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您好,您能抽時間講講內熱體質的女生如何刮痧和艾灸,有效降低體內虛火旺的症狀嗎?我平時也吃的很清淡,但還是經常嘴唇和鼻翼兩側總是紅紅的,嘴唇起泡,非常難受。謝謝
首先,這個朋友的舌苔和面部圖片我沒有看到,所以咱們只能針對她描述的問題,做個推論和剖析
從這個朋友的描述來看,兩個問題居多,第一:嘴唇和鼻翼兩側泛紅;第二:嘴唇起泡。
1
面部反射區
1.看面部反射區
鼻翼兩側是人體胃的反射區,可能表明你有胃火過旺的情況,如果還伴隨有口臭的話,可能性就更高了
2
經絡循行區域
1.足陽明胃經之脈,起於鼻之交頰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所以,上嘴唇,包括上牙齦:對應的是胃
2.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外側⋯ ⋯ 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上至頸,貫頰,入下齒中
所以,下嘴唇,包括下牙齦:對應的是大腸
3.《黃帝內經》有時將小腸、大腸的功能也統括於胃,如《靈樞·本輸》說:「大腸小腸皆屬於胃」。
4.綜上所述,第一你的泛紅情況是皮膚病症,第二和胃相關的可能性較高。推薦三個穴位:合谷穴,曲池穴,內庭穴
3
穴位淺析
1.合谷穴
位置:
以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屈指,拇指尖所指處,按壓有明顯酸脹感,即為本穴
釋義:
此穴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是大腸經的原穴
《四總穴歌》有言:面口合谷收。故而選擇此穴解決面部和口腔類病症,比如牙痛,三叉神經痛等
2.曲池穴
位置:
屈肘成45°;在肘關節的外側,肘橫紋頭處,即為本穴
釋義:
此穴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是大腸經的合穴,艾灸後具有清熱、瀉火、排毒的作用。並且也是解決大多數皮膚類病症的必選穴位之一
3.內庭穴
位置:
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也可以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緣略後一些(約半橫指)的地方,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釋義:
此穴歸屬於足陽明胃經,是胃經的滎穴,而滎主身熱,調節胃經的熱性病症,比如齒痛,咽喉腫痛,鼻腔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