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張學友為什麼8次提名影帝?

2020-12-20 淘漉影單

明年7月,1961年出生的張學友就年滿60歲了。

想必在59年前,張學友的父母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兒子會問鼎華語樂壇的巔峰,還能獲得兩枚電影「金獎」。

提起張學友,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歌神」的名號,雖然他自己經常說「不要叫我歌神」。

他是華語樂壇的第二位歌神,被當作許冠傑的接班人。

除此以外,張學友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還有那個國人通用的表情包。

「食屎啦你!」

歌神張學友,一個意外進入歌壇卻走上巔峰的人,一個在事業低谷進入影壇拿下「兩金」最佳男配的人。

一個8次提名影帝卻又失之交臂的歌手。

一個憑藉表情包奪走劉德華和張曼玉光環的男人。

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80年代,華語樂壇也開始進入繁榮新時代。

流行樂教父羅大佑引領音樂新潮流,齊秦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鄧麗君享譽國內外,第一代「歌神」許冠傑打響了自己的名號。

年輕的張學友還不曾踏入樂壇。

那時張學友的父兄長期不在,家中只有母親和妹妹,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人,張學友在讀完大學預科之後就決定進入社會,扛起掙錢養家的重擔。

臨近畢業,學校舉辦了一次歌唱比賽,張學友成為了選手當中的一員。

拿下亞軍的張學友說,他不是為了揚名,也不是因為喜歡,他只是認為在上社會之前,需要一個舞臺來讓他「練膽子」。

那時的張學友還不知道,有一天他會站在歌壇的頂端,成為二代「歌神」。

進入社會,張學友專心「養家」,先後在香港貿易發展局以及國泰航空公司就職。.

就這麼工作了幾年,到了1984年的時候,張學友去參加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

這個比賽被大眾稱為是「香港樂壇搖籃」,搖籃裡誕生的第一位樂壇巨星就是張學友, 第二位是李克勤。

張學友先生在「搖籃」裡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在決賽之夜,他一首《大地恩情》,讓評委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不用打分吧,一定是他了吧。」

萬人之中脫穎而出,23歲的張學友成為香港金牌唱片公司寶麗金的藝人,正式踏上了他的「歌神」之路。

娛樂圈的生活到底什麼樣?張學友還未有太多感受,他一邊繼續著他的票務員工作,一邊聽從公司安排,在籤約第二年,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smile》。

什麼叫一夜爆火,一張專輯讓張學友體會到了。

專輯一經推出,迅速打出了20萬張的成績,他成為了一名閃耀的新星,曾經遙遠的香港樂壇,此時觸手可及。

張學友辭去了票務員的工作,專心做歌,於是他的第二張專輯也賣出了20萬張。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張學友會一路飆升到樂壇頂峰的時候,他的事業開始走了下坡路。

之後出的三張專輯,銷量持續下跌。

事業受挫,張學友迷茫又痛苦,他開始墮落,用酒精麻痺自己。

喝酒誤事,張學友因酒接連給好友添了幾次麻煩,他深感歉意,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

就這樣,張學友點亮了自己的另一個技能——演員。

張學友初次「觸電」是在他籤下寶麗金之後的第二年,與王祖賢、洪金寶一起主演電影《霹靂大喇叭》。

第一次拍電影,年輕的張學友青澀稚嫩,演技蹩腳,一場打鬥戲一連NG60多次,緊張歉疚之餘,他也更為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每一個鏡頭,直到導演滿意為止。

人生第一部電影,已然能夠看到日後最佳男配的影子。

之後兩年,張學友在經歷了事業低谷的墮落後,開始投入到電影拍攝當中。

一年9部戲,一天連軸轉,有時一星期只睡十幾個小時。

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漸漸從失意中走出,還讓他對演戲越發的遊刃有餘。

就在這9部戲中,張學友獲得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電影獎項。

那一年,張學友和王家衛還未出現坊間流傳的「不和」,那只是他們的第一次合作,是王家衛的處女作。

王家衛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進入電影圈,1988年開是執導自己的首部影片《旺角卡門》。

