了力量;製作精良的影視劇,提供了精神食糧;簡單易學的健身操,激活了慵懶的身體。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藝術、影視和體育各顯所長,一同奏響戰「疫」和聲。「戰『疫』宣傳畫要有人民性和人情味」「影視作品要以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再現戰『疫』中的點點滴滴」「體育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應同步正向發展」……3月24日,人民網舉行人民戰「疫」·文化的力量線上研討會,15位來自藝術、影視和體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談心聲、商對策、話期待,聚焦戰「疫」中文化的力量,探索文化、影視、體育行業未來的轉型發展。
  • 她時代,她力量|卓見·線上沙龍
    全新時代,女性的力量全面崛起,不管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馳騁商場的企業家,還是視角獨特的投資人,她們正成為改變世界的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她們敢於自我突破,從零建立一家公司,進化成長。她們敢於打破規則,堅持追求卓越,馳騁商場。
  • 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在「疫」線踐行初心使命
    「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東北電力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學生第三黨支部的黨員們在疫情防控期間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黨旗指向為衝鋒號角,紛紛響應號召,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抗「疫」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以實際行動書寫著青春與熱血、責任與擔當。
  • 鄭婷:青年企業家戰「疫」有擔當
    在上饒人民疫情防控一線上,始終有一個戴著口罩的身影活躍其中,她揮灑汗水,宣揚著青春力量。共產黨員鄭婷,曾在2016年5月榮獲「上饒市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2019年5月榮獲「上饒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我希望能將自己的心意傳遞給一直在堅守的醫護人員,共渡難關,打贏這場戰『疫』」。
  • 「疫」線寄語春風化雨
    原標題:「疫」線寄語春風化雨 3月25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控科主管護師趙曉林結束值班登上通勤車,掏出手機點開「武漢加油」工作群,播放新一期《寄語「疫」線》微視頻。
  • 鏗鏘玫瑰「疫」線綻放,深圳交警凝聚「她力量」
    抗「疫」一線,深圳交警中的「她力量」,她們轉身逆行、毫不退縮,一線奮戰,為巾幗澎湃。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席捲全國,許許多多交警還來不及背上回家的行囊,就轉身逆行、主動請戰,去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深圳交警衝鋒陷陣、攻堅克難。深圳的交通安全還有她們在守護,這是一種溫暖的「她力量」。抗「疫」擔當,巾幗風採。
  • 抗「疫」戰爭中的晉中擔當
    市委、市政府聞令而動,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著眼山西大局,著眼太榆同城發展大勢,謀盤晉中戰「疫」,既有責任擔當之勇,更有破解難題之智。當年,全民抗戰有多麼英勇;如今,全民抗「疫」就有多麼豪邁。抗「疫」主陣地上,廣大醫護人員白衣作戰袍,懸壺濟蒼生。為了打好有準備之仗,早在1月23日,市衛健委就高速運轉,動員全市優質醫療資源向抗「疫」戰場集結。確定市傳染病醫院、晉中第一人民醫院、晉中第二人民醫院為定點醫院,在全市18家醫院設立發熱門診。
  • 她故事丨最美家庭,他們攜手投身戰疫情第一線
    >金婚夫婦守衛社區防疫線珠海市「最美家庭」孫國榮、鄭德才夫婦,攜手走過50多年。黃帶好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這些天,她組織家人,每天變著花樣地做美食,送到村裡各個疫情防控工作檢查點,表達家人的一份心意和感激。抗疫戰線「母女兵」劉建紅是交警鬥門大隊的一名民警,女兒黃穎怡是大隊的一名輔警。
  • 從戰「疫」中感知中國力量
    這是來自成都市溫江區湧泉街道清泉社區居民王佳維,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的深情表白,是疫情防控「戰士」奮戰「疫」線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的生動註腳。(2月18日人民網)在這場戰「疫」中,有人奮不顧身投身疫情一線,有人奮勇請戰甘當志願者,有人放棄休假加班加點工作,有人主動隔離進行醫學觀察……逆行奮戰,盡顯擔當,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叫響「讓我上」……力量來自於人民群眾的自覺自愿。因為在他們眼裡,一切都是應該做的。逆行 ,我也有份。
  • 行攝商洛:戰「疫」中那些身影,溫暖而有力量!
    行攝商洛:戰「疫」中那些身影,溫暖而有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洛南縣立即啟動I級響應,組織縣鎮村幹部、醫療工作者、公安民警迅速投入戰鬥
  • 抗「疫」保供勇擔當!遂寧勞模工匠在行動
    疫情發生後,他勇於擔當、精準施策,用行動詮釋了一名企業家在關鍵時刻應有的職責和擔當。春節本是與家人團聚的最好時期,金翔宇卻毅然投身抗「疫」前線,第一時間建立企業疫情緊急防控應對小組,連續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企業的力量,金翔宇帶領著高金集團職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捐獻物資,千裡馳援湖北人民,確保老百姓的「菜籃子」得到保障。
  • 防疫她力量| 90後「鏗鏘玫瑰」疫線綻放青春
    防疫她力量| 90後「鏗鏘玫瑰」疫線綻放青春 2020-03-11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