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會」:《史記》記述的和平外交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通過政治文化視角,觀察國家治理效果,《史記》保留了許多行政史的記錄。《史記》所考察和記述的內容,包括「興師」「討伐」「強乘弱」「威而服」的戰爭場景,也包括「會盟」等外交形式。

《史記》又有《六國年表》,同樣載錄戰國時期七雄兼併,「徵伐會盟」,即戰爭史和外交史兩方面的內容。在「海內爭於戰攻」之戰場角逐的另一面,更有國際外交方面的智慧展示。

《史記》中「會」的史跡

我們看到,在「春秋無義戰」(《孟子·盡心下》),「五霸更盛衰」(《史記·太史公自序》)的東周前期,已經多有「會」「盟」「會盟」的史事記錄。如《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桓公)十年,楚莊王服鄭,北敗晉兵於河上。」隨即有「會盟」行為,「當是之時,楚霸,為會盟合諸侯」。「會盟」,經常是成就霸業的標誌。

隨後,秦桓公二十四年(前580),「晉厲公初立,與秦桓公夾河而盟。歸而秦倍盟,與翟合謀擊晉」。秦桓公與晉人「夾河而盟」之後,隨即撕毀盟約,「倍盟」,即背棄外交約定,會同「翟」人合力「擊晉」,致使晉軍反擊。「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敗走,追至涇而還。」所謂「晉率諸侯伐秦」,也應當是經過了「盟」的程序。

在戰爭激烈的年代,「會盟」的記錄也最為頻繁。春秋時期,據說「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而到了戰國時期,卻成為中原會盟的積極參與者。《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308年,秦武王表示了「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的願望。事又見《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及《戰國策·秦策二》。秦武王於是與甘茂有息壤之盟,促成甘茂艱苦攻伐,佔領宜陽。這是秦史中僅見的君臣之盟的史例。

自秦武王時代至戰國時期結束,「以至於秦,卒並諸夏」(《史記·太史公自序》),《史記》記載各國間以「會」為基本形式的外交活動多達19次。這是「會盟」活動最密集的歷史時期。19例中,有18例都是秦與其他國家「會盟」。秦國在外交行動中的活躍,體現出與徵戰同樣的積極性。

《史記》中記述的「好會」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戰國時期的「會」中,有特別稱為「好會」者。這應當是體現雙方友好,會見主題、會談環境、會話言辭都比較親切和緩的「會」。

《史記》中幾次說到「好會」。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景公)四十八年,與魯定公好會夾谷。」關於這次「好會」,由於與孔子事跡直接相關,《史記·孔子世家》也有記錄。太史公寫道:「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於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

這是一次著名的外交會見。由於孔子有突出的表現,被看作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外交之「會」。「會」的正式進程中,出現了爭執。孔子以看來頗為偏執矯情的言辭宣傳「君子之道」,強調這一原則在禮儀形式方面的約束作用。他在「會遇之禮」「獻酬之禮」之外,就「樂」「戲」表演的風格和形式提出了強烈的抵制意見,改變了「會」的氣氛環境,致使齊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齊景公自以為「有過」,甚至退還了侵佔魯國的領土以「謝過」。

從「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謝酬之禮」等儀程,以及「奏四方之樂」「奏宮中之樂」等安排看,「好會」通常應當營造親和的氣氛。「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大約在孔子建議「請具左右司馬」之前,準備以更隨意的方式赴會。由於孔子對「君子之道」的堅持,竟然令「好會」的發起者齊景公「懼」「恐」不安。「好會」的效應看來並沒有實現。史家記述此事,肯定了孔子堅守自己的文化原則。但是我們對於「好會」本來的情境,只能通過片斷的記錄進行推想。

澠池「好會」:一件外交史標本

《史記》中記錄的另一次著名的「好會」,是秦王與趙王間的澠池之會。以此為背景,發生了藺相如維護國家聲譽的故事。

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發生之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隨後,秦王主動提出與趙王「好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心懷畏懼,不願赴會。而朝中文武重臣廉頗、藺相如商議道:「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於是啟程,藺相如隨行。廉頗送至邊境,與趙王訣別。廉頗說:「王行,度道裡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商定接應回程的時間,並提出萬一「不還」則立太子為王的預案,得到趙王的贊同。

「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藺相如隨即要求趙國御史將其作為史實予以記錄:「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

