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索尼和微軟都沒有像過去那樣召開盛大的產品首銷活動,國行相關信息也尚不明確,但次世代遊戲機的發售依然引起了極高關注度。
不僅是遊戲玩家群體歡呼雀躍,就連平常頂多玩玩「農藥」的朋友也來問我,PS5和Xbox Series X好玩嗎、買哪個更好?三大主機廠商在入華5年後,兩個事實直接擺在所有人面前:遊戲機已經是大眾所接受的娛樂設備,以及次世代遊戲終於到來了。
抱著對電子遊戲新時代的期望,雷科技也在首發期間斥巨資採購了PS5,並在這短短的幾天內對這臺來自索尼的次世代遊戲機有了相當多的了解。本篇體驗文章,也將圍繞目前被問得最多的兩個問題展開——次世代遊戲機的價值是什麼?怎樣才是最佳的入手方式?
PS5很大,卻也很美
從包裝盒中取出PS5,相信不少人會和我有類似的第一印象,「這臺遊戲機真的很大」。
毫不誇張地說,PS5的體積已經趕得上主流ITX機箱了,相比PS4 Pro和初版PS3都大了一圈。附送的支架可以讓它橫臥或是豎放,當然需要在四周預留出更多空間讓冷熱空氣更快完成交換,為放置影碟機設計狹小位置的電視櫃,很可能成為大範圍影響PS5散熱效率的元兇。
PS5卻一點也不「黑」和「粗」,反而有值得稱讚的驚豔感。最大功臣是被戲稱為「立領」的純白色裝飾面板,用兩個完全不平的曲面弱化了體積的笨重感,藏於其中的PlayStation標誌性△○□×圖標與柔光燈帶更是加分項目。不看體積,PS5談得上是2020年上市的電子產品中,工業設計最優秀的那批之一。
PS5的電源接口換成了雙pin的「8字」接口,不能再想著找不到線纜就用電飯煲電源線代替了。正面的兩個USB接口,分別是USB-A和USB-C,可以直接用C2C線連接手柄,也能臨時給新買的iPhone充電。
雖說自帶的固態硬碟擁有825GB物理空間,但去除系統和其他資源佔用,實際可以用來裝遊戲的空間只有667.2GB,在3A遊戲動輒上百GB的今天的確不夠看。可以通過USB連接玩到外置硬碟儲存PS4遊戲,但想體驗PS5的讀取能力還得添加NVMe硬碟,然而索尼還未開放支持所以無法體驗。
PS5的另一個亮點是手柄,不再是以DualShock為名而是被稱作DualSense手柄,它在感知(Sense)上的創新和外觀同樣巨大。延續按鍵布局的同時,整個手柄加入了大量的曲線和白色,與主機部分相呼應。側面燈帶改為正面燈條,指示更明確也更低調。
外觀的變化也提升了手掌部分體驗,持握感受更充實長時間遊玩沒那麼容易累。正面的按鍵、搖杆和扳機鍵(L2/R2)保持了經典手感,新加入的麥克風靜音鍵方便了需要臨時退出時的情況。或許是為了保證續航,相較PS4的DualShock 4手柄明顯變重。
自適應扳機是DualSense手柄的明星功能,讓原本依賴機械結構進行回彈反饋的扳機鍵,在步進馬達加持下有了隨遊戲場景變化的反饋,遊玩適配遊戲就能感受到攀登、開鏡等場景下力的變化所帶來的細膩交互。還有線性馬達、觸摸板、麥克風互動、六軸傳感器,讓人和遊戲機的交互不只是按下按鍵。
加入大量新功能後,手柄續航表現的確受到了不小影響,好在只是消遣玩玩的話並無太大影響,充電周期和PS4手柄相差無幾。對於職業主播還有喜歡在周末持續遊玩快速通關遊戲的玩家來說,可能得養成隨玩隨充的習慣,並做好購買第二個手柄、要插上充電線來玩遊戲的準備。
「白嫖」來的遊戲竟然更香
PS5和Xbox Series X這一代最大的特徵,是開發架構大量沿用自上一代基本可以完全兼容過去七年間攢下的遊戲陣容,以及幾乎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次世代獨佔遊戲。PS4/Xbox One上能玩的遊戲,新主機上也能玩而且高幀率表現更穩定,兩代遊戲機之間的代際差異不算太大。
在PS5上,我體驗了三款遊戲:《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漫威蜘蛛俠 邁爾斯·莫拉萊斯》《使命召喚17》,分別對應了目前還相當稀有的次世代獨佔遊戲、針對PS5做出優化的索尼第一方遊戲、適配了PS5圖形和交互能力的第三方遊戲。
