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用尿布還是用紙尿褲,這可能是多數家庭都進行過辯論的問題。通常情況,年輕的媽媽更傾向於給寶寶用紙尿褲,因為紙尿褲更加方便,也不用擔心弄髒衣服。而當年使用過尿布的祖輩則更傾向於使用傳統的尿布。如此一來,不少家庭針對這一問題竟會出現不小的爭執。
故事一:得到了尿布使用權的姥姥自己打了退堂鼓
我的朋友家是個女寶寶,平時是姥姥幫忙帶孩子。與奶奶帶娃的不同,姥姥帶娃的媽媽似乎會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孩子出生之後一直是使用紙尿褲的。可是架不住姥姥三天兩頭的念叨,每次給娃換紙尿褲的時候,姥姥都會仔細的摸摸看紙尿褲的表面是否乾爽,寶寶的皮膚有沒有潮溼,如果有的話,就會開啟嘮叨模式,列數紙尿褲的危害,說朋友這是在為了自己圖省事害寶寶,比如紙尿褲溼度太大,對孩子皮膚不好啦;紙尿褲捂在屁股上,溫度太高,可能會悶到寶寶啦之類的。一邊還數落著,你自己平時來姨媽墊衛生巾不難受嗎,這個可比那個大多了,孩子得多難受呀……朋友架不住親媽的軟磨硬泡,心想,不如就讓她試試吧。於是乎姥姥高興地給孩子換上了尿布,可是剛換上寶寶就尿了,不僅尿溼了自己的衣服,還把床墊也弄溼了。大家趕緊一塊收拾。再換上沒多一會,寶寶又拉了,由於孩子愛動,尿布早就不在原本的位置了,粑粑又拉了一床……這樣連續幾次之後,洗床單洗到崩潰的姥姥說,以後白天給孩子用尿布,晚上就不用了,怕家裡床單不夠換的……
經驗總結:如果家裡長輩實在是想給寶寶用尿布,那就讓她用吧,說不定她自己也會嫌麻煩呢。
故事二:尿布和紙尿褲分時段上崗
我自己家裡是個男寶寶,平日裡姥姥和奶奶輪流照看。說起來我自己媽媽對尿布更加執念,她給我娃屯的尿布是在我結婚前就買好了的,夠積極了吧。我兒子剛出生在醫院裡的時候一直用的紙尿褲,回家後兩位媽媽一合計就開始讓寶寶用尿布了。小寶寶的話拉尿非常頻繁,所以每天要洗的東西就特別多,孩子有時還會尿到我身上,月子裡也不能洗。在我的強烈幹預下,尿布計劃就暫時擱淺了。後來孩子慢慢大了,她們就總擔心尿布裡邊悶熱潮溼會不利於男寶寶的成長發育。這時寶寶也大一些了,白天陽光好的時候我就讓他在爬行墊上曬太陽。曬太陽的時候就給他換上尿布,多墊幾層,也不容易弄溼自己的小褲子。大一些的寶寶拉尿也都沒有那麼頻繁了,每天要洗的東西就少很多。如果要睡覺的話,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還是會給他換上一個新的紙尿褲。這樣即使是尿了,寶寶也不會太難受,也不用擔心弄溼床單了。
經驗總結:沒必要非黑即白,尿布和紙尿褲各有優勢,那就讓它們在更加適合的時間段出場,給寶寶更好的呵護。
寫在最後: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家人對寶寶的愛都是無私的。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之間的各種理念肯定會有矛盾的地方,多一點溝通、多一點嘗試,不僅能找到更加適合寶寶的方式,還有利於給孩子營造一個親切有愛的家庭環境,讓ta在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