邀請了劉德華和張曼玉來作主角,張學友作配角,演一個不學無術自以為是的打手烏蠅。

估計當時王家衛也沒想到,張學友能憑這麼一個角色把兩位大主角的光環都搶走。

烏蠅,一個黑幫打手,十足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出身不好,脾氣不好,他蠻橫、自大,做事完全不計後果,還得理不饒人。

他跟著阿華,被阿華保護得非常好,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揚名立萬,坐上「頭目」的第一把交椅。

從頭到尾他都端著一張「欠扁」的表情,渾身上下縈繞著一股讓人氣得牙痒痒的氣質。

很難想像,這人是歌唱比賽的冠軍,是那個歌壇閃耀的新星,是優雅穩重的張學友。

張學友把這個角色的可恨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他的可憐可嘆展示得毫無保留。

看著他在接下死亡任務,安頓好家人之後,毅然決然去執行了那個「自殺」的任務,竟讓這個討人嫌的角色多了幾分悲壯。

他被他的大哥阿華保護了這麼久,終於不必再拖累他了。

寧做一日英雄,不做一世烏蠅。

這是烏蠅最後的志向,被張學友完全詮釋出來。

在這部影片當中,張曼玉曼妙動人,劉德華情深義重,他們展現給觀眾的似乎都是最好的自己,唯獨張學友,不是鼻青臉腫就是一副欠扁的嘴臉。

然而,這部電影之後,成就最高的竟然就是這個欠扁的烏蠅哥,張學友。

這部影片讓王家衛獲得了金馬獎、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讓劉德華與金像獎影帝擦肩而過,讓張曼玉一隻手觸碰到了影后的獎盃。

這部電影,讓「烏蠅哥」張學友打敗了憑《霹靂先鋒》入圍的周星馳,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那時張學友還不知道,在他音樂事業受挫的兩年,會在電影事業上接連拿下獎盃,也不知道在二十幾年後,他會成為「表情包影帝」。

張學友的第二個「最佳男配」的獎盃,來自徐克的作品。

在《少林寺》的影響之下,武俠片風潮席捲全國,著名導演徐克聯合一眾香港導演拍攝了一部由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

這部影片一開始是由胡金銓導演,後來因為與監製徐克產生了分歧,胡金銓卸任,徐克等人共同接手。

在這部電影中,張學友飾演東廠太監歐陽全。

他完全把反派人物的那種奸詐、狡猾、陰險展示了出來,符合了角色形象,也符合了大眾對東廠公公這個反面人物的想像。

這個角色讓他問鼎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接連拿下兩個電影大獎,任誰也沒想到張學友會有這樣的成就。

有人說,張學友的長相是「四大天王」裡最普通的那一個,但他卻是四個人裡最有天賦的。

唱歌有天賦,演戲也有。

張學友的演技究竟有多好呢?

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的那一年,吳宇森找到了張學友,他在自己的電影《喋血街頭》裡特意為張學友量身打造了一個角色,輝仔。

這部電影講的是三個兄弟之間的故事,當時和張學友搭戲的是梁朝偉、李子雄、任達華等人。

輝仔沒什麼大作為,他只是三兄弟中最普通的一位,跟著兩個朋友一同打拼,默默守護著二人,窮盡全部為兄弟。

小心翼翼守護著三個人的友誼,最終卻被好兄弟蒙頭一槍。

奇蹟般活下來的輝仔落下了頭痛的後遺症,只能靠殺人賺錢買毒來緩解。

毒癮發作時的痛苦瘋狂、攝入藥物之後的欲仙欲死、再見舊友時的清醒無力、選擇放棄生命時的無奈和解脫。

毫無表演痕跡,那一刻,張學友就是那個陷入痛苦困境的輝仔。

電影的英文譯名「頭顱上的子彈」,似乎更為貼切,張學友這個「非絕對主角」也被認為是全片最大的主角。

那一年,張學友第一次被提名了金像獎影帝。

也是同一年,張學友先後跟張國榮、張曼玉搭戲拍攝了王家衛的文藝片《阿飛正傳》、與還不是「星爺」的周星馳合作了無釐頭喜劇《咖喱辣椒》。

文藝片中,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沒有職業,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

