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美豬進口 臺灣這麼幹!

2021-02-25 美麗豬場


道具豬翻牆進入立法院

今年5月,臺灣又一次出現了堪比太陽花學運的熱鬧場面。

洶湧的人潮,林立的標語,臺灣立法院門口近千豬農激烈抗議高喊「林全下臺、毒豬入臺」,與警察對峙期間爆發激烈肢體衝突,還高喊「警察開門」向立法院丟擲雞蛋、水瓶,其間更是有農民將一頭花白的道具豬翻牆送院內。

這頭豬被送進議場後,被畫上兩行眼淚,表達對新政府美豬政策的抗議。


道具豬被畫上兩行眼淚,國民黨立委與之合影

議場內國民黨黨團也早有準備,一早7點就以「三隻綠豬」霸佔發言臺,以「選前捐小豬、選後吃毒豬」諷刺蔡英文政府。議場中喊聲不斷,藍綠議員之間也有推搡。讓前來接受質詢的行政院長林全只好搖頭苦笑,國民黨立委要求林全籤署不進口美豬的承諾書,否則將要杯葛(「boycott」即抵制)到底,林全無奈離場。


行政院長林全苦笑

為了一點豬肉的事情,鬧得這麼兇?美豬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蔡政府上任後釋放出解禁美豬的信號,引發臺灣豬農強烈不滿。

美豬議題面臨著民眾對瘦肉精的擔憂,受制於國際市場的壓力,從理性的探討升級為利益矛盾,進而成為藍綠的意識形態爭鬥,綿延至今。


抗議標語

今天抗議的標語上,基本都寫著「反對瘦肉精美豬」,那就先從瘦肉精開始講起吧。

嚴格說來,並沒有一種具體的物質叫做「瘦肉精」,任何能夠抑制動物脂肪生成,促進瘦肉生長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瘦肉精」。對於養殖業者來說,瘦肉精可以減少飼料使用,降低成本。

今天要講的這種瘦肉精叫做萊克多巴胺,在經過動物實驗確定代謝反應和中毒劑量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1999年開始容許萊克多巴胺被添加至牛豬飼料中,用來增加牛豬瘦肉比例。

2002年大陸因發生中毒事件(另一種瘦肉精「克倫特羅」導致上海幾百人中毒)開始在動物飼料中禁止使用瘦肉精。2006年臺灣政府也禁用萊克多巴胺。其後,關於萊克多巴胺的爭議始終不斷。

也就是說美國豬肉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成分,但中國禁止使用該物質。

長達8年的「蝸角戰爭」 你執政來我反對

2007年,臺灣開始針對進口肉品,由經濟部商檢局檢查是否含有瘦肉精。8月14日,陳水扁向WTO預告,臺灣政府準備解禁萊克多巴胺,並制定最大殘留標準為10ppb(即10微克/升,美國制定的牛豬殘留標準分別是30和50ppb),但受民間團體與國民黨反對而並未實施。

2011年,馬英九政府時期,臺灣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進口檢查重新檢查瘦肉精。到2012年,馬英九提出允許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引發民間反彈,隨後多次表決被否。

當年6月中旬,民進黨為堅持「零檢出」立場,更是佔據立法院議場主席臺五天四夜,以阻止國民黨在該會期立院休會前通過美牛進口案。但隨後國民黨以人數優勢通過進口美牛案的審查。

就在朝野爭議標準問題的時候,2012年7月,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討論萊克多巴胺的殘留量議題,最終通過的標準正是之前的10ppb。

到這裡本應停止爭議,但民進黨仍要求政府一定要落實「牛豬分離,排除內臟」,絕對不能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隨後,國民黨以人數優勢表決:允許牛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入臺灣市場。民進黨、臺聯黨、親民黨三黨團皆投下反對票。

到今年4月22日,對於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候任的蔡政府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示,「全球化下不可能永遠關起門,我們哪有能耐不開放?」綠營態度變化之快,一時島內輿論譁然。更是被人猛批下臺。


