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海瑟薇是好萊塢集智慧、美貌與演技的代表女星.
在近期熱映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安妮.海瑟薇飾演了做作、虛偽的白皇后。儘管短短幾年內便獲得過奧斯卡影后提名,但海瑟薇選角仍被認為陷入一定的套路。有媒體苛刻地認為,她需要「一個完全不『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來證明自己的演技。
文 / 張一陽
安妮.海瑟薇不像安吉麗娜.朱莉。兩位美女最大的不同在於,海瑟薇親切得沒有任何威脅性。
女人也愛海瑟薇。外表友善的她,似乎可以和任何女孩做知心朋友。她就像《蒂凡尼早餐》中的奧黛麗.赫本,甜美,卻沒有攻擊性。和她相比,安吉麗娜.朱莉太「危險」、太「狡猾」。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海瑟薇更像酷玩樂隊的抒情搖滾,而非Lady Gaga 的電子舞曲。
從「愛麗絲」到「白皇后」
去年年初,海瑟薇的事業似乎達到了一個頂峰。
憑藉在獨立影片《蕾切爾的婚禮》中的出色表演,海瑟薇一下子拿到了金球獎與奧斯卡的雙影后提名。在影片中,海瑟薇扮演的蕾切爾離開戒療所,回家參加姐姐的婚禮,可她的歸來卻揭開了這個家庭隱藏了多年的傷疤。
儘管最終輸給了《朗讀者》裡的凱特.溫斯萊特,但海瑟薇畢竟年輕,能夠提名奧斯卡影后已屬成功。事實上,在2005 年李安的《斷背山》中,作為配角的海瑟薇已足夠搶眼,但正是去年的雙影后提名,標誌著她已完全從一名青少年偶像,成長為一名讓人刮目相看的演技派女星。
更難能可貴的是,海瑟薇除了會演戲,還極具票房號召力。根據《福布斯》雜誌近期一項關於最有價值女星的統計顯示,海瑟薇排名第九,票房號召力略微不及凱特.布蘭切特,卻強於希拉蕊.斯萬克。她的投資回報率為1 比23,即製片方每在她身上投入1 美元,便能賺回23 美元,這可高於金條在金融危機期間的升值率。
今年,海瑟薇有三部新作陸續上映。打頭陣的便是情人節檔期熱映的《情人節》。該影片雖然俗套簡單,卻集合了海瑟薇、阿什頓.庫徹、《暮光之城》裡的「狼人」泰勒.洛特納、傑西卡.阿爾芭、傑西卡.貝爾、鄉村女歌手斯威夫特.泰勒、《宿醉》男星布拉德利.庫珀及朱麗婭.羅伯茨等一撥全明星陣容。而後,是與傑克.吉倫哈爾繼《斷背山》後二度出演對手戲的獨立影片《愛情與靈藥》,海瑟薇在影片中飾演一位身患帕金森病的女人。而在近期國內熱映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以下簡稱為《愛麗絲》)中,她飾演了做作、虛偽的白皇后。
事實上,製片方很早便有了《愛麗絲》的劇本,當時便邀請剛憑藉《公主日記》大紅大紫的海瑟薇出演愛麗絲一角。「我仔細地考慮過,覺得經過《公主日記》後,我沒必要再接一個童話故事中甜美女孩的類似角色。」海瑟薇說道,「不過我告訴製片方,如果將來找到合適的導演,我願意出演『白皇后』這個角色。」
幾年後,製片方找到了一位完美的導演人選。有誰能比鬼才蒂姆.伯頓更適合引領愛麗絲漫遊地下仙境呢?不過,伯頓最初的選角名單裡並沒有海瑟薇的名字,當原定飾演「白皇后」的女演員因檔期原因退出後,製片方想到了海瑟薇。
「我與蒂姆通了電話,」海瑟薇說道,「他很喜歡我的定妝照。我告訴他,我想把皇后演繹成一個綜合了戴比.哈裡(上世紀70 年代美國性感女歌手)、嘉寶和大衛.鮑伊的角色。結果,就有些像發神經病的小兔子。」
「年輕時很容易被名聲蠱惑」
和許多在好萊塢年少成名的演員不同,海瑟薇的形象向來與夜店、毒品、縱慾、奢華無關,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
17 歲時,海瑟薇第一次來到洛杉磯,拍攝了熒幕處女作《真實》。儘管該劇收視率不高,第一季播完便遭砍,卻讓海瑟薇較早熟悉了這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在那時的海瑟薇心中,便孕育著這樣的志向:要成為一名演員,而不是一個明星。
「我從未對表演有過不切實際的浪漫感覺,這點多虧了我媽媽。」海瑟薇解釋道,「在我看來,它就是一份工作,一種選擇。」海瑟薇的母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位舞臺劇演員,一度憑藉《悲慘世界》一劇而在當地小有名氣。
「我看她在舞臺上『死』過好多回。無論是《悲慘世界》裡的芳汀(珂賽特的母親),還是在《艾薇塔》裡。」海瑟薇回憶道,「有一次我們一起對臺詞,她飾演的是一位患有乳腺癌的女人,我突然說,『上帝呀,求你下次選個喜劇吧。』我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舞臺上,我也從未想過成名。我們家裡的表演氛圍很濃,我可以一整天地唱歌、排練片斷或假裝一個角色。我兩個弟弟也很喜歡表演。我父母從不會說『別鬧了』這樣的話。」