《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直接內置於PS5,附贈給玩家不需要額外付費。從這個工具性明顯的正式中文譯名也能看出來,這是一款引導新入手的玩家體驗PS5和DualSense手柄新能力,完成次世代轉換的遊戲。不過實際體驗卻比絕大部分電子產品的使用引導更有樂趣。
簡單來說,這是款包含了多個主題場景的3D平臺動作遊戲,乍看之下像是《超級馬力歐64》的模仿者,但它非常巧妙地用類似攀巖、跳躍、風車等互動方式融入了手柄特性,涵蓋歷代PlayStation產品的收藏彩蛋也是情懷滿滿,熱愛電子遊戲的玩家和索尼粉絲都能找到各自的快樂。
情懷和遊戲本身的玩法設計之外,會發現無論是直接打開還是通過PS5「行動」界面中的快速選關功能進入,這款遊戲都幾乎沒有加載過程。連PS4時代常見的即時渲染過場動畫、小型通道等常見的加載等待技巧也沒有出現,每個主題世界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加載完成的。
遊戲世界的細節可圈可點,加入大量物件、活動角色讓場景內容相當充實,巖石、泳池、雲霧等不同物體的材質各有特徵也都很清晰,並擁有具有深度和可信度的光照效果。超快加載速度和大量美術細節,恰到好處地呈現了PS5作為次世代遊戲機的價值:更優質的高清遊戲畫面。
5~6小時就可通關並完成所有彩蛋收集,而且還有頗具挑戰性的競速關卡,易於上手難於精通。將體驗、技術融於一體的《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誠意十足,是每一個選擇了PS5的玩家都不容錯過的遊戲,不管是第一次體驗遊戲機還是「30年遊齡」的老玩家。
《漫威蜘蛛俠 邁爾斯·莫拉萊斯》同時發售於PS4和PS5,它也是一款用PS4版光碟就能在新主機上玩到次世代版本的遊戲。PS5上有著更快加載速度和更接近真實的光照體驗,手柄線性馬達和自適應扳機也讓操作「小黑蛛」在平平安安紐約市的冒險有了更多層次感。
身為第三方作品的《使命召喚17》則反映出了PS5遊戲體驗的不足,PS4版本需要額外付費才能玩到適配PS5的次世代版,將單機、多人、網戰等模式分開來安裝的設計和在線更新緩慢,都給整個過程扣分不少。
插入光碟後安裝的僅僅是網戰部分,其餘部分需要在線更新,然而網戰必須是最新版本才能進入遊戲,單機卻不能直接遊戲讓人難以理解。單機部分不僅在畫面上沒有和PS4版拉出差距,要分多個數十GB文件單獨下載的設計,讓人難過到想要掰斷這張70美元買來的遊戲光碟。
《使命召喚17》並非沒有讓人感到驚豔的部分,這款次世代首發遊戲就很好地兼容了PS5手柄的自適應扳機功能。通過對電機力度的巧妙控制,模擬出了不同武器之間的持械和扳機差異,玩起來相當有臨場感,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個戰場中「左手AK47右手M16」殺出一條血路的戰士。
為了讓PS5以更接近極限的形式渲染遊戲畫面,雷科技找來了OPPO新近推出的OPPO智能電視S1,這是一款帶有兩個HDMI 2.1接口、支持4K HDR和120Hz VRR可變刷新率的電視,能較為充分地呈現PS5、Xbox Series X兩款次世代遊戲機所能提供的最頂級畫面。
連上PS5,立馬就感受到當下的高端電視在提升遊戲體驗方面所做的努力,OPPO智能電視S1直接識別出了PlayStation 5的大名,並且可以用電視遙控器完成主界面中的切換界面、開啟遊戲、設置系統等操作。這背後是HDMI CEC協議,電視可通過HDMI連接對遊戲機、播放器等設備進行遙控,而不必切換到專用控制器。
將電視切換至遊戲模式,試玩PS5版《使命召喚17》《漫威蜘蛛俠 邁爾斯·莫拉萊斯》等遊戲時,4K HDR畫面能較低延遲地清晰呈現,系統設置中顯示了對應的解析度等信息。索尼在近日表示,未來會為PS5更新VRR可變刷新率,中高端電視中越來越常見的這項功能將在次世代遊戲發揮作用。
眼熟的系統,吵鬧的光碟機
「磨刀不誤砍柴工」反映出來的工具影響內容呈現的關係,同樣在遊戲機和遊戲上有體現,從PS3/Xbox 360時代開始有系統大更新以來,索尼和微軟都有了各自對遊戲機系統體驗的理解與積累。因此,PS5的系統可以視作索尼在經過近20年的思考與實踐之後,交出的最新答卷。