臺灣農委會主委曹啟鴻

直到今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杯葛林全,則上演了這齣爭鬥的最新戲碼。

概而言之,2007年是民進黨要開放,國民黨聯合豬農協會反對;2012年是國民黨要開放,變成民進黨聯合豬農協會反對。其中微妙之處頗為有趣。2016年的時候,民進黨露出了開放的風聲,國民黨聯合豬農又來反對。

有《旺報》文章援引「蝸角戰爭」批評美豬議題上的藍綠惡鬥:先前有《莊子》的寓言:蝸牛的兩個角上,各有一個國家,觸氏與蠻氏。兩國不時發動戰爭,經常一打十幾天,追亡逐北,伏師數萬。同理,以之比喻今天,全球單一市場正在加速整合,臺灣積極參與猶恐不及,可是「藍綠戰爭」卻讓臺灣原地踏步。

藍綠真的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麼?也不完全是,美國肉品問題一直是臺灣當局的大問題,一邊要顧及民眾的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美方的巨大壓力,兩邊都不好得罪。就在野黨來說,可勁的把事情搞大,以儘可能讓政府為難。

他們為啥每次都能鬧起來呢?因為有一群利益相關的豬農,他們處在矛盾的核心。

真正的爭議:臺灣豬農能否面對國際競爭?

數據顯示,瘦肉精美牛已經進入臺灣3年多,進口量從1.9萬噸到2015年已達到3.5萬噸,短短三年成長84%。但美豬依舊未能開放,很明顯瘦肉精並非這場爭議的關鍵點。

臺北市議員、民進黨「野百合學運」代表人物梁文杰曾專門撰文表示,美豬問題其實無關「瘦肉精」,根本上來講還是臺灣豬農能不能面對競爭的問題。

這個算術很簡單——美豬每公斤成本是42元,臺豬每公斤成本是62元。美豬進來了,你會去買誰的?

養豬需要規模經濟,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出口國丹麥平均每戶養豬7500頭,臺灣一戶平均687頭,在丹麥養一頭豬成本比臺灣低兩到三成。

他還寫道,「蔡英文說要先做好養豬業的產業升級,這點沒錯,但歷史證明,沒有國外產品的競爭壓力,國內受保護的產業是不可能自動升級的。」

而根據觀察,目前臺灣豬農享受著農委會的高額補貼,自然不願面對市場淘汰與重整。所以他們自然要拼死抵抗美豬開放。

但正如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所言,在全球化的時代,「哪有能耐不開放?」且不說未來TPP協議中進口關稅會越來越低的美豬,單是目前不含瘦肉精的加拿大豬成本也只有臺豬的六成,也會把臺灣養豬業打得七零八落。

末了,梁文杰寫道:「問題的根本在於臺灣的小農式養豬業敢不敢面對自由貿易的『創造性破壞』,整合出一個能和國際競爭的規模經濟。這不是一黨一派的問題,兩黨都應該誠實面對,也該捐棄過去『誰在野,誰反對』的惡性循環,把長達八年的美豬鬥爭做個了結。」