但他重情重義,用他的所作所為讓人們看到了什麼是愛。

這樣的他,在張國榮和張曼玉兩大電影巨星的光輝下,仍舊耀眼。

在和周星馳唯一的一次合作中,他是吊兒郎當但工作突出的咖喱,無釐頭的笑鬧他也完全hold住。

從正派到反派,從文藝到無釐頭,從文戲到武戲,從現代到古裝,從主角到龍套,到1996年宣布息影之前,張學友共出演了近60部作品。

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他通通認真對待。

在影壇漂泊10年,張學友宣布息影,專心唱歌。

沉寂5年,張學友帶著更加沉穩老練的演技重返影壇。

時年41歲的張學友,在重歸影壇後的第一部作品,是與好友梅豔芳共同出演的,著名導演許鞍華的《男人四十》。

已多次登上樂壇巔峰的「歌神」張學友在四十歲的時候有沒有中年危機不知道,只知道他將主角林耀國所遭遇的那種社會現實之下的困擾與無奈完全展現了出來。

在愛與痛的邊緣徘徊,在妻子與學生之間遊移,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

男人的中年困境,張學友展現得惟妙惟肖。

同時,導演許鞍華還驚喜的發現,年過四十已為人父的張學友,在5年之後重返影壇,除了演技更加成熟老練、人更穩重溫柔了以外,他對角色人物的理解也更為通透了。

四十不惑,張學友四十歲之後在電影方面的發展也更上一層樓了。

這部影片再次將張學友送進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圈。

可惜,當年與張學友同時進入「決賽圈」的還有事業如日中天的周星馳。

「影帝」之名被周星馳憑藉《少林足球》奪走,張學友再次失之交臂。

如何評價張學友的演技?

網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回答:

在《澳門風雲3》這部乏善可陳、空洞無聊、連發哥都力不從心的賀歲片裡,他是唯一的演技擔當。

他用一個痴情漢子的角色,貢獻了全片的淚點。

流淚不光因為他的角色痴情,更因為他痴情的死去時,還要給自己唱背景音樂!

曾經有人說相聲演員于謙,是一個被相聲耽誤了的影帝,張學友就是一個被歌聲耽誤了的演員。

據不完全統計,張學友與金馬獎、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項的擦肩而過多達8次,頗有一些「小李子」與奧斯卡的感覺。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在香港,最被低估的,就是梁朝偉的歌聲,以及張學友的演技。

兩次問鼎「金獎」(金馬獎、金像獎)最佳男配,8次提名最佳男主角。

非科班出身的張學友尚且能憑自己的努力拿到如此成就,科班出身卻還在用替身、配音糊弄觀眾的兄弟們,你們還有什麼藉口呢?