藺相如的機智和強硬,還表現在後來的辯爭中。「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鹹陽為趙王壽。』」一直到會面結束,「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同時,廉頗的高戒備防衛,也起到保障君臣和國家安全的作用。「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會見的約定,「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而澠池之會的細節告訴我們,「好會」的通常程式有「會飲」「飲酒酣」等情節。而「鼓瑟」「擊缻」的音樂演奏,可能也是慣常節目。澠池「好會」或許可以看作一件外交史的標本。大概所謂「怒」,所謂「欲刃」,所謂「張目叱之」等情感動作表現,只是「好會」進行的異常情態。所有的外交之「會」,可能雙方都一心追求「加勝於」對方。面對秦國的軍事強勢,藺相如智勇兼備,捍衛了國家尊嚴,也維護了國家利益。

大致可以說,「好會」語詞很可能是《史記》的創製,也為太史公習用。所謂「好會」,透露出太史公的和平意識。作為對戰國時期複雜的軍事外交形勢非常熟悉的史學家,「好會」一語的使用,也體現出他對成熟的外交理念、深度的外交智慧和靈活的外交技巧的肯定。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作者 王子今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外交風雲》:全景式還原波瀾壯闊的外交歷史
    從1949年建國至今,新中國的外交歷史艱難曲折而波瀾壯闊。近日,正在北京衛視、廣東衛視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巨製《外交風雲》,就回顧了這段精彩的歷史,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代外交家如何在波詭雲譎的國際環境中突破層層封鎖、站穩腳跟,全景式記述了新中國外交的破冰之旅,內容精彩而有溫度,作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電視劇,開播後收到好評如潮。
  • 外交風雲觀後感
    電視劇《外交風雲》觀後感牟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電視劇《外交風雲》以新中國誕生為起點,以中英香港回歸談判為終點,主要記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傑出貢獻,他們以超高的外交戰略,精湛的外交藝術,靈活的外交技巧,獨特的外交風格,非凡的外交天賦,卓越的外交才能為新中國贏得了巨大的國家榮譽和崇高的國際地位。
  • 史記 · 貨殖列傳
    讀《史記》而未讀《貨殖傳》,可算未讀《史記》。     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此言末業,貧者之資也。     節駔會,往大的說就是現在的一些交易平臺如淘寶、京東、拼多多,往小的說就是商家甚至黃牛黨。區別是體量大小以及抽成多少。     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範蠡、計然。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
  • 日本文學中的《史記》投影
    《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無韻之離騷」,不僅在我國歷史上佔有極高地位,而且對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幾乎每個時代,日本都有一些文學家、漢學家對《史記》讚譽有加。如江戶時代末期的漢學家南摩綱紀曾如此評價《史記》:「敘事精簡,明如日星;行文靈妙,幽泣鬼神,為古今史編之冠。」
  • 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劉邦的「七十二黑子」 漢朝的創建者劉邦的容貌體態,《史記·高祖本紀》中有相關記述:「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所謂「隆準而龍顏,美須髯」,當然可以理解為稱頌劉邦君權神授的政治宣傳。
  • 一起看《外交風雲》感知外交精神、激發強烈的愛國力量
    該劇以新中國誕生為起點,以鄧小平訪美及中英香港回歸談判為終點,主要記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傑出貢獻,他們以超高的外交戰略思想,靈活的外交技巧,獨有的外交風格,超人的天賦才華,為新中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崇高的國際地位。
  •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選錄》
    所著(史記》是記載從黃帝至漢代的紀傳體通史,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大部分,是一部體大思精、前無古人的偉大歷史著作。史記.太史公自序(選錄)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 電視劇《外交風雲》雲南衛視今晚播出
    電視劇《外交風雲》以宏大的歷史視野,真實地再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進程和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電視劇《外交風雲》主要記述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傑出貢獻,全方位展現了日內瓦會議、亞非會議、周恩來訪非、恢復聯合國席位等一系列波瀾壯闊的外交史實,塑造了睿智沉著、敬業奉獻的新中國外交家形象。在劇中,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高超的外交戰略思想,獨有的外交風格,為新中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崇高的國際地位,展現了新中國外交的艱難曲折。
  • 【衛視熱播】一起看《外交風雲》感知外交精神、激發強烈的愛國力量!