(本文摘自鳳凰網,原標題「臺灣立法院來了一頭豬!美豬為啥誰在野誰反對?」)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臉》:暴衝抵制「萊豬」進口 國民黨轉性了?
    今年8月底,民進黨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及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三個多月以來,國民黨掀起反「萊豬」戰役,臺立法機構也成為「萊豬」爭議火光四濺的戰場。
  • 一部《花木蘭》成了照妖鏡:臺灣覺青抵制電影?怎不抵制美豬呢?
    整體票房僅次於英國名導諾蘭的新片《信條》(臺灣譯作「天能」)。此前《花木蘭》在臺灣上映的配音是英文版,今天將加碼推出中文版,預估將帶來新一波觀影熱潮。除了影視版面,《花木蘭》近期還屢上臺灣政治新聞,因為女主角劉亦菲曾表態「撐港警」。這讓一些「逢中必反」、顛倒黑白,還自稱「公民覺醒」的臺灣「覺青」,在上映前就疾呼「抵制」。
  •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臺灣人不如豬?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臺灣人不如豬?此前臺灣民進黨憑藉人多的優勢,在立法院12月24日有關「萊豬」的議題上勝出。這也就意味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臺灣地區的豬農禁止生產出售含有瘦肉精的豬,但如果是從國外進口的豬,即使含有瘦肉精也沒有任何的限制。
  • 襲胸、扔豬內臟……混亂又大尺度的臺灣政壇!
    ▲蘇貞昌一上臺就遭到「圍攻」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頭豬會在臺灣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和衝突呢?這得從臺灣萊豬問題的源頭說起。▲國民黨在臺灣「立法院」擺放標語與模型豬抗議民進黨政府允許進口美國萊豬很顯然,美國萊豬的問題已經從科學和公共衛生健康層面,提升到了經貿和政治層面,而對於臺灣政客來說,進口或抵制美國毒肉都不是為了服務民眾,而是服務政治。
  • 襲胸、扔豬內臟...混亂又大尺度的臺灣政壇!
    ▲蘇貞昌一上臺就遭到「圍攻」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頭豬會在臺灣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和衝突呢?,美國萊豬的問題已經從科學和公共衛生健康層面,提升到了經貿和政治層面,而對於臺灣政客來說,進口或抵制美國毒肉都不是為了服務民眾,而是服務政治。
  • 美豬來了,臺灣亂套了……
    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新年伊始,吵鬧了許久的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議題終於成真。島內為此一片混亂,本地豬價格上漲,「臺灣豬」標識五花八門。最可憐的當然是臺灣民眾,永遠都要擔驚受怕,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
  • 為何臺灣須進口美豬內臟?前綠委一言戳破內情
    華夏經緯網9月9日訊:蔡英文宣布明年一月起將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並放寬美牛進口規範,引發軒然大波。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不解,明明內臟的瘦肉精殘留量可能高於其他部位數十倍,為何臺灣不能阻止內臟進來?醫學專業出身的前民進黨沈富雄一聽,立刻回答,因為美國人完全不吃豬內臟,所以才會特別想將內臟出口臺灣。
  • 蔡當局進口含「瘦肉精」美豬 打開「潘多拉盒子」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8月28日宣布,臺灣將逐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和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相關決定一出即遭各在野黨反對,臺灣養豬業者表示將抗爭到底。從過往開放美豬、美牛議題上各界的抗爭來看,蔡英文當局此舉等於打開「潘多拉盒子」,其執政將無寧日。
  • 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來源:微信公眾號「世界觀」(ID:youli-youmian)作者:張周項據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報導,截至11月19日,已有超過11萬臺灣民眾聯署籤名
  • 世界觀|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
    再往前,10月13號,國民黨「立法委員」帶著一隻模型豬衝進「立法院」,質詢正在做「施政報告」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話,臺灣政壇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到底是怎樣的一頭豬,讓臺灣政壇這麼熱鬧呢?
  • 進口美豬牛,臺灣國際地位會變高?吳敦義「打臉」:這是不可能的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跟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引發各界譁然,卻也出現批評聲浪。對此,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上午出席統派學者王曉波教授追思會時受訪表示,進口美豬牛會引起島內相當的反對,因為過去民進黨曾經全力都在反對,他笑說,現在民進黨「執政」了,居然說萊客多巴胺沒有影響到身體嗎?他不相信。面對瘦肉精入臺,「衛福部長」陳時中甩鍋稱「政策突然」,並表示自己事前並不知情。而被問及臺灣用開放進口「換了什麼」時,陳時中表示,「一個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 蔡英文引進美豬,竟是因為去年「大選」臺灣養豬戶挺韓國瑜?