張譯,再不拿影帝,觀眾要拆掉電影院了

8部必看四川電影,這些四川話你聽懂了嗎

相關焦點

  • 張學友:歌神也曾有心爭奪影帝,6次最佳男主提名次次失望而歸
    所以在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典禮上,張學友在最佳男配角的爭奪中大勝萬梓良,而劉德華在影帝爭奪中惜敗洪金寶。,這也是張學友第一個影帝提名。但這個魔咒在張學友身上似乎失靈了。第21屆香港金像獎,《男人四十》入圍了最佳男女主角的8個獎項提名,對手有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劉德華的《瘦身男女》和胡軍劉燁的《藍宇》,而張學友輸給了周星馳的《少林足球》。
  • 「歌神」張學友為什麼8次提名影帝?歌神陳慧嫻,你知道她的藍顏知己是男歌神張學友嗎
    提起張學友,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歌神」的名號,雖然他自己經常說「不要叫我歌神」。除此以外,張學友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還有那個國人通用的表情包。歌神張學友,一個意外進入歌壇卻走上巔峰的人,一個在事業低谷進入影壇拿下「兩金」最佳男配的人。
  • 張學友:歌神為什麼不能當影帝
    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這麼一句話: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迴蕩。說到「歌神」,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張學友,四大天王的時代已經暗淡,唯有他始終東方不敗。1991年,張學友連發兩張專輯,一掃香港各大音樂獎項。1992年,張學友發行了專輯《真情流露》,這是他最重要的一張專輯,從此之後,他的聲音開始變得更加渾厚有質感,情感也更加充沛動人。憑藉這張專輯,也讓他成功加冕「歌神」稱號。
  • 「歌神」張學友:音樂界獲獎無數,影視界卻欠歌神一個影帝獎
    歌神張學友6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卻毫無所獲,始終沒有封帝,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歌神的演技一直都精彩絕倫。除此之外,1990年《倩女幽魂2:人間道》中的年輕鬼馬道士「知秋」;1991年《黃飛鴻1:壯志凌雲》中搞笑至極的「牙擦蘇」;1995年《鼠膽龍威》裡虛有其表的武打巨星「龍威」,都被張學友飾演得出神入化,三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 「歌神」張學友:音樂界獲獎無數,影視界卻欠歌神一個影帝獎
    作為20世紀90年代,香港娛樂圈「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出道最早、成名最早,但他的演技是最被低估的香港男演員之一。歌神張學友6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卻毫無所獲,始終沒有封帝,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歌神的演技一直都精彩絕倫。
  • 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無緣影帝的歌神
    這一年,張學友還憑藉電影《旺角卡門》中的「烏蠅」一角,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並最終奪得了獎項,影片中的這張表情包你還記得嗎?「歌神」的封號,也讓他的歌唱事業攀向高峰。
  • 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無緣影帝的歌神_騰訊網
    這一年,張學友還憑藉電影《旺角卡門》中的「烏蠅」一角,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並最終奪得了獎項,影片中的這張表情包你還記得嗎? 憑藉這個角色,張學友獲得印度國際電影節影帝稱號,同時再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有人說,這是他離金像獎影帝最近的一次。 可惜的是,他再一次落敗,敗給了《少林足球》的周星馳。
  • 「歌神」張學友16部經典影片!果斷認定!被歌唱事業耽誤的影帝
    但是,真正熟悉張學友的「老粉絲」心裡都很清楚,張學友除了唱歌好,演戲也是一流!更有人直言「張學友就是一個被歌唱事業耽誤的——影帝!」並獲得1次最佳男主角提名,2次最佳男配角獎項,演技早已被專業人士肯定。此外,張學友身上還有一種「觀眾眼緣」,觀眾喜歡看他的表演,他的演技也備受影迷推崇:自然,淳樸、細膩、不做作。
  • 張學友拍戲36年,6次提名金像獎影帝,你知道憑藉哪6部電影被提名
    36年,有6次提名了金像獎影帝,只是都沒有獲獎而已,你知道張學友憑藉哪6部電影被提名金像獎影帝嗎?2》,影片的故事充滿了喜感,可以說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喜劇類的電影,張學友作為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壓力確實不小,因為出演這部電影的還有四大天王中的劉德華和黎明兩位天王,在張學友拍這部戲之前,劉德華已經拿過金像獎影帝了,黎明也多次提名過金像獎影帝了。