高中時,海瑟薇在校園舞臺及著名的白房子劇院磨練著自己的演技,並獲得過一次「新星獎」(該獎專門表彰有表演才能的在校學生)。後來,加州的試鏡和星探接踵而至。「我們那時甚至對好萊塢是沒什麼概念,」海瑟薇說道,「現在聽起來這種想法很天真,但我確實什麼都不懂。第一次試鏡時,我止於最後一輪。我的經紀人帶著我去商店挑選適合角色的衣服,因為我自己的衣服實在不搭調。我不知道該呈現怎樣的形象。」
不過,正是一個類似當時海瑟薇自身處境的米婭.塞莫波麗絲一角,幫助她一夜成名。這位15 歲平凡的女高中生忽然被告知,自己是歐洲小國吉諾維亞(虛構)的王位繼承人。面對王室的全新生活,米婭覺得無所適從,或者說,「不知道該呈現怎樣的形象」。這部由迪斯尼出品的《公主日記》,在少女群中掀起了一股熱潮。她們渴望心儀男孩的初吻,也都夢想著一覺醒來成為公主,或者至少成為像海瑟薇這樣笑容燦爛的棕發少女。《 公主日記》成為2001 年票房第二的G 級別(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人觀看)電影,在北美2749 家影院上映,票房超過1 億美元。
海瑟薇回憶,年少成名確實讓她當時有些頭腦發熱。「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近十年後,海瑟薇才承認了這點, 「年輕時很容易被名聲蠱惑。突然間,我發現自己已無法像以前那樣在大街上走路,人們開始問我要籤名和合影。這種生活對於當時的我和我家庭,都是全新的。」
現在回憶起來,高中時的朋友幫助海瑟薇冷卻了熱度。「她們做了朋友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海瑟薇說道,「那就是開玩笑地嘲笑我的每一次表演機會。現在要我回過頭給當時的自己一些建議的話,那我會告訴自己,別太當真。」
小公主、時髦女郎和假小子
《公主日記》後,海瑟薇立刻顛覆了迪斯尼為她塑造的乖乖女形象。23 歲時,她出演了獨立影片《歷劫俏佳人》,第一次挑戰裸戲。影片講述了幾位空虛的高中富家女,為了「接觸真實的社會」與販毒的拉丁黑幫混在一起。
「拍這部影片印象最深的事,」海瑟薇說道,「並不是確切的每一場裸戲,因為我們拍了不止一場。而是其中一個特別的鏡頭。我問導演,是不是一定要拍成那樣,她說『是的』。於是我說『那好吧。謝謝溝通』。我記得拍完後回看這場戲,覺得裸露似乎並不必要。於是我又問了導演,裸戲是否還能商榷,她回答說不。」
當時海瑟薇後悔極了。「我很害怕,心裡也很牴觸,」她坦承,「但當最終看這部影片時,儘管我不喜歡那場戲,卻也認同了導演的做法。通過這個必要的鏡頭,讓人們了解到,我所飾演的女孩對於自己的身體一點也不尊重。」
該片就像一道分水嶺,劃開了海瑟薇的演員生涯。在這之前,她是標準的迪斯尼女孩,沒有叛逆,只有甜美;而在這之後,她便迅速朝著成熟女演員的方向揚帆起航。從《時尚女魔頭》、《斷背山》、《糊塗偵探》再到《蕾切爾的婚禮》,短短幾年海瑟薇便成為集智慧、美貌與演技的好萊塢代表女星。
在海瑟薇飾演的角色中,似乎永遠有這樣三種影子:A. 一個需要保護、惹人喜愛的公主;B. 一個穿著時髦、類似《窈窕淑女》中賣花女伊莉莎的少女;C. 一個頑皮的假小子。在《時尚女魔頭》和《公主日記》中,海瑟薇逐漸從一個沒有安全感卻可愛的A,成為了優雅、自信的B。《糊塗偵探》裡的角色屬於B 和C 的結合,而糟糕的《結婚大作戰》則汲取了B 和C 中最差的一面:海瑟薇的時尚感淪落為對衣服的膚淺迷戀,而假小子式的脾氣又轉化為「賤女孩」的刁蠻。而公認為海瑟薇最佳表演的《蕾切爾的婚禮》,一口氣融合了A、B、C 三種特性,塑造出一個容易受傷、外強內弱、煙不離嘴、穿衣時尚的問題少女形象。
銀幕外,海瑟薇的公眾形象似乎也總在這三類角色中轉換。2008 年年底,當義大利前男友因涉嫌欺詐、洗錢等罪名被捕入獄後,海瑟薇在之後的「人民選擇」頒獎禮上感謝了自己的父親:「他保護了我,並向我展示了這世界上還有好男人。」僅一句話,嬌柔的小公主形象(A)顯現無遺。典禮後的第二個晚上,海瑟薇(C)又立馬做客了著名的搞笑訪談節目《吉米.基默秀》,和主持人插科打諢。而在走紅地毯時,海瑟薇(B)的著裝又總能引來時尚專欄作者的一片好評。
顯然,海瑟薇深諳經營公眾形象之道。但也有媒體認為,海瑟薇在選擇角色、宣傳角色、以及銀幕下塑造自我形象方面的智慧,多少掩蓋了她作為一名真正演員的天賦。事實上,她一直在演A、B、C 這三類角色。「我非常期待她能演繹一個完全不『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也許一個著裝邋遢、沒有公主樣、並不太聰明的女人角色吧。」《石板書》寫道。
不過,對於各方面都很優秀的「80 後」海瑟薇而言,這樣的要求也許過於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