PS5在交互邏輯上和PS4保持一致,橫向切換遊戲、縱向切換層級,只不過索尼弱化了圖標突出顯示遊戲封面和信息,與電視UI變革路線悄然吻合。開關機和系統界面都會有溫和的動態光效,有夢回PS3/PSP的XMB界面的既視感,能感覺到索尼在系統的美學設計上下了功夫。
包括媒體庫和Apple TV、Netflix等音視頻應用安裝在內,PS5系統有大量設置項目的設計繼承自PS4。對於中國遊戲玩家來說,除了重新定義的X和O按鍵,PS5用起來和已經玩了好幾年的舊主機沒什麼太大區別,基本上無需學習就可以直接玩。
系統中新的部分就需要多加打磨了:按一下PS鍵彈出的是「行動」界面,長按才會像PS4那樣直接回到主界面。看起來像是提升遊戲效率的設計,但「行動」界面中並不能快速切換遊戲,點擊遊戲圖標後需要在最近幾個遊戲中尋找、點擊二級菜單後才行,層級較多而且不直觀。
翻新之後的遊戲商店,也是缺失PS4時代好不容易擁有形成的高效率。主頁面上沒有根據類型來展現遊戲,遊戲詳情頁少了遊戲關聯的DLC、衍生作等項目,甚至連搜索遊戲的界面都沒了——系統主界面的確有搜索,但那是用來搜索本地內容的,不支持在線搜索。
在當前這個跨世代階段買遊戲也是個難事,微軟給遊戲發行商提供了相對簡單的兩種方式:要麼本世代版本和次世代版本分開賣,要麼一次購買獲得兩個版本,不管怎樣存檔都是共通的。索尼對廠商的要求沒這麼明確,所以PS5版和PS4版的光碟和數字版都有些混亂,而且存檔也是分開的(除非像育碧等廠商那樣提供第三方的存檔同步),只能讓獎盃愛好者感到認同。
最後再談談發熱和噪音,隨著機能逐漸跟不上遊戲對畫面的需求,越來越能被感知到的發熱和噪音,是PS4和Xbox One近兩年來常常被提到的話題。在玩遊戲、安裝和系統更新過程中,PS5外側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熱,官方拆機視頻中重點展示的渦輪風扇也頗為安靜。
PS5最主要的噪音來自光碟機,光頭、皮帶等組件構成的機械結構不可避免地會發出噪音,不只是光碟剛放入後會有聲響,在線更新和安裝過程中會有多次驗證過程。如果恰好把PS5放在臥室,而且和我一樣遇到了需要徹夜下載更新的情況,可能得提前做好一定的降噪措施。
如果不是對光碟這樣的實體載體有情懷或是出二手回血的需求,沒有光碟機、售價上便宜100美元(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620元)的PS5數字版才是符合更多玩家需求的,這一版本也可能成為中後期出貨的主力。畢竟PC遊戲已經完成了從實體光碟到數字分發的轉變,在遊戲機上只是時間問題。
PS5很好,但不值得加錢買
回到已經被不少人提出的問題,現在以8000元甚至更高的價格購買PS5,當然是不合適的做法。
一方面這個成交價格大大超過了PS5最初的定價(499美元,約合人民幣3276元),另一方面也背離了玩遊戲這件事應有的態度,額外支付的溢價並不能轉化為對等的遊戲樂趣。
沒錯,PS5擁有相當強大的圖形性能,可以和近萬元的PC一較高下。但參數上的優勢不等於遊戲樂趣,我們玩的是遊戲而不是遊戲機。正因為此,本篇體驗的遊戲部分和遊戲之外的部分,都是圍繞PS5能給遊戲體驗帶來多少提升而展開的。
遊戲開發者們可以在強大的次世代遊戲機上實現更多想像,更加細膩的畫面表現、更加動人的敘事展開、更驚心動魄的冒險歷程、更帶來歡樂的遊戲過程,這些元素才是影響我們所體驗到的遊戲樂趣的關鍵。PS5是一個可以承載龐大想像力的平臺,但現在還遠遠不夠。
從PlayStation中國官網更新PS5頁面等一系列動作來看,售價合理、提供保修政策的國行PS5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發售,或許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意義上地邁出進入次世代遊戲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