  • 張學友—被歌唱耽誤的影帝;劉德華—被偶像耽誤的歌手
    有意思的是,早年張學友在電影上的成績超過五金影帝劉德華,而劉德華則在港臺流行音樂最火的90年代唱片銷量超過歌神張學友。說到這,估計有一部分雙方的擁躉不敢相信。專注電影的劉影帝輸過醬油打得多的張學友?四大天王歌藝擔當張歌神在輝煌的90年代,曾經年銷量僅次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遜(1995年),總銷量輸給劉德華?
  • 歌神張學友的真實演技,如何評價歌神的演技?
    毫無疑問,張學友絕對是香港「四大天王」中歌唱得最好的一位,一直被視為華語樂壇的歌神。這一光芒掩蓋了張學友的演技,實際上在小編看來,他在演戲方面也是「四大天王」中演技最好的一位。或許是自認不夠帥氣,張學友演戲從來都沒有偶像包袱,剛出道的時候,導演要他演什麼他就能演什麼,搞笑的,扮醜的,兇狠的,甚至不男不女的。
  • 21年間9次提名,8次陪跑,金像獎為何如此「不待見」周星馳?
    而從他第一次,即1989年第一次被金像獎提名開始(這裡的提名僅指男配或男主),一共被提名了9次,卻只憑藉《少林足球》獲得過最佳男演員。這位後現代的「解構大師」,無數人心中的喜劇之王,為何如此不受金像獎評審的待見。我想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 59歲張學友罕露面,鬍子花白面容蒼老,歌神也老了
    近日,有媒體曬出歌神張學友為河北和石家莊地區的朋友們加油的一段視頻,而許久沒在大眾面前露面的張學友,這次出鏡立馬引起網友的熱議。鏡頭面前,張學友雖然戴著一頂棒球帽,但還是難掩他面容憔悴蒼老,張學友下巴處的鬍子已經花白,皮膚暗沉無光,並且臉上的皺紋十分明顯。
  • 鄭秀文六次徵戰金像獎敗北,成龍九次提名影帝顆粒無收
    鄭秀文六次角逐金像獎失敗,其實成龍獎運才差,35年9次提名文/一床情書金像獎獲獎名單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70歲的老戲骨太保爆冷奪得最佳男主角,成為金像獎史上年紀最大的影帝,為打拼了40多年的演藝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 周星馳與香港電影金像獎,21次提名僅4次獲獎,只拿過1次影帝
    其實在很多影迷看來,一部好的電影,演員的演技不能用是否得獎去衡量,「歌神」張學友的演技有目共睹,但也只拿過一次最佳配角,梁朝偉的文藝片很多影迷欣賞不來,卻斬獲5個影帝,成為獲得影帝最多的演員,這些對於「星爺」周星馳來說,亦是如此。
  • 周星馳與香港電影金像獎,21次提名僅4次獲獎,只拿過1次影帝
    其實在很多影迷看來,一部好的電影,演員的演技不能用是否得獎去衡量,「歌神」張學友的演技有目共睹,但也只拿過一次最佳配角,梁朝偉的文藝片很多影迷欣賞不來,卻斬獲5個影帝,成為獲得影帝最多的演員,這些對於《霹靂先鋒》再次入選,但遇上了在《旺角卡門》中飾演蒼蠅的張學友,這次周星馳輸的不冤,「一個沒錢給老大擺喜酒的小混混,要比同樣倒在血泊裡的劉德華更讓人動容」,張學友在劇中的演技要比劉德華更為之動容。
  • 張學友57歲生日:30年了,我們欠你一個影帝
    自他歌聲唱響的那一刻起,不知道治癒了多少深夜不眠的人。有人說: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迴蕩。流行音樂30年,他度過了四個時代,陪伴著歌迷一起成長。一方面是暴躁囂張的殺手,但面對女朋友時,他也有細膩柔情的一面。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 四大天王中顏值最差,6次入圍金像獎,影壇欠張學友一個影帝
    如今一直都有爭議,但顏值最低肯定是歌神張學友了。相比於其他三位天王,張學友在唱歌的成績遠超他們,三次獲得金曲金獎與黎明相同,曾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是當今樂壇公認的新一代歌神。
  • 張學友59歲,歌神人設「崩塌」,酗酒浪子,寵妻狂魔,竟然都是他...
    前一段時間,張學友剛剛過完59歲生日。提起他,每一代人似乎總有不同的印象。有人奉他為歌神,他的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青春回憶,年輕人奉他為「表情包王」,「逃犯剋星」。很多人因他的表情包入坑,又沉淪在他的歌聲裡,最後又愛上他有趣的靈魂。一代歌神,永遠有老粉絲在等他,有年輕人愛上他。他是時代的印記,卻不曾被時代遺忘。
  • 最會演戲的歌神,金像獎永遠欠張學友一個影帝
    有小夥伴在後臺留言,要么妹寫一期關於張學友的。喜歡發表情包的小夥伴們一定知道,表情包有三大鼻祖,分別是張學友,姚明,周杰,他們的表情包畫風對比是這樣的。今天就來聊一聊張學友的演技,那些香港影史上不得不說的輝煌過往。1986年,那年張學友已經成為歌壇上的耀眼新星,一年前張學友發行個人首張粵語專輯Smile,轟動港澳臺,單是在香港地區的銷量就有20萬張,這讓張學友順利躋身最紅新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