    編輯:一水流殤自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宣布允許美國含瘦肉精豬肉和牛肉進入臺灣地區市場以來,美豬話題一直在臺灣地區政治論壇保持著較高的熱度。由於蔡英文此前在與美國代表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時,對含瘦肉精美豬流入保持著堅決抵制的態度,突然一反常態同意含瘦肉精美豬流入,各方勢力都在猜測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蔡英文改變了態度?美國含瘦肉精豬肉流入臺灣地區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大的質疑之聲呢?首先,美國豬肉為了口感好,在餵養的過程中幾乎都使用了瘦肉精,導致美國豬肉瘦肉精檢測一直超標。
  • 送給美國的聖誕大禮 民進黨強勢通過美豬進口葬送臺灣人健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在臺灣爭議論多年的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以下簡稱「萊豬」)進口問題今年點燃引信。8月28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開放萊豬進口,立即成為島內攻防重點,隨後爆發長達近4個月的政黨、民間抗爭。
  • 臺灣開放萊豬能換來什麼?蘇貞昌:豬肉進口包裝會漂漂亮亮
    美國準總統拜登宣布目前不會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定後,蔡「政府」宣布開放萊豬進口,還能替臺灣換來什麼?臺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蘇貞昌今天在立法機構備詢時聲稱,臺美貿易很重要,今天「政府」盱衡整個狀況,請臺灣同胞放心;他還保證,之後美國豬肉進口後,包裝都會漂漂亮亮、清清楚楚。
  • 為反對進口美國豬肉,11萬臺灣民眾聯合籤名並遊行
    「消基會」主持人抱著話筒慷慨激昂,呼籲臺灣民眾要保衛自己的健康。按照國民黨方面透露的計劃,本周日還有一場現場遊行。到時候藍營民眾齊上街,高呼口號要跟民進黨以及民進黨的豬鬥到底。另外根據臺灣民調顯示,有97%受訪民眾反對開放相關美豬進口。再往前,10月13號,國民黨「立法委員」帶著一隻模型豬衝進「立法院」,質詢正在做「施政報告」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
  • 臺灣「立法院」亂不亂,這頭豬說了算丨世界觀
    據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報導,截止周四中午,有超過11萬臺灣民眾聯署籤名,反對民進黨引進「萊豬」。
  • 馬英九要求蔡英文鄭重道歉,並延後開放進口美豬、美牛政策
    民進黨當局近日宣布,臺灣將逐步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和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於明年1月1日實施。島內多個縣市對此表達嚴重不滿。民進黨當局以行政命令,強勢通過瘦肉精美豬美牛解禁,也引發其他黨派反彈。國民黨31日上午動員22個縣市議會黨團同步舉行記者會,反對該政策。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堅決反對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若蔡英文一意孤行,未來不排除上街頭。
  • 蔡英文堅持進口萊豬 臺灣人表示不願意當世界廚餘垃圾桶!
    如今,不僅是縣市長們不滿意,就連普通民眾,對於開放萊豬進口的問題,也是絲毫不讓步。10月27日,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民調顯示,只有約三成三的民眾表示贊成蔡「政府」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政策,卻有六成一的民眾表示反對,反對的人比贊成的人多28個百分點。
  • 臺灣醫生多次反「萊豬」被約談?告發人竟然是「他」
    文|書函 審|高靜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將於明年元旦施行美國「萊豬」進口的政策。針對這一政策,臺灣民眾及島內專家都非常反對。要知道,食用「萊豬」對民眾的身體健康可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對此,臺灣民眾極力反抗,希望能藉此改變民進黨當局的「心意」。
  • 陳水扁爆內幕:蔡英文抗拒不了美方的政治壓力,開放美豬牛進口
    蔡英文28日拍板,將逐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及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美國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在臉書爆料稱,蔡英文是因為抗拒不了來自美方的政治壓力才做出這個決定。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解禁美豬美牛進口的消息一出,美國白宮國安會隨即發出推文表示,美方歡迎這項舉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稱,此舉將為所謂「美臺」進一步的經貿合作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