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最新更新的《大宋少年志》,對這位反派角色一定不會陌生吧,喊元仲辛、趙簡舅舅舅媽的大遼密探。
不知道大家對他有沒有些許眼熟?沒錯,他就是香港演員徐少強與「李莫愁」雪梨的兒子徐偉棟,著名演員米雪的親外甥!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他在某雜誌訪談中講訴大姨米雪的故事。
在內地拍戲的時候,很多人提到我的大姨都會哼唱《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歌,「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那些在影視行業閱歷頗深的男男女女,也對他們看過的第一部香港片裡的女主角趙倩男念念不忘,飾演那位英氣的揚眉女子的演員就是我的大姨米雪。大姨靠著76版《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角色紅遍香港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我家是個大家庭,媽媽一家是九兄弟姐妹,舅父早早就出去工作,大姨因為長相漂亮則進入了電視臺拍片,賺錢補貼家用。結果是老天爺賞飯,那時香港影視圈恰好掀起了武打片的熱潮,大姨長得明眸皓齒,最適合古裝扮相,黃蓉的角色又聰明討喜,於是一炮而紅。後來我媽也因為她的機緣得到拍片的機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裡對手戲男演員還是年輕時的周潤發。
那是個明星群湧的大時代,粵語片與國語片正在一爭天下,文藝片和武打片合力瓜分著市場。在香江的經濟一飛沖天的時候,電影和電視劇的創作者難得轉回視角望向內地。很多題材涉及到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眷戀,影人用江湖與俠義情節傳遞著對中式古典審美的嚮往,大姨身在其中,亦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直到她在《溏心風暴》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當年幾大頒獎禮的最佳女主角,才終於讓市場意識形態米雪的厲害。
林青霞、胡因夢、林鳳嬌、趙雅芝……和她同齡的一眾女星早已息影多年,香港電影的榮光也隨著北上拍片的浪潮低迷多年。但她還是活躍在熒幕前,一部接一部的拍戲。米雪這個名字竟然可以是不老的。大姨從沒有停下工作,為了拍好影片,她很早就拜了師父學習丹青,國畫和油畫都有涉獵,拍戲時需要有古箏的鏡頭,她又定期開始學習古箏。至於粵劇,一直都是她的愛好來著。只要拍戲用得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老一輩影人的堅持,有時又執拗又讓人感動。但她也不會拘泥於傳統的學問,我讀書時和朋友一起玩樂隊,每次她開北美巡演,總要問我要不要一起做表演。不過也許是我太任性了,總想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多多少少會抗拒她的好意。但是大姨還是家裡最支持我的那個人,因為在我一半的成長時間裡幾乎是她一手帶大的。
在我六歲那年,記得爸爸媽媽分開了,我和妹妹就是由我大姨帶到外婆家的,媽媽忙著工作,我的童年大部分都是由大姨來一手包辦。除此之外還有小阿姨根外婆都很照顧我們,感覺少了個爸爸,卻突然多了很多個媽媽,這樣的氛圍一直持續到我長大。印象中,她總是很嚴肅,主持著家裡的大小事時權威的象徵亦是問題的終結者。小時候我很害怕她,我又活潑又頑皮,但是她總有辦法讓我乖乖坐著雖然在她陰天的時候打雷很可怕,可是晴天的時候,笑容還是溫暖得像陽光一樣。
不知道是我小時候性格就定型,還是那時家庭變化的影響,在學校裡我是個很不喜歡引人注意的學生。我猜大姨可能注意到了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每當到了周末,她總是帶我各處去吃美味,或是組織全家人一起聚會飲茶。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到她的作用了,雖然她不是最年長的那個,但毫無疑問是家裡的頂梁柱,幾十人的大家庭都可以照顧得妥妥噹噹。遇到有人上前熱情地打招呼求合照,她也不會去擺明星架子。欣然給對方籤名。我總是躲在一遍看她熱絡第招呼影迷,心裡奇怪她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給到別人。
現在看來那就是香港老一輩影人的本分與踏實。她自己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從默默無聞走到成名,所以格外珍惜自己的羽毛。為人也看重世間公義,好就是號,不好的事情她雖然不會支持,但也充分諒解對方的感受。她很真實地活出了自己,也把真實自己放到大眾面前,這樣做需要很大的自信心的,因為你要足夠好。而這個年代已經很少有明星可以做到了。
2012年我移民17年回流香港發展,當年是我事業非常迷失的時期,年紀小、經驗淺,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特別是人際關係,所以在選擇朋友時我變得越來越謹慎,不是說要貪圖利益,更重要是這個人是否帶著正能量。大姨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戲裡戲外俠義心腸,身體力行做好心、做好事。經常也會帶我認識她身邊人好朋友,除了希望我學習應酬交際以外,也希望我能聰她朋友身上探索到更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嘉人》雜誌的編輯約我動筆寫一寫大姨的故事,我一時不知道如何動筆。一個生活再自己身邊三十多年的經典,我真的了解她嗎?大家都說她是演技精湛,笑容甜美的女強人,但私下我的大姨那些真實而細微的體貼又似乎無法描述。不知怎地我想起了小時候最愛看的一部戲,雖然說武打劇是米雪的成名作,但對我最深刻的一部其實是一部1993年的情景喜劇《開心華之裡》,那時候電視劇熱播,我們家大小孩都會用錄像機錄下來一看再看,可以說是我們家人的一個集體回憶。大姨在這部戲裡飾演的嬌憨女兒如珠,是我覺得比較貼近生活中的狀態。只是戲裡大大咧咧糊裡糊塗膽小怕事,其實生活中心思縝密認真謹慎好打不平。