    該劇以新中國誕生為起點,以鄧小平訪美及中英香港回歸談判為終點,主要記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傑出貢獻,他們以超高的外交戰略思想,靈活的外交技巧,獨有的外交風格,超人的天賦才華,為新中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崇高的國際地位。
  • 中國「戰狼外交」咄咄逼人?王毅:我們從不欺凌但會回擊中傷
    5月24日下午3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就所謂「戰狼外交」提問。
  • 大閱兵,中國軍事外交有意思了
    【學習小組按】  十八大以來,有關外交的會,習近平參加或指導的有三個(如有疏漏,請組員提醒)。  一個是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前年)。一個是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去年)。  習近平參加(或指導)的3個有關外交的會,都談了什麼呢?  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為大家梳理一下。  ——————  一,軍事外交  全軍外事工作會議2015年1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
  • 秦漢流光——司馬遷著《史記》
    字子長,他似乎就是為《史記》而生。其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他「少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漢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徵巴、蜀以南,南略邛、筰、昆明,還報命。」紮實的家學,豐富的經歷,為他繼承父命,寫作《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外交風雲》劇組走進外交學院 暢談新中國外交喜迎70周年華誕
    9月29日,由華策影視、安徽廣電集團五星東方影視和天潤大美影視出品的首部聚焦新中國外交的電視劇《外交風雲》走進外交學院,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一次戲裡戲外的「外交交流」,追憶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家篳路藍縷開拓大國外交之路,點燃當今莘莘學子拳拳愛國心。
  • 毛澤東外交思想及其成就淺析
    解放後,我們必須認真清理我們的屋子……等屋內打掃清潔、乾淨,有了秩序,陳設好了,再請客人進來。我們真正的朋友可以早點進屋子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做點清理工作,但別的客人得等一等,暫時還不能讓他們進門。」大膽預測出,對峙的美蘇遲早會達成某種妥協,從而避免爆發戰爭。毛澤東進一步指出:「美、英、法和蘇聯之間的這種妥協,只能是全世界一切民主力量向美、英、法反動力量作了堅決的和有效的鬥爭的結果。」這說明,和平不會從天而降,只有經過世界人民的不懈鬥爭,才能爭取世界和平。之後,毛澤東在同美國安娜·路易斯·斯特郎的談話中,提出了著名的「中間地帶」的觀點。
  •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文末福利
    作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是大家讀史必備的經典名篇。但很多人在讀的時候會覺得枯燥嚴肅,難以讀下去。其實,《史記》像金庸小說一樣充滿劇情張力,引人入勝,只有你找到了讀的秘訣才能發現這其中的精彩絕倫。真正的史學是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魯迅對於《史記》的高度評價。
  • 王子今: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劉邦的「七十二黑子」 漢朝的創建者劉邦的容貌體態,《史記·高祖本紀》中有相關記述:「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所謂「隆準而龍顏,美須髯」,當然可以理解為稱頌劉邦君權神授的政治宣傳。
  • 《外交風雲》之外的「風雲」,燃爆你的愛國情懷!
    但能如此成功的打開年輕觀眾的心門,並讓90後、00後情不自禁地「邊查資料邊吶喊,厲害了我的國」,還是那遠比電視劇還要「風雲」的外交歷史。「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倒在地上辦外交呢?」(視頻來源:電視劇《外交風雲》)經歷了那個屈辱時代的中國人,最能懂得國家獨立、民族尊嚴、世界和平對於中華民族的寶貴。
  • 千古絕唱,司馬遷為什麼創作《史記》?且看太史公自序怎麼說
    司馬遷遭受酷刑卻依然忍受恥辱和痛苦,完成了這本歷史巨作——《史記》。《史記》不僅是歷史學巨作,它的文學藝術依然不可估量,魯迅先生曾對《史記》的文學價值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至此,我不禁對司馬遷為什麼要創作《史記》產生了極高的興趣,也許從《史記·太史公自序》能夠窺探一二。
  • 「衛視熱播」《外交風雲》燃爆你的愛國情懷
    《外交風雲》電視劇是由宋業明執導,唐國強、孫維民、郭連文、王伍福、盧奇、董勇、谷偉領銜主演的歷史外交劇 。該劇講述了新中國誕生為起點,在世界大格局中,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中國外交事業上的故事。該劇目前正在山東衛視—經典劇場播出中。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對新中國外交理論的繼承發展。習近平外交思想把繼承與發展結合起來,升華了新中國幾代領導集體的外交思想,拓展了新中國的外交理論體系。習近平外交思想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傳統理念賦予更加鮮明的時代精神,上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係、